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虚拟叙述与时间迷宫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余华的《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是先锋文学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与余华早期的作品有所不同的是,它不再花过多的笔墨去展现暴力与血腥,也不再遵从传统写作的线条性与真实性,反之,文中使用了大量的虚拟叙述的写作技巧使得文章情节循环往复,同时利用多个视角的方法带读者走进了自己建造的时间迷宫,现实的真实性开始淡化,情节在断裂的世界中成为可造之物。余华就是利用虚拟叙述的技巧与时间迷宫使得故事情节不再具有实质上的意义,展现出先锋文学特有的荒诞与虚无。
  【关键词】余华;先锋;虚拟叙述;时间迷宫;荒诞;虚无
  一、绪论
  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是余华在该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讲述的其实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然而余华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写作手法来发展故事情节,而是打破了传统叙事的禁锢,以全新的方法创造出一个繁琐复杂的结构,使文章变得艰涩难懂。小说原文被余华安排成四大段,分为1234,1234,123,12的形式。小说第一大段写我在一次散步中和外乡人相遇,被告知炸弹和少女的事情。第二大段写我在5月8日的遇到的奇怪的事情和我跟踪一个年轻人,被告知少女和炸弹的事。第三大段是讲我感到少女存在和我碰到沈良,被告知炸弹的事。第四大段则是我和杨柳父亲的谈话以及碰到年轻人并被告知炸弹的事。小说情节看似复杂,在这样整理之后,发现其实是一个故事被重复叙述了4遍,每一次都在不断地完善,带出的谜团与疑问也越来越多。如果剥离时间,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利用逻辑思维判定何为真,何为假,何为事件开端与结束。全文的叙事与时间都是混乱的。余华说:“回忆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可以重新选择,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而且还可以不断更换自己的组合,以求获得一样的经历。这是对《此文献给少女杨柳》最好的诠释。回忆是不可信的,在不同的叙述者口中被拼凑成不同的故事,它是虚构的,时间更是像迷宫一般是不准确的,混乱的,这就是余华的《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二、虚拟叙述
  在传统小说中,任何情节的发展过程都基本完整并且极力营造出一种真实感,试图通过真实感引起读者的共鸣,优秀的作品更可以说得上是滴水不漏,经典例子数不胜数。而先锋文学不同,先锋文学有很大一个特点就是通过不清晰的虚拟叙述来还原作家意识中的真实,通过解离现实来展现其虚无性。而作为先锋文学代表作的《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就运用了大量的虚拟叙述。
  1、神秘女子的形象
  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出现在“我”家中的神秘女子,文章中运用了很大篇幅描写这个神秘的女子,她所有的一切:在屋中的走动,在床前的伫立,她的衣服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响声,以及她的令人心醉神迷的目光都从“我”的想象中产生。一开始,女子的形象并不完整,她在我的心目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形象,我只能够感受到一部分的她,这时,余华的虚拟叙述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后来的我不仅仅感受到神秘女子的存在,还能看到她的五官:她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唇,还有她的一头黑发,最后是她的躯体。有关少女的一切其实都是“我”想象出来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通过余华的虚拟叙述从一个模糊的影子变成一个可观可感的少女,有力的想象在余华的虚拟叙述下通过语言变成真实。在《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中,“虽然我知道没有厨房,可我还是走了过去,并且走入了厨房”。这种亦真亦幻的叙述使得小说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在博尔赫斯的启示下,余华的叙述语言将幻境与现实结合在一起,难解难分。这就是虚拟叙述的魅力所在。
  2、炸弹的故事
  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很明显能够发现文中还独立存在着一个1949年国民党军官谭良在离开烟城之前埋下十颗炸弹的故事,它是利用一个叫做沈良的渔民和外乡人的谈话中转述出来的。在小说中,这个叫做沈良的渔民在对外乡人讲述谭良埋炸弹的故事的过程中一直在强调“我从出生起,一直没有离开过舟山”。这句话在文中重复出现过3次。如果渔民只是单纯的转述一个故事,并不需要如此强调出生地,企图撇清自己和谭良的关系。余华就是通过这样令人怀疑的叙述让读者将注意力转移。
  当外乡人和沈良一起下车时,沈良在阳光中看小城的样子让外乡人联想到谭良当时离开小城的样子。余华对这个具体镜头的描写无疑让读者更加怀疑沈良就是谭良。然而,且先不论沈良和谭良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因为其实这总体上和文章没有特别大的关联,余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余华就是通过一个个疑问让读者判断真假,而作者本身的虚拟叙述,却已经通过语言暗示他的真实性。这就是余华的虚拟叙述。
  此外,小说后文还提到,沈良知道八颗炸弹的情况,还有两颗没有爆炸,他一再强调只要第九颗炸弹爆炸,就能通过几何位置推断出第十颗炸弹的位置。关于十颗炸弹的故事,余华同样用完美的虚拟叙述结构,结合叙述角度的变化,营造出了交叉、错位、与融合的效果,在总体上达到了循环的和谐。沈良一直重申如果知道了第九颗炸弹,就会推算出第十颗炸弹的准确位置。后来,外乡人代替了沈良完成了这条线索。外乡人对“我”兴致勃勃地解说着炸弹的位置,以至于忘记了探访杨柳的初衷,仿佛沈良的焦虑和担忧被移植给了外乡人。这使得故事呈现出新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余华通过虚拟叙述创造出的迷离感和虚无感在这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上面举出的两个例子可见,余华利用虚拟叙述将感觉真实侵入现实真实,幻想和梦境的侵入使作品故事真假难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进入了作家营造的梦境,更无法用现实的标准去看待这个故事,它完全处于幻想之中,而幻想世界则可以更加的宽广自由。
  三、时间迷宫
  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时间可以是任意的,是不按照正常的线性维度来发展的,除去小说中的时间,你甚至不能辨别到底哪里才是故事的开端,哪里才是故事的结尾。余华的小说无一例外地在时间结构上运用了这一如迷宫般的技巧,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1、并行的时间
  余华在小说中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时间迷宫,他让时间并行,创造出一种荒诞的错乱感。前面提到过,《此文献给少女杨柳》被余华安排成四大段,分为1234,1234,123,12的形式。以显示这四段的同步关系。从小说中可以发现,四段故事显示了记忆中的1988年5月8日,1988年8月14日,1988年9月1日,1988年9月3日四个日期与少女杨柳关系的四种可能。
  在第一部分的四个小节中,“我”与杨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是从外乡人口中得知她的故事,1988年5月8日外乡人视力衰退,而杨柳1988年8月14日车祸身亡,临终前将她的角膜捐献给了外人,1988年9月1日手术后外乡人的眼睛恢复正常,所以决定在9月3日正式出院,并探望少女的父亲,而在去烟的汽车上碰到一个名叫沈良的人。可见这四个时间都与外乡人联系紧密,对“我”而言,时间的巧合只是在于1988年5月8日我想起了一个少女,我并不知道她是谁。
  在第二部分中的四个小节可以看作是对前一部分的补充。它详细描述了“我”1988年5月8日夜晚的内心经历,而且第二天仍然感觉到陌生女子的存在。在街道上,“我”跟踪一个身穿黑色茄克的年轻人,并随他到了桥洞,年轻人自述曾经在5月8日无端想起了一个少女,这与“我”的经历有惊人的相似。
  而第三部分开始显示了这四个日期新的可能。这种可能是“我”与四个日期发生了关系。“我”在买窗帘的路上被车撞伤,随后在医院检查出眼睛有失明可能,8月14日身患白血病的杨柳将角膜捐献给了我,所以我在9月3日出院后坐上了驶往小城烟的长途汽车,并在车上遇到沈良和一个年轻人,听到了有关谭良和十颗定时炸弹的故事。
  第四部分小说开始带我们走进迷宫的最深处,对记忆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我”、杨柳、年轻人与四个日期的关系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多年以后,1988年5月8日于我的意义,只是一个遥远的时间符号,这个符号唯一的内容就是一个少女的形象,这段记忆在一次车祸后中断。长期的回想,不断的充实,使我愈发相信这个少女是真实存在的。某一天,我在抽屉里发现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有“杨柳,曲尺胡同26号”,我很快就在少女和这张纸条之间建立了联系。然而当我去证实时却得知,这位名叫杨柳的少女从未去过上海,而且也不是车祸身亡,但她的确是在1988年8月14日死去的。在少女的房间里,我看到了少女的头像,她与我记忆中的少女形象如此吻合,我再次“感到自己的往事十分真实”,但是我却不明白那张铅笔画上的男人是谁。出门后,我在桥洞碰上一个身穿黑茄克的年轻人,他向我讲述十颗炸弹的故事。后得知原来他就是画像上的那个男人。
  至此,最大的疑问出现了:到底少女杨柳是否存在?如果她存在的话,又怎么可能同一人物杨柳在不同线索的同一时间中有三种不同的死亡:因车祸而死、因白血病而死以及在睡梦中死亡。地点更加有所不同,分别是在上海的医院里和自己的卧室里。余华成功地将这三个时间合并在一起,营造出一个如迷宫般扑朔迷离的效果,没有人能解答关于杨柳死因的问题,甚至是这篇文章到底为什么要献给杨柳,为什么以“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为题,我们都无从得知。
  2、相遇的地点
  其实在这个小说中,不仅仅存在并行的时间,余华还设置了另一个小迷宫: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相遇。前文提到,“我”再一次偶然散步中遇到了外乡人,他向“我”讲述了他的经历,而“我”后来的经历与之显然重合了,因此,“我”就是外乡人,外乡人是活在1998年的我。我与外乡人的相遇是在1988年5月8日尚未到来的时候,而外乡人却言之凿凿地说道, 1988年5月8日乃是10年之前的事情。也就是说,余华让一个人与10年之后的另一个人相会甚至可以把我与他理解成为一个人与10年之后的自己在同一个地点相遇。余华将时间设置为超前与回溯,使得时间的真实性被完全瓦解,时间从一个原本最为可信的证物变得毫不可信,反倒成为可造之物,让整个故事变得混乱,摸不到头绪,这就是余华带读者走入的时间迷宫。
  四、总结
  总而言之,余华一直以来都在证实着,“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更加的接近真实。”“当我发现以往那种就事论事的写作态度只能导致表面的真实以后,我就必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寻找的结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物的形态,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次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接近了真实。”余华正是用了虚拟叙述,用各种时间的变换手法建造时间迷宫,力图去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最真实感受。因此,我们无需再去过多的纠结于故事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抛弃传统文学的审美性,余华先锋小说的成功,首先就是大胆的结构技巧上的成功,以及结构技巧背后带来的对现实虚无与心灵真实的无尽探求。
  【参考文献】
  [1]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余华.虚伪的作品[A].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3]余华.此文献给少女杨柳[M].
其他文献
【摘 要】1922年沈从文离乡远足,二十年的湘西风雨浸润了其无欲无求,儒雅质朴的文人气质,之后的异域生活并没有剔除其对乡土的眷恋,情绕故乡始终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具多作品中他以不同形态的笔调来展现其对故乡的挚爱。本仅从地域形态,田园形态,都市形态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探究其深蕴表达。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形态;地域形态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一、地域形态的乡愁表达  通
期刊
【摘要】:儿童文学总是处在文学系统的边缘,儿童文学的翻译研究也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 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接受美学重视读者在阅读和阐释作品中的能动性。本论文从接受美学的理论入手,探讨了接受美学视角下儿童文学的翻译方法和文学作品。目的是翻译出让儿童喜欢的作品。  【关键词】:接受美学;主体性;策略;儿童文学翻译  一、中国的儿童文学翻译  1.萌芽时期  中国儿童
期刊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各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反思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反思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
期刊
初读东坡定风波时,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的我不过是个初生孺子,正是少年情怀总是诗的年纪,对于东坡这首清新朴素的小诗,虽不能体会东坡先生诗中所要表述的深意,但每每读起之时,脑中总会浮现这么一出画面,万丈红尘之中,有一处清雅脱俗之处,那里长满翠竹,每当初春时节,细雨倾洒一时,有一老者,青衣竹杖,外披一蓑衣,任世间风雨洗礼,独自缓行于竹林之间,直至消失在竹林深处…每每想到这,心中不觉得轻松写意,仿佛自己
期刊
【摘 要】《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林黛玉有感于古代有才色女子的遭际,写了五首七言绝句,分咏古代五位女性,贾宝玉读后,总题为《五美吟》。黛玉借五位古代著名女子借古讽今,对封建女子悲剧的命运表示深深的同情,赞扬了她们追求爱情的勇气。  【关键词】《红楼梦》;《五美吟》;林黛玉;爱情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林黛玉有感于古代有才色女子的遭际,写了五首七言绝句,分咏古代五位女性,贾宝玉读后,总题为《五美吟》
期刊
【摘 要】领略苏曼殊的文风特点,探讨其背后的原因,感受他对人的权利与地位的极力讴歌,进一步认识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苏曼殊;文风;悲剧;成因  20世纪初,我们国家的文学指导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西方的悲剧思想理论被大量引入,如蒋观云借鉴西方悲剧观念评判衡量我国的戏曲作品,著有《中国之演剧界》一文,他肯定了悲剧,认为悲剧能“鼓励人之精神,高尚人之性质,奖励悲剧
期刊
【摘 要】“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后写下的旷世之作。三百年来,从手抄本到木刻活字本,到石印本,一直转换拍成电影、电视剧。《红楼梦》不但没有随着时间而被人束之高阁,反而,还在不同的时代,发生了久远而广泛的影响。西蒙娜·德·波伏娃对西方的思想、风俗、以及女性解放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第二性》中,从哲学、文学、历史、生物学、心理学、古代神话和风
期刊
【摘要】:英美文学作品的种类比较繁多,通常有戏剧、诗歌、文学评论、小说等。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灵魂,它对一个国家的文学评论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种族的人们对待同一部作品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这就导致人们对于同一部作品的文学评论也会不尽相同。随着文学艺术的不断发展, 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给文学评价带来的影响比较深远, 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给以高度重视, 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差异的
期刊
【摘要】:从我国特有的认证标志商标的概念、特征出发,以讨论其控制人对消费者的侵权责任为切入,通过对证明商标本质,证明商标与被证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证明商标控制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分析,可以认为证明商标控制人也对消费者负有侵权责任,明确此种责任,有利于满足当前证明商标管理在证明环节管理方面的巨大需求,助于在现实制度中理清集体商标与证明商标的界线,祢补证明与监管相脱节的制度缺陷。  【关键词】:证明商
期刊
(沈阳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辽宁 沈阳 110044)  摘 要:中国劳动人民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国人充分重视“手”的作用,所以汉字中和手有关的字数量非常多。本文以与手有关的汉字为例谈一谈汉字造字法在汉语国际教育汉字教学中的使用。紧紧抓住汉字的造字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像儿童的积木游戏一样,象形字或指事字好比是积木游戏的零件,创造性地组合成会意字和形声字就变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