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气七诀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u0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朝邹铉所撰《寿亲养老新书》中有一首《七齐诀》:“一者少言语养真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细读详品,耐人寻味,堪称防病保健、益寿延年的真理。
  少言语养真气。少言语是指说话要戒急戒快,戒喋喋不休。真气又叫“正气”,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以及抗病能力都和真气相关,故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一个人若经常喋喋不休、大声叫喊,就必然要消耗肺气,影响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致使体内正气不足。
  戒色欲养精气。戒色欲,指的是房事要节制。房事过度主要损耗人的精气,而精气为养生之本。
  薄滋味养血气。薄滋味是指多食蔬菜、瓜果等清淡素食,少食肥肉、烈酒等油腻、辛辣之品。只顾满足口欲,贪图膏粱厚味,嗜食美酒佳肴,整天大鱼大肉,无所顾忌,有损身体。
  咽津液养脏气。津液指唾液,古人认为津液是人体的精华。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其养身法宝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
  莫嗔怒养肝气。莫嗔怒是说平时要心境平和,不要随便发火。欲求肝气通达,就要“戒怒”“制怒”,减少精神刺激,防止过度的情绪波动。
  美饮食养胃气。美饮食不是说要吃好的、吃贵的,而是说饮食结构要合理。只有荤素搭配,營养均衡,才能补养胃气。
  少思虑养心气。少思虑是指闲来不要胡思乱想,对于个人得失、名誉地位、物质金钱等,不可以汲汲以求,处心积虑,以免失去心理平衡而影响健康。
其他文献
两类患者活得好  我从医三十多年,见过不少癌症患者自愈的例子。山东的张翼是自愈的典型,他1998年5月确诊为晚期肠癌,全腹部转移。这个生性倔强的山东汉子,拒绝化疗放疗,甚至止痛药,全身心地投入“微刻”之中,在头发丝粗细的材料上全神贯注搞“微刻”,以转移注意力(因为腹部剧痛),没想到歪打正着,几年后腹部变软了,疙瘩(转移灶)消失了,晚期癌症康复了。  有两类人康复得最好,一类是文化水平低或没文化,却
2007年,我退休了。脱离了繁忙的工作,有了闲暇时间,一开始竟不知道如何打发了。老上网颈椎、眼睛受不了,扑克、麻将不爱玩,拿个小板凳到墙根底下晒太阳又没意思,干什么呢?有朋友推荐说打乒乓球不错,我决定试试看。  通过打球,我感到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适合老年人的运动,益处多多,其乐无穷。  首先是强身健体。乒乓球是一项全身运动,身体的每个部位可以说都活动到了。挥拍击打,双臂要动;移步接球,双腿要动;眼随
不口渴也要喝水  身体摄水不足,不仅精神不爽,口干舌燥,浑身乏力,而且会影响到肝、肾功能,使体内代谢后的毒性物质积蓄,病魔乘虚而入。新的保健观认为,日常在渴感出现之前就应少量、多次补水,或定时补充水分。如果及时喝点淡茶、果汁或牛奶,更有利于健康。  不开心也要寻开心  现代人压力大、工作紧张、竞争激烈,难免遇到不开心的事。这时要主动寻开心,多交朋友,多与人交谈,多看些喜剧、漫画,多听听相声、笑话等
在谈到老年人应该如何养生保健时,我国著名肾脏病专家、全国名老中医邵朝弟认为,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找一个简单的方式,让自己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很重要。  比如在饮食上,邵教授就没有太多的顾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酸甜苦辣咸,择其所欲。她认为口腹所想要,乃人体之所需,谷、果、畜、菜皆为食,不宜顾忌,应均有所摄入。但事有利弊,过则为害,宜掌握尺度,不能超量。  邵教授平素喜食白菜、萝卜。白菜含有丰富的纤
年轻时的早餐  在台湾圆山饭店最隐秘的档案室里,摆着一列列纤尘不染的公文档案。这些档案记载着以蒋氏家族为主的饮食资料,其中,“蒋夫人早餐”闻名遐迩。这份早餐包括:高纤维果汁,杏仁茶,蔬菜条配酸奶,美式煎蛋,高纤维吐司(粗面包),蛋糕,新鲜水果,最后送上一杯无咖啡因的咖啡。  这个餐单可能是饭店的改良版,比较适合中青年人,老年人要视自己的食量和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这是一份以均衡饮食为基础,能提供足
台湾和泰汽车、味全企业的创办人黄烈火先生,晚年养生哲学,值得分享。  黄老先生创业以来,拼命工作,在48岁那年罹患糖尿病。医师说这是没有特效药医治的文明病,必须长期控制血糖与饮食,才能与病魔和平相处。  黃老先生开始自问:“人生,究竟要的是什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相信赚钱有数,性命要顾。他决定从生活习惯开始改变,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规律生活、心情愉快。其中最容易说却最不容易做到的
长寿之乡和田地区,一个一百多岁的维族老人说起自己的饮食之道:早上一个馕,中午一个馕,晚上不吃馕。只吃玉米面的馕,晚上为什么不吃?是因为没有。老人说:“也想吃牛羊肉,可没有。”另一位95岁老人,在50岁之前没得过什么病,只是近几年偶尔感冒。她早晨喝茶、吃馕,中午吃拌面、汤饭和馍馍,晚上吃半个馕。  和田地区处于沙漠边缘,蔬菜种类不多,日常饮食是馕,配上糖分很高的瓜果和果干,肉类应该只是偶尔吃。当地人
我组建毽子队已有七八年时间,大家在一起以强身健体为宗旨,努力学习踢毽技巧,每个毽友都逐渐练就了自己的“拿手戏”。在群体踢毽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探索踢毽的有益方式,最大限度地踢出技巧来,踢出情趣来,踢出快乐来,踢出友谊来,踢出健康来。  这六种毽咱不踢  尽量避免踢如下几种毽:  一是技能失衡毽。同在一组踢毽的人员,踢毽水平应当差不多,不要出现技能水平悬殊的情况。否则,会因个别成员中间环节传毽不畅,
动不动就发火  家住江苏扬州皮市街社区的王春云,今年102岁了。她爱吃荤菜,每天都不得闲,还上下四楼跑来跑去,菜场、超市天天去。  “常见的长寿老人的养生方式,在她身上真是一点也看不到。”说起自己照顾了两年的百岁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员小姚也觉得不可思议,“除了‘巧聋’外,她身体状况比七八十岁的人还要好。”很多人说王老太是“巧聋”,这是因为随着年岁增长,王春云的耳朵越来越不好,现在基本听不见了,但有时
孩子发烧怎么办,医生建议38.5℃以下进行物理降温,而超过38.5℃则要使用退烧药了。临床上发现不少家长对于如何使用紧急退烧药存在误区,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永新为家长提出三个原则———  原则1:不要退烧了就擅自停药  孩子发高烧,大部分家长会先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在给孩子开好药后都会嘱咐一句:如果发热超过38.5℃,可以给孩子吃紧急退烧药。但孩子服用紧急退烧药几小时后,又发高烧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