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很难一下子适应。在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起步较晚,至今,许多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儿童入学不适应现象。那么怎样让幼儿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幼小衔接是关系到新入学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学校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针对幼儿入学所需的能力准备、知识准备、行为习惯准备等内容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减缓了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个“坡度”,缩短了幼儿初入小学的“困难期”。但在与一些初入小学的小学生家长交谈中,常常听到“上课不专心听讲、讲悄悄话、做小动作、边做作业边玩、磨磨蹭蹭;做事总是有始无终……”看到不少孩子父母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致使学习成绩差而苦恼,并四处寻找纠正的良策,我们幼儿教师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持久性,无疑是我们幼儿教师和幼儿父母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一些孩子进入小学后,注意力持久性差呢?
一、从孩子的自身特点找原因,我们老师应该注意到这些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大多聪明而且精力充沛、淘气。
由于这些孩子精力过剩,所以在幼儿园时的学习、活动内容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常常注意力分散或做小动作;活动时感到太简单,常常乱跑、乱闹,因而這些表现同样会在小学里“重演”,他们往往由于对小学一年级知识初步了解或对学习不感兴趣,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等现象。
二、从客观来看,幼儿园和小学的环境、角色、学习、活动内容及教学形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幼儿园实行的是保育、教育并重的方针,对幼儿角色要求不高,而小学要以知识传授、行为规范为主,在培养小学生道德观、增长知识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幼儿的新要求。因此,幼儿进入小学后要面临着接受环境的考验。
2、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活动内容不同。幼儿园主要传授一些简单的趣味性的知识,为正式的小学学习做准备。而小学则是按《九五义务教育大纲》系统地传授语文、数学等各门学科知识,而且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如:在语言方面,幼儿园主要是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而小学则向书面语言发展。在计算方面,幼儿园主要是实物演算,而小学则是抽象数学运算。这样,由于学习、活动内容的改变,一部分幼儿不能很快适应,也促使这些幼儿注意力分散,爱做小动作。
三、从父母身上找原因。
据一些心理学研究资料发现,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绝大多数是由于幼年时期末能得到正确的培养所致,这一点家长的责任是不容忽视的。
1、无意注意过剩。人的注意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之分。前者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需做一定努力的注意活动。后者是指没有自觉的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的,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人的幼年时期是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才发展完善的。但如果幼儿时期孩子受到过多的无意注意刺激就会影响有意注意的发展。如:在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家长为孩子能熟背广告词而认为孩子聪明,加以夸奖,其实,这不但不能使孩子聪明,反而说明广告耽误了聪明的孩子。因为电视中的广告词琅琅上口,强制性的刺激人的无意注意,幼小的孩子对接受这些无意注意容易接受,长期处于无目的的,杂乱无章的无意注意中,阻碍了有意注意的发展,以至于进入学龄期后仍无法集中注意听课。
2、高级玩具的影响。现在家庭中孩子往往都拥有一大堆的高级自动玩具,这些用不着想如何玩得好、玩得更好,用不着长时间琢磨的玩具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如,同时有许多玩具出现在孩子周围,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随着兴趣不断转移。所以,经常沉浸在高级玩具堆中的孩子,就比较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上述种种因素促使一些孩子在小学初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等种种不适应。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为了尽早消除这些因素,我们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幼儿注意力持久性差的问题,使他们顺利向小学过度有较充实的心理准备,增强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
一、针对持久性差的幼儿,安排难度大的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握住幼儿园大班的这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针对这些幼儿聪明、精力充沛的这一点,适当教给他们一些难度大的任务,也就是对幼儿有兴趣,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完成的任务。而且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完成任务的光荣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毅力。如:在玩角色游戏时,我们把难度大的角色让他们来扮演,老师及时的给予帮助和鼓励使他们产生兴趣并认真来表演。另外,在教育教学中,应多给孩子提供一些自己动脑筋、动手操作的机会,多给孩子一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如:为了准备过元旦的活动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研究讨论活动室怎样布置才更漂亮,小朋友各抒己见,自己动手,用五颜六色的彩条挂在灯上,用蜡光纸叠成小灯笼挂在窗户上,剪窗花等等。这样,那些爱动、精力充沛的孩子也有了用武之地,当我们把教室布置得焕然一新时,孩子们仍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劳动成果。自己在班中起到的作用。从而使他们的心理逐渐形成善始善终完成任务的意识。幼儿的、注意力的持久性差也会通过幼儿善始善终的做事习惯逐渐地纠正过来。
二、培养入学意识,缩小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心理落差。
在幼儿园大班时期应通过各种形式让他们对小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缩小入小学后的各种不适应。1、创设富有小学色彩的环境,培养幼儿入学意识。为了避免幼儿入学后的对小学环境不适应,导致注意力分散,在幼儿园大班时期创设富有小学色彩的环境。2、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面向小学过渡。针对幼儿进入小学后学习、活动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而不适应小学的学习,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我们也可以在幼儿园大班这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面向小学过渡。教学内容的过渡如:在语言方面我们可以渗透一些简单的文字教学,在日常生活游戏时,教师可适当的运用一些文字卡片,不要求他们必须认识或认识多少,而是对他们初步渗透一些简单的文字,以便他们进入小学后更快地适应学习生活。教学形式过渡方面,针对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截然不同的教学形式,导致幼儿入小学后的不适应,我们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或游戏中,向幼儿渗透小学的教学形式。
幼小衔接是关系到新入学幼儿能否顺利适应学校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针对幼儿入学所需的能力准备、知识准备、行为习惯准备等内容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减缓了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个“坡度”,缩短了幼儿初入小学的“困难期”。但在与一些初入小学的小学生家长交谈中,常常听到“上课不专心听讲、讲悄悄话、做小动作、边做作业边玩、磨磨蹭蹭;做事总是有始无终……”看到不少孩子父母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致使学习成绩差而苦恼,并四处寻找纠正的良策,我们幼儿教师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持久性,无疑是我们幼儿教师和幼儿父母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一些孩子进入小学后,注意力持久性差呢?
一、从孩子的自身特点找原因,我们老师应该注意到这些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大多聪明而且精力充沛、淘气。
由于这些孩子精力过剩,所以在幼儿园时的学习、活动内容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常常注意力分散或做小动作;活动时感到太简单,常常乱跑、乱闹,因而這些表现同样会在小学里“重演”,他们往往由于对小学一年级知识初步了解或对学习不感兴趣,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等现象。
二、从客观来看,幼儿园和小学的环境、角色、学习、活动内容及教学形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幼儿园实行的是保育、教育并重的方针,对幼儿角色要求不高,而小学要以知识传授、行为规范为主,在培养小学生道德观、增长知识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幼儿的新要求。因此,幼儿进入小学后要面临着接受环境的考验。
2、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活动内容不同。幼儿园主要传授一些简单的趣味性的知识,为正式的小学学习做准备。而小学则是按《九五义务教育大纲》系统地传授语文、数学等各门学科知识,而且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如:在语言方面,幼儿园主要是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而小学则向书面语言发展。在计算方面,幼儿园主要是实物演算,而小学则是抽象数学运算。这样,由于学习、活动内容的改变,一部分幼儿不能很快适应,也促使这些幼儿注意力分散,爱做小动作。
三、从父母身上找原因。
据一些心理学研究资料发现,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绝大多数是由于幼年时期末能得到正确的培养所致,这一点家长的责任是不容忽视的。
1、无意注意过剩。人的注意有“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之分。前者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需做一定努力的注意活动。后者是指没有自觉的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的,不自主的、自然的注意。人的幼年时期是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注意才发展完善的。但如果幼儿时期孩子受到过多的无意注意刺激就会影响有意注意的发展。如:在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家长为孩子能熟背广告词而认为孩子聪明,加以夸奖,其实,这不但不能使孩子聪明,反而说明广告耽误了聪明的孩子。因为电视中的广告词琅琅上口,强制性的刺激人的无意注意,幼小的孩子对接受这些无意注意容易接受,长期处于无目的的,杂乱无章的无意注意中,阻碍了有意注意的发展,以至于进入学龄期后仍无法集中注意听课。
2、高级玩具的影响。现在家庭中孩子往往都拥有一大堆的高级自动玩具,这些用不着想如何玩得好、玩得更好,用不着长时间琢磨的玩具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如,同时有许多玩具出现在孩子周围,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随着兴趣不断转移。所以,经常沉浸在高级玩具堆中的孩子,就比较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上述种种因素促使一些孩子在小学初期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等种种不适应。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为了尽早消除这些因素,我们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克服幼儿注意力持久性差的问题,使他们顺利向小学过度有较充实的心理准备,增强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
一、针对持久性差的幼儿,安排难度大的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握住幼儿园大班的这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针对这些幼儿聪明、精力充沛的这一点,适当教给他们一些难度大的任务,也就是对幼儿有兴趣,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完成的任务。而且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完成任务的光荣感、责任感和成就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毅力。如:在玩角色游戏时,我们把难度大的角色让他们来扮演,老师及时的给予帮助和鼓励使他们产生兴趣并认真来表演。另外,在教育教学中,应多给孩子提供一些自己动脑筋、动手操作的机会,多给孩子一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如:为了准备过元旦的活动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研究讨论活动室怎样布置才更漂亮,小朋友各抒己见,自己动手,用五颜六色的彩条挂在灯上,用蜡光纸叠成小灯笼挂在窗户上,剪窗花等等。这样,那些爱动、精力充沛的孩子也有了用武之地,当我们把教室布置得焕然一新时,孩子们仍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劳动成果。自己在班中起到的作用。从而使他们的心理逐渐形成善始善终完成任务的意识。幼儿的、注意力的持久性差也会通过幼儿善始善终的做事习惯逐渐地纠正过来。
二、培养入学意识,缩小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心理落差。
在幼儿园大班时期应通过各种形式让他们对小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缩小入小学后的各种不适应。1、创设富有小学色彩的环境,培养幼儿入学意识。为了避免幼儿入学后的对小学环境不适应,导致注意力分散,在幼儿园大班时期创设富有小学色彩的环境。2、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面向小学过渡。针对幼儿进入小学后学习、活动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而不适应小学的学习,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我们也可以在幼儿园大班这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时期,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方面向小学过渡。教学内容的过渡如:在语言方面我们可以渗透一些简单的文字教学,在日常生活游戏时,教师可适当的运用一些文字卡片,不要求他们必须认识或认识多少,而是对他们初步渗透一些简单的文字,以便他们进入小学后更快地适应学习生活。教学形式过渡方面,针对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截然不同的教学形式,导致幼儿入小学后的不适应,我们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或游戏中,向幼儿渗透小学的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