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调元与陈琮的旷世之谊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ab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调元塑像

  对于李调元,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李调元是四川罗江人,字夔堂,号雨时,别署童山蠢翁。他生于公元1734年,卒于公元1803年,享年69岁。李调元一生著作丰富,是与张船山、彭端淑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的著名戏曲家、诗人。而陈琮呢,估计了解的人不多。陈琮是四川南部县人,字国华,号蕴山。他生于公元1731年,卒于公元1789年,享年59岁,虽然他的名气不及李调元那么响亮,然而,如果翻开典籍也不难发现,这位默默无闻的人,是清代著名的治水专家,其总结一生治水经验所撰写的《永定河志》一书,至今还是治水的重要参考,在业界广为流传。
  在清同治年间编修的《南部县志·艺文志》里,收录了李调元的两首诗。一首是“闻永清县丞陈蕴山署永清令”,一首是“哭陈蕴山一百韵”,同时,还收录了李调元写的“中宪大夫永定河道蕴山陈公墓志铭”。从这两首诗及墓志铭中可以看出,李调元与陈琮之间,有着不同凡响的深厚友情。一个是风趣幽默、才华横溢的川西人,一个是不擅交际、忠厚善良的川北人,是如何相识、相交,进而结下绵延不绝友情的呢?

同窗锦江边重逢典礼上


  明末清初,经历战乱折腾的四川人口锐减,连省会成都也人烟罕见,变成了虎豹豺狼出没之地。清军攻占成都以后,看到这里一片凋弊,便从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起,把四川省会临时设置在川北的阆中,直到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才迁回成都。为了振兴四川,培养更多治理国家的官吏,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四川按察史刘德芳决定,在已经废弃的石翁书室原址上,兴建一所公办书院,取名為锦江书院,从全省挑选秀才以上生员到书院深造。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21岁的陈琮怀揣济世之梦,从偏僻的南部县玉镇乡,跋涉数日来到省城,入读锦江书院。三年之后,21岁的李调元在跟随在江浙一带任职的父亲李化楠游历多年后回到故里,也进入锦江书院就读。他们两人就在这里相识了。李调元在“哭陈蕴山一百韵”回忆说:“忆昔己卯岁,石室偕文擅。见君于锦江,意气何胜骞。”
  在李调元进入锦江书院不久的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25岁的陈琮在乡试中列为“备取副榜”,被送往京师国子监读书,两人就此分别。在国子监学习三年后,陈琮参加吏部选员考试,第二年,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30岁的他被授予顺天府直隶州州判,正式迈入官场。而就在这一年,27岁的李调元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第二甲第十一名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人生就那么奇怪。分别多年的两个四川人,在一场就职典礼上意外相见了!李调元在“童山日记”中记录了这次重逢的经过:“是日,即到任,先释奠,司礼诸生即陈蕴山(琮)。南部人,由副榜就职州判,赴监业,派往广业堂。向在锦江书院同学,年长,以兄事之。虽不同堂,不敢屈弟子列也。”从中可以看出:陈琮与李调元的重逢,是因为陈琮担任李调元的就职仪式司礼。也就是从这以后,他们的友情与日俱增。
  陈琮在京师担任短期官员之后,就被派到永清县担任县丞(副县令),专门负责河道治理工作。他事必躬亲,极其辛苦,李调元闻讯后,专门从京城寄信慰问,并附诗一《寄永清丞陈蕴山》:“地尔京畿密,年来报频繁。谁言为政乐,翻似在家贫。树接泸沟远,梁登海淀新。治河闻贾让,不必让前人。”35岁那年,即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由于陈琮治水有功,被晋升为县令,由从七品变为了正七品,李调元知道这一消息后,马上赋诗一首《闻永清丞陈蕴山琮署永清令》以表祝贺。在这首诗中,他不但对陈琮恪尽职守的踏实作风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陈琮“暂住为盘桓,赠我紫袍赀”的义举表达出深深的谢意,并说“人生无良朋,何处吐心肝”。也就是说,李调元已经把陈琮视为了知己。

出资赎《丞海》儿女联姻亲


  才华横溢的李调元无论是在京城、还是辗转于广东等地为官,始终不忘记做学问。他曾编纂了一部历代四川学人著述的专辑,并取名为《函海》。书名出自《汉书·叙传上》“函之如海,养之如春”,寓意为“如大海般包容万物,如大海般养育万物”。这套丛书共搜集图书163种,合编为40函、852卷。一至十函是晋六朝唐宋元明人未刊书,十一至十六函专刻杨慎未刊著作,十七至二十四函兼各种罕见作品,参以考证,二十五至四十函是李调元自己编纂的著作。后世人评价说:《函海》堪称一部古代巴蜀文化的“百科全书”。
  《函海》编纂完工之后,李调元便将书稿交给一家雕版作坊,请他们进行雕刻印刷。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时,一场大祸降临到李调元身上。
《李调元学谱》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由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修编印刷成书,乾隆下令将七部手抄本分送全国七大藏书阁收藏。李调元奉旨将其中一部《四库全书》护送到盛京(今辽宁沈阳市)文溯阁保存。在经过永平府卢龙县时,卢龙县知县郭永泰命人把装书的车辆集中停放在馆驿停车场,并盖上茅草防雨。半夜,车辆上盖的茅草忽然着火,看守的士兵赶紧泼水,迅速扑灭了火,保证了书籍没有被烧。不过,在泼水时,有少量水渗入书箱中,让极少数的几十本书留下了水渍印记。当全书送到盛京文溯阁返回京城后,李调元没有隐瞒这一情况,向前来查问的按察使永保一五一十作了汇报。而这个永保在吏部任郎中时,就与李调元结下了梁怨,于是乘机报复,上奏朝廷,诬告李调元玩忽职守,致《四库全书》受损,乾隆闻讯大怒,下旨将李调元罢官、下狱,并决定将李调元发配新疆伊犁。幸好有直隶总督袁守侗及时相助,以李母年老需赡养为由,百般求情,最终,已经被押送到涿州(今河北涿县)的李调元没有远谪伊犁,暂行在京郊的通州住了下来养病。   此时,已经升任正四品永定河道的陈琮,听说李调元蒙冤被关在刑部大牢的消息后,赶紧派人前往狱中探望,并赠送200两银子。当李调元从京城押往涿州时,陈琮又与李调元的堂弟李鼎元一道,将李调元护送到涿州。就在这时,陈琮听说花费李调元大半生心血编纂的《函海》一书的雕版因尾款未付,作坊老板不肯将刻好的《函海》交给李调元,甚至威胁说要毁掉《函海》雕版。陈琮本身并不富裕,但看到朋友呕心沥血的作品有毁于一旦的危险,他马上出资将这部书稿雕版赎回,从而保证了这部巨著的出版。后来,《函海》付梓印刷时,李调元专门写了《函海后序》附于书后,记载了陈琮资助一事:“予在通永道,遭事去官,板片零散,又半在梓人(工匠)林姓家,以镌赀未楚,居奇不发。时余获罪在臬司狱,方将远戍万里,无暇及此,自料此书不能辑矣。会予姻亲永定南部观察陈公蕴山讳琮者,枉过通廨,视余儿女,见板片零落,慨然曰:‘此雨村不朽业也,奈何使其中弃乎?’问其故,立出三百金,交予弟,使购板归。”
  李调元赎回《函海》雕版后,利用在通州养病的机会,对书稿对进行了一些订正。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53岁的他等到了朝廷批准,允许其返回四川老家。临行前,李调元专门从通州来到陈琮衙门所在地固安县。陈琮留李调元住了三天,并提出两家结为姻亲。李调元的二儿子李榕聘陈琮二女儿,陈琮的第六子陈观林聘李调元的六女儿。李调元对这样的结局非常满意,欣然写下了“道出固安、永定陈蕴山观察留署三日,各指两女为婚,临别留诗二首”,为这次访友之旅划上圆满的句号。

一别成永诀 诗文诉衷肠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作为专门主管河道治理官员的陈琮,不仅身先士卒,埋头苦干,而且善于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在亲自上河道巡视之余,他就开始著书,将多年来治理水患的得失加以归纳,撰写出一部《永定河志》。成书之后,他把书呈送给直隶总督刘峨。这年五月,乾隆皇帝外出巡视驻扎在宛平县的汤山,刘峨将这部浸透了陈琮心血的书籍呈报给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抚摸着书本说,陈琮去年曾经绘制过一张“永定河图”,那非常好,這《永定河志》交给军机大臣们传阅,马上叫他来见我。陈琮昼夜兼程赶到汤山,受到乾隆的接见。不几天,军机处也回复乾隆:陈琮所辑《永定河志》“分门别类,体例尚属整齐”,建议收藏于“懋勤殿”。就在乾隆接见陈琮三天之后,年仅59岁的陈琮突发疾病,在治河的第一线去世。乾隆闻讯后,连称:可惜!可惜!并当着军机大臣高度评价陈琮说:“陈琮自任永定河道以来,经今五年,浑河安澜无恙,皆琮之力!”
  当年,交通不便,信息传递速度缓慢,直到两个月后,李调元在成都游玩时,才从汉州知州徐德元设的宴席上得知陈琮去世的消息,当即就大哭一场。回到住处的晚上,李调元久久难以入眠,遥望北方,他提笔写下了《哭陈蕴山一百韵》。诗中深情回忆道:“嗟余寡所谐,四海一蕴山。结交三十年,豁达倾心肝。久要金石固,何期沟壑填。暮云一朝断,悲风千里寒。”在这长达百韵的诗歌中,他历数了自己三十年来与陈琮的种种过程,同时,他在诗中还对陈琮的人品、官德作了评价:“知君无余财,清白贻子孙。”最后他深情地写道:“嗟余虽材下,敢忘夙昔谆。卒为乡人老,空有虚名传。临风北望哭,哭罢天为昏。”诗句中,传递出了李调元对陈迂深深的怀念之情。
  除了这首《哭陈蕴山一百韵》,李调元还撰写了一篇长长的《中宪大夫永定河道蕴山陈公墓志铭》,对陈琮的为人处事作了全面回顾。他写道:“公生而右手有骈指,为人沉毅慷慨,多智谋,好读书,尤熟悉诸史。其为文渊深雄伟。”“公素疏财好义。固安近京百里,凡在都门京官以及守铨空乏来告者,无无倾囊以赠,毋有吝色。”同时,在铭文中再一次回忆了陈琮帮他赎回《函海》雕版的事情:“余有所刻《函海》丛书,共二百六十种,已负梓人三百刻资,扣板不发,亦公代为赎回。”正是陈琮这种高尚的品德,才在他去世之后,“所借贷者,无论有券无券,皆携金到灵前,还其子观林,恸哭而去。”
  一首《哭陈蕴山一百韵》,一篇《中宪大夫永定河道蕴山陈公墓志铭》,将李调元与陈琮之间的旷世之谊,展示得淋漓尽致!
李调元纪念馆
其他文献
1980/12/11  温州工商局颁发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  1980年12月11日,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工商局领到了一份编号为工商证字第10101号的营业执照。让章华妹和工商局人员都没想到的是,这个10101号,是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她也由此成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  “持证上岗”后,章华妹把自建房屋的一楼改成门面,找木工做了展示柜,开起小百货商店,主营纽扣、钥匙扣,有了
期刊
在“父母之命”的古代,婚姻這种大事,往往只有到了成亲当日双方才知道对方的样貌与脾气,不过作为中国人特殊社交场合的餐桌,也会有意想不到的“千里姻缘一饭牵”的故事了。
期刊
长孙无忌墓附近的人家长孙无忌墓靠近乌江  汽車开出江口镇,眼前的山水气象一下就阔大起来。  乌江和芙蓉江在这里交汇。薄刀岭山如其名,险峻如刀,巍耸两岸。秋雨绵绵,云雾萦绕,这山水景观便凭空多了点仙气。或是武隆仙女山和江口“沾亲带故”,所以仙气蔓延至此,又像是天帝人间布景时,尚未跳出上半段的构思,干脆顺势一笔描出。  天帝显然忽略了一点:世上永无完全相同的风景。薄刀岭和仙女山,就像一胎生下的两个女儿
期刊
屯门海战场景还原  正德十二年(1517),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九月,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朱厚照,率军离开京师,出居庸关,与蒙古小王子带领的5万骑兵在应州激战,并取得胜利,史称应州大捷。当大明王朝举国上下都将目光聚焦在应州时,有一支神秘船队悄然抵达广州城外,三声炮响,惊动了广州城内的百姓和官员。面对这些金发碧眼的奇特“夷人”,大明的官员和百姓们震惊不已。他们当时还不知道,
期刊
叹为观止的“兵马俑”  从西安东北方向出城约25公里,秦始皇陵便出现在眼前。  北面是似银带盘绕的渭水河,南面是清秀的骊山。有山有水,山水相连,钟灵毓秀,果真是一块上苍赐予的风水宝地。  从秦始皇即秦王位开始,一项庞大的工程即告开始,那便是修建骊山北麓的皇陵。整整用了37年,这项工程方告完成。正好第37个年头,秦始皇“预约”死去。  我们不禁惊叹,秦始皇或许早有预感?难怪年纪轻轻的他,一上台便迫不
期刊
学书法的孩子,刚接触书法选择字帖时,多数会从唐代楷书入手。为什么呢?因为唐代楷书发展得相当辉煌,不论是用笔的方法,还是汉字结体构成的理论探索,都达到了无人能及的境界。今天所说的“楷书四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前三者都是唐人,這本身也很能说明唐代楷书书法所取得的成就。所以,学习书法从唐代楷书作品入手,也是常情。  可是,唐代是如此辉煌的一个历史时期,楷书书法只不过是唐代书法殿堂的组成部分
期刊
晚清多艰,活在这个时代的有些人,运势难料。中国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就是这样一位争议于朝野的命臣。说到身后定评,毁誉两面,他都占了。细读其驻日期间所写《使东述略》一书,可见一斑。马尾海战  诮毁,来于上。当其时,怀有虎狼之心的列强对中国宗属国的图谋,跟朝中清流党(北派)观念一致的何如璋是有所觉察的。面对日本侵凌朝鲜、琉球,法国构衅越南,沙俄窥伺中国西北的严峻局面,他受使命驱动所提出的应对之策,有强硬
期刊
旧时街头卖红薯者  番薯,旋花科蔓生草本植物,学名甘薯(拉丁语Ipomoea batatas,英文Sweet potato),俗称地瓜,和牵牛花是近亲,而番薯花也像极了牵牛花。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可能已有一万年左右的栽培史。公元前5000年左右传到中美洲,成为中美洲人民的重要食物组成部分,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它的地位才被玉米取代。大约在公元1世纪,美洲土著借助于简单的舟载工具,搭载着
期刊
骆宾王墓引子:一场叛乱,一番嘲讽  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已经从皇位上拿掉了不听招呼的三儿子李显,换上了对自己唯命是从的四儿子李旦,一个前所未有的女主临朝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此时此刻,大唐开国功臣李勤之孙、英国公李敬业不满武则天专权,正于扬州起兵造反,讨伐武则天。为营造舆论,李敬业命大才子骆宾王写下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传布天下。骆宾王在檄文中痛斥武则天屠戮宗室、翦除异己
期刊
在丽江以北两百公里开外的崇山峻岭之中,从奉科镇革囊渡口至宝山乡石头城的金沙江江段,曾见证了蒙古铁骑“元跨革囊”南征大理国的军事壮举。临江凭吊  清晨,我在丽江宝山乡石头城的一家面临金沙江的客栈里,被在都市里难得一闻的此起彼伏的鸡鸣吵醒,接着,耳畔又断断续续响起节奏缓慢的“得、得”马蹄声和悦耳的铃铛声。这是往外运山货、外购日常用品的马帮,告别给他们带来温暖的炊烟,披着熹微的晨光出发了。宝山石头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