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转融通制度提高了我国证券市场质量吗?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720204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50种纳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构造处理组,以50种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但未纳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构造控制组,利用转融通制度实施前后各10个交易月份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转融通制度的实施对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等市场质量的净影响,得到的可靠结论是:转融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显著抑制了证券市场的波动性,显著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总体上改善了证券市场质量。监管者应进一步拓宽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范围,增加转融通标的证券的数量,并对证券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之前和之后进行区别对待;交易者在确定交易策略时也应做出正确选择。
  关键词:转融通制度;证券市场质量;证券市场流动性;证券市场波动性;证券市场有效性;融资融券交易;转融通标的证券;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双重差分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2005510
  一、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严格禁止买空卖空交易,整个市场呈现出单边市场格局。2010年3月31日开始实施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在试点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标的证券范围偏窄、投资者准入门槛高、保证金比率偏高、融资融券规模偏小、融资融券极不均衡、价格发现功能不强等问题,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效果受到置疑。融资融券制度不完善,特别是转融通制度的缺失成为指责的众矢之的,甚至认为转融通的缺失是制约融资融券业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修改后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内部控制指引》的颁布,意味着融资融券业务从试点转为常规业务。2011年10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转融通业务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搭建了我国转融通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同年11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正式发布,中国证券金融股份公司正式成立。2012年8月30日,转融资交易开始试点;2013年2月28日,转融券交易正式实施。至此,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融券制度乃至整个交易制度基本完善。
  转融通是证券金融公司将自有或者依法筹集的资金和证券出借给证券公司,以供其办理融资融券业务的经营活动,包括转融券业务和转融资业务两部分。转融通本质上是证券金融公司对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转融通的推出是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一个配套性措施,有了转融通之后,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就有了融资的资金来源和融券的证券来源,对于完善整个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制度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么,我国的融资融券交易以及转融通制度对证券市场质量(包括流动性、波动性以及有效性)的实际影响如何?这些交易制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融资融券交易制度、转融通制度的实施效果和市场效应进行正确判断,有助于证券市场监管者制定有效的后续证券市场监管政策,也有助于证券市场交易者选择合理的融资融券交易策略。
  关于证券市场质量,郭彦峰等(2007)指出,“市场质量是一个包含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等在内的综合体”。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或(和)波动性影响的文献比较多,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证券市场有效性影响的文献比较少,而系统研究转融通制度对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影响的文献就更少,且相关文献呈现出不一致的研究结论。
  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两类:一是融资融券交易提高市场流动性。Woolridge 和Dickinson(1994)、Daouk和Charoenrook(2005)研究表明卖空交易者可以通过卖空交易机制在市场上涨时增加卖空交易量和在市场下跌时减少市场交易量来增加市场流动性;骆玉鼎和廖士光(2007)、杨德勇和吴琼(2011)研究认为融资买空交易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二是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流动性影响不大。廖士光和杨朝军(2005a)研究发现香港股市的卖空交易额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不明显或不显著;王旻等(2008)研究发现融券交易对台湾股市的流动性没有影响;谷文林和孔祥忠(2010)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了融资融券的推出对我国内地股市流动性的冲击,未发现有显著影响。
  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波动性影响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三类:一是融资融券交易会加剧市场的波动性,如Henry和McKenzie(2006)、Chang等(2007)的研究结论。二是融资融券交易会降低市场的波动性,如Daouk和Charoenrook(2005)、廖士光和杨朝军(2005b)、Bris等(2003)、陈淼鑫和郑振龙(2008)、万迪昉等(2012)的研究结论。三是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不确定或不明显,如Kraus和Rubin(2003)、Yang等(2006)、Gallmeyer和Hollifield(2008)、Dierher等(2009)、李德峰等(2012)的研究结论。
  关于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方面的研究文献还比较欠缺,而系统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市场质量影响的文献更为稀少。作为一个类似的研究命题,郭彦峰等(2007)研究了ETF上市对中小企业板市场质量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在中小板ETF上市交易后,以Amivest比率衡量的中小板P指数的流动性是增加的,以GK波动值衡量的中小板P指数的波动性是减小的,以市场效率系数法与暂时性价格变动效果衡量的中小板P指数定价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
  融资融券交易影响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结论不一致,研究方法也值得商榷。常见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虚拟变量法,针对是否允许融资融券交易引入虚拟变量,考察虚拟变量系数的符号,比如Daouk和Charoenrook(2005)、陈淼鑫和郑振龙(2008)的研究,此类方法容易产生内生性问题;二是事件分析法,考察融资融券交易推出前后市场的不同表现,比如Chang等(2007)、杨德勇和吴琼(2011)等的研究。由于市场的不同表现可能是由于放松或禁止卖空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使得这一方法的研究结论不可靠(翟爱梅 等,2012)。双重差分模型能够弥补上述两种研究方法的缺陷,Bertrand等(2004)就提出,双重差分模型因其能够更加坚实地辨识出因果关系并控制住时间序列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经验研究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Imbens和Wooldridge(2007)也指出,在自然实验中,由于处理组和控制组均来自受到某项具体政策影响与否的特定群体而非随机,双重差分模型可以较好地控制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的系统性差异来研究处理组在某项政策实施前后所发生的变化。比如:周黎安和陈烨(2005)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农村税费改革的效应,聂辉华等(2009)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杨阳和万迪昉(2010)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我国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翟爱梅和钟山(2012)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卖空机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许红伟和陈欣(2012)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对股票定价效率和收益率分布的影响,林祥友和代宏霞(2013)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融资融券交易对ETF基金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可见,双重差分模型这一研究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可以作为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和转融通制度对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净影响的首选方法。   我国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和转融资、转融券等转融通制度是陆续渐进推行的。已经实施多年的融资融券交易的相关实证研究要多一些,而转融通(转融资和转融券)制度推出的时间很短,转融通制度对证券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还很少见。杨贝贝(2013)较早以转融资制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转融资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转融资业务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而对市场的波动性没有影响。实际上,转融券业务才是转融通业务的核心,转融券制度的推行是融资融券制度完善的标志,其实施效果是市场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50种成为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构造处理组,以50种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但未成为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构造控制组,首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转融通制度对我国证券市场质量(包括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的净影响,分析转融通制度的市场效应,为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制定和交易策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设计
  1.流动性的度量
  流动性的度量通常有四种方法:价格法、交易量法、价量结合法和时间法。Kyle将流动性分解为市场宽度、市场深度和弹性三个指标,很多研究并没有全面衡量流动性的这三个维度,往往只偏重于某一个维度(韦立坚 等,2012)。一个好的流动性指标应包含流动性概念中的价格、数量和时间三个维度上的交易信息,杨朝军等(2008)就使用了能直接包含价、量、时三因素的流动性指标,即非流动性指标。非流动性指标是从反面反映流动性,实际应用时常用交易对价格的冲击来衡量,非流动性指标值越大,表示单位成交量所引起的价格振动幅度越大,则流动性越差。本文借鉴杨朝军等(2008)提出的以单位时间内单位成交金额所引起的价格振动幅度来表示非流动性指标:
  2.波动性的度量
  3.有效性的度量
  由于并不能够通过直接比较市场效率系数MEC的大小来判断市场有效性的强弱,因此以市场效率系数MEC为基础,本文进一步构建了直接反映市场有效性的正向指标如式(4)所示。
  4.双重差分模型的构建
  首先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的处理组和控制组。2013年2月28日,沪深两市有500种证券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有90种证券纳入转融通标的证券。本文的双重差分模型中,处理组为2013年2月28日纳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50种证券;控制组为2013年2月28日已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却未纳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50种证券。处理组、控制组都由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证券组成,保证了构建的双重差分模型中处理组证券和控制组证券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同质性和可比性,有利于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在处理组中,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的差异既有时间因素的影响,也有是否允许转融通交易的影响;而在控制组中,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有效性的差异只有时间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处理组和控制组的比较分析,可以有效消除对两组有共同影响的因素,剩下的就主要是转融通制度对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的净影响了,这也正是双重差分模型的巧妙之处。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的双重差分模型基本形式如下:
  三、实证分析
  1.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对处理组证券和控制组证券的非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1。
  比较处理组的证券在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前和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后非流动性指标的均值,前者为0.001 400,而后者为0001 173,后者小于前者,说明处理组证券在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这一时点(即2013年2月28日)之后其市场非流动性降低,流动性提高;再看控制组,前者为0.002 006,而后者为0.001 759,后者小于前者,说明控制组证券在2013年2月28日之后其市场非流动性降低,流动性提高。2013年2月28日之前,处理组证券的非流动性指标的均值为0.001 400,控制组证券的非流动性指标的均值为0.002 006,前者小于后者,说明在此期间处理组证券的市场流动性强于控制组证券的市场流动性;2013年2月28日之后,处理组证券的非流动性指标的均值为0.001 173,控制组证券的非流动性指标的均值为0.001 759,前者小于后者,说明在此期间处理组证券的市场流动性也强于控制组证券的市场流动性。通过简单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可以得到初步的结论是,转融通制度对证券市场流动性存在正向影响。
  比较处理组的证券在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前和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后波动性指标的均值,前者为0.158 284,后者为0.092 354,后者小于前者,说明处理组证券在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这一时点(即2013年2月28日)之后其市场波动性降低;再看控制组,前者为0.061 437,后者为0.053 278,后者小于前者,说明控制组证券2013年2月28日之后其市场波动性降低,但变化不及控制组显著。2013年2月28日之前,处理组证券的波动性指标的均值为0.158 284,控制组证券的波动性指标的均值为0.061 437,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在此期间处理组证券的市场波动性强于控制组证券的市场波动性;2013年2月28日之后,处理组证券的波动指标的均值为0.092 354,控制组证券的波动性指标的均值为0.053 278,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在此期间处理组证券的市场波动性也强于控制组证券的市场波动性,但两者的差异减小。通过简单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可以得到初步的结论是,转融通制度对证券市场波动性存在负向影响。
  比较处理组的证券在进入转融券标的证券前和进入转融券标的证券后的有效性的均值,前者为17.784 03,后者为49.601 05,后者大于前者,说明处理组证券在进入转融券标的证券这一时点(即2013年2月28日)之后其市场有效性提高;再看控制组,前者为50.795 83,后者为18.712 01,后者小于前者,说明控制组证券在2013年2月28日之后其市场有效性有所下降。2013年2月28日之前,处理组证券的有效性的均值为17.784 03,控制组证券的有效性的均值为50.795 83,前者小于后者,说明在此期间处理组证券的市场有效性弱于控制组证券的市场有效性。2013年2月28日之后,处理组证券的有效性的均值为49.601 05,控制组证券的有效性的均值为18.712 01,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在此期间处理组证券的市场有效性强于控制组证券的市场有效性。通过对处理组证券市场有效性均值和控制组证券市场有效性均值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可以得到一个直观的结论,即转融通制度实施后,处理组证券的市场有效性提高了,而控制组证券的市场有效性降低了,初步表明转融通制度的实施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2.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结果
  证券市场的非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的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2、表3、表4。
  由表2可知,包含控制变量的双重差分模型2的估计结果表明,处理组/控制组虚拟变量的系数为-0.001 039,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处理组证券的市场非流动性显著小于控制组证券,即处理组证券的市场流动性显著大于控制组证券。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前/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后虚拟变量的系数为-0.003 150,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转融通制度实施后所有证券的非流动性显著小于转融通制度实施前,也即转融通制度实施后所有证券的流动性显著大于转融通制度实施前。双重差分统计量即模型的交叉项的系数的值为-1.54E-05,但不显著,这表明,相对于控制组,处理组证券成为转融通标的证券后,其市场的非流动性指标减弱了,其市场的流动性增强了,但不显著。也就是说,转融通制度增强了证券的市场流动性,但显著性水平不高。而且,成交量对证券市场流动性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融资余额对流动性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融券余额对流动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不包含控制变量的模型1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表明以上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由表3可知,包含控制变量的双重差分模型4的估计结果表明,处理组/控制组虚拟变量的系数为0.046 713,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处理组证券的市场波动性显著大于控制组证券。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前/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后虚拟变量的系数为-0.008 236,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转融通制度实施后所有证券的波动性显著降低了。双重差分统计量即模型的交叉项的系数的值为-0.068 699,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表明,相对于控制组,处理组证券成为转融通标的证券后,其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减弱了,也就是说,转融通制度抑制了证券市场波动性。而且,成交量对波动性存在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融资余额对波动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融券余额对波动性存在负向影响,但不显著。不包含控制变量的模型3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表明以上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由表4可知,包含控制变量的双重差分模型6的估计结果表明,处理组/控制组虚拟变量的系数为-18.990 16,但不显著,表明处理组证券的市场有效性总体上弱于控制组证券的市场有效性,但不显著。进入转融券标的证券前/进入转融券标的证券后虚拟变量的系数为-30.963 29,但不显著,表明转融通制度实施后所有证券的有效性减弱,但不显著。双重差分统计量即模型的交叉项的系数的值为53.335 35,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表明,相对于控制组,处理组证券在进入转融券标的证券后,其市场有效性显著增强了。而且,成交量对证券市场有效性存在负向影响,融资余额对有效性存在正向影响,融券余额对有效性存在负向影响,但都不显著。再采用不加入控制变量的模型5对处理组证券和控制组证券的市场有效性进行估计,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表明以上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综上所述,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的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证券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后,其市场的流动性增强,市场的波动性则显著减弱,市场的有效性显著增强,总体上看,转融通制度对证券市场质量存在比较显著的正向净影响。
  四、结论与启示
  以2013年2月28日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50只证券构造处理组,以进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但未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50只证券构造控制组,取得各证券在2013年2月28日前后各10个交易月份的交易数据,分别计算其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指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转融通制度对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等市场质量指标的净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一,描述性统计结果初步表明转融通制度改善了证券市场质量。通过对处理组证券和控制组证券的市场流动性均值、波动性均值、有效性均值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可以初步判断,转融通制度可能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抑制了证券市场的波动性、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即可能改善了证券市场质量,但可靠结论还需要由双重差分模型进一步进行检验。
  第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转融通制度的确改善了证券市场质量。采用证券的非流动性双重差分模型、证券的波动性双重差分模型、证券的有效性的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转融通制度对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得到的可靠结论是转融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显著抑制了证券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增强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在整体上改善了证券的市场质量。而且证券的成交量、融资余额、融券余额均会对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
  第三,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得出的上述结论是可靠的。双重差分模型能有效控制证券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前后的时间序列上其他影响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的因素,能够分辨出转融通交易对证券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的净影响,因此,双重差分模型可作为研究转融通制度影响证券市场质量的最优模型。本文得出的转融通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抑制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增强证券市场有效性这一研究结论,相对于其他方法的研究结论而言更为可靠。
  第四,实施转融通制度对证券市场质量的改善,可通过心理和实质两条路径得以实现。从心理上分析,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是按照一定标准筛选之后的结果,可能会被投资者认为是优质证券,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参与。从实质上分析,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股票,由于转融通机制的存在,会派生出一定数量的证券和资金,从而会改变该标的证券的供求格局和投资者结构;而转融通标的证券的投资者数量增加和投资者结构优化都必将对证券市场质量(包括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产生深刻影响。
  第五,我国的转融通制度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证券市场的各参与主体需要适当应对。基于本文可靠的研究结论,转融通制度有效地改善了证券市场质量,因此,证券市场的监管者需要进一步拓宽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范围,增加转融通标的证券的数量;而且在制定监管政策时,需要对证券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之前和之后进行区别对待,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才能实现更有效的监管。证券市场的交易者在确定交易策略时,需要对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和未进入转融通标的证券的证券做出正确选择,积极参与到转融通标的证券的投资中去,实施正确的交易策略,才能获取转融通制度带来的好处,最小化投资风险,最大化投资收益,取得证券交易的最大成功。   参考文献:
  陈淼鑫,郑振龙.2008.卖空机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基于全球市场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12):7381.
  谷文林,孔祥忠.2010.融资融券业务对市场资本流动性的短期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7):5052.
  郭彦峰,魏宇,黄登仕.2007.ETF上市对中小企业板市场质量影响的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9):1722.
  李德峰,张丽青,杜亚雄.2012.融资融券对股指收益率波动的影响[J].金融论坛(5):7276.
  廖士光,杨朝军.2005a.卖空交易机制、波动性和流动性——一个基于香港股市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12):613.
  廖士光,杨朝军.2005b.卖空交易机制对股价的影响——来自台湾股市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10):131140.
  林祥友,代宏霞.2013.融资融券交易对ETF基金市场流动性的影响[J].西部论坛(3):103108.
  骆玉鼎,廖士光.2007.融资买空交易流动性效应研究——台湾证券市场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5):118132.
  聂辉华,方明月,李涛.2009.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J].管理世界(5):1735.
  万迪昉,李佳岚,葛星.2012.融资融券能否提高交易所自律监管效率?[J].证券市场导报(8):6671.
  王旻,廖士光,吴淑琨.2008.融资融券交易的市场冲击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台湾证券市场的经验与启示[J].财经研究(10):99108.
  韦立坚,熊熊,车宏利.2012.试析最小报价单位对股指期货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J].现代财经(5):4551.
  许红伟,陈欣.2012.我国推出融资融券交易促进了标的股票的定价效率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5):5261.
  杨贝贝.2013.转融通制度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1113.
  杨朝军,张志鹏,廖士光.2008.证券市场流动性综合测度指标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1):17671771.
  杨德勇,吴琼.2011.融资融券对上海证券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流动性和波动性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5):2834.
  杨阳,万迪昉.2010.股指期货真的能稳定市场吗?[J].金融研究(1):146158.
  翟爱梅,钟山.2012.卖空机制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A+H股公司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8):4356.
  张孝岩,沈中华.2011.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的实证分析[J].投资研究(10):112122.
  周黎安,陈烨.2005.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应: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J].经济研究(8):4453.
其他文献
摘 要:宁夏北部川区、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北部川区比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高出很多。北部川区依托首府银川、石嘴山等发达工业城市以及小城镇建设,利用“中心城市—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紧密连接起来,并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采取的是“以城镇体系建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城乡一体化模式;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从改善
期刊
摘要:  文章通过对重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省晋中学院等高校的700名学生进行“大学生政治参与及其影响因素”问卷调查,以性别、政治面貌、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组织、学校提供的参与渠道、校园文化氛围、个体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满意度、同辈群体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政府提供的参与渠道和接触大众传媒的频率作为自变量,把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政治言论参与和政治接触参与因子作为因变量,建立多
期刊
摘要:200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农产品出口3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农产品出口迈上新台阶。但近11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对世界农产品出口的贡献率一直处在3%左右的较低水平。中国农业企业还存在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优势不明显和农产品加工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要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战中把握主动权,应对挑战,研究分析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成为必然。选取2002~2005年中
期刊
摘要:针对现有实证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结果的不一致,文章从系统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关于企业绩效、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四者的联立方程模型,在控制了因素的内生性影响之后,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2008年到201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中国企业现有的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研究还扩展和补充了人们以往仅运用单方
期刊
摘要:利用三峡库区230家微型企业调查数据,基于创业者视角探讨微型企业的创业困境及政策需求,研究表明:由于微型企业创业者主要为社会弱势群体,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缺乏,加上金融机构贷款比例较低、创业资金缺乏和竞争激烈,微型企业创业者对创业扶持政策的需求较强烈。目前,有关政策主要从创业审批、创业培训、融资渠道、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微型企业创业给予扶持,基本符合微型企业创业者的政策需求;但是,从微
期刊
摘 要: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29个长江沿岸中心城市联结而形成的经济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实力、活力和潜力的发展轴。贯彻落实十七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构建一个强有力的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能级的政府协调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靠政府间的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实现互动多赢,在现行体制下是沿江各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理性选择。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合作能否获得新的进展,关键
期刊
摘 要:为定量测度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间的协调适配程度,以高技术产业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之间的耦合评价模型,利用2010年度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区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的协调适配度为0.478,处于濒临耦合失谐区间,整体表现不佳;除广东省以外,全国其他各省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都远领先于高技术产业的经济
期刊
摘要:依据2012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住房性质和住房租金状况,并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住房支付能力低,多数选择租住低价房;但随着家庭平均文化程度的提升,流动人口更倾向于选择自有住房;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越大,越倾向于选择租住高价房;随迁人数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自有住房或租住高价房的概率越高。此外
期刊
摘要: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决定着其所能摄取的信息的数量与质量,而先前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信息的解读。利用河南省433份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调查数据,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先前工作经验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越丰富、社会网络越发达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概率越大;新生代农民工最后工作工龄、换工作次数在其社会网络与创业行为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应
期刊
摘 要:采用2004—2010年江苏省制造业29个行业面板数据,分析FDI与制造业环境绩效的关系,并从工资水平门槛和环境规制门槛两个角度检验了FDI对环境绩效影响的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FDI与清洁生产型行业的环境绩效正相关,而与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环境绩效负相关;清洁生产型行业的环境绩效与FDI的环境规制和工资水平均呈现倒“N”型曲线关系,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环境绩效与FDI的环境规制和工资水平分别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