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画记
1988年我同内人一起跟来自广西的画家周氏兄弟学画。在这之前,我虽然对绘画很有兴趣,却一直敬而远之。原因是我从小学开始,美术就是最差的一门课,每次劳作都做得一塌糊涂。所以我想这辈子大概只能像我对音乐一样,站在旁边做一个欣赏者了。
在开始学画之前不久,台湾的诗人画家楚戈来芝加哥我家作客,谈到学画的问题时,他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画家,只要肯学,谁都能画,他自己就是一个好例子。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周氏兄弟之外,来自上海的画家赵渭凉和来自广州的涂志伟也经常给我指点。不管有没有成就,我发现学画以后,至少对色彩及光线更为敏感,也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正如我在《学画记》的诗里所表达的:
不是每一抹晚霞
都燃烧着熊熊的欲火
忧郁的原色
并不构成天空的每一片蓝
所有阳光蹦跳的绿叶
都有一个枯黄飘零的身世
每一朵流浪的白云
都有一张苍白的小脸在窗口痴望
在斑斓的世界大调色板上
你试了又试
知道迟早会调出
一种连上帝都眼红的颜色
后来我又自己摸索着学做雕塑。我发现雕塑的随意性及自发性更强,更能满足我的创作欲。
诗同画之间最大的不同,我想是它们的现实性。诗所使用的媒介是我们日常生活里的语言。语言有它的约定俗成的意义。所以我觉得诗(甚至文学)不能离开现实太远。如果我在诗里使用“吃饭”这两个字,即使它们有比吃饭更深一层的意义,仍应该多多少少同吃饭有关。否则读者会摸不到头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绘画不同,它所使用的媒介是线条及颜色。我在画布上涂一块红色,它可能代表一朵花,可能是太阳下山时的晚霞,也可能是一个小孩兴奋的脸,更可能是恋爱中情人火热的感情。所以我觉得绘画不妨比诗更超现实,更抽象。懂得欣赏现代艺术的人不会盯着一幅画去问它像什么。正如我们不会去问一朵花一棵树或一片风景有什么意义。只要它们给我们一种美的感受,就够了。当语言文字在一些感情面前吞吞吐吐甚至保持缄默的时候,绘画及雕塑便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及途径。
大家手笔
知道黄永玉这个名字,是多年前在旧金山陈若曦家看到他的一幅水墨画,印象深刻。后来又读了他一些诗文,新鲜活泼,令人不能不从心底喜欢起。
1996年11月我去参加在中山举行的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听说黄先生也来了,当晚便去找他,但围绕着他的人很多,没机会多谈,只送了他一本诗集。第二天一早碰到他,他说昨晚读了你的诗集,很喜欢。
会议最后一天黄先生给赞助单位画画。我想机会难得,便顺手拿了我的照相册去请他看,上面有我一些绘画及雕塑的照片,都是些没有章法的随兴之作。他仔细翻看,微微点头,嘴里说没想到你不只是闹着玩儿的。我也告诉他我很喜欢他的水墨画,希望将来有机会学学。他说:回去后找些宣纸试试吧,有机会到香港来找我。
回美国后东忙西忙,早把学水墨画的事忘了。有一天突然收到香港寄来的一个特大的信封,打开一看,竟是黄先生用毛笔在将近两米宽的宣纸上写的长信!在信里他说:“宣纸和水这两样东西开始都不好对付,如果自己摸索会浪费很多时间精力,所以我试试给你提供一些要点,这似乎不太礼貌,顾不得了,请原谅。”然后图文并茂地告诉我要准备些什么样的工具与材料,以及笔墨的运用要点和宣纸的效果等等。
这样坦率真挚的艺术家!我手里拿着信感动得久久出神。
画家泰戈尔
住在邻镇来自大陆的画家言君有一天问我:你知道泰戈尔吧?我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谁不晓得?他说:你知道他同你一样,也画画吗?说着递给我一本他收藏的《泰戈尔的艺术》,是1989 年由罗宾逊(Andrew Robinson) 编印出版的。
翻开这本附有170多幅彩色及黑白画照的画册,我不免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不好意思,居然不知道诗人泰戈尔还营造了这么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花园。
荣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当他接近七十岁的时候才开始画画。一生中没受过正式训练也不受任何艺术家的影响,只凭他丰富的人生历练与想象力,在1941年他去世之前画出了超过两千幅有高度独创性的素描及绘画,震惊了印度及西方的艺术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其实泰戈尔的绘画天赋在他少年时期便已有所显露,他经常在诗稿的边缘作随意的涂鸦。但要等到他六十多岁以后,这天赋才真正开始萌芽茁长。奇幻的图像出现在他的稿纸上。一般人的涂涂划划在他手里成为文字与线条构成的怪诞的创作。渐渐地他的书法与图画开始有了它们自己的生命,独立于诗稿之外。而他美丽的孟加拉文书法更成了大众赞美模仿的对象。
泰戈尔的画大多来自他的想象与直觉。出现在他画中的花草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品种。他的风景有孟加拉农村黄昏的气息,但你無法指认其中的树木。所有画里的花鸟鱼兽只在他独特的世界中存在。泰戈尔特别喜欢画女人。这些带有孟加拉情调与表情的女人从解剖学上来看也许不是很准确,却有令人一见难忘的效果。
值得惊异的是,他大多数的画的色调都相当深沉灰暗,同他那个灵光闪耀、晶莹璀璨的诗歌世界大异其趣。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常发现有些感情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这时候绘画及雕塑便提供了很好的表达方式及途径。或许,绘画是泰戈尔为他自己的下意识或无意识里那阴暗的一面,在小说、戏剧、散文、书信与歌曲之外找到的一个出口。
泰戈尔有一位青梅竹马关系密切的嫂子,她在1884年因不明的原因自杀身亡,给了他很大的刺激与震撼。有人猜测在他后来的画里屡屡出现的一张神秘女人的脸,便同这位嫂子有关,特别是她的眼神。泰戈尔曾有这样的诗句:
一张怪异的脸,不邀自来
在我笔端盘旋
我不知道
什么时候它会出现
泰戈尔的画,特别是他早期的作品,带有很明显的抽象色彩。在他的自传里他这样写道:“我不知道是谁在记忆的画布上画的这些图像;但不管是谁,他画的是图像,我的意思是说他不仅仅是拿着画笔忠实地记录发生的事。他根据他的口味取舍。他把许多大的东西缩小,把小的放大,毫不犹豫地把前景摆入背景,或把后台推向前台。总而言之他是在作画,而不是在写历史。”
1988年我同内人一起跟来自广西的画家周氏兄弟学画。在这之前,我虽然对绘画很有兴趣,却一直敬而远之。原因是我从小学开始,美术就是最差的一门课,每次劳作都做得一塌糊涂。所以我想这辈子大概只能像我对音乐一样,站在旁边做一个欣赏者了。
在开始学画之前不久,台湾的诗人画家楚戈来芝加哥我家作客,谈到学画的问题时,他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画家,只要肯学,谁都能画,他自己就是一个好例子。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周氏兄弟之外,来自上海的画家赵渭凉和来自广州的涂志伟也经常给我指点。不管有没有成就,我发现学画以后,至少对色彩及光线更为敏感,也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正如我在《学画记》的诗里所表达的:
不是每一抹晚霞
都燃烧着熊熊的欲火
忧郁的原色
并不构成天空的每一片蓝
所有阳光蹦跳的绿叶
都有一个枯黄飘零的身世
每一朵流浪的白云
都有一张苍白的小脸在窗口痴望
在斑斓的世界大调色板上
你试了又试
知道迟早会调出
一种连上帝都眼红的颜色
后来我又自己摸索着学做雕塑。我发现雕塑的随意性及自发性更强,更能满足我的创作欲。
诗同画之间最大的不同,我想是它们的现实性。诗所使用的媒介是我们日常生活里的语言。语言有它的约定俗成的意义。所以我觉得诗(甚至文学)不能离开现实太远。如果我在诗里使用“吃饭”这两个字,即使它们有比吃饭更深一层的意义,仍应该多多少少同吃饭有关。否则读者会摸不到头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绘画不同,它所使用的媒介是线条及颜色。我在画布上涂一块红色,它可能代表一朵花,可能是太阳下山时的晚霞,也可能是一个小孩兴奋的脸,更可能是恋爱中情人火热的感情。所以我觉得绘画不妨比诗更超现实,更抽象。懂得欣赏现代艺术的人不会盯着一幅画去问它像什么。正如我们不会去问一朵花一棵树或一片风景有什么意义。只要它们给我们一种美的感受,就够了。当语言文字在一些感情面前吞吞吐吐甚至保持缄默的时候,绘画及雕塑便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及途径。
大家手笔
知道黄永玉这个名字,是多年前在旧金山陈若曦家看到他的一幅水墨画,印象深刻。后来又读了他一些诗文,新鲜活泼,令人不能不从心底喜欢起。
1996年11月我去参加在中山举行的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听说黄先生也来了,当晚便去找他,但围绕着他的人很多,没机会多谈,只送了他一本诗集。第二天一早碰到他,他说昨晚读了你的诗集,很喜欢。
会议最后一天黄先生给赞助单位画画。我想机会难得,便顺手拿了我的照相册去请他看,上面有我一些绘画及雕塑的照片,都是些没有章法的随兴之作。他仔细翻看,微微点头,嘴里说没想到你不只是闹着玩儿的。我也告诉他我很喜欢他的水墨画,希望将来有机会学学。他说:回去后找些宣纸试试吧,有机会到香港来找我。
回美国后东忙西忙,早把学水墨画的事忘了。有一天突然收到香港寄来的一个特大的信封,打开一看,竟是黄先生用毛笔在将近两米宽的宣纸上写的长信!在信里他说:“宣纸和水这两样东西开始都不好对付,如果自己摸索会浪费很多时间精力,所以我试试给你提供一些要点,这似乎不太礼貌,顾不得了,请原谅。”然后图文并茂地告诉我要准备些什么样的工具与材料,以及笔墨的运用要点和宣纸的效果等等。
这样坦率真挚的艺术家!我手里拿着信感动得久久出神。
画家泰戈尔
住在邻镇来自大陆的画家言君有一天问我:你知道泰戈尔吧?我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谁不晓得?他说:你知道他同你一样,也画画吗?说着递给我一本他收藏的《泰戈尔的艺术》,是1989 年由罗宾逊(Andrew Robinson) 编印出版的。
翻开这本附有170多幅彩色及黑白画照的画册,我不免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不好意思,居然不知道诗人泰戈尔还营造了这么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花园。
荣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当他接近七十岁的时候才开始画画。一生中没受过正式训练也不受任何艺术家的影响,只凭他丰富的人生历练与想象力,在1941年他去世之前画出了超过两千幅有高度独创性的素描及绘画,震惊了印度及西方的艺术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其实泰戈尔的绘画天赋在他少年时期便已有所显露,他经常在诗稿的边缘作随意的涂鸦。但要等到他六十多岁以后,这天赋才真正开始萌芽茁长。奇幻的图像出现在他的稿纸上。一般人的涂涂划划在他手里成为文字与线条构成的怪诞的创作。渐渐地他的书法与图画开始有了它们自己的生命,独立于诗稿之外。而他美丽的孟加拉文书法更成了大众赞美模仿的对象。
泰戈尔的画大多来自他的想象与直觉。出现在他画中的花草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品种。他的风景有孟加拉农村黄昏的气息,但你無法指认其中的树木。所有画里的花鸟鱼兽只在他独特的世界中存在。泰戈尔特别喜欢画女人。这些带有孟加拉情调与表情的女人从解剖学上来看也许不是很准确,却有令人一见难忘的效果。
值得惊异的是,他大多数的画的色调都相当深沉灰暗,同他那个灵光闪耀、晶莹璀璨的诗歌世界大异其趣。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常发现有些感情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这时候绘画及雕塑便提供了很好的表达方式及途径。或许,绘画是泰戈尔为他自己的下意识或无意识里那阴暗的一面,在小说、戏剧、散文、书信与歌曲之外找到的一个出口。
泰戈尔有一位青梅竹马关系密切的嫂子,她在1884年因不明的原因自杀身亡,给了他很大的刺激与震撼。有人猜测在他后来的画里屡屡出现的一张神秘女人的脸,便同这位嫂子有关,特别是她的眼神。泰戈尔曾有这样的诗句:
一张怪异的脸,不邀自来
在我笔端盘旋
我不知道
什么时候它会出现
泰戈尔的画,特别是他早期的作品,带有很明显的抽象色彩。在他的自传里他这样写道:“我不知道是谁在记忆的画布上画的这些图像;但不管是谁,他画的是图像,我的意思是说他不仅仅是拿着画笔忠实地记录发生的事。他根据他的口味取舍。他把许多大的东西缩小,把小的放大,毫不犹豫地把前景摆入背景,或把后台推向前台。总而言之他是在作画,而不是在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