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齿冠周炎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急性智齿冠周炎的初期,一般全身无明显反应;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全身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大便秘结、白细胞总数稍有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的治疗为主,当炎症转入慢性期后,若为不可能萌出的阻生牙则应尽早拔除,以防感染再发。
关键词:急性 智齿冠周炎 治疗 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65-01
下颌智齿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因萌出位置不足,可导致程度不同的阻生。阻生智牙及智牙萌出过程中,牙冠可部分或全部为龈瓣覆盖,龈瓣与牙冠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这成为窝藏食物残渣、渗出物及细菌的天然场所;加之冠部牙龈常因咀嚼食物而损伤,形成溃疡。当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毒力增强时可引起冠周炎的急性发作。笔者认为急性冠周炎均与局部软组织的咬合创伤有关,通过急性期拔除或调磨对颌牙以解除咬合创伤,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7月间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单侧发病的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520例,男300例,女220例,年龄19-31岁,患者临床症状:早期以局部症状为主,如冠周红肿、溢脓、触痛、伴或不伴轻度张口受限;进展期除局部症状外,感染向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扩散且伴中度以上张口受限。
2 治疗方法
将5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个260例,所有病例首先接受常规治疗:智齿冠周冲洗,上碘甘油,口服甲硝唑0.43日×3日,乙酰螺旋霉素0.23日×3日;治疗组260例患者除按上述治疗方法外,根据下颌第三磨牙拔牙适应症,预计在炎症控制后需拔除者,在就诊当时对颌牙即上颌第三磨牙予以拔除;患者全身情况不允许拔除或第三磨牙预计在炎症控制后不需拔除者,18例患者采取调磨的方法解除对智齿冠周的咬合创伤。
3 结果
3日后复查,治疗组260例患者,85%患者痊,患者自觉疼痛消失,冠周红肿消退,盲袋无溢脓,张口度恢复正常;显效率95%,患者自觉疼痛明显减轻,冠周红肿基本消退,盲袋内溢脓明显减少,张口度基本恢复正常;5%的患者治疗无效,自觉疼痛无缓解或有加剧,冠周红肿未消退或有扩散,盲袋内溢脓未减少或有增加,张口度未改善或有加重。对照组痊愈率9%,显效率60%。
4 讨论
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即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由于人类食物日趋精细,致使颌骨逐渐退化缩小,造成牙列与颌骨的长度不协调。智齿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因萌出位置不足,可导致智齿萌出不全而异位或阻生,牙冠部分外露于牙龈之外,部分被牙龈覆盖。牙龈与牙体之间形成一个狭窄较深的盲袋,容易积存食物碎屑和细菌,一般刷牙漱口难以清洗干净;加之冠部牙龈易因咀嚼食物而损伤,形成溃疡。当全身抵抗力下降、细菌毒力增强时,便可引起牙冠周围组织炎症。智齿冠周炎常发生于18-25岁的青少年,以下颌多见,有急性、慢性之分。临床上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在急性炎症初期,患者仅感患处轻微胀痛不适,当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如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并可放散至同侧的头面部。炎症侵及咀嚼肌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开口受限。检查可见龈瓣红肿糜烂,有明显触痛,压迫龈袋可有脓液溢出。全身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大便秘结等症状,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中性白细胞比例上升。慢性智齿冠周炎在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仅有患处轻微压痛不适。当抵抗力下降时,常致急性发作。急性冠周炎进一步加重,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的感染。夏季是智齿冠周炎的多发季节,有智齿或者正在长智齿的朋友们一定要多注意:保持充分的睡眠,增强机体抗病力;勤刷牙,勤漱口,维护口腔清洁,防止炎症发生;尽早拔除阻生智齿,防止冠周炎和邻牙龋坏。
关于智齿冠周炎的病因一般认为由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毒力增强引起,治疗上以局部清洁和全身抗菌治疗为主,对创伤因素重视不足。本组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病例中发现存在咬合创伤因素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通过解除该因素,可缩短疗,明显提高治愈率。说明该因素的智齿冠周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认为由于智齿冠周在解剖上不利于自洁,细菌得以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细菌毒力增强到一定程度,即出现冠周炎,由于局部的肿胀,使本来不存在或原以存在的微小咬合创伤变的严重,出现牙龈糜烂,使炎症进一步发展,以致形成炎症—创伤—炎症加重这一恶性循环,所以,咬合创伤对智齿冠周炎的发展起到协同或促进作用,通过急性期拔牙或调磨,解除其中创伤这一环节,使恶性循环得以终止,再辅以抗菌药物应用,则使炎症很快消失,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急性期拔除的是对颌牙,而非炎症区域牙齿,因此不存在炎症加重或扩散的问题,临床是可行的。建议在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时,拔除或调磨对颌牙解除咬合创伤,对控制病情、缩短疗程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冠周炎治疗的常规步骤。
关键词:急性 智齿冠周炎 治疗 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65-01
下颌智齿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因萌出位置不足,可导致程度不同的阻生。阻生智牙及智牙萌出过程中,牙冠可部分或全部为龈瓣覆盖,龈瓣与牙冠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这成为窝藏食物残渣、渗出物及细菌的天然场所;加之冠部牙龈常因咀嚼食物而损伤,形成溃疡。当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毒力增强时可引起冠周炎的急性发作。笔者认为急性冠周炎均与局部软组织的咬合创伤有关,通过急性期拔除或调磨对颌牙以解除咬合创伤,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7月间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单侧发病的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520例,男300例,女220例,年龄19-31岁,患者临床症状:早期以局部症状为主,如冠周红肿、溢脓、触痛、伴或不伴轻度张口受限;进展期除局部症状外,感染向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扩散且伴中度以上张口受限。
2 治疗方法
将5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个260例,所有病例首先接受常规治疗:智齿冠周冲洗,上碘甘油,口服甲硝唑0.43日×3日,乙酰螺旋霉素0.23日×3日;治疗组260例患者除按上述治疗方法外,根据下颌第三磨牙拔牙适应症,预计在炎症控制后需拔除者,在就诊当时对颌牙即上颌第三磨牙予以拔除;患者全身情况不允许拔除或第三磨牙预计在炎症控制后不需拔除者,18例患者采取调磨的方法解除对智齿冠周的咬合创伤。
3 结果
3日后复查,治疗组260例患者,85%患者痊,患者自觉疼痛消失,冠周红肿消退,盲袋无溢脓,张口度恢复正常;显效率95%,患者自觉疼痛明显减轻,冠周红肿基本消退,盲袋内溢脓明显减少,张口度基本恢复正常;5%的患者治疗无效,自觉疼痛无缓解或有加剧,冠周红肿未消退或有扩散,盲袋内溢脓未减少或有增加,张口度未改善或有加重。对照组痊愈率9%,显效率60%。
4 讨论
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即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由于人类食物日趋精细,致使颌骨逐渐退化缩小,造成牙列与颌骨的长度不协调。智齿是牙列中最后萌出的牙,因萌出位置不足,可导致智齿萌出不全而异位或阻生,牙冠部分外露于牙龈之外,部分被牙龈覆盖。牙龈与牙体之间形成一个狭窄较深的盲袋,容易积存食物碎屑和细菌,一般刷牙漱口难以清洗干净;加之冠部牙龈易因咀嚼食物而损伤,形成溃疡。当全身抵抗力下降、细菌毒力增强时,便可引起牙冠周围组织炎症。智齿冠周炎常发生于18-25岁的青少年,以下颌多见,有急性、慢性之分。临床上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在急性炎症初期,患者仅感患处轻微胀痛不适,当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如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并可放散至同侧的头面部。炎症侵及咀嚼肌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开口受限。检查可见龈瓣红肿糜烂,有明显触痛,压迫龈袋可有脓液溢出。全身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大便秘结等症状,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中性白细胞比例上升。慢性智齿冠周炎在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仅有患处轻微压痛不适。当抵抗力下降时,常致急性发作。急性冠周炎进一步加重,可引起邻近组织器官或筋膜间隙的感染。夏季是智齿冠周炎的多发季节,有智齿或者正在长智齿的朋友们一定要多注意:保持充分的睡眠,增强机体抗病力;勤刷牙,勤漱口,维护口腔清洁,防止炎症发生;尽早拔除阻生智齿,防止冠周炎和邻牙龋坏。
关于智齿冠周炎的病因一般认为由全身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毒力增强引起,治疗上以局部清洁和全身抗菌治疗为主,对创伤因素重视不足。本组急性下颌智齿冠周炎病例中发现存在咬合创伤因素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通过解除该因素,可缩短疗,明显提高治愈率。说明该因素的智齿冠周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认为由于智齿冠周在解剖上不利于自洁,细菌得以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细菌毒力增强到一定程度,即出现冠周炎,由于局部的肿胀,使本来不存在或原以存在的微小咬合创伤变的严重,出现牙龈糜烂,使炎症进一步发展,以致形成炎症—创伤—炎症加重这一恶性循环,所以,咬合创伤对智齿冠周炎的发展起到协同或促进作用,通过急性期拔牙或调磨,解除其中创伤这一环节,使恶性循环得以终止,再辅以抗菌药物应用,则使炎症很快消失,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急性期拔除的是对颌牙,而非炎症区域牙齿,因此不存在炎症加重或扩散的问题,临床是可行的。建议在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时,拔除或调磨对颌牙解除咬合创伤,对控制病情、缩短疗程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冠周炎治疗的常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