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72-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及终生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
一、提供积极参与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民主、平等、融洽、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按照班级人数,给每一位学生编上座号,以便在练习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运用座号的:①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分析和讨论,总结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利用自己的座号数开始做游戏。游戏办法是,请座号数能被2整除的同学站起来并从小到大读出自己的座号。②利用座号数认识偶数和奇数。先让学生站起来并一一说出自己的座号,看谁的座号能被2整除?请这部分同学坐下。教师帮助明确概念,这些是偶数,其余的是奇数。③学生通过探讨,总结出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还是利用自己的座号做游戏。④当学生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座号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同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站起来并读出自己的座号。通过学生的反应,教师很快判断出每个学生对此内容所掌握的情况。然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二、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
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的一大财富,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教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方法和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外,还应在参与过程中,尤其是操作过程中教给学生的参与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我在学生学完“角的初步认识”后,设计下面的操作练习。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个角,学生很快就摆好了,教师问,摆一个角要几根小棒,学生一起回答要两根。老师就问,用三根小棒能摆三个角吗?然后就让学生自己摆,学生很快就摆出了几种图案。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同桌、小组内、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技能,这种技能主要包括:①听的技能。养成学生倾听别人的习惯,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自己的判断,丰富自己的理解。②说的技能。有敢说的勇气,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突出重点。③交往的技能。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操作要“导”,引发主动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面前,从而亲自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让每个学生在课后用纸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上课时我说:“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看谁能用手中的学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情绪高昂,纷纷动手拼合,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经过几分钟的操作,实践、筛选、最后统一得出一个结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顺理成章推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主动性,活跃了思维;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
五.精心设计练习,让不同的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在课堂教学,作业和试卷的设计和批改中,都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促使他们知难而进,积极进取,在克服困难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的不同,我对他们在课堂上做题的数量与内容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在学习了认识图形后,我就设计了让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做一件物品,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物品。这样既能达到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目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积极参与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学好数学,进而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对于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及终生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
一、提供积极参与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民主、平等、融洽、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按照班级人数,给每一位学生编上座号,以便在练习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运用座号的:①先让学生通过计算、分析和讨论,总结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利用自己的座号数开始做游戏。游戏办法是,请座号数能被2整除的同学站起来并从小到大读出自己的座号。②利用座号数认识偶数和奇数。先让学生站起来并一一说出自己的座号,看谁的座号能被2整除?请这部分同学坐下。教师帮助明确概念,这些是偶数,其余的是奇数。③学生通过探讨,总结出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还是利用自己的座号做游戏。④当学生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座号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同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站起来并读出自己的座号。通过学生的反应,教师很快判断出每个学生对此内容所掌握的情况。然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二、给学生提供想的机会
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的一大财富,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教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方法和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外,还应在参与过程中,尤其是操作过程中教给学生的参与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我在学生学完“角的初步认识”后,设计下面的操作练习。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个角,学生很快就摆好了,教师问,摆一个角要几根小棒,学生一起回答要两根。老师就问,用三根小棒能摆三个角吗?然后就让学生自己摆,学生很快就摆出了几种图案。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同桌、小组内、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与过程,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技能,这种技能主要包括:①听的技能。养成学生倾听别人的习惯,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自己的判断,丰富自己的理解。②说的技能。有敢说的勇气,说话时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且突出重点。③交往的技能。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操作要“导”,引发主动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面前,从而亲自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让每个学生在课后用纸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上课时我说:“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看谁能用手中的学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利用学生好胜的特点,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情绪高昂,纷纷动手拼合,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经过几分钟的操作,实践、筛选、最后统一得出一个结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顺理成章推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主动性,活跃了思维;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
五.精心设计练习,让不同的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在课堂教学,作业和试卷的设计和批改中,都要面向全体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促使他们知难而进,积极进取,在克服困难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的不同,我对他们在课堂上做题的数量与内容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在学习了认识图形后,我就设计了让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做一件物品,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物品。这样既能达到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目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积极参与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学好数学,进而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