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育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創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党和国家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每位教师都应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那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教育意识
  
  初中政治课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教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过去的初中政治课教学,一味强调以教师、知识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结果,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之受单纯追求升学率旧观念的影响,政治课教学,往往是课上划条条,课后背条条,考试考条条。教师教得很累,学生没有兴趣,效果也不理想。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坚决摆脱传统教育观念对政治课教学的禁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走出一条创新教育的路子。
  
  二、改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氛围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民主政治的层面会不断扩大,政治课教学更应在改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方面有所突破。具体讲就是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唯我独尊”的旧思想,把学生看成教学过程中平等的主体,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搞一言堂和一味的说教,要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要善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大胆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设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敢于讨论,乐于质疑,善于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探索、创新。例如,我在讲“保持生态环境”这一内容时,向学生讲了这样一段话:“自从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传开后,人们对狼深恶痛绝。可是,近几年来,科学家却向人类呼吁:救救狼吧!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在饱尝杀狼保鹿的痛苦之后,居然又把狼请回来做客了!”这几句话说的学生哄堂大笑,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有的谈到“长江三峡工程”,有的谈到“一次性筷子”,有的谈到“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有的谈到“可持续发展”等等。可见,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随之增长起来。
  
  四、开拓活动空间,拓宽创新来源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要使学生的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就应不断开拓活动的新领域。自然与社会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撰写政治小论文、演讲、辩论、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让学生走近自然,走进生活,扩大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来源于生活而不是书本。
  
  五、注重教学参与,培养创新能力
  
  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学生往往善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造的能力,因而学生普遍创新意识不强,思维方式同化倾向严重。尽管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有了较多自主思维的空间,但还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创造和实施更先进的教学方式参与教学。例如,在讲“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时,我让学生临场扮演“布什与施罗德高级会晤” 的小品,讲心理常识时设立“课堂心理诊所”;讲法律常识时布置“模拟法庭”;讲政治常识举办“热点访谈”等等。只要教师认真投入,精心策划,巧妙设计适合教学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参与方案,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在思维上大胆创新,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教学参与活动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总之,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教育是教学的主旋律。让创新走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迎接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掘起。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工作效益,就离不开高超的技巧和恰当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在科学地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教育契机,积极而富有成效地动其心、激其情、导其行,必須讲求艺术性。现就地理教学将自己的三点教学艺术加以呈现:    一
期刊
语文整体性阅读教学是近几年新兴起来的阅读教学方法,它以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为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學取得最佳效果。由于整体性阅读教学在积累知识、增长智力、提高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因而越来越受到中学语文教师及教育专家的重视。如何上好整体阅读课?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策略。    一、教学环节要统摄于整体    整体阅读首先应做为一种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
期刊
一、案例描述    虽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近二十年,但苏教版教材《鲁迅作品选读》我还是第一次教。《我的第一个师父》是选自《且介亭杂文末篇·附集》中的一篇散文,读大学时,我曾看过,只记得文章写得很有些趣味:我的师父——一个出家人竟然有着不寻常的“恋爱故事”,并娶妻生子有了家室,而且两个儿子相继出家后也有了家室。  备课时,我先静静地细细地认真地将课文读了两遍,发觉文章虽然写得很有趣味,师父、师母、三师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数学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佳渠道,因为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因素,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以目标导引,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目标导引,凸现学生主体地位   
期刊
研究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它要求给学生提供研究的问题和背景,让学生自主研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因而具有研究性;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到结论的得出,均由学生来做,因而具有自主性;它一般要通过调查、实验、归纳猜想、推证结论、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因而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目前,研究性学习已作为一门正式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各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方兴未艾。本文以自己的教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和探究能力,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也是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社会化,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并在学生探究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递进,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
期刊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促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点拨法就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课堂上,如能游刃有余、恰到好处地设疑点拨,那妙处肯定是无穷的。 
期刊
电阻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用实验的方法测定该量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如何使学生正确解答这类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从实验原理出发解决电阻测量问题,是最好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电阻定律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电阻定律:R=ρL/S。实验器材有待测电阻(金属丝)、米尺、游标卡尺。实验时先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再用游标卡尺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进而求出横截面积S,由R=ρL/S算出R。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创新能力是评定人才素质的最高标准,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立于激烈竞争中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兴趣 创新动力 创新方法 创新能力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一、兴趣是创新的动力    兴趣是一种重要的创造
期刊
唐诗宋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诵读。为了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我将语文教学与古诗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诸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在多年的跌打滚爬中,我觉得在古诗文学习中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当孩子们对某一方面内容感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