《管晏列传》中蕴藏的人才学理想

来源 :学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史记》博大精深,其历史叙述中隐含有“立教春秋”的大目标。本文通过《史记》中的单篇,采取传统错综法结合推论出其中所蕴藏的当时政治史学所认同赞赏的人才学理想,主要是黄老之术指导下的人才标准成为衡量区分一流人才的重要指標。
  


  《史记》是以人物纪传为主体的作品,作者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初衷下完成这一大作,司马迁是“阴见默识,用思深秘”之人(《论衡·实知》),如果不“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史记·五帝本纪》),就很难理解他如何在历史叙述中解决了空言行事“断礼义”这一问题,由此支撑其“立教”的宏大目标。又《史记》为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两代人精心编纂的历史文本,他们恰好出于两种思潮交替,帝国在度过瓶颈期与扩张期后急需确立新的政治史学规范情况下。本文管中窥豹,试举《管晏列传》一篇,结合《史记》传统错综法搜寻类比出其中所蕴藏的人才学理想。尤其是黄老之术作为衡量区分一流人才的重要指标。
  一、管仲早期经历与经国通才
  管仲这一齐国重要政治人物在孔子时代即受到广泛的关注,得到后世许多的历史人物评论。但《管晏列传》所选择的故事却与《论语》的趣味大相径庭,与施政无关,与礼法无涉。而是由此脍炙人口的“管鲍之交”。这一情节采取了管仲自述的形式,他讲了如下的排比句:“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分别对应着经济、政治、军事三个活动领域与人物的胸怀抱负。同样的手法还见于《太史公自序》,我们可以发现在追述司马家族史时,除了早期的史官职业,家族开枝散叶后还有经济领域的司马昌(秦主铁官)、司马无择(汉市长),政治领域的司马错(相秦)、司马喜(相卫),军事领域的司马靳、司马卬。这样的家族史仿佛齐备三大领域的从事基因,从而赋予作者完成大百科全书式中国古代史学在文本资料掌握上另一种合理性论证。管仲是传统意义上“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民)”(《人物志·流业》)的人物,兼备各领域的经验显然是他未来作为大国执政的一个重要积累。而战国时期于政治实践运用得势的黄老之术,其主要特色之一就是“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强大兼容性。在武帝时期,一系列新的财政政策被搬上历史舞台,如新税收名目的制定,盐铁专卖制度、均输、平准法的实施,货币制度的确立等。种种破立对于施政者的兼容与顺应变化要求显然极高,其地位实在是偏才所绝对不能胜任的顶层设计岗位,而必须是经国之通才。
  二、越石父论相知的人才学理想状态
  与管鲍相交所赞赏的人之相知,胜于父母相呼应的故事是囚犯越石父对晏婴说的一番话。在意外的情节当中士人的高风亮节并不屈从于权威的高高在上,相反他依然要求当权者的理所当然的一份尊重。这种风气发展到战国四公子的争相养士,更是愈演愈烈。甚至汉高祖刘邦也深受此等风气影响,在自己的诏书中向全天下发出“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心愿。司马迁深受此等精神鼓舞,青年时代担任郎中、使者救积极作为,作为六百石的低阶官员还主动站出来发表对李陵投降一事的看法。其初心当然是效法前人,希冀得到当权者的赏识,而在此过程中又防止丢失气节,避免转为佞幸的一味奉承讨好。君臣双方是一种建立在相互理解不卑不亢基础上的最佳良性关系。而黄老之术“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这样的用人方略就基本不受人的贫富贵贱等外在条件的影响,包括囚犯这样的身份。更加强调领导在选人用人上的“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黄老之术既然在齐国稷下学宫广为流传,对战国后期各家思想影响甚大,直至汉初也是一个重大思潮。这种作用力自然影响到《史记》对于史料的选择,司马父子又力图回避对于常见的《管子》、《晏子春秋》、《孙子兵法》、《老子》、《韩非子》等书的摘要评论。而是每篇根据自己的立教需求选择实例传达思想。越石父论人之相知除了包含编者对人才学理想状态的倾慕,也折射出黄老之术在衡量发现人才方面所具有的本质穿透性。
  三、论卑而易行标准下的一流人才
  本篇中管仲的施政一大特色就是“论卑而易行”。他的金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即仿佛一种大白话的常识。虽在本篇之中,管仲生活奢侈,晏婴生活简朴,但同样可通过晏婴在《孔子世家》的反应推知他实为反对繁文缛节,崇尚实用的政治人物。他批评孔子代表的儒家是“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参考他对车夫的态度转变的认识,可知这里贯彻的历史叙述显然更多是来自司马谈对黄老之术的推崇。黄老之术在《史记·太史公自序》六家指要中的评价正是“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同样当叔孙通说:“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刘邦回答是:“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而继任大统的文帝也是同样的口吻: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可见兴盛于战国与汉初年的黄老之术一直是重要的施政手段,也是具有立教目标的《史记》所区分人物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对一流人才的衡量标准即便在后世也依然是人才分类的一重要门类:“若夫德行高妙,容止可法,是谓清节之家,延陵、晏婴是也。建法立志,强国富人,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兼有三材······是谓国体。”《人物志·流业第三》。管仲、晏婴合传不仅因为他们都是齐国的贤相,还因为他们施政方针与为人处世的精神内核相似,都符合黄老之术的“有法无法,因时为业。”(《史记·太史公自序》)。晏婴的“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所以历经齐灵公、庄公、景公的政治风波而安然无恙。最终如范蠡、张良等人物一样可在宦海沉浮之中“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最后既实现自我价值还能全身而退。
  综上所述,《管晏列传》作为列传第二的早期完成作品,明显受到黄老之术思潮影响巨大,故而在史料选择与笔法运用上更为突出的是黄老之学的一流人才观。
  参考文献:
  [1]《武帝文教与史家笔法》,董成龙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
  [2]《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日]西嶋定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出版。
  [3]《人物志解读》,王晓毅著,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
  [4]《管子四篇诠释》,陈鼓应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5]《史记》,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中小学英语课程的顺利衔接与教材有效整合,是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关注的话题。如何让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的教学进行有效衔接、教材有效整合,是我们中学七年级和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师们一直研究与探讨的话题。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实录、访谈分析,我们根据所了解的问题,总结出属于我们中小学英语课程衔接与教材整合的方法,并提出了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衔接与教材整合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几个原则。  关键词:中学英语;小学英语;课
期刊
个别教育是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内容之一,它是根据班级成员发展的特点,给予特别的指导,以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可能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有的教师找学生个别谈话教育一说就通,有的教师却一说就崩,这就是个别教育的技巧问题。那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深入了解,有的放矢,解除心理防线  在个别教育前,班主任应该摆正自己的身份,先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根据学生的心里特点,有
期刊
摘要:噪音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因素之一,其存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噪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存在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对于信息传播过程中噪音的治理,可从强化信息监管机制、增设技术过滤网、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质量三方面入手防治噪音的产生及传播。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噪音;成因和治理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过程不能存在于真空中,在传播过程中也必然会伴随噪音的干扰
期刊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能力,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作为一名兼任小学班主任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担任起管理班级学生的重任,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快乐成长。不仅如此,班主任还要灵活运用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思想,这是班主任开展教学工作的新尝试,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提高与完善,是
期刊
摘要:小学班主任是小学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班主任不仅担任着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联系学生之间、家长之间关系的纽带,小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均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本文主要分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艺术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沟通艺术;运用分析    小学班主任管理沟通艺术运用是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当前小学生与之前的学生相比,思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于农村大多学生家长都外出务工,他们的孩子便成为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照顾,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甚至是情感上都得不到父母的呵护,结果造成他们学习马虎,生活邋遢,对他人漠不关心,自私自利,给学校,教师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们作为班主任,对这部分留守儿童,应该怎样来教育呢?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期刊
摘要:汉代是书法艺术自觉萌芽的时期,书法逐步摆脱了实用的意义,而走向纯真的艺术境界。早期书论并不像后期那样完善,但论书思想屡屡为后人征用和推重,成为了中国书论的开山。作为汉代时期最为杰出的蔡邕,他在书法实践和书法理论的成就可谓实至名归。蔡邕工篆书、隶书,尤以隶书著称。创造了“飞白书。”蔡邕书法理论有《篆势》、《笔势》和《九势》保存至今,对汉代以后有深远影响。蔡邕是《熹平石经》倡议者和前期参与者之一
期刊
摘要:诗的韵律与造型是民族语言文化的凝结物,在浩浩荡荡的五千年的中国文化长河中中国诗歌的韵律之美尤为突出,中国诗歌的魅力所在就在它的节奏之中.  关键词:节奏;古代诗歌的美丽;语言张力;韵律    一、中国古代诗歌音律感  诗歌,之所以谓之诗歌,是指在它的语言和形式上,所表现出的音律感。正如音乐需要乐器、人声来表现一样。诗歌也必须在吟唱中才能发挥它独特的艺术效果。诗歌的音乐性可以让诗人“新诗改罢自
期刊
摘要:“来通杯”作为一种饮酒器,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感,作为一种饮酒器具被不间断的使用,在历代的壁画中多有记载和使用,很多文献说来通杯是一个单独的盛酒器,但是来通前后通透,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形制的盛酒器来说,依然有很多可能,对于这种奇异的造型,是否具有其他特殊的用法呢?  关键词:盛酒器;类似瓶盖的作用;何家村;酒神;庞贝壁画    一、来通杯的起源  来通是“Rhyton”的音译词,“来通杯”是一个
期刊
摘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是对考生综合应用英语能力的考查,其所占分值较大。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尽管学了多年英语,作文总是不尽人意,难以取得高分。笔者尝试从学生习作中反映的问题入手,探索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整体性;连贯性;主题句;结构;读写互动    一、新课程标准对高考英语的写作要求  《英语课标(2017年版)》对语言技能内容的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