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导”好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重要而特殊的学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情明理是教学的根本,艺术导行是教学的关键,品德内化是教学的目的。
  根据思品课的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读读、想想、划划、议议、辨辨、做做"等环节进行教学。它能让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探索新知,认知和行为能力不断提高,促进全体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
  下面谈谈思品课教学环节中"导"的艺术。
  一、巧用教材导读。
  1、以情导读。思想品德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情感型课文,一种是说理型课文。
  在教学中,不少课文要通过阅读和朗读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领会。因此,应让学生领会课文中的感情因素,咀嚼品味语言后逐渐体会出感情来。
  2、以想导读。阅读或朗读前,启发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加以想象,将课文内容转变为现实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读出真情实感。如《礼貌待人是美德》
  一文,教师可以故事引入,在讲述故事时,让学生发挥想象,最后引入课文,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这样礼貌待人的重要性跃然纸上,印入学生脑海。
  3、以看导读。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看幻灯片,看录像片,看电脑课件等,创设情境,使视觉形象引发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带动朗读直感。
  如《特区新貌》,先让学生看《今日厦门》纪录片片段,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容易进入课文情境,读出感情来。
  二、疑惑不解导思。
  1、难点处导思。每篇课文皆有难点之处,对学生而言主要体现在:对一些课文内容很陌生;对一些人物感觉很遥远;对一些事件、事物看法有"代沟"。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学生理解难,明理难,品德内化更难。
  如《两弹元勋》,学生对原子弹、氢弹虽有耳闻,然而它的威力多大,研制时的国际、国内的时代背景怎样,三年自然灾害,全国饥荒,戈壁滩气候恶劣等,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导"。应让学生思考:"当时,科学家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环境条件都十分艰苦,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这是何等的精神。"这样,学生才能品味到科学家们的伟大所在,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而明理。
  2、关键处导思。学生的疑惑往往是多方面的,教师的"导"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引导学生思考要恰到好处,"导"在关键处,思在关键处。困惑处导思。在思品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课文后,对一些问题仍困惑不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在困惑处引导学生思考。
  3、直观形象导图。创设情境导图。利用插图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明理、导行奠定良好基础。如《爱惜学习用品》中的插图,教师像导演一样把铅笔、小刀、橡皮、文具盒全都拟人化,再编一段故事,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寓教于乐。
  4、学文明理导图。许多课文的插图是鲜明观点的展示,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在指导看图时,必须把握图的特点,抓住图的主要角色,揭示图的层次,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引导学生去联想,把图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辨析是非导图。课文的插图不仅可以帮助明理,由于它的观点鲜明,主题突出,还可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关键在于引导。
  引导学生对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分别进行评价,分清是非;根据图的内容,来分析正确或错误的行为;借助图来深化课文的主题,使观点更加鲜明;利用图的直观形象,把学生带入插图的意境之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触景生情,在情理交融之中接受教育。
  三、见解不同导辨。
  1、兴趣时导辨。思品课教学中的"议议、辨辨"必须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要有一种和谐的"兴趣氛围",学生的参与活动才是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兴趣往往具有情境性。"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创造了"议议、辨辨"的氛围。此时引导学生辨析,一是课堂活跃,争先恐后发言;二是主动思考辨析的愿望强烈;三是激情明理的最佳契机。
  2、模糊时导辨。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知识储量少、心理与思维特点也不成熟,他们在上课时,往往感觉有些问题很模糊,有些道理不清晰,从而影响知识的积累与思想品德的内化功效。在辨析中理清头绪;在辨析中拨云见日,晴空朗朗;在辨析中认清是非,明白道理;在辨析中学会取长补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辨析中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激情、明理的目的。
  3、疑异时导辨。看法不同,见解不一必然产生疑异,疑异是诱导的"阶梯",而辨析是疑异的"钥匙"。诱导学生针对疑异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是弥补知识缺漏,纠正理解偏差的好办法。教师可以从中清楚地捕捉到学生的思维信息,以便更好地"对症下药",为导行开辟道路。
  四、联系实际导行。
  1、针对性导行。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学生的活动要有针对性,指导学生的行为要结合学生实际,要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导行前提。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能主动去认识它,研究它,掌握它,才能激发情感的共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明理、导行才有"水到渠成"之功效。
  如《礼貌待人》、《一份孝心一份情》,这些课文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是生活中人人都有的经历,而认识上又产生差异。有的学生懂礼貌,有的学生不太懂礼貌;有的对父母、师长尊敬、孝顺,有的却是"目中无人"。
  2、针对这些生活实际,导行应具体化,导在学生的心坎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就得以实现。实践性导行。实践性是思品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升华,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完全达到的。
  学生的实践以及在实践中的体会,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学生的亲身经历,认识、感受、体会最深、最亲切,甚至是"切肤之痛"。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适时导行,让学生说一说、比一比、辨一辨,情于理中,理中透情,形成情理交融,更好地把道德知识内化到学生心灵中去,这是知行统一、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导”。“导”的好坏,导的是否艺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激情、明理,也就影响到德育的实效和知行统一目的之实现。
其他文献
文言文传承着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文言文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但是从小学到初中,我们的学生虽然接触了不少的文言文,已经开始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了,但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怪圈,一方面教师生怕学生听不懂,总是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缺乏从方法到途径上的去探究性地学习,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被动,课堂里死气沉沉
期刊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小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课文的阅读不外就是知道里面所讲意思,存在这种心理现象比比皆是,学语文简直一点味道都没有。那如何促使学生重建学语文的兴趣呢?这可要看教师的本领了——即如何运用教学艺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巧于点拨,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情景交融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能愉快地完成。鉴于此,本人认为:若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求教于大家。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
期刊
在学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而电教媒体能将形、声、光、色、动、静融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低年级美术课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  一、运用电教媒
期刊
摘要:问题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是实现教学中师生沟通与互动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从抓住题眼,激发兴趣,把握时机,注重启发,突破难点,促进探索等方面来升华提问技巧,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产生积极效应。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 策略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巧妙的提问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能力?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策略一:提供自主努力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
期刊
题记:  锁定前进的目标,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十年前,我从高校毕业后来到了一所偏远的乡镇中学任教,心中充满了惆怅与迷惘。我该何去何从,我的未来又在何方?闲暇之余,我总是沮丧地问自己,一任疲倦的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  毕业之时那些重重叠叠的理想,早已构画好的人生蓝图还等待着自己去描绘,谁曾想堂堂的一个高校毕业生,却沦落到如此的惨境,我只觉简直是屈才,心中装满了太多的不平。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教育四心,教师健康的身心素质,教师的仪表风度,阐述了小学教师的人格素养,又从小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谈及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期望对小学教师的素质培养和提高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师 人格修养 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有着他这一职业的职业素养,小学教师也是如此。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小学教师教师人格素养;二是
期刊
新试题较侧重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测量题的解法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的灵魂。因此引导学生领悟和掌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使学生提高思维水平,真正懂得数学的价值,建立科学的数学观念,从而发展数学、运用数学的重要保证,是现代教学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科学化,使其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又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奥秘。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积极营造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