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与惩罚教育运用探析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_hu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赏识教育,强调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对其进行肯定和赞扬,让孩子获得愉悦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同时,对行为结果的赏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此行为的印象,提高学生养成良好行为的几率。可见,所谓赏识教育,并不是指简单地表扬学生,让其收获愉悦的心情,而更重要的是赞赏后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强化。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有善用赏识和惩罚,才能让赏识和惩罚成为工作中的助力。
  一、赏识应目标明确
  近些年来,“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表扬的话语常常出现在老师和家长的口中。的确,这样的鼓励能给孩子信心,但不经意间,我们对学生的赏识便流于形式,因为我们在通过这种方式赞赏学生的时候,往往忘了告诉孩子为什么他会获得赞赏。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变会从关注被表扬的行为本身,转移到了获得的奖励上,一旦教师或家长给予的奖励不能够满足他们,他们便不再会按照要求去做,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所谓赏识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表扬学生,它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信心或愉悦感,而是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在学生实施良好行为的过程中赏识他,能够激发他的兴趣和行为动机,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行为。而如果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赏识,则是一种强化,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上称为“正强化”。所以,我们在赞赏学生的时候,与其丢给孩子一句“你真棒”“你真好”,不如说“你的书写很认真”“你的声音很洪亮”“你的坚持不懈让老师喜欢你”,让孩子“知其所以然”,清楚地明白是什么让他获得了赞赏,这样才能达到强化行为的最终目标。
  二、正强化与负强化并用
  如今,我们教育学生的方式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彼时私塾先生对于调皮不听话、不完成功课的学生,有戒尺以示警告。而今日,似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强调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有缺点和不足。《诗经·卫风》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生就如同一块块有瑕疵的璞玉,只有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长为君子。而教师,就是一位位雕刻师。所以说,在教育的道路上,惩罚必不可少。
  提到惩罚学生,很多人会联想到那些老师殴打、拉扯、辱骂学生的新闻。但是这些行为并不是惩罚,而是体罚。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绝对不应出现体罚学生的行为,但惩罚却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惩罚就是一种负强化。惩罚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感到害怕或难过,而是通过不利的影响,减弱其不好的行为。教师常用的批评,就是一种惩罚;家长没收孩子的玩具,取消孩子玩耍或看电视的时间,这都能给孩子带来不利的感受,都能算作是惩罚。只有当正强化与负强化交替作用于一个孩子的行为时,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得到改善。所以说,适当的惩罚必不可少,但矫枉过正,过分强调赏识,也是不可取的。
  三、赏识与惩罚相结合
  赏识与惩罚、正强化与负强化,都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而对教师而言,这就像是两把工具,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才能将璞石雕刻成美玉。
  (一)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在对学生的奖惩上,也同样应该如此。对于常常受到表扬的“优等生”,老师的表扬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表扬的强化作用并不明显。但如果是一个平日里总被批评的孩子,偶尔受到一次表扬,他便能深深地记住自己被称赞的原因,并且强化自己的良好行为。同样,一个总被表扬的孩子,在犯了错误之后,一次偶尔的严厉批评,可能比谈话更有效果。
  (二)制定规范的惩罚制度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学校里孩子的自由是建立在学校严格的规定之下的,在规定以内,给予相应的自由,而违反了规定,也一定会受到惩罚。
  美国的教育惩戒形式主要有 9 种,分别是:训示、剥夺权利、留校、学业制裁、短期停学、长期停学、惩戒性转学、在家教育、体罚。对比看来,我国的教育惩戒形式还停滞在第一点上,少了手中的一把“戒尺”,训示也就成了空话。对一些常常犯错的学生,教师也会让学生留校进行批评教育,但往往“吃力不讨好”,会招致家长的投诉。我们所缺少的,是惩罚的规范性,因此建立健全的惩戒体制,才能帮助教师确定学生的行为是否该罚,该如何惩罚;才既能帮助教师有效管理学生,也能够规范教师行为,减少教师有违师德的行为。这既是对学生的保护,也是对教师的保护。
  总而言之,赏识与惩罚都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手段之一,賞识与惩罚要达到的效果,可借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评价20世纪80年代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一个比喻来总结:教育有一个梯子和一张网,赏识就是梯子,它用来帮助学生向上爬;惩罚就是一张网,用来防止学生跌入深渊。
其他文献
一、使用情况 WK—10A型挖掘机正式投入生产是1988年元月,到1990年底,总作业时间6782h,采掘总量2786278t,平均作业效率是4m~3挖掘机的2.35倍,成本消耗也比较低,除了斗齿和钢
摘要:当前中学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面临一些难题,化解这些难题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态度,“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更好地契合了当前中学学校管理的需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确定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是实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青年教师 队伍建设 专业成长  对于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者通常有两种态度:一是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青年教师的培养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
摘要:在當前新课改工作切实推进的背景下,要想不断推进中学教学工作的发展,不仅要积极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还要对中学管理观念进行对应的优化和调整。本文就如何推进中学管理改革及观念转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管理 观念转变  中学管理观念直接影响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管理水平又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要紧密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对新课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积极推进人本管理,让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发展,人们需要应对各种不同的环境和事件。对于新时代的儿童来说,如何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对其未来的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而不同的教养方式又会在孩子身上映射出不同的行为体现。因此在幼儿园老师眼里幼儿表现出面对挫折的不同行为或迎难而上,或逃避退缩。为了研究幼儿抗挫折能力现状及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笔者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蚌埠市及
期刊
教师职业倦怠是如今教育领域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职业倦怠不仅会对教师的身心造成伤害,还会对学校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帮助中小学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有研究结果表明:教龄6~20年的中小学教师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教龄超出25年的教师职业倦怠感逐渐降低。  根据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多种多样
期刊
导引文件是开展项目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开场白”,是制订项目学习方案、开展项目学习活动的引言,是整个项目学习活动链上的开端。导引文件的“导”就是引导,“引”就是索引,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开展的项目学习上,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对所要开展项目学习的内容、方法、思路做到心中有数。现以一年级开展《“鱼”项目学习》时制作项目学习导引文件为例。  一、开门见山的引言  项目学习活动中强调学生唱
期刊
现阶段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必要吗?有!不仅必要,而且需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不仅要抓早,而且要抓实。在以往,很多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划分到德育的范畴,没有单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实二者是有明显的不同,无法等同或者用其一取而代之。其次,在很多小学教育中,往往忽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任教师,其课均由班主任
期刊
在中小学开展文言文教育,首要任务是为了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言诗词课堂阅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是大部分学生存在畏难心理,课堂气氛低沉,对学习阅读文言文兴趣不高,觉得是为考试而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学生被动接受,完全处于死记硬背状态;没有科学性、系统性地教学,完全忠实于文章注释,更没有怀
期刊
自媒体是指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总称。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抖音、美篇等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入校园,它们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创新了学校文化的建设形式。自媒体技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打造学校文化建设新平台  传统的学校文化建设主要依托校园宣传栏、报纸、学生刊物等校园平面媒体,文化内
期刊
学困生也叫差生和后进生,一般也被叫作“问题学生”或“难教学生”,通常指那些学习、行为、思想、心理等方面表现出不良倾向、困难或不适应现象的学生。学困生的特点是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很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时常拖欠,而且严重缺乏自信,因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而经常感到自卑。这种种因素制约了学困生的进步。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该把转化学困生当做重要的工作来抓。笔者任班主任多年,为转化学困生做了很多尝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