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学生有时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经常性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即教师要善于设置高质量的问题。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思考问题系统深入。那么,如何创设高质量的问题呢?首先,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创设若干上位性的问题,以较高起点和悬念激励学生思维作为师生互动的切入点。上位性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蕴涵着若干个下位性问题,一般来讲,上位问题与下位问题可以是演绎关系,也可以是归纳关系,甚至是放射性关系,几种形式的运用,要视具体课文和学生实际而定,它可以在导语部分设置,也可以出现在一节课的其他环节;它可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能引出重点、难点的“导火线”式的问题。
要顺利地解决上位性的问题,就必须先解决其属下的下位问题,而下位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的过程——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也是师生互动的触发点,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以后,再回到上位性的问题上来,就能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从宏观上审视教学内容,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当然,一节课的上位问题不宜过多,否则,容量过大,事倍功半。其次,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所谓深层理解,指的是学生所学的新内容已经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提取它来构建新知。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有着深层理解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所以教师要多多设置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请你解说具体些。”“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请你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你从几个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白妞)形象时,只须设置一个上位性的问题,就能抓住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神来之笔。这个上位问题是:“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这个博喻句是怎样写出王小玉的神韵气质的?它的下位问题有四个:秋水比喻什么?寒星比喻什么?宝珠比喻什么?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又比喻什么?学生可以通过寻找比喻的相似点而不难理解,这四个下位问题分别从纯度、亮度、色度和神采等角度来写王小玉眼神的不同凡俗,四个比喻句各有侧重,而这正是王小玉神韵气质的生动描述。而且,通过这样设置问题,学生还对这个博喻句进行了创造性地扩写:“那双眼睛,像秋水一般清澈纯净,像天宇中的寒星一样晶莹明亮,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泽,它黑白分明,像白水银中的黑水银一样圆润灵动。”这种扩写就是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层理解的结果。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言语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思考问题系统深入。那么,如何创设高质量的问题呢?首先,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创设若干上位性的问题,以较高起点和悬念激励学生思维作为师生互动的切入点。上位性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蕴涵着若干个下位性问题,一般来讲,上位问题与下位问题可以是演绎关系,也可以是归纳关系,甚至是放射性关系,几种形式的运用,要视具体课文和学生实际而定,它可以在导语部分设置,也可以出现在一节课的其他环节;它可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能引出重点、难点的“导火线”式的问题。
要顺利地解决上位性的问题,就必须先解决其属下的下位问题,而下位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的过程——这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也是师生互动的触发点,学生深入钻研教学内容以后,再回到上位性的问题上来,就能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从宏观上审视教学内容,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当然,一节课的上位问题不宜过多,否则,容量过大,事倍功半。其次,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所谓深层理解,指的是学生所学的新内容已经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提取它来构建新知。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有着深层理解的问题主要是关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所以教师要多多设置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请你解说具体些。”“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请你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你从几个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白妞)形象时,只须设置一个上位性的问题,就能抓住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神来之笔。这个上位问题是:“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这个博喻句是怎样写出王小玉的神韵气质的?它的下位问题有四个:秋水比喻什么?寒星比喻什么?宝珠比喻什么?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又比喻什么?学生可以通过寻找比喻的相似点而不难理解,这四个下位问题分别从纯度、亮度、色度和神采等角度来写王小玉眼神的不同凡俗,四个比喻句各有侧重,而这正是王小玉神韵气质的生动描述。而且,通过这样设置问题,学生还对这个博喻句进行了创造性地扩写:“那双眼睛,像秋水一般清澈纯净,像天宇中的寒星一样晶莹明亮,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泽,它黑白分明,像白水银中的黑水银一样圆润灵动。”这种扩写就是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层理解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