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和肝脏功能的变化特点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et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肝细胞超微结构及肝脏功能的变化,探讨沙漠干热环境肝损伤特点及规律.方法 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和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组,每组又分别设对照组及休克后0h组、0.5h组、1h组、1.5h组、2h组、3h组7个亚组,每组10只,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在相应时间点取材,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同时测定各时间点血清ALT、AST水平.结果 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干热环境组肝组织结构病变明显较常温环境组加重,且发生组织代偿性适应性改变时间点提前;干热环境组ALT和AST水平明显增加并呈动态变化,与肝脏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基本一致,电镜结果提示干热环境组细胞线粒体损害较常温组明显.结论 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较常温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肝脏损伤出现的更早、更严重;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在肝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hs-CRP/PAB)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急性心衰(AHF)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0-09 ~ 2012-09在我院住院并确诊的AMI患者174例,男性149例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凝血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以住院期间死亡或好转出院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分别于
通过PCR方法获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polyhedrosis virus,BmNPV)的蜕皮甾体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gt)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带有EGT的完整ORF
目的 评价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治疗四肢急性创伤性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镇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对照组22例
目的 探讨序贯再通冠脉介入治疗(sPCI)对急性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入选的176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序贯再通PCI治疗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并术后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NSE和S-100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具备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复合氧化物通常表现出与单一氧化物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晶体结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等方面),已广泛用作催化剂、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
目的 探讨静脉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及肋间神经阻滞+肋间神经冷冻镇痛方法对开胸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科2011-06~2012-12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150例,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外周血中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内皮素(ET-1)和NO含量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60例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患者依据复苏效果分为三组,S1组:20例,心肺复苏30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蝮蛇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418例蝮蛇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