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y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等的培养。
  关键词:化学实验 培养 观察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是实验中的重要环节,而人们的大部分认识活动往往是基于观察,也依赖于观察,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观察是一种能力。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的基础。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前提
  
   (一)仔细。即观察时要细致,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不仔细就不能深入事物的精微,就不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就概括不出事物的规律。所以观察不仅要看,还要仔细看,要方方面面、里里外外、周密细致、精细观察。
  (二)沉着。对复杂事物的观察,特别是创造性的观察,往往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需要有顽强的毅力,沉着不急躁。有些现象稍纵即逝,需要进行重复观察;有些现象变化缓慢,需要长期观察;有些现象因试验失败,需要再试验再重新观察。这些都需要沉着、稳重、有耐心,否则就不可能获得可靠、准确、理想的观察结果。
  (三)勤思。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观察不动脑筋,不积极思考,即使是新奇的东西放在眼前,也会错过捕捉的机会;而处处留心,勤于思考的人,往往可以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获得重要的发现,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观察后要勤于思考、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做出合理判断,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四)求实。化学作为基础自然科学,对观察结果要抱实事求是的态度,记录要真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凭主观想象任意修正或人为地臆造。如果实验的观察结果与预期的不一致,要查找原因,认真分析,改进后重新再做,直到成功为止。
  (五)创新。在观察时,既要注意意料中的结果,更要注意意外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属性、新境界,我们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重要事实的发现。
  
  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保证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要讲求方法,并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中。在方法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明确观察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还要注意激发观察的兴趣,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技术处理方法,使被观察的事物和现象鲜明、清晰、突出、强化、是增强观察兴趣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不断改进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方法。
  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高观察兴趣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对观察能力的提高要肯定;在观察不成功时,要鼓励学生增强信心,进行引导,不可挫伤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重视演示实验、严格规范操作
  演示实验本身除了有服务于知识讲授和技能培养的目的,还有一种示范性的作用。正确的演示实验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这样的演示实验也才具有正面的观察价值,并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演示实验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如果教师做实验时几乎是一言不发,只管操作;或者是对待实验漫不经心。那么,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重要的示范机会,缺乏有利的引导,不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提倡边讲边演示,把能力培养纳入演示实验的教学目标中,除了“双基”教学任务之外,还有包括观察在内的能力培养任务。
  (三)具体详细指导、确定观察模式
  在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除了要有准确的示范,必然还要有教师的具体指导。其中除了课堂教学时,随时提示观察对象、观察内容和注意事项之外,还应使学生建立通常进行观察时的一般行为模式。
  (四)围绕教学目标、强化学生注意
  实验中观察要有一定地目的,只有有目的的观察,才能深入、细致、有效。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围绕实验目的,积极运用心理学中的“注意”规律,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正确轨道。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专心致志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只有实验前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才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五)创设问题情景、积极引导思维
  观察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由于观察只能起到接受信息的作用,人脑接受到的各种信息中,既有本质的信息,也有大量非本质的信息,必须对它们进行筛选加工,抽取其本质的部分,这就要求观察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学生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方法加以培养锻炼。
  培养观察能力,形成观察习惯,都要求有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观察的基本技能,知道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这说明观察是一种以有明确意识的思维作为指导的活动,在一定的思维启示和要求下进行的。建立这一活动过程,不应靠平铺直叙的讲述,而应根据思维内容的层次设问质疑,引发观察前的思考和观察的取向及重点。
  (六)发挥各种条件、提高观察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方位的观察能力,除了通过化学实验之外,还要努力开拓观察的时空范围,借助多种手段、多种媒体,努力创设观察机会,接触多种观察现象和情境。其中包括结合教材内容和工、农、科技发展的音像资料的选用;制作和应用多种教具、模型、图片、投影片;组织和开展化学课外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进行探究性实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这样,可以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观察领域,增加学生多方位观察能力的场合和机会。
  总之,实验能提供大量丰富的素材,都是靠观察来获得的。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提高人才素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研究性学习在中学的广泛开展,人们开始探索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案例教学法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引起广大政治教师的重视和关注。     一、提出     案例教学法最早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来在医学和工商管理界教学领域得到推广,用来引导学员领会上述领域业务实践中的重要思想、技能及内在原理。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 “通
期刊
摘 要: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  关键词:化学 实验 培养    化学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而化学科学素质则由化学科学知识、化学科学能力、化学科学方法、化学科学态度和化学科学品质五要素构成。此外,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化学内容还应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身心教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因此,化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质为中心,根据
期刊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我认为,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先提高作文的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     一、要正视作文教学的特点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等等。语文能力即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写作的基础,语文能力不高,其他方面再好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但是,其他方面也不可
期刊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一种媒体。但是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说话支支吾吾、吭吭憋憋,连一句完整的话、像样的话也说不出来。究其原因,有的中学教师埋怨小学教育没跟上,我觉得这句话不完全对。从中考、高考的试题、作文题的得分上看,许多文体一来无从下手,二来科技说明文,文学欣赏作品的阅读似懂非懂。在阅读和习作中,没有文字的障碍,文字的音、形、意均明白,但阅读起来是不  知所
期刊
摘 要:安排温故启新的导语,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强化对旧知记忆和理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提问,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学生及时作出注意、思维等心理的自我调整,把学生分散、无序的思维转移、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设计教学导语的根本宗旨。切不可一味地为求新求异,舍本求末。  关
期刊
摘 要:所谓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所教的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语言修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同时是人格与魅力的展现,文章以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为载体,论述教师在课堂语言中所展现的人格与魅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 思想政治教学    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
期刊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增强评价的客观性,有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反思 作文 互评 主体地位     新课程要求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创设新的课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开放视野的学生。作为一名初三语文教师,我感到责任重大。反思我的作文教学,虽然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
期刊
摘 要: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是要培养思想感情和人格,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国家乃至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引导学生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力求使每一位学生达到心灵纯洁、身心健康、智慧发展的人生完满。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语文
期刊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所谓“和谐”,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画的美就在于它色调、构图等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就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在教学中,诸如: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1、课题来源:自选  2、选题意义:  运动训练是运动竞赛的前提准备,运动训练抓不住重点,找不到规律,就不会取得最佳效果,不会在竞赛中发挥最好水平,取得最优成绩。篮球比赛当中,投篮命中率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而如何调整最佳状态,发挥自己最佳水平。这里,本人对献县一中女子篮球队在训练课中不同阶段的投篮命中率变化做详细观察,分析队员的身体机能水平和意志品质两个因素,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为女篮在训练如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