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常常会怀想起家乡山东高密的一种花纹图案极似手绘年画的风筝。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风筝在当地十分常见,多为硬架(固定架,也称“硬翅”),其画面上的题材、内容,皆移植于年画中人们喜闻乐见的神话故事、人物传说和吉禽瑞兽、花鸟鱼虫等,带有浓浓的乡土野趣。它们一般体积不大,在30厘米至60厘米之间,很适合儿童牵引戏耍,其色彩对比强烈,空视效果极佳,即使放于百米高空,也一目了然。
与扑灰年画的渊源
此种风筝多产自高密夏庄镇十里堡村,该村早年亦为高密扑灰年画(手绘年画)和半印半绘年画的产地之一。多年前,我曾在该村寻访到一位扎糊、绘制风筝的老艺人,当时是带着专项任务去的,主要是向他了解有关年画方面的旧事,计划来年有时间私下里再去详细记录他个人的事迹。其间与他电话联系了数次,老人热情很高,决心重操旧业,一展才艺,并瞩我替他打听何处能买到毛头纸和颜料。没想到时隔半年,其家人就给我传来了不好的消息,说老人与世长辞了,让人不胜伤感。就这样,高密具有扑灰年画绘画方式的风筝随着最后一位传人的离世,就像断了线一样飘落了。
风筝,初始名“木鸢”,是以木和竹仿鹰体状制作而成的,借风力牵引放飞,可用于测绘和传递消息。这方面的事例,史料中多有记载,如春秋时期鲁国工匠鲁班造木鸢以探宋城;汉代大将韩信利用人造之鸢飞临楚营上空,唱楚歌动摇楚军军心等等。唐代造纸产业有了大的发展,取代以轻薄的纸来糊制,而名之为“纸鸢”。五代时,有人为增加生趣,在纸鸢上系以竹哨,“使风入竹,如鸣筝”,而得“风筝”之名。后来,放风筝娱乐性能大增,广为传扬,成为初春清明时节一项重要的室外活动。风筝状貌亦不仅局限于鹰的式样,如燕子、蜻蜓、蝴蝶、蜜蜂等,纷纷亮相,就连水里游的鱼也要把它捧上天,并汇编成了图谱流传于世。
高密风筝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但根据高密扑灰年画制作史及相关资料,口传其流行于明代晚期,还是比较可信的。这一时期,正是高密扑灰年画的成熟阶段,这为多种类民间工艺的并存创造了可能。再则,放风筝作为传统习俗,在民间由来已久,市场的需求促使年画艺人参与风筝的绘制,多开辟一个增收的门径,就多一条出路,此亦符合低阶层工匠谋生的需求。
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机械化印刷技术的引入,印刷年画(月份牌年画)大量出现,高密这种纯手绘扑灰年画日渐衰微。迫于生计,大部分年画艺人改行,专门绘制简便易行、仍受人们欢迎且本小利大的风筝,使扑灰年画这种古老技艺重现生机。
道道工序有讲究
绘制风筝利用的是农闲的空,一般在秋收过后至春节前,或卖完年画、过了春节以后这段时间。制作这样的硬翅风筝要先绑扎形体骨架后再糊纸,骨架用粗细不一的竹条组合构成,梁要选用笔挺粗硬的竹条,弯曲处用火烤,结合部捆扎所用的绳子多为麻绳。麻绳两头用手一捻,拿浆糊粘上,干了,就结结实实凝固在了一起。
扎骨架要按比例来扎,否则扎出的风筝会不正,不是头重,就是偏沉,放飞不起来。比例有可参考的数据,如梁高80厘米,翅长就要在100厘米;头宽27厘米,尾(脚)宽就要在40厘米左右。还要形成角度(翅子呈弓形),如梁与翅膀的中心角度,据说是30度。大小都确定了标志,用墨在竹条上划出线,标注好长短数,名“风筝尺寸”。有了尺寸,做风筝就省事多了,每个品种都可批量生产,做出来的风筝可以说个个都是标准器。
纸用的是潍坊产的毛头纸,这种纸可就近进货,且价格便宜。据说使用这种纸还有一个好处——咬色(能存住颜色,不跑色)。糊纸要分片往上糊,如糊单个人物的风筝,用4块纸,每个翅膀各一块,头、脚各一块;复杂一点的,如两个人物的,头部就再多加一块纸。
有一种风筝的眼睛是经过特殊加工的,其上额外安置一构件,上穿两只用竹和纸糊制的圆圆的眼睛,风吹动这两只眼睛,会呼呼地转动,名“活眼风筝”。另有一种蝴蝶风筝是带须的,上边的两根须绑扎在翅膀根上,下边的两根尾翼绑扎在翅膀根下,须头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所涂的颜色有红有绿。须很软,风一吹动就会上下招展摆动,似在翩翩起舞。
制作这样的风筝,相对来说要费一点事。糊完纸,要先开墨线,也叫“开底子”,即勾勒出画面的轮廓线条。此道工序多由绘画技能好的人(大师傅)来掌控,其一手持握住风筝的把,一手持笔勾画,勾画出一定数量以后,交由上色人员填色。上色这道工序与扑灰年画和半印半绘年画上色步骤一样,不同的是给风筝上色是属于保密性的,多由男人来干,怕外传。偶有把手艺传给闺女的,也有严格的规定,外嫁以后要严守秘密,不能私自授艺于外人。
我曾在另一个村庄遇见一位娘家是住在十里堡村的妇女,会调制颜色。据说,她嫁到婆家以后,利用一技之长,带动起该村很多人扎制风筝,而唯独调制颜色一法,始终守口如瓶。画风筝时,她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专管调制颜色,任何人不得入内,谁需要上什么颜色了,就端着色盅子来找她要,显得挺神秘。
调制颜色里面有绝方,有的颜色里面要加胶,配兑什么原料,用什么水来泡色,比例多少,都有独到之处。用胶来搅拌颜色,会让色彩光亮,而且还不掉色。如毛蓝和桃红这两种颜色,用手一抹色就掉了,掺上胶就不会掉色。加有胶的颜色要放在炉子上或是炭盆里温一温,化开才能用。谁调制的颜色鲜亮好看,谁的货就卖得快,在市场上就有竞争力。
上颜色,要按顺序一道一道分色块上,一批货只管先上一个色块(这与绘制扑灰年画和半印半绘年画有相似之处),等干了头道色块后,再上第二道色块,不然纸洇,颜色会混合到一块,影响清晰度,显不出画面的立体感。上色多到八遍,按顺序先后,有黑、黄、绿、大红、桃红、蓝等。用色有讲究,比如画人物,上衣是绿色的,裤子要用大红,鞋子用蓝色,这样搭配才好看。或者,人物上衣为桃红色,中间配以黄色,裤子为绿色或蓝色。
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还特意编成口诀,比如,画蝴蝶的口诀是:红靠黄,蓝靠绿,必要的时候加点黑。有些颜色是自制自办的,如黑色,过去用的是从家中烟囱里挖出来的烟灰,里面有土,要拿到磨上推一推,再用胶调拌均匀了,就成了上好的颜料。因需求量大(画扑灰年画和半印半绘年画线稿及印木板年画线稿都要用),20世纪50年代,有专人跑青岛各大工厂联系修理烟囱的,与他们达成购买烟灰的协议,不透露用途,以防价格上涨。蓝色,取自一种植物,俗称“蓝”,外状长得像茄棵,那时有很多村民种植“蓝”,采集其叶片,以此熬制成蓝色颜料;黄色,是用似开而不开的槐树花米粒熬制而成的;绿色,是用槐树结出的果,俗名“槐绿豆”、“槐绿铛”,捣碎后熬制而成的。
制作风筝忙的时候需要雇人来干,有专扎骨架和糊纸的,工钱按劳分派(扎架的工钱高,糊纸的工钱低)。货卖到高密城西诸乡镇及周边县市和内蒙古等地,远销的货用木箱装,上注明“小心轻放”的字样。摞叠起来的风筝,翅膀尖角与尖角之间用剩余下来的边角纸相隔离,以避免相互戳破。20个为一扎,100个为一捆,往外批发。天不明就有人来进货,有时别人急着提货,为了赶货,色不干,就把家中的锅烧热,用锅来烘烤颜色。
为了不耽误时间,有一种风筝的画样是学徒者比量着大师傅所画的画样来画的,所勾的线条顾头忘了顾尾,显得拘谨,放不开。头脸很重要,俗称“抱头子”,是整幅画面的“提神”之处,提不提神,全看一张脸了。画头脸完全照搬了画扑灰年画头脸的手法,即首先要粉脸,再上粉红色彩,开媚眼,这样一张脸看上去粉嘟嘟的,会显得格外好看。初学者轻易不敢上手描画头脸,即便全部的颜色都上完了,这一部位也要空出来留待大师傅补充,这样能够掩盖代笔勾线所遗留下的缺陷。如此合作,产量明显提高,销量又不会因此下降,是突击完成订单所采取的较明智的一种办法。
扎制风筝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拴吊线,也叫“拴吊系”。线,上长下短,两根线与中心梁对准,结系好,一只外观单薄的风筝,便具有了高飞的能力。
摆摊卖风筝,有专门的地场(高密城里的摊位设在神仙巷)。为吸引顾客,小贩们会在背墙上钉上钉子,拉上一排排绳子,把不同花色的风筝分排插在上面,里面有孙悟空和猪八戒,活像是一个神话世界,引逗得从此经过的一个个孩童牵拉着大人的手,不愿意挪动小腿。
因这些风筝关键部位的绘画皆出自扑灰年画艺人之手,除色块安排有异于扑灰年画之外,其技法无一例外都带有“描子勾拉”、“大涮狂涂”的半工半写意味。其画面艳丽,形象追求动感,线条豪放流畅的特点,与扑灰年画相较,如出一炉。比之扑灰年画,高密风筝色彩更加鲜明,称它们为“姊妹艺术”一点不为过。当今天我们再来欣赏高密扑灰年画这一特有的民间艺术时,这些与其绘画风格一脉相承的风筝尤显珍贵。
与扑灰年画的渊源
此种风筝多产自高密夏庄镇十里堡村,该村早年亦为高密扑灰年画(手绘年画)和半印半绘年画的产地之一。多年前,我曾在该村寻访到一位扎糊、绘制风筝的老艺人,当时是带着专项任务去的,主要是向他了解有关年画方面的旧事,计划来年有时间私下里再去详细记录他个人的事迹。其间与他电话联系了数次,老人热情很高,决心重操旧业,一展才艺,并瞩我替他打听何处能买到毛头纸和颜料。没想到时隔半年,其家人就给我传来了不好的消息,说老人与世长辞了,让人不胜伤感。就这样,高密具有扑灰年画绘画方式的风筝随着最后一位传人的离世,就像断了线一样飘落了。
风筝,初始名“木鸢”,是以木和竹仿鹰体状制作而成的,借风力牵引放飞,可用于测绘和传递消息。这方面的事例,史料中多有记载,如春秋时期鲁国工匠鲁班造木鸢以探宋城;汉代大将韩信利用人造之鸢飞临楚营上空,唱楚歌动摇楚军军心等等。唐代造纸产业有了大的发展,取代以轻薄的纸来糊制,而名之为“纸鸢”。五代时,有人为增加生趣,在纸鸢上系以竹哨,“使风入竹,如鸣筝”,而得“风筝”之名。后来,放风筝娱乐性能大增,广为传扬,成为初春清明时节一项重要的室外活动。风筝状貌亦不仅局限于鹰的式样,如燕子、蜻蜓、蝴蝶、蜜蜂等,纷纷亮相,就连水里游的鱼也要把它捧上天,并汇编成了图谱流传于世。
高密风筝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但根据高密扑灰年画制作史及相关资料,口传其流行于明代晚期,还是比较可信的。这一时期,正是高密扑灰年画的成熟阶段,这为多种类民间工艺的并存创造了可能。再则,放风筝作为传统习俗,在民间由来已久,市场的需求促使年画艺人参与风筝的绘制,多开辟一个增收的门径,就多一条出路,此亦符合低阶层工匠谋生的需求。
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机械化印刷技术的引入,印刷年画(月份牌年画)大量出现,高密这种纯手绘扑灰年画日渐衰微。迫于生计,大部分年画艺人改行,专门绘制简便易行、仍受人们欢迎且本小利大的风筝,使扑灰年画这种古老技艺重现生机。
道道工序有讲究
绘制风筝利用的是农闲的空,一般在秋收过后至春节前,或卖完年画、过了春节以后这段时间。制作这样的硬翅风筝要先绑扎形体骨架后再糊纸,骨架用粗细不一的竹条组合构成,梁要选用笔挺粗硬的竹条,弯曲处用火烤,结合部捆扎所用的绳子多为麻绳。麻绳两头用手一捻,拿浆糊粘上,干了,就结结实实凝固在了一起。
扎骨架要按比例来扎,否则扎出的风筝会不正,不是头重,就是偏沉,放飞不起来。比例有可参考的数据,如梁高80厘米,翅长就要在100厘米;头宽27厘米,尾(脚)宽就要在40厘米左右。还要形成角度(翅子呈弓形),如梁与翅膀的中心角度,据说是30度。大小都确定了标志,用墨在竹条上划出线,标注好长短数,名“风筝尺寸”。有了尺寸,做风筝就省事多了,每个品种都可批量生产,做出来的风筝可以说个个都是标准器。
纸用的是潍坊产的毛头纸,这种纸可就近进货,且价格便宜。据说使用这种纸还有一个好处——咬色(能存住颜色,不跑色)。糊纸要分片往上糊,如糊单个人物的风筝,用4块纸,每个翅膀各一块,头、脚各一块;复杂一点的,如两个人物的,头部就再多加一块纸。
有一种风筝的眼睛是经过特殊加工的,其上额外安置一构件,上穿两只用竹和纸糊制的圆圆的眼睛,风吹动这两只眼睛,会呼呼地转动,名“活眼风筝”。另有一种蝴蝶风筝是带须的,上边的两根须绑扎在翅膀根上,下边的两根尾翼绑扎在翅膀根下,须头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所涂的颜色有红有绿。须很软,风一吹动就会上下招展摆动,似在翩翩起舞。
制作这样的风筝,相对来说要费一点事。糊完纸,要先开墨线,也叫“开底子”,即勾勒出画面的轮廓线条。此道工序多由绘画技能好的人(大师傅)来掌控,其一手持握住风筝的把,一手持笔勾画,勾画出一定数量以后,交由上色人员填色。上色这道工序与扑灰年画和半印半绘年画上色步骤一样,不同的是给风筝上色是属于保密性的,多由男人来干,怕外传。偶有把手艺传给闺女的,也有严格的规定,外嫁以后要严守秘密,不能私自授艺于外人。
我曾在另一个村庄遇见一位娘家是住在十里堡村的妇女,会调制颜色。据说,她嫁到婆家以后,利用一技之长,带动起该村很多人扎制风筝,而唯独调制颜色一法,始终守口如瓶。画风筝时,她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专管调制颜色,任何人不得入内,谁需要上什么颜色了,就端着色盅子来找她要,显得挺神秘。
调制颜色里面有绝方,有的颜色里面要加胶,配兑什么原料,用什么水来泡色,比例多少,都有独到之处。用胶来搅拌颜色,会让色彩光亮,而且还不掉色。如毛蓝和桃红这两种颜色,用手一抹色就掉了,掺上胶就不会掉色。加有胶的颜色要放在炉子上或是炭盆里温一温,化开才能用。谁调制的颜色鲜亮好看,谁的货就卖得快,在市场上就有竞争力。
上颜色,要按顺序一道一道分色块上,一批货只管先上一个色块(这与绘制扑灰年画和半印半绘年画有相似之处),等干了头道色块后,再上第二道色块,不然纸洇,颜色会混合到一块,影响清晰度,显不出画面的立体感。上色多到八遍,按顺序先后,有黑、黄、绿、大红、桃红、蓝等。用色有讲究,比如画人物,上衣是绿色的,裤子要用大红,鞋子用蓝色,这样搭配才好看。或者,人物上衣为桃红色,中间配以黄色,裤子为绿色或蓝色。
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还特意编成口诀,比如,画蝴蝶的口诀是:红靠黄,蓝靠绿,必要的时候加点黑。有些颜色是自制自办的,如黑色,过去用的是从家中烟囱里挖出来的烟灰,里面有土,要拿到磨上推一推,再用胶调拌均匀了,就成了上好的颜料。因需求量大(画扑灰年画和半印半绘年画线稿及印木板年画线稿都要用),20世纪50年代,有专人跑青岛各大工厂联系修理烟囱的,与他们达成购买烟灰的协议,不透露用途,以防价格上涨。蓝色,取自一种植物,俗称“蓝”,外状长得像茄棵,那时有很多村民种植“蓝”,采集其叶片,以此熬制成蓝色颜料;黄色,是用似开而不开的槐树花米粒熬制而成的;绿色,是用槐树结出的果,俗名“槐绿豆”、“槐绿铛”,捣碎后熬制而成的。
制作风筝忙的时候需要雇人来干,有专扎骨架和糊纸的,工钱按劳分派(扎架的工钱高,糊纸的工钱低)。货卖到高密城西诸乡镇及周边县市和内蒙古等地,远销的货用木箱装,上注明“小心轻放”的字样。摞叠起来的风筝,翅膀尖角与尖角之间用剩余下来的边角纸相隔离,以避免相互戳破。20个为一扎,100个为一捆,往外批发。天不明就有人来进货,有时别人急着提货,为了赶货,色不干,就把家中的锅烧热,用锅来烘烤颜色。
为了不耽误时间,有一种风筝的画样是学徒者比量着大师傅所画的画样来画的,所勾的线条顾头忘了顾尾,显得拘谨,放不开。头脸很重要,俗称“抱头子”,是整幅画面的“提神”之处,提不提神,全看一张脸了。画头脸完全照搬了画扑灰年画头脸的手法,即首先要粉脸,再上粉红色彩,开媚眼,这样一张脸看上去粉嘟嘟的,会显得格外好看。初学者轻易不敢上手描画头脸,即便全部的颜色都上完了,这一部位也要空出来留待大师傅补充,这样能够掩盖代笔勾线所遗留下的缺陷。如此合作,产量明显提高,销量又不会因此下降,是突击完成订单所采取的较明智的一种办法。
扎制风筝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拴吊线,也叫“拴吊系”。线,上长下短,两根线与中心梁对准,结系好,一只外观单薄的风筝,便具有了高飞的能力。
摆摊卖风筝,有专门的地场(高密城里的摊位设在神仙巷)。为吸引顾客,小贩们会在背墙上钉上钉子,拉上一排排绳子,把不同花色的风筝分排插在上面,里面有孙悟空和猪八戒,活像是一个神话世界,引逗得从此经过的一个个孩童牵拉着大人的手,不愿意挪动小腿。
因这些风筝关键部位的绘画皆出自扑灰年画艺人之手,除色块安排有异于扑灰年画之外,其技法无一例外都带有“描子勾拉”、“大涮狂涂”的半工半写意味。其画面艳丽,形象追求动感,线条豪放流畅的特点,与扑灰年画相较,如出一炉。比之扑灰年画,高密风筝色彩更加鲜明,称它们为“姊妹艺术”一点不为过。当今天我们再来欣赏高密扑灰年画这一特有的民间艺术时,这些与其绘画风格一脉相承的风筝尤显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