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构思,一样的精彩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对同一课时的内容采用的不同构思进行备课并上课。同课异构是提高授课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钻研教材、独立分析处理教材、设计课堂教学的一种高效教研方式,是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同课异构;高效课堂;专业化发展
  “同课异构”中,“同课”即不同教师教学内容的一致,“异构”即教法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其中同课是基础,异构是方法。语文教学中的同课异构旨在激发教师对文本独到的解读,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不同思维的碰撞,激發读者对课堂的反思,同时也给听着带来思想的碰撞,引发深入思考,让听者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同意,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现以《滥竽充数》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这一课的粗浅的认识。
  《滥竽充数》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23课《寓言两则》其中一则寓言。课文简短而寓意深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感悟寓意。开展课内外拓展阅读等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寓言魅力的同时,获得寓言的发展。谭江梅老师和余兰老师充分发挥她们的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推陈出新,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教学设计各有亮点。
  一、開篇布局——策略不同
  谭江梅老师从题入手,单刀直入设疑释疑,着眼于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着眼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课件出示“滥”的三种意思进行解释,激发学生求知欲,适时的提问,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本课的学习。
  余兰老师开篇设计“考眼力,猜成语”,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发现小故事大道理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滥”和“ 竽”的意思,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开篇导入教学策略不同,谭老师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余老师采用图片动画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看似方法策略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那就是都把教学目标和内容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环环相扣,渐入层次不同
  在教学设计的各环节中,谭江梅老师以一则招聘启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多次穿插说话训练:
  (1)三百个人吹竽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展开想象描述。
  (2)南郭处士在齐宣王面前会怎样请求吹嘘自己呢?
  (3)南郭处士是怎样蒙混过关的?并展开想象描述他吹竽时的神态动作,在此环节,指导学生朗读,把吹竽的神态动作读到脸上,读到肢体上。
  (4)南郭处士听到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演奏的消息后会怎么想?通过四次说话训练丰满了文本,也为后面的说话训练作了铺垫。
  余兰老师则将听说读写训练以不同方式呈现,在对比想象、探究中引领学生抓重点词语,感受人物形象感知寓意。以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特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触摸寓言,品词析句,读懂故事中的人物。余兰老师设计了解疑问课题,读懂故事,品“装腔作势”等词语,感知予以,联系实际做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各环节环环相扣,渐次深入,提升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谭老师设计的四次说话训练,进行讨论交流,在深入自主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因为读的充分,所以学生在写的时候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联系生活实际的时候,感悟到了寓言想传达的思想内涵,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余老师是通过抓关键词,以理解齐宣王、南郭先生和齐湣王的人物形象为主线,牵一发而动全身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用心交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不管是谭老师抓住四个场景进行说话训练,还是余老师抓关键词语,理解人物形象,但都是为了实现感悟深刻的寓意这个教学目标。
  三、思维拓展方式不同
  谭老师在四次说话训练的基础上,继续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看到南郭先生逃走后,你还有什么劝告的”,学生对南郭先生的劝告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寓意就是这么顺理成章归纳出来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也得到了训练。
  余老师则利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学会这类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一些生活中滥竽充数的实例。偏向理性思维,强调做人的道理,更深一步感悟寓意。培养了学生的文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依托文本,读写结合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即教师课堂上借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
  谭江梅老师设计的练笔部分,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想象练写一个场景,第一组练写三百人吹竽的场面描写,第二组练写南郭先生吹嘘自己的语言描写,第三组练写南郭先生吹竽时的神态和动作描写。第四组练写南郭先生听到消息后的心理活动描写。
  余兰老师则通过课文插图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以想象为总。针对人物的动作与心理,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南郭先生逃走后,生活情况又怎么样?以《南郭先生逃走后》为题,续写故事,进行拓展延伸。
  在阅读中渗透作文指导,实现读写结合,即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整个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通过这两位老师练笔方式的不同的可见她们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恰当的运用,都抓住了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以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选择切合学生的练笔内容,都突出了重难,分散了难点,让学生依托文本,利用对课文理解基础上的想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组合和加工,达到了内化语言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
  课堂,是教师个性张扬的舞台,是学生多元发展的舞台,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天地。面对相同的教材,多元解读文本,追求异曲同工的教育境界。这种异中求同、同中有异的辩论渐进过程,贴近教学实际,使参与者在思辨中碰撞出火花,相互借鉴,使观摩者领略到不同的教学策略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同课不同形,拓展了教学思路。两节课都令人拍手叫好,有耳目一新之感,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见仁者见仁之美,不一样的构思却一样的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数控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运用已经非常广泛,现在社会更加需要的是掌握数控零件数控加工技术的高素质全能人才。所以,培养一些具备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现在已然成为中职院校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时代的要求,怎样运用教学资源和方式开展机械零件数控加工技术的教学工作,全面培养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数控高技能应用人才,已经成为中职院校和教师普遍严重的课题。  【关键词
期刊
基于我国西部大学生与外国文化接触有限的学习生活实际,本研究结合时代要求,根据国内先期构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维度的理论框架,扩大了跨文化交际的外延,研制了适用于中国西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的量表,并用该量表对西北地区西北高校35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测评,而后对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且模型拟合度较为理想,符合量表编制的理论构念,可用作中国西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的工具,同时也为我国西部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提供了一
教师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印子孩子幼小的心靈。同时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做人最重要的要讲究诚信。  记得一堂数学课中,我和学生一起做计算的闯关游戏,,哪一组的同学最先计算出所有的题,就有权利提出让其它的小组表演节目。  三个小组都是12个人,只有第四组时11人怎么办呢?同学们说:“老师你加入到第四组吧!”不容我犹豫学生一起说“行”。第一关:计算题闯关。游戏开始了,很快的第一小组就以2分36秒取得
期刊
我2011年10月走上教学校长的岗位,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意識到老师们的文化底蕴不够,理论知识太匮乏导致,没有独立的教学思想,没有学科理论做支撑,呈现的课即使有长进也只是照猫画虎,形像而神不像。面对这种情况我必须要改变以往的工作重心,改变工作思路。一个“改”字,开启了我真正的业务生涯。  一、思想在顿悟中起航  最先要改变的是思想。像制作思维导图一样,在学校一个大的人文框架下,把中心理念“人文”融合
期刊
1.引言研究表明,形成性评估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Black&Wiliam 1998)。20多年以来,形成性评估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各级教学指南和课程标准都明确建议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但是,相当多的英语教师仍然缺乏评价的相关知识和能力(金艳2020)。例如,习惯上认为,形成性评估的关键主体是教师,在形成性评估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表现做出反馈,学生内化反馈内容。实际上,不只是教师,学生自身和同伴也是形成性评估的主体。
【摘 要】重视写字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写字不仅仅是一项技能训练,它更是一个接受文化熏陶、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是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习做人的过程。近两年来,我校非常重视写字教育,采取了一系列得力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师生写字质量大幅度提升,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教育局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下面,我就把我校两年来在写字教育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作以汇报。  【关键词】写字
期刊
本文将“师生合作评价”(teacher-student collaborative assessment,简称TSCA)运用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辩证研究,目的在于优化TSCA理论的课后活动环节,同时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成效。研究分两轮进行,均采用学习借鉴—提出新理论—实践新理论—反思诠释的辩证研究步骤,实现理论与实践双优化。本文提出了线上线下结合的TSCA课后实施步骤和TSCA课后同伴互评实施原则。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TSCA的课后活动整体满意度较高,学生在写作文本质量、修改意识、写
施:邹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接受此次访谈。您长期负责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实施工作及相关研究,为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和测试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首先想请您简要谈一谈进入语言测试研究领域的工作经历。邹:很高兴接受此次访谈。我进入语言测试领域可谓是机缘巧合。我在大学求学期间主要涉足英美文学研究,对语言学仅有所了解,但并非十分深刻。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后,我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基础年级段的英语专业学生。当时的英语系(现英语学院)领导让我参与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筹备工作,因此我才有了逐渐进
活动背影:  长条气球是一项创作比较随便,题材广泛且趣味性强的手工制作。通过练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制作出各种气球小造型,造型小巧玲珑、千姿百态,神似多于形似,抽象多于具体;作品主体含蓄朦胧,外观似象非象是其明显特征,就像变魔术一样。因为它的趣味性、互动性也很受人们喜欢,再加上气球自身无可比拟的亲和力,自然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受到少年儿童们的喜爱;开设以《“魔术”秀秀秀......》为主题实践活动,在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讨同伴互评应用在翻译教学中的长期应用效果。研究实验历时一个学年,对象包括32名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实验开始前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互评培训,每学期进行5轮匿名翻译作业互评,同时要求学生撰写翻译互评日志,选取每个学期第4轮互评作业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实验结束后,发放互评认识调查问卷,并随机挑选6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研究结果表明进行充分培训后,学生互评的有效性较高;多数学生对互评的整体认识发生明显转变,对“学生作为评价者”的身份比较自信,对互评的作用和独特价值形成较深的认识;互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