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中国绣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刺绣的全面没落
  2012年5月,北京华辰春拍,当代苏绣作品《百骏图》登台亮相,引发各路藏家追捧。最后,《百骏图》以166.75万元的高价成交,风光之盛,一时无二。
  在今天的苏绣收藏界,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藏金不如藏绣”,暗指近几年来苏绣价格节节走高,升值潜力巨大。以此为背景,苏绣产业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绣坊不仅在苏州、常州两地遍地开花,就连远一些的安徽、浙江,也卷入了这场“苏绣产业化”的浪潮。
  “对于苏绣而言,这或许是一个好的时代,但结果究竟会怎样?现在谁也说不上……”,面对拍卖场上接二连三的“惊爆”价格,一些苏绣行业专家的担忧其实超过了欣喜:“行业越热,风险越大,现在苏绣的繁荣表象,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市场游资的炒作——类似以前的‘兰花热’、近一点的‘红木家具热’……所有炒作就像击鼓传花,最后的接棒者必定深受其害”——这种关于苏绣的“消极”观点并不是杞人忧天,空穴来风,它源自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深切顾虑:苏绣真的复兴了吗?当真经得起市场化的冲击了?苏绣的文化内含真就获得了普世认同?
  每个“盛世”背后,总需要一些清醒的思考者。但在苏绣以外的同行看来,这种思考就显得太过奢侈——除了苏绣,目前中国的其他主要绣种,蜀绣、湘绣、粤绣、汴绣、鲁绣全都面临着生存危机。打一个恰当的比方,就好比吃饭,苏绣现在需要“讲营养”,不能胡吃海喝;而其他绣种则要考虑怎么吃饱,怎么活下去。
  绝大部分的传统刺绣,现在面临的困境主要有社会知名度低、行业收益少、技艺传承断档等,每一条都足以致命。以鲁绣来举例,它的发丝绣技艺天下无双,可外界知之甚少;一幅鲁绣绣品从制作到完成,短则数月时间,长则几年——这样的冷板凳,现在的年青人是坐不下去了。2009年,在政府帮扶下,鲁绣成立了免费培训班,随到随学,现场指导的全是技艺精湛的鲁绣大师,可尽管这样,每年几十个的培训名额还是常常招不满……同样境遇的还有蜀绣,它的“双面绣”技法正面临失传,而分布地也日益萎缩——曾几何时,重庆与成都同为蜀绣大本营,可今天,如果没有内行人指引,外人在重庆甚至连经营蜀绣的商店都找不到……苏绣的“一枝独秀”,遮不住中国刺绣的全面没落。
  慢些遁去吧,最后的中国刺绣
  刺绣技艺已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为什么到如今就面临危机,活不下去了呢?有人将原因归咎于持续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政策,还有人说得更远——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耗尽了刺绣的生命力,以致于到今天都没能恢复……
  其实,上述说法都有道理,但它们不完全是事情的本质。分析刺绣没落,要从时代背景入手——刺绣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栽桑、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整个过程顺其自然,一气呵成。绣品最后作什么用?衣服、鞋袜、铺盖、装饰……总之,刺绣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是农耕年代的物产精华,不仅满足了符合时代的最佳审美,也满足了人们对富庶、殷实生活的追求。此时的刺绣,最大的属性是实用品,而这也正是它存在、繁荣的根本。
  反观现在,刺绣还是实用品吗?几百块钱的蜀绣方巾不是——要用镜框镶起来,挂在墙上慢慢欣赏;几百万的苏绣绣屏更不是——它是收藏品,平日要装在恒温、恒湿的保险柜里,恰当的时候待价而沽。传统艺术爱好者、炒家、藏家已成了今天刺绣的最大市场,而他们显然不能,也无力支撑这个行业的发展。
  无论人们是否承认,归根结底,实用才是一门技艺、一件物品的生命力所在。举个简单的例子,陶瓷是国粹,到现在也是我们的重要用品,所以陶瓷烧造技艺愈加精进,传统的被发掘,新的层出不穷。而刺绣则不同,它在生活中的替代品太多,除了刺绣,人们还有无数选择。并且,随着手工刺绣生产规模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昂贵,自然而然,它也退出了实用品领域,进入了艺术品行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苏绣精品价格动辄几十万、几百万,这里面反映的不一定是行业繁荣,反而折射出的是行业资源(如技艺精湛的绣工)的稀缺枯竭——物以稀为贵,黄花梨为什么价比黄金,那是因为它快绝种了!
  中国刺绣的路在哪里?答案没人知道,时间一天天过去,许多小的地方绣种已悄然湮灭。有些乐观主义者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该进博物馆的就让它进博物馆得了”,可我们到底还不能如此洒脱——慢些遁去吧,最后的中国绣。
其他文献
提到谯姓,熟读《三国演义》的人肯定对蜀汉后期的谋士谯周印象深刻,作为这个姓氏里的最著名者,谯周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中国还有这样一个姓氏。查看谯姓的分布,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谯周一生仕蜀——四川和陕西是谯姓人分布最多的两省。谯姓人的活动范围恰好就在三国时期的西蜀版图里。  谯姓源头有三,其中两个都源于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子——召公姬奭是周朝著名的政治家,曾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深受倚重。姬奭的其中一子被封到谯
【摘要】本文先简要阐述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词汇教学设计的意义,然后主要探讨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词汇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如创设情境引入词汇、结合语境猜测词汇、根据词汇理解内涵、发散思维联想记忆、设置作业巩固词汇、组织活动巧记词汇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为广大同行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董敏熠,山东省泰安市泰安望岳中学。  
在古代,剑是地位和权威的象征,因此帝王有佩剑的传统。中国河南省博物院中就收藏着一把“王者之剑”——玉柄铁剑。这把剑有2800多年历史,长度仅33厘米,却享有“中华第一剑”的美誉。它的不同之处还得从它的发现说起。  1990年的一天深夜,河南省三门峡市的上岭村中,突然传来几声枪响。原来,几天前,当地公安局接到报案,称有人在夜里盗挖古墓。警方在此驻守几天后,终于在这天夜里,成功抓捕了盗墓贼。  天亮以
反盗猎之路充满了危险,据王永昌回忆,有一次开车追踪盗猎者时,对方恐吓说:“你们如果再跟着,就打死你们!”  自贡市观鸟协会不仅经常组织户外观鸟活动、环保宣传活动和线上线下讲座,还多次协助公安部门抓捕非法交易者和盗猎者,救助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为减少人为干扰,“荒野新疆”巡护队常常在白鸟湖巡查,劝阻车辆驶向湖边,劝阻人们游泳划船,劝阻人们在湖边烧烤、挖野菜、摘芦苇、掏鸟蛋……  2012年10月,
人迹罕至的山谷  你能理解如此长久的孤单吗?  你会在夜半时候到外面  把一只桶下到井里  这样你就能感觉到下面有什么东西  在绳子的另一端使劲拉。  刺柏城堡的灰胡桃树  我把这棵树称为灰胡桃树(我不认为  它是),这样我就能说起雨中  我四周的那些树是多么不同。  这让我想到语言怎样变化无常。济慈  手稿上经常留下空白,为了跟上  他的激情,空白自有恰当的词语光顾。  我们间接地使用它们。一如
【摘要】当前的英语教学仍以接受性方式为主,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训练与记忆练习,缺乏真实语境下的语言实践活动。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忽略主题语境、语篇意义与结构、语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等,将读和写这两个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割裂开来,导致语言学习碎片化、表层化。本文在新课标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以单元主题为中心进行读写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在单元主题下将语篇中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整合学习,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展
我曾看过一个电视节目,叫《一个人和一座城市》。节目中的“一个人”选的都是作家。第一个作家与第一座城市是刘心武与北京城。刘心武生于四川,8岁到北京,生活至今。他以一个作家的敏锐感受,谈出许多有价值、有趣味的东西。因在北京住了50多年,又有了极深的情感体验,刘心武称自己为“老北京”。看到这里,我不禁冒出一点疑问 :到底什么叫“老北京”?  现在对四合院、宅门、豆汁儿谈得多,几乎成了北京城的文化代表,仿
【摘要】英语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听说读写缺一不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需要重视知识文化的传授,还应注重学生学习技巧的提升以及语言意识的养成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英语知识内涵,加强知识应用。语块理论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可以引导学生增加词汇量,注重语块记忆,理解英语单词形音义,帮助学生增强记忆,突破英语学习障碍,提升知识理解能力。本文对语块理论的定义及分类进行阐述,对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说到台湾,你一定会首先想到日月潭、阿里山的姑娘,还有无数让人吃了上瘾的美味小吃。然而,除了这些让人津津乐道的标志性事物外,台湾还有一处充满了魅力的风景胜地——台湾东北角。这里海水碧蓝,海岸上奇异的景观更组成了一个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神奇瑰丽的台湾东北角,由一条全长66公里的海岸组成,它北起新北市瑞芳镇,南至宜兰县头城镇北港口。沿途风景优美,山与海纵横交错,各式海蚀景观令人目不暇接。蜿蜒的海岸犹
在2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扬州漆器身披绚丽的色彩,却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屡屡创造出国宝,还成为日本漆器的鼻祖。不过这门手艺对于制作人有着严苛的要求:具有深厚的美术功底,耐得住十数年如一日的寂寞。但如今在商业潮流的冲击下,这项绝技的传承正“青黄不接”,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扬州的漆器起源于战国时期,有2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称唐代扬州大明寺的主持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时,携带的物品中就有漆盒、漆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