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课堂单向性的被动接受模式,有必要提倡“高等英语教学的生态化”。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这个生态体中的主体,相互之间应该是良性的互动、可循环关系。生态化的教学可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英语教学 生态化 主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27-01
一、高等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一直在从各方各面推行着教改,例如不再是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照本宣科”,而是将计算机和网络引入课堂,采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多维、立体式教学模式,更多的让学生加入到教学中来,成为教学的主体。但是,由于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接受知识的,过分依赖教师而严重缺乏自主性,因此,在学生已经习惯被动学习的情况下,教改的效果实际并不乐观。
图1: 知识→教师→学生
如图1所示,当前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单向性的被动接受模式。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变被动为主动,接受大学英语学习的新型方式,是当前英语教育者需要注意的问题。那么,主动性从何而来呢?兴趣。当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从内心的兴趣出发,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去探究。兴趣的建立,首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原生态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文化的美。
二、“生态化”的由来
“生态”,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该词最早被提出是在1858年,被解释为“对住所或栖息地的研究”。而将“生态”这一词与教学相联系,是在1932年。沃勒,美国教育学家,他在研究过程中,把教学的课堂设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并运用联系的方法和视角,全面地考察教学课堂内部的要素构成,以及要素独有的特点、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等,创造性地提出了“课堂生态学”这一观念,将“生态”这一概念引入到教学领域中来。
20世纪60、 70年代,阿什比(英)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 这一概念,可雷明(美)提出“生态教育学”。进入20世纪80年代,教育生态学继续向纵深发展。古德兰(美)提出“文化生态系统” 概念。“生态学”逐步在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推广和运用。
三、高等英语教学生态化的构建
正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系一样,生态化的教学也应该是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的教学。教学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更应该包含学生。生态系统有“生物链”,在教学体系中,教师、学生和所学的知识也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可循环的“教学链”。如图2所示:
如何实现这种“教学链”,将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换成教学链条中的主体,需要的是建立完整的生态教学体系。该体系的建立,需要的是从社会到个体的逐步生态化。
1.建立健全的社会生态评价体系:
社会的评价标准,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建立。在过去的评价体系中,“一刀切”的模式一直占据主流。但这种模式,往往让学生背离了学习的兴趣。生态化的评价体系,不允许这样的模式,而是采取“弹性评价体制”,面对不同水平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弹性评价标准。不简单的依赖统一化的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而是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扬长”而不“避短”。
2.开发生态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自主的选择教材。老师也不再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整合不同的教学教材,灵活的选择教授的内容。依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适当的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寻找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从而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不要仅仅的简单的依赖纸质的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外教等,帮助学生学习口语;条件有限制的地方,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电影等手段,给学生创造一个与实际的语言环境相类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的魅力。积极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在教学中一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应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互动,相互的学习。
鼓励生态化、开放化的课堂教学,设置不同的教学场景,鼓励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融合性的学习。
3.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学生应该是真正的主体,教师是一个链条,将知识和学生有机的联系起来。生态化的教学,强调的是“体验”。鼓励学生将不同的学习信息带入课堂,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交流。无论是听、说、读、写,都强调让学生自主进行,自主体验。
让教学呈现出生态化的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到自然化的状态,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雪顺. 谈语言、生态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年
[2]杨徐昕.创建高校数学生态教学模式[J].普通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
[3]汤菁菁.论教师在生态英语听说课教学构建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
[4]刘丽平.生态教学观下的高师英语教学论课程改革探究[J].教育也职业.2012年
[5]张国扬等.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关键词】英语教学 生态化 主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27-01
一、高等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一直在从各方各面推行着教改,例如不再是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照本宣科”,而是将计算机和网络引入课堂,采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多维、立体式教学模式,更多的让学生加入到教学中来,成为教学的主体。但是,由于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接受知识的,过分依赖教师而严重缺乏自主性,因此,在学生已经习惯被动学习的情况下,教改的效果实际并不乐观。
图1: 知识→教师→学生
如图1所示,当前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单向性的被动接受模式。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变被动为主动,接受大学英语学习的新型方式,是当前英语教育者需要注意的问题。那么,主动性从何而来呢?兴趣。当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从内心的兴趣出发,学生就会主动去学习,去探究。兴趣的建立,首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原生态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文化的美。
二、“生态化”的由来
“生态”,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该词最早被提出是在1858年,被解释为“对住所或栖息地的研究”。而将“生态”这一词与教学相联系,是在1932年。沃勒,美国教育学家,他在研究过程中,把教学的课堂设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并运用联系的方法和视角,全面地考察教学课堂内部的要素构成,以及要素独有的特点、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等,创造性地提出了“课堂生态学”这一观念,将“生态”这一概念引入到教学领域中来。
20世纪60、 70年代,阿什比(英)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 这一概念,可雷明(美)提出“生态教育学”。进入20世纪80年代,教育生态学继续向纵深发展。古德兰(美)提出“文化生态系统” 概念。“生态学”逐步在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得到推广和运用。
三、高等英语教学生态化的构建
正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体系一样,生态化的教学也应该是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的教学。教学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更应该包含学生。生态系统有“生物链”,在教学体系中,教师、学生和所学的知识也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可循环的“教学链”。如图2所示:
如何实现这种“教学链”,将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换成教学链条中的主体,需要的是建立完整的生态教学体系。该体系的建立,需要的是从社会到个体的逐步生态化。
1.建立健全的社会生态评价体系:
社会的评价标准,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建立。在过去的评价体系中,“一刀切”的模式一直占据主流。但这种模式,往往让学生背离了学习的兴趣。生态化的评价体系,不允许这样的模式,而是采取“弹性评价体制”,面对不同水平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弹性评价标准。不简单的依赖统一化的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而是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扬长”而不“避短”。
2.开发生态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允许学生自主的选择教材。老师也不再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整合不同的教学教材,灵活的选择教授的内容。依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适当的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寻找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从而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不要仅仅的简单的依赖纸质的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外教等,帮助学生学习口语;条件有限制的地方,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电影等手段,给学生创造一个与实际的语言环境相类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的魅力。积极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在教学中一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应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的互动,相互的学习。
鼓励生态化、开放化的课堂教学,设置不同的教学场景,鼓励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融合性的学习。
3.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学生应该是真正的主体,教师是一个链条,将知识和学生有机的联系起来。生态化的教学,强调的是“体验”。鼓励学生将不同的学习信息带入课堂,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交流。无论是听、说、读、写,都强调让学生自主进行,自主体验。
让教学呈现出生态化的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到自然化的状态,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英语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雪顺. 谈语言、生态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年
[2]杨徐昕.创建高校数学生态教学模式[J].普通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
[3]汤菁菁.论教师在生态英语听说课教学构建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
[4]刘丽平.生态教学观下的高师英语教学论课程改革探究[J].教育也职业.2012年
[5]张国扬等.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