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勒《第九交响曲》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勒的《第九交响曲》是最有力量地令人沉浸在死亡的情感表现,告别和死亡是其基本主题。生活、爱情、创作的力量,已经被一个内息处在来世的人追溯着。对他来说,死亡是生命搏斗的最终完成。而对生活的渴望作为一个目标被提出。马勒的歌来自他的内心的最深度的存在。本论文将对马勒《第九交响曲》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予以重点论析。
  关键词:死亡 告别 马勒 《第九交响曲》
  
  一 引言
  马勒(Gustav Mahler)是19、20世纪之交的一位引人注目的作曲家。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的一个犹太人的家庭。一生在动荡和不安中度过。后人对他的评价颇多歧义。其中不乏有对他持极端否定态度的,说他“不是真正的音乐家”。但即使这样的批评,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全部,批评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从不同的批评角度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许多音乐学家、作曲家如勋伯格、贝尔格、布莱兹等,就认为马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可忽视的一位作曲家,是音乐界的精神领袖。笔者认同后者,否定的批评也许能从反面证明他的伟大。他的一生创作颇丰,如《悲叹之歌》、《流浪少年之歌》、《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第八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本文選《第九交响曲》展开分析论证,尤其强调艺术风格的构成。
  二 《第九交响曲》的主题内涵
  在分析该曲的艺术风格之前,有必要对它的主题内涵进行必要的理解。马勒创作《第九交响曲》是在1908年,继《大地之歌》之后。据斯比赫特回忆,马勒虽然在《大地之歌》的创作中极力避开了“第九”这个数字带来的恐惧(因为第九是个不吉祥的数字),但在《第九交响曲》中,他直面“命运的威胁”。所以,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就像是在与死亡争夺时间,“处于完全燃烧的状态”。
  《大地之歌》和《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具有连续性,不仅体现在创作状态上,而且也体现在创作的内容上。《大地之歌 》极力表现的是与人生以及世界的惜别之情,而这种惜别之情正是《第九交响曲》的基调。瓦尔特曾说过:“就《第九交响曲》的四个乐章来说,第一乐章所表现的那种傍晚的太阳和令人想起的《大地之歌》的告别气氛,它确实是最有力量地令人沉浸在死亡的情感表现、忧虑和甜蜜的销魂似的情感表现中。我们应该在这个兴奋消失之后,以更为详细的方式去讨论它”。
  除了斯比赫特和瓦尔特,对《第九交响曲》研究的主要人物还有贝克、门格尔贝克以及贝尔格。贝克在肯定斯比赫特的观点之后,进一步指出,“告别和死亡”是《第九交响曲》所表现的基本主题。他说:“生活、爱情、创作的力量,已经被一个内息处在来世的人追溯着。对他来说,死亡是生命搏斗的最终完成。而对生活的渴望在一次作为一个目标被提出。”所以,从贝克的话语来看,“告别和死亡”(或死亡所告知的)是《第九交响曲》的主题或标题。
  在总的主题要求下,《第九交响曲》的各部分内容都为这个主题服务。比如,第一乐章是马勒所写的音乐中最为纯美的音乐。它表现了在死亡来临之前对这个世界的最深沉的爱。这是一种生活的痛苦中的欢乐。其中关于来世的一些思想是神秘的,但正因为神秘,更具有一种严肃而莫测的美。就像在一个被纯化了的行星中非常稀薄的空气之上,去欣赏尘世中的一切。
  如果这种主题是在承续《大地之歌》之后,而且可以理解为他一以贯之的音乐特色,那么,《第九交响曲》的创作又有什么独到之处?马勒在即将完成这部作品的时候,曾经写信告诉瓦尔特: “我在一部新的交响曲中忘我工作,就我知道的范围之内,我现在有些持续盲目地写作,当我刚刚完成最后乐章的配器时,我已经忘记力量第一乐章。这部交响曲所说的是长时间以来我舌尖的一些东西。”可见,这是最能代表他心声的一部作品。如果探寻其特色,那么首先便是真实。正因为是一种真实的流露,而没有任何技巧上的雕饰。从而形成了新的风格特征。
  三 新的风格特征
  在马勒以往的交响曲的写作中,乐章之间主题的关联、前后乐章之间的呼应、主题动机在不同乐章中的贯穿使用,这些表现手法甚至在不同的交响曲之间也被运用。然而在《第九交响曲》的创作中,以往交响曲中的这些艺术特点发生了一些变化,上述这些表现手段已不复存在。“发生在乐章之间动机和主题的关联及首尾乐章的关联已经消失。”当然,也不是完全消失,比如第三乐章中“环绕,凯旋式的动机。”“每一乐章由于其自身的原因,占据着独特的位置,交响曲的统一是仅仅通过整部作品建立起来的画面而实现的。”还有,新的艺术特征还表现在乐章的布局和乐章之间调性的布局上。从《第二交响曲》开始,马勒许多交响曲的结束乐章都是以adagio来实现,然而在《第九交响曲》中,马勒进一步以慢板乐章替代了快板乐章,这样就形成了一头一尾的两个慢板乐章中间镶嵌着两个较为活跃乐章的新的套曲的乐章布局。
  马勒快板是一个“较高的存在”的交响曲创作理论,《第九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再次成为整部交响曲的主要乐章的表现,但此时它是以慢板乐章的面貌出现。这就是为什么《第九交响曲》的主要内涵表现,再度被集中在第一、第四乐章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为什么包括贝尔格在内的音乐家们分析的主要目光又聚焦在第一乐章的主要原因。
  第九乐章的的这种结构变化,有些人认为是马勒受到才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的影响。如果从两部作品的乐章结构上看,的确存在着一些共性,如类似舞曲性质的第二乐章,具有进行曲性质的第三乐章以及以悲剧性的慢板作为全曲的结束和全曲结束上的方式等。但是马勒对《悲怆交响曲》评价并不是很高,他说:“《悲怆》是一部浅薄和性格外向的令人感到可怕的单旋律的作品。”但正是这种评价,正好说明才科夫斯基对他的影响。庄严、从容不迫的速度,朴实的主题旋律,平稳的节奏进行,低沉的和弦伴奏,明显地描写了拖着沉重脚步的悲痛的送葬行列在丧钟声里庄严行进的情景。正如李斯特写道:“这里哀悼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牺牲,而是整整一代人的牺牲。”音乐充满悲痛,而旋律一再移高,显出悲中有愤,哀伤而不屈服的精神。突然响起的雄壮号角宣告显露了对英雄烈士的崇仰,和人们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中段明朗、哀婉,表现了对过去无限深情的回忆。第四乐章急促的八度齐奏,和声不断交换,旋律片断隐伏于伴奏华彩之中。鲁宾斯坦认为这个乐章“天才地描绘了朔风一视同仁地在英雄和捐躯沙场的无名战士的坟墓上空阵阵呼啸”。题材的悲怆感由此可窥一斑,而他艺术体裁的选择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特征。使得声乐性的旋律在力度和表演技巧性带有器乐性旋律的特征。如作品进入了展开部后,副部主题有一次性格上的变奏:右手旋律及左手的伴奏织体都变得异常饱满;又如展开部的第二部分里,旋律失去了明确的轮廓,形成为势不可挡的滚滚波涛,尤如渴望自由的呐喊,尤如对敌宣战的呐喊!在这里,节奏比呈示部时密集了一倍,右手的和弦也改为八度音程,可以从旋律的丰富与变化中感受到悲怆特征。
  马勒的部分交响曲首尾乐章之间的调性布局,是结束乐章的调性比第一乐章的调性高一个半音,如《第五交响曲》开始时#C调,《第七交响曲》开始时b调,而最终结束在C大调。《第九交响曲》的调性布局具有与此相类似的特征,结束调比开始调都低了一个半音。以施密特、蒂斯勒以及达尔豪斯等学者的研究看,整个乐章是一个不规则的奏鸣曲式的呈示。因为结束部主题实际上已经被插入了新的音乐材料,而且结束部呈现出和谐悦耳的特征。然而仔细研究,整个乐章多次循环,所以它又不是一个不规则奏鸣曲式。与马勒以往交响曲中那种宽广、流畅的歌唱性风格旋律不同的是,《第九交响曲》在语言的陈述风格上,更多呈现出简短的,动机式的旋律风格特征。动机之间往往被休止符所割裂,旋律的长度也仅在一个小节之内。阿多诺认为这是马勒玩棋音乐中的主要风格,为此他用了一个特殊的概念“分化和溃散”来形容这种贯穿于整个《第九交响曲》第一乐章写作中的新的表现手法。然而更重要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呈现部主部的第二句,在陈述的过程中,逐渐由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的具有独立旋律特征的句子先后以对位的形式加入。三个相异动机旋律声部间的以交错的方式结合,导致一种综合的网状织体。阿多诺进一步认为,发生在交错声部点上的纵向和声,形成了一种最高水平上的结合。
  在总的艺术特征上,《第九交响曲》和《第四交响曲》是最接近的,但却也不是完全的相同。阿多诺曾对《第九交响曲》中第二乐章的风格以“死之舞蹈”来总结,这的确像《第四交响曲》中以诙谐风格创作的“死之舞”。这两部作品同样以“逐步结束”的方式来结束整个作品。这意味着非人间的天上气氛的音乐材料,来自于马勒1901年曾经创作的《王二之歌》中的第四首的音乐材料,它的歌词是:“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那一天远处的天空是多么美丽”。随着《第九交响曲》这一稀薄的非人间的结束,马勒再一次表明着他的信念——死后生命的永远存在!“第四首乐章是马勒的生命之歌,马勒的灵魂唱着它的再见!他的歌来自他的内心的最深度的存在。他的灵魂唱着它最后的再见!‘再见,’这即将过去的如此丰富和充实的生活,他感知并唱着‘再见’——我的音乐”。
  四 结论
  笔者以为,理解马勒的艺术创作,没有悲情因素的领悟则不会体验到音乐中的基本构成,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悲怆的角度,则没有领会到博大的美学风格。他的舞曲完全不像古典舞曲那样总是多少有点刻板和拘谨,而是以激越的情感在乐曲中统驭着一切。马勒与尼采不同,他认为所有人类最真诚和力量的源泉都蕴含在大自然的深处。在这首低沉的乐曲中,不僅生动活泼、形式优雅、姿态高贵,而且表达了人类所有的情感:欢乐、痛苦、顺从、温柔、忧郁、挚爱、自豪、愤怒……特别是向人们传递着深夜、自然、空旷、梦境交织在一起的意境感受。李斯特如斯说:“是一种阴暗而连续的痛苦,一种向外在世界显示处理的矛盾,一种在表面的快乐中无形中减少的烦恼,简言之,一种完整的个性在最大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真爱。……他的狂烈和粗犷的因素在大胆的不协和音中,在奇异的和声中表现出来,而属于他的个性的的优美和温雅则在一种无可比拟的幻想的无数线条和无数装饰音中显示出来。”音乐语言最凝练,感情最深刻,表现最含蓄的作品。这首叙事曲的基本情绪是忧郁的浪漫主义抒情性,但到了最后,这种情绪渐渐变成了不可遏制的、悲壮的英雄性的热情。
  研究马勒的英国音乐学家库克认为:“在马勒和贝多芬之间真正不同在于看一个伟大的人走进社会他感到自己是安全的和看到一个伟大的人走进社会他感到自己完完全全不安全。因为在他的心理他几乎不能相信,不敢肯定什么地方能使他放心和感到安全。在这个不安的社会中他将是一个流浪汉”。实际上《第九交响曲》就是马勒走进这个既使他感到不安又使他感到迷惑的现实社会的心灵体验,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遭受的痛苦的总和,是他面对人生苦难所做的一种精神抗争。马勒的旋律和音乐不像舒曼、李斯特等人的作品那样绚丽多彩,但他成功地创造出了富有个性的艺术,他的音乐远远超过当时的传统界限,可以说他的音乐是空前绝后的,对后人的影响力非常深远。正如诗人卡·诺尔维德在悼词中所言:“他收集起洒遍了田野上的泪珠,用它造成一颗富于和谐美的晶莹宝石,镶在人类的王冠上……这是一个艺术家所能达到的伟大顶峰。”
  
   参考文献:
   [1] A·索洛甫磋夫:《马勒的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2] 涅高兹:《论马勒艺术的审美风格》,音乐出版社,1963年版。
   [3] 邵义强译:《交响曲演绎技巧指导法》,全音乐谱出版社,1982年版。
   [4] 魏廷格:《古典音乐学习指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简介:袁军涛,男,1968—,河南郑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美学,工作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借助在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教学改革中,课程评价的调查分析,
农药对植物的影响,低剂量时起刺激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严重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直至死亡,使生产受到损失。人们称 Pesticides on plants, stimulating effects from low d
1983年以来,我们对进口原木开始实施线虫检疫。几年来,检查了来自美国、苏联、加拿大、马来西亚等一些国家的原木。在对这些进口原木进行检疫检查时,我们注意了对线虫的截获
一、正确认识医院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医院经济活动的复杂化,传统的以“工作岗位相分离”为代表的内部牵制制度已不能适应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树立现
玉米小斑病菌的寄主范围,国内外学者进行过不少的研究,不仅研究结果不致,而且主要局限于禾本科(Gramioeae)植物,有过肯定结论? The host range of P. xylostella has been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于70年代从海南岛传入我市。尔后,新病区逐渐增多,截至1986年,该病已遍布我市7县1区,发病面积达10万余亩。该病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减产10~20%,严重影响
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个体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建着人们的精神家园,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历史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价值观教育。课堂是学
随着音乐视觉化传播媒介和形式的增多,使音乐的视觉化传播已经成为当代音乐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首先阐释了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定义和特点,并论述了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动态和
今年,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进入了关键的一年。治理整顿的总体目标是平衡总供需、控制通货膨胀、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提高经济效益。现在已走了第一步,即控制了总需求,物价水平
【本刊讯】2011年第3届德国魏玛李斯特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在德国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举行。2011年2月21-3月5日,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奥地利、德国、匈牙利、波兰、立陶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