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适配性研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为例,通过专业设置规模和重复性与常州市主导产业的对接性分析,以及新设专业与常州市新兴产业的对接分析发现,常州5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常州市主导产业的适配性较差,而新设专业与常州市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适配性。从而为常州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常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业结构;适配性
  作者简介:王军,男,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赵红梅,女,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理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9-0027-03
  一、研究背景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2010年,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凸现专业设置、调整与产业结构适应的重要性。近年来,学术界也对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大量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主要提倡地方高校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并提出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要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我国学者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必要性[1]、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为主线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蔡瑞林基于协同理论研究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问题[3];也有学者基于产业集群理论[4]和内涵建设理论[5]等进行了研究。在实践研究方面,一些学者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查研究,如:李悠发现,广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供需脱节,存在盲目性、与产业经济结构的不适应性等问题;[6]叶苗苗发现,安徽省高职高专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不协调性;[7]张志宏发现,浙江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紧贴区域经济特征,对地方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
  本文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5所地方高职院为研究对象,目前,这5所高职院共设有不同系部近20个,不同专业总数近100个(相同或相近专业合并),全部专业总数近200个(包括重复设置)。通过专业设置的规模和重复性与常州市主导行业、新开设置与常州市新兴产业的对接,来研究分析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以期为常州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提供参考。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规模和重复性与主导行业的适配性分析
  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规模情况,截止到2013年底,根据学生人数的比重,常州5所高职院前10名的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会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软件工程、英语和数控技术。会计和英语专业是具有一定普适性的专业,行业特色不明显,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行业。因此,增加排名第十一和第十二的专业,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土木工程。这十个专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生比重最高,达学生总数的507%,土木工程的学生比重最低,为193%。
  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重复性情况,截止到2013年底,有5个专业在5所高职院均有开设;8个专业在4所高校均有开设;另外,有7个专业在3所高职院同时开设,具体情况见表1。
  关于常州市主导产业或行业的选择情况,主要根据产业专门化率来确定,即:Z=(g1/g2)/(Q1/Q2)。其中,g1和g2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常州市)某产业及其较高层次区域(江苏省)同产业的产值;Q1与Q2分别为研究区域(常州市)某产业及其较高层次区域(江苏省)全部产业的产值。以此为依据,常州市排名前10的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关于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情况,从专业设置规模来看,电气、机电、机械设计制造和数控技术等专业占比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排第5名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但常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等行业基本上没有任何相关专业的支持,不仅前10的专业没有,而且其他专业也没有涉及,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对此类产业的人才和资源的供应几乎为零。另外,尽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是常州的主导行业,但这5所高职院人才培养的重点并不在此方面,因此,与产业或行业需求极不对接和适配。从专业设置的重复性来看,物流管理和物联网运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的需求,但从总体上看,重复率较高的市场营销、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和艺术设计等专业并没有很好地与产业或行业的发展相符合,占主导地位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等行业,仍然没有与之相关的专业对接服务。
  三、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新开专业设置与常州市新兴产业的适配性分析
  据统计,近4年来,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新开专业总数为41个(含各校间的重复开设),其中,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增设8个、6个、7个、11个和9个。增设专业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应用技术(4所高校增设)、电子商务(3所高校增设)、光伏类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和应用英语(2所高校增设)。另外,增设的专业还有应用电子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农业机械运用技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化工装备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新能源技术、电光源技术、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网络营销、网络数字媒体、建筑动画设计与制作、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软件技术、财务信息管理和投资与理财等。   根据《常州市“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常州市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及物联网等产业。从新设专业频率来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增设的高校最多,与物联网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对接性和符合性;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作为常州首要的新兴产业,尽管专业新开频率不高,但5所高校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新开不少相关专业以满足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技术、光伏类专业、电光源技术以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等专业都应运而生;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也有相关的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产生;而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有软件技术相关新设专业;但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目前还没有相关新增专业与之对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常州5所高职院专业结构与常州主导产业的适配性存在很大的差距,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对接性较差。但是,近年来,各校新增专业与常州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对接性。尽管部分新兴产业仍然缺乏相关的专业支持,但高校新设专业主要的方向与新兴产业具有一致性,因此,新增专业设置的频率和范围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常州新兴产业相适配。
  参考文献:
  [1]韩小爱.以服务为本,加快专业调整与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31-32.
  [2]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6-17.
  [3]蔡瑞林,刘霞,龙慧.基于协同学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7):82-85.
  [4]张鹏顺.服务产业集群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之特色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5):12-14.
  [5]崔玉平.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内涵建设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J].职业教育研究,2010(21):17-20.
  [6]李悠.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9(3):101-104.
  [7]叶苗苗,韩会然.安徽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以高职高专教育层次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61-62.
  [8]于玲玲,宁永红.温州市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研究[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6-19.
  [责任编辑 盛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3+4”分段培养教育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多元化,使职业教育具有终身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汽车类专业为例,针对中职、本科原课程体系状况,结合该项目实践的背景,明确了人才培养定位是根本,“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关键。重点分析了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课程项目化实施方案及多元化拓展课程形式,并指出课程评价是课程体系有效性的验证。  关键词:高职;中职;“3
期刊
摘要:毕业生能否得适应市场的需求,得到用人单位的满意影响着未来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走向。因此,基于用人单位的视角,对中职毕业生需求与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提出了促进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毕业生;需求;满意度;调查研究;用人单位  作者简介:魏文婷,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与课程论。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
期刊
摘 要:以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常见的环保主题为例,以英语技能大赛口试部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为切入点,设计任务,通过分解目标、降低难度、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能力。针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辨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上的欠缺,设计多种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顺利完成情境交流和职场应用两个竞赛环节,最终使原本只有“尖子生”才
期刊
“课改”这个词已经好久没有醒目得出现在职教人的视野里了,大家都知道,2014年是职教大年,国家颁布了大量关于职业教育的红头文件,在2014年进入尾声的时候,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这或许是浙江省落实2014年国家职教战略部署的行动体现,也或许是希望课改能作为浙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单看“选择性、专业性、实效性、灵活性、统筹性”等课改基本原则,并高度强调“
期刊
摘 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职教育无法胜任大量急需高端技能应用型检验技术人才培养,举办应用本科职业教育尤为迫切。结合经济发展需求,阐述了发展应用型本科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结合人才发展需求,阐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探讨了构建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通道中的“立交桥”作用;结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发展需求,以“农产品质量检验”专业为例,探讨了构建“‘1.5+0.5’+‘1.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低下,既包括学生自身原因,又含有课程教学原因。学生对主动参与的需求,是项目教学实施的基础。通过对学生学习意识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学习意识普遍偏低的原因,研究学生学习方式需求。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出项目教学是提高高职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生;学习意识;项目教学;调查  作者简介:赵炜华,男,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  
期刊
摘 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既拓展办学空间,也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以常州市为例,从企业、职工、培训机构三方面分析高职院校参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企业三个不同角度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  作者简介:周勇,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
期刊
摘 要: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热点,它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制订更加科学的“双导师”培养方案,建立稳定的“双导师”队伍,加强“双导师”的培养,促进“双导师”的成长已成为现代学徒制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同时,重视和加强校内导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职业院校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成长案例;实施方法;校内导师  
期刊
摘 要:课程标准是专业建设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学的指导性文本。阐述了在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应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其中,并以中药专业“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为例,从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确定课程性质、确立课程设计思路、建立课程目标、编排课程内容及提出实施建议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五年制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策略。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课程标准制定;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
期刊
摘 要:高职新生入学后,角色由高中生转变成大学生,有很多不适应。为使他们尽快适应专业学习,开设以新生专业认知适应为目标的导论课显得十分迫切。高职新生专业导论课应该以“体悟”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专业和感悟岗位,从而能适应高职教学并激发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新生;数控技术;专业导论课;认知适应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控技术专业新生专业导论课建设研究”(项目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