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創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党和国家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每位教师都应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那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教育意识
初中政治课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教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过去的初中政治课教学,一味强调以教师、知识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结果,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之受单纯追求升学率旧观念的影响,政治课教学,往往是课上划条条,课后背条条,考试考条条。教师教得很累,学生没有兴趣,效果也不理想。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坚决摆脱传统教育观念对政治课教学的禁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走出一条创新教育的路子。
二、改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氛围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民主政治的层面会不断扩大,政治课教学更应在改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方面有所突破。具体讲就是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唯我独尊”的旧思想,把学生看成教学过程中平等的主体,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搞一言堂和一味的说教,要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要善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大胆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设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敢于讨论,乐于质疑,善于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探索、创新。例如,我在讲“保持生态环境”这一内容时,向学生讲了这样一段话:“自从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传开后,人们对狼深恶痛绝。可是,近几年来,科学家却向人类呼吁:救救狼吧!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在饱尝杀狼保鹿的痛苦之后,居然又把狼请回来做客了!”这几句话说的学生哄堂大笑,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有的谈到“长江三峡工程”,有的谈到“一次性筷子”,有的谈到“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有的谈到“可持续发展”等等。可见,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随之增长起来。
四、开拓活动空间,拓宽创新来源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要使学生的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就应不断开拓活动的新领域。自然与社会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撰写政治小论文、演讲、辩论、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让学生走近自然,走进生活,扩大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来源于生活而不是书本。
五、注重教学参与,培养创新能力
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学生往往善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造的能力,因而学生普遍创新意识不强,思维方式同化倾向严重。尽管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有了较多自主思维的空间,但还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创造和实施更先进的教学方式参与教学。例如,在讲“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时,我让学生临场扮演“布什与施罗德高级会晤” 的小品,讲心理常识时设立“课堂心理诊所”;讲法律常识时布置“模拟法庭”;讲政治常识举办“热点访谈”等等。只要教师认真投入,精心策划,巧妙设计适合教学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参与方案,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在思维上大胆创新,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教学参与活动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总之,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教育是教学的主旋律。让创新走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教育意识
初中政治课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教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过去的初中政治课教学,一味强调以教师、知识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结果,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之受单纯追求升学率旧观念的影响,政治课教学,往往是课上划条条,课后背条条,考试考条条。教师教得很累,学生没有兴趣,效果也不理想。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坚决摆脱传统教育观念对政治课教学的禁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走出一条创新教育的路子。
二、改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氛围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民主政治的层面会不断扩大,政治课教学更应在改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方面有所突破。具体讲就是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唯我独尊”的旧思想,把学生看成教学过程中平等的主体,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搞一言堂和一味的说教,要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要善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大胆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设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敢于讨论,乐于质疑,善于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成功的先导。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探索、创新。例如,我在讲“保持生态环境”这一内容时,向学生讲了这样一段话:“自从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传开后,人们对狼深恶痛绝。可是,近几年来,科学家却向人类呼吁:救救狼吧!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在饱尝杀狼保鹿的痛苦之后,居然又把狼请回来做客了!”这几句话说的学生哄堂大笑,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有的谈到“长江三峡工程”,有的谈到“一次性筷子”,有的谈到“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有的谈到“可持续发展”等等。可见,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随之增长起来。
四、开拓活动空间,拓宽创新来源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要使学生的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社会,就应不断开拓活动的新领域。自然与社会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撰写政治小论文、演讲、辩论、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让学生走近自然,走进生活,扩大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来源于生活而不是书本。
五、注重教学参与,培养创新能力
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学生往往善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缺乏创造的能力,因而学生普遍创新意识不强,思维方式同化倾向严重。尽管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有了较多自主思维的空间,但还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创造和实施更先进的教学方式参与教学。例如,在讲“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时,我让学生临场扮演“布什与施罗德高级会晤” 的小品,讲心理常识时设立“课堂心理诊所”;讲法律常识时布置“模拟法庭”;讲政治常识举办“热点访谈”等等。只要教师认真投入,精心策划,巧妙设计适合教学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参与方案,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在思维上大胆创新,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教学参与活动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总之,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教育是教学的主旋律。让创新走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