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经济辐射效应有多强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y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博会素有“经济的奥林匹克”之称,世博会的举办不仅标志着主办国经济的强劲发展,而且会对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对整个举办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海世博会在184天的会期内,预计参观人数将突破7000万人次,强大的吸引力会带来同样强大的辐射力,而且世博会展示的不仅是物质文明,还包括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创新的人文精神,这对于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时期的我国来说,无疑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新一轮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引擎;这对于还处在危机冲击之下的世界经济更是一个难得的复苏契机。
  世博是全国的世博,是世界的世博。从上海,到长三角,到华夏大地,到世界各地,世博效应犹如同心圆,正在由世博会承办地上海向外辐射……
  第一层圆:上海借力世博提升能级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本身就是对城市功能的再次考虑和提升。这对于历经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的上海来说,意义尤为凸显。上海领导层明确表示,要充分利用举办世博会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下决心调整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使世博会成为推进上海发展转型的契机。
  由此,上海主动对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的企业进行调整。仅2009年,上海就主动完成结构调整项目近850项,主动淘汰产值296亿元,并向外转移300亿元不适合发展的工业产值。同时,在世博会筹办期间,上海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及环保方面投入,包括地铁、轻轨、铁路等的建设将显著改善上海的交通、通讯、居住环境。以上海地铁建设为例,不久前,经4年建设的上海地铁10号线通车,上海地铁运营里程达420公里,形成拥有11条线路,282座车站、日客流近600万人次的强大网络,这一系列硬件设施的完善为上海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上海为筹备世博会作出的种种努力,也逐渐获得了成果。今年上海第一季度游客和客房出租率同比分别增长了23%和6.9%。据统计,从2004年到今年上海筹办世博会期间,世博会平均每年对上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约为2%。同时,上海世博会将向世界展示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智能化为核心的新技术,以及围绕新技术开发的新材料等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尤其是展示中国在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方面的贡献,这些都将引领上海今后经济发展的方向。
  如今,上海已经把眼光瞄准“后世博”,着手勾勒后世博时代的新一轮发展,上海市政府对于未来浦东世博周边区域的整体布局、系统开发,已经形成一个整体概念,不仅仅希望其成为世博园区建筑遗产后续利用的典范,更希望借力2010世博会的后续效应进行旧城二次开发,打造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标杆。
  第二层圆:世博助推长三角互动
  “参加世博建设,为企业带来了活力,也放大了企业的影响力。”江苏江阴同济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元说。
  这家公司把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用于世博阳光谷钢结构十数万个连接点的制作,做到了精细操作万无一失。据了解,整个江苏的建筑大军都在紧抓世博会商机,省内建筑企业总包的世博会展馆及附属工程项目达15个之多,包括英国馆、比利时馆、俄罗斯馆等,项目合同额超过32亿元。
  参与世博建设,分享世博盛宴,已经成为长三角各省市的共识。从4月上旬开始,长三角各城市就密集到沪举办接轨上海世博会的各项活动。粗略估计,仅4月份,来沪举办与上海世博会相关活动的长三角城市多达十余个,大小活动四十余场。这样密集的推介不无缘由,据有关部门预计,在赴上海参观世博的客人中,近四成参观者会有赴周边旅游的需求。世博的辐射效应已经在长三角体现出来。
  “世博会将推动长三角城市间的联动进一步深化。此外,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经济近年在土地、环境、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方面受到的制约,也比其他地区更加突出。人们期待,上海世博会能成为‘催化剂’,使长三角成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区。”镇江市副市长冯士超这样说。从历史来看,上海世博会与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举办背景相似,那时正值世界经济大萧条,而现在是国际金融危机。当时芝加哥世博会有力推动了美国服务业,尤其是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同样,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期间,第三产业比上年增长了3.2%。因此可以预计,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能够借助世博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以生产性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
  可以说,上海世博会有望为长三角经济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码,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动力。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曾经算过一笔账,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系数为1∶9,筹备期间,世博经济每年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在举办之年,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
  第三层圆:全国共享世博效应
  “全国共有31个省区市参与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各省区市对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同时也正在积极策划利用上海世博会这个平台,宣传各地方的发展情况。” 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联络小组常务副组长王锦珍这样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员刘云中也认为,世博会的大平台可以促进多省区的共同合作,也必将从产业层面影响省区间的合作,这对于各区域的经济平衡发展,特别是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中,世博效应逐渐向全国辐射,并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与产业转型的动力源泉。历史经验表明,世博会的举办能在一定程度推动举办国的经济发展。数据显示,大阪世博会、新奥尔良世博会和筑波世博会分别为日本、美国和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了2.1%、0.1%和0.75%;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为德国带来了超过12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从长期来看,世博会还具有对于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以及国际形象提升等方面的长期综合效应。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表示,就拿目前我国城镇化来说,现在正面临城镇人口就业、污染排放、节约能源和资源等诸多问题,而上海世博会所展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新能源以及信息技术、城市交通等,都将对我国的城市建设提供国际借鉴和升级换代的可能。
  尤其令人注意的是,世博会是举办国家展示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窗口。承办世博会不仅是举办城市及国家经济实力的表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崛起并获得世界承认的重要标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上海、了解中国,树立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此外,在展示物质文明的同时,世博会还涵盖了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精神,上海世博会筹办期间为提高我国百姓的文化素养所作的一系列努力,都有利于提升我国城市人文内涵和精神文明。这一切都将成为我国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智力资源和精神支撑。
  第四层圆:世界以此为复苏契机
  “我们一度担心外国展馆取消建设或缩小规模,后来在国际社会高涨的热情面前,又发愁世博园区土地和展馆资源不够用,前后反差很大。”发出如此感叹的,是上海世博局国际参展部负责人。从筹备到开园,整个世博会日益显示出世界人民对于中国的信任,对于世界发展前景的乐观。
  比如,世博会美国馆建设一度因为资金问题搁浅,如今,美国馆成为世博园内最大的自建展馆之一,成为游客抢着参观的主要展馆之一。
  比如,“小美人鱼”铜像一直被视为丹麦的象征,1913年放置在哥本哈根长堤公园海边后,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上海世博会丹麦馆。作此提议的丹麦建筑师比亚克·英厄尔斯说:“送复制品太俗气。”
  比如,2009年5月,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升级之时,智利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亲自拍板,将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智利馆由租赁馆升级为占地3000平方米的自建馆。“人类面临着共同挑战,中国邀请世界各国参加世博会,是以实际行动实现全球沟通互信的最好表现。”巴切莱特一语道破“天机”。这意味深长的“沟通互信”,就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广襟怀。
  在历史前进的滚滚浪潮中,每当一个新兴经济大国在世界舞台崛起时,世博会也会光临这个国家。在历史发展关键时刻举办的世博会,不仅充分展示了举办国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巨大成就,也往往宣告世界经济格局掀开了新的一页。
  不妨再次重温历史,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催生了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这届世博会充分见证了当时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力量与魅力。世博会展示了英国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和综合实力;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在美国经济从危机走向新一轮繁荣的转变中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加快了以美国引领的“现代性”在全球的传播,成为众多使美国日后进一步融入和主导国际秩序的历史元素之一……
  如今中国迎来世博会,恰逢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又将会如何?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总代表德尔克鲁瓦认为:“在这样一个关口登上世博会大舞台,无疑表明自己会抢占下一轮增长的先机。”澳大利亚是参展最积极的国家之一,该国一位官员说:“澳大利亚经济要复苏,离不开中国。”冰岛总代表贡纳尔松说:“希望上海世博会像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一样,成为世界经济新开始的标志。”
  “是中国因素,让世博会迸发出空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上海世博会执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猝不及防的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沉着应对、迎难而上,使我国率先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坚定了国际社会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决心,同时更让上海世博会成为凝聚全球信心、促进经济加快复苏的“希望舞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更是人类的共同憧憬,它呼唤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呼唤着人类携手共探科学发展之路,它的背后是每一名地球人所应承担起的 “地球责任”。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的机遇与希望,也是世界的机遇与希望。
其他文献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在福建厦门注册,已经过去26年。26年来,台商在大陆发展的总体情况怎样?为大陆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随着两岸关系的持续升温,台商的发展是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胡石青。    台商在大陆投资呈上升趋势    商务部网站公布的9月份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8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523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
期刊
9月5日,著名书画家杨良民先生从艺50周年书画作品全国巡回展北京首展式在北京中民大厦隆重举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及部分书画名家近200多人参加了首展式。  杨良民先生从艺50年来,刻苦学习,汲取各家之长,先后受魏俊、张义潜、宋文治、孙宗礼、石羊等名家教益,从书画理论到技巧,如鱼得水,得到了长足发展。他笔下的各种人物栩栩如生,花鸟鱼虫活灵活现。他擅长隶书,更专于大篆,他的书法作品吸取了小篆的柔美,甲骨
期刊
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货币的产生往往伴随着战争。作为一个新政权确立的标志之一就是一种新的货币的出现。而每一次货币或者是货币制度的变革都会伴随着激烈的社会动荡。与已经产生数百年的英镑、日元、美元等货币相比,欧元不是随着一种政治上的统一或者一个新的霸权的确立而产生,它是一种以经济的手段,通过多方协调,十多个国家同意放弃本国货币,让渡货币主权,采用一种重新设计的共同货币和货币体制。欧元的出现仅有十几年,可谓
期刊
一直认为,唐诗如画,宋词如妆。  诗虽有格律限制,但毕竟落笔的空间很足,可以泼墨写意,可以工笔勾描,所以诗如画;而词则不然,不光有格律之限,还有音律之限,这仿佛是一种依附于音乐面孔上的艺术形式,所以词如美人妆,有浅有深,有淡有浓,端得妩媚,或为英姿。  既说词,词归两宋——有宋一代是长短句歌词的繁荣时代,在我的心里,这也是一个到处飘扬着音乐的朝代:小酒肆内,酒吧歌手柳永在浅斟低唱,大江河畔,先锋派
期刊
党中央和国务院号召全国开展新农村建设已经多年了,全国各地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于经验不足和管理技术缺乏,在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缺乏整体发展和运营规划  很多乡镇、县市,乃至省市都缺乏一个综合发展规划。目前的规划主要都是建设规划,或者说用地和建筑规划。对于建设过程完成后,建设格局和入住群体,是否可以满足地区的发展需要,地区能否满足入住群体的需要,分析和论证得都比较
期刊
人类对文明的向往,是人类的一种共同追求。  上海世博会作为全球性的盛会,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我们从世博会的会徽可以看出,设计者将中国的书法艺术融入其中,将“世”字变异成三人合臂相拥,好似美满幸福、相谐同乐的家庭,又可抽象地想象为“你 我 他”广义的人类,表达着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人文理念。本届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把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希望人们能在交往
期刊
当下,由于世界经济局势复杂,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决定了接下来宏观调控是否继续发力。在渐渐走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两难境地越来越大,同时局势也越发复杂,中国该如何在这种困境中寻找突破?《经济》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  《经济》:近期国际金融形势波谲云诡,希腊、葡萄牙
期刊
只有政府各职能部门尽快细化条例,出台配套实施细则,才能真正发挥民间资本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5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区别于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后来所称的“非公经济36条”),此次
期刊
经济学家的言语总是那样的严谨。“我是1978年3月上的北大,但是在1977年参加的高考,属于77级,这个是要讲清楚的。”从城市到农村、从国内到国外,他的经历颇为丰富。“文革”开始时,他在读初中二年级,17岁时他下乡到了黑龙江,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9年后,高考的恢复为他的生活注入了新的阳光。十几年的海外求学和生活,让他对国外的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现在的他更多时候是以经济学教育家的身份
期刊
近年来,安徽省对金融行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理顺了安徽经济与金融的相互关系,把准了经济与金融发展的方向,使经济与金融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全省GDP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年保持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连续5年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增长。  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安徽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已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