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ght_w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呼唤着创新教育,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所以,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用科学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
  一、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创新兴趣。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兴趣的原动力,更是幼儿求知、探索、创新的动力。幼儿与生俱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凡是新异的事物,奇特的东西幼儿都感兴趣,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兴趣能激发幼儿探索、创新。
  教师和家长经常会听到幼儿提出各种问题,比如幼儿看到老师带来的新鲜玩具,会问:“这是什么呀?”在自然角,会听到幼儿议论:“为什么豆豆发芽了,可大蒜老不发芽呢?”,“为什么凋谢的花瓣是枯的?”“为什么一天中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人在冬天呼吸时会呼出白气来?”“宇宙、天空会是怎样的呢?”“人为什么会长眼睛呀?”“蚕为什么会吐丝呀?”等等一些新奇古怪的问题。 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老师应该用积极、热情的态度去回应他们,用心地解释或者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也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孩子新的好奇,还可把孩子们的好奇心上升为学习探索的热情。如:列举瓦特对蒸汽推动茶壶盖产生了兴趣,后来发明了蒸汽机等事例给他们听,从而促使其产生探索创新的兴趣。
  二、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只有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建立起来的民主、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教育与活动氛围,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是指教师和孩子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注意创设能让幼儿产生可以提问、能够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氛围,即使错了也不要紧,要让他们知道“知识是在探究之后、在讨论中形成的。”孩子的自我意识相当脆弱,有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科学活动中要经常给予他们语言鼓励,多说“你试试看。”“你能行。”“大胆想想。”“你真棒。”等话语,这些表明肯定、接纳、欣赏的态度,可以为幼儿的探索创新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
  如教师在进行科学活动《糖到哪里去了》时,首先准备好需要的东西,刚刚开始组织活动时,教师可抛出问题:“小朋友如果现在将糖放在水里,会发生变化呢?”孩子们这时会都很积极,每个人都会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答案都不同,教师在大体了解了幼儿的想法后再引导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糖放水里到底有什么变化?”幼儿带着问题去实验,会很认真、很专注、观察也就会很仔细的;实验后让孩子说说看到了什么?糖放入水里后跑到哪儿去了,还有哪些东西和糖一样呢?它们也变了吗?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抓住幼儿想试试、想分享自己的发现的心理,因势利导,鼓励幼儿大胆的实验,完整、正确的讲出实验中发现的现象,孩子们比较放松,较好地说出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从而促使其思维从具体情景中解放出来,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
  三、引导幼儿主动活动,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幼儿园可创设科学实验室,供幼儿操作、实验、探索发现,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也可在活动室内设置科学活动区域、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环境,张贴一些生动、直观的科技挂图,配备一些试管、量杯、颜料、天平,放大镜、温度计、指南针、电线、开关、磁铁以及制作的万花筒、摇筒、响筒等。使幼儿能够处于观察探索的环境中,引导幼儿主动活动、大胆创新。为了让幼儿认识磁铁,我放置了一些铁制品以及其他材料制成的物品在科学区里,先让孩子用磁铁去吸各种各样的东西,鼓励其积极探索,发现磁铁的奥秘,启发孩子去思考:为什么有的东西磁铁吸不起来,而如果在布片下放一块铁,那么布片就会被吸起来呢?如果把铁制品放在水里、包在纸里或埋在沙子里,磁铁还能吸住它吗?我发现,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情绪都比较高涨,思维也很活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
  此外在“吹泡泡”这一活动中,教师先让孩子体验吹泡泡的活动,然后提出问题:“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啊?” “我们是用什么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吹出来的?”激发孩子积极进行思考,等到其有所发现时,教师再问:“如果我们用其它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来吹,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进一步地激发幼儿的思维,然后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实验。
  四、提供操作材料,激发探索创新精神。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应提供大量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供孩子选择,允许孩子多次使用某一种材料或多次进行某一活动。材料是开展科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物质材料,幼儿就不能充分的利用双手去玩、去探索、去创新了。
  比如在进行“一切都在变”的活动中,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糖、水、冰块、碘酒、米、沙、纸、火柴等等操作材料。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就会惊喜的向老师报告自己的新发现:“冰块不见了”、“盐放进水里慢慢不见了”“纸遇上火就烧成灰了”……这是因为教师所提供的操作材料,能让他们直观形象的理解“事物在变化”这一科学现象。
  总而言之,每名孩子都具有创新的潜质,只要教师及时深入地挖掘出这种潜质,再给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展示的“舞台”,就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三创”人才。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海路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研发的中速磨煤机,年内产销突破300台,出口签单超过2亿元,数量56台。
ABB集团成立于1988年.由瑞典的阿西亚(ASEA)公司和瑞士的布朗,勃法瑞(BBC Brown Beveri)公司合并而成。ASEA公司成立于1983年.BBC公司成立于1891年。
通过YJ620A型旅行客车的空调(冷气)系统试验,探讨了太阳幅射和路面覆盖层对车辆热负荷的影响,提出了试验方法改进建议
新《纲要》科学领域中指出:“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让孩子学科学,首先要激发孩子对周围世界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是科学启蒙的关键所在。  一、通过引导幼儿亲历生活来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幼儿在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特质告诉我们:幼儿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被内在的好奇心驱使,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周围世界。成人眼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孩子关注的
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明显增强,建立完
本刊讯 10月14日,由正泰电气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LW43—252高压穴氟化硫断路器、126千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等7个系列的高压开关产品在上海通过了行业鉴定。这标志着正泰
作为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基础、综合的学科,就是要让孩子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的搞科学,让孩子在探求大自然奥秘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在这种科学的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行为方法的有效途径。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精心设计“教”的过程,切实促进学的转化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的“学”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常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语文学习的情趣体验。考察日常教学中的几个案例,不难发现当下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介入和“学趣”迷失的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语文课教学内容倾向“说教”:二是语文课教学过程忽视“体验”:三是语文课教学方式“单调机械”:怎样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堂焕发应有的魅力呢?  一、还原语文本色,呈现情境  1、再现生活情境。语文的外延就
信息素养最早可以追溯到图书检索技能,并迅速从图书领域扩展到整个教育行业乃至全社会。信息素养早期的研究以对信息的分析为核心,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的采集和对信息的处理。随着
现有英语学习条件下,仅依靠听、说的信息输入毕竟有诸多限制,而阅读则是实现大量语言信息输人的可靠途径。研究增加小学英语阅读信息量的途径。从英语阅读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