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并能有效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我在所带班级中有意识地进行新型作业改革的尝试。实践表明,设计个性化的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能使学生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一、作业完成现状的调查
经查阅资料表明,全国共有五千多万儿童留在农村,且绝大多数是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大部分学生对待作业更是敷衍了事,能不做就不做,能懒则懒,质量往往是不尽人意;同时往往还会出现学生在家里欺骗家长“做好了”,到了学校交不出作业,只是受到批评,过后却不了了之的现象: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大多数处于中等或偏下。因此如何使学生抛弃坏习惯,使学生乐于做家庭作业,乐于钻研家庭作业,已成为当前农村学校教师反思的问题。
二、作业布置存在的误区
当前大部分教师布置作业仍然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重复、乏味的计算题和应用题,把作业的功能仅仅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总是坚持布置作业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错误地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这种作业形式已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无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所以,学生做作业时感觉到的是负担和乏味,体验不到做作业的乐趣,做作业对学生来变成了一种“折磨”。
三、作业布置的解决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要争取充分发挥作业的应有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这方面的探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 化“机械枯燥”为“生动有趣”
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进其思维的活跃,保持其学习的持久。如学习完整数混合运算后,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玩扑克牌“算24”的游戏作业,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好。这样的作业布置,学生既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又能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这样,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使学生感到了数学作业的有趣,并且与生活实际相连,达到了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目的。
2 变“整齐划一”为“多滋多味”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但是我们的数学作业的布置往往违背了这一个教育思想。一样的作业内容,一样的作业要求,却使差生越来越差,优生又得不到发展。为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不能“一刀切”,在作业布置上也要因材施教,甚至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
3 由“封闭”走向“开放”
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因此需要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
4 由“模仿”变为“应用”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形成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比例尺之后,让学生在学校与家之间走走看看,通过步测的方法,确定不同区间的距离,然后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绘制出学校与家之间的简易地图。这样的应用性作业训练,有利于让学生走出模仿书本死知识的束缚,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改变作业布置的评价方式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在作业评价中我们不可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一个班的所有学生,要承认每个学生间的差异。所以评价时要以“成功体验”为依据,以各层学生“最近发展区”为标准,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进行分层评价,要求做到及时性和鼓励性。其次,数学作业的及时批改很重要。如果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能合理使用评语,将非常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教学最优化和减轻学生负担时,诫告人们“不要取消作业”而是要“从一道练习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面对“多彩的”作业,孩子会自愿地接受,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答案。这样,数学学习将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一、作业完成现状的调查
经查阅资料表明,全国共有五千多万儿童留在农村,且绝大多数是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大部分学生对待作业更是敷衍了事,能不做就不做,能懒则懒,质量往往是不尽人意;同时往往还会出现学生在家里欺骗家长“做好了”,到了学校交不出作业,只是受到批评,过后却不了了之的现象: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大多数处于中等或偏下。因此如何使学生抛弃坏习惯,使学生乐于做家庭作业,乐于钻研家庭作业,已成为当前农村学校教师反思的问题。
二、作业布置存在的误区
当前大部分教师布置作业仍然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重复、乏味的计算题和应用题,把作业的功能仅仅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总是坚持布置作业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错误地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这种作业形式已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无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所以,学生做作业时感觉到的是负担和乏味,体验不到做作业的乐趣,做作业对学生来变成了一种“折磨”。
三、作业布置的解决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要争取充分发挥作业的应有作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这方面的探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1 化“机械枯燥”为“生动有趣”
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促进其思维的活跃,保持其学习的持久。如学习完整数混合运算后,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玩扑克牌“算24”的游戏作业,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好。这样的作业布置,学生既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又能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这样,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使学生感到了数学作业的有趣,并且与生活实际相连,达到了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目的。
2 变“整齐划一”为“多滋多味”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但是我们的数学作业的布置往往违背了这一个教育思想。一样的作业内容,一样的作业要求,却使差生越来越差,优生又得不到发展。为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不能“一刀切”,在作业布置上也要因材施教,甚至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
3 由“封闭”走向“开放”
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因此需要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
4 由“模仿”变为“应用”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形成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比例尺之后,让学生在学校与家之间走走看看,通过步测的方法,确定不同区间的距离,然后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绘制出学校与家之间的简易地图。这样的应用性作业训练,有利于让学生走出模仿书本死知识的束缚,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改变作业布置的评价方式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在作业评价中我们不可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一个班的所有学生,要承认每个学生间的差异。所以评价时要以“成功体验”为依据,以各层学生“最近发展区”为标准,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进行分层评价,要求做到及时性和鼓励性。其次,数学作业的及时批改很重要。如果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能合理使用评语,将非常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教学最优化和减轻学生负担时,诫告人们“不要取消作业”而是要“从一道练习作业中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面对“多彩的”作业,孩子会自愿地接受,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答案。这样,数学学习将洋溢着生命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