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如何营造开放的教学课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565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课标下对数学的重新认识
  一提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觉得只有“题”是“数字”,学生学数学只要做题就行了。而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它有更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就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有用的数学。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数学的生活化,也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1.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我和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约定星期天一天不使用数学中的数字及方向和位置,看是否能度过这一天。大家交流体会,他们大部分都是实验的失败者,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同时再将数学运用与生活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价值。
  2.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是思维与线条的文化。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由于实际的需要,数学在古代就产生了,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分支众多的庞大系统。数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并成为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面向21世纪的数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作为21世纪的数学教师,不能只让学生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是要让学生去体会到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数学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发掘数学中蕴涵的宝贵的东西。我们说,无论是哪一种学科,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数学学科尤其重要,应结合一定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优良的学习习惯。
  二、新课标中数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学生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定要育人,把育人放在首位。
  三、新课标中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数学课上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开发他们脑中未被开发的脑细胞,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关于活动课国家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扩大视野,动手动脑,增长才干,发挥志趣和特长,丰富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语言、素材。
  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针对他们的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贴切的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联系到学生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应用到的东西,他们才容易理解,也容易思考,甚至能很快地举一反三。
  3.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全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活化这些现象,而且特别直观、形象,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数学技术正在以不同的形态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
  数学课堂通常是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便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对数学的态度,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数学服务于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科目,既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科目,也是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初中时代,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人文学科,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效率的底下,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不佳,造成语文教学的发展难题。本文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我对高效语文课堂建立的
期刊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改进,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在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不间断地进行学习,并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以激趣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导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
期刊
随着学校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其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也成为一个敏感的问题。到底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本着从自身做起,本着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的原则,从构建和谐高效化学课堂入手,在这方面作了初步探索,也取得了一点成效,现简单介绍如下,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和“减轻学生课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爱好兴趣、价值观、情感态度、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语文学习能为小学生的发展开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广阔空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影响着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途径  一、提高教师的三种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1.课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我发现,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尝试改变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不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来袭,高中生课外阅读凸显实用主义阅读、颓废主义、娱乐主义阅读、网络阅读、“懒羊羊”式阅读等四大现象。要改变高中生阅读现状,需要学校、家庭齐管共抓。  关键词:阅读 现状 习惯 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不善于阅读的人就不善于思考,隐藏着“智力生活缺乏的严重危险”。诗人普希金也曾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然而,信息化时
期刊
摘 要:当前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 “五新”。“五新”即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新形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要有新情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有新实度与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新知识含量”,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新技术含量”。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之本。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工作方法 工作内容  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
期刊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主要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本人认为以下四种
期刊
通过改革开放,先进的交通工具、生产工具、时尚的家用电器等正迅速地走进农村生活,从而使农村小学生安全问题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交通事故、中毒、触电、意外伤害等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小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学校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显得
期刊
在音乐教学中直观性原则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提出的。通过对具体音乐现象的理解概括形成音乐概念。笔者认为,直观性原则在音乐课中的运用应理解为:使学生认识音乐现象,必须首先通过他们的视、听觉对音乐的感受来实现。因此,视、听觉直观性是感知音乐的基础条件,是从感性到理性形成音乐概念的前提。有时从具体的音乐现象感知,有时也可以从概念理性开始。尽管感受的序列形式不同,但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