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人的气质修养和人格情操美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之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高度统一,而重在内在美,内在美主要体现在气质修养和人格情操的美。
  关键词:人之美;气质修养美;人格情操美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69-02
  
  人不仅是唯一的审美主体,同时也是最高的审美对象。什么是人的美呢?人的美是指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地远离动物性而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那种人性、人格精神和人体和谐共同呈现的整体形象的美。它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其一是体现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以社会美为主;其二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以内在美为主;其三是个体美与综合美的统一,以个体美为主。人的美重在内在美,本文着重谈谈内在的气质修养和人格情操的美。
  一、人的气质修养美
  气质是指人的内在修养的外在个性化显现,主要是后天环境中形成的。气质的美首先在于含蓄有节,英华内蕴。含蓄是我国特有的美学范畴,一般用于风格或艺术手法,其基本意是忌直露,求蕴藉。用司空图的话说则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用于气质,则是从修身养性的角度强调人的心理特点的表现方式。中国哲学的精髓在于中和之美,在人的修身养性上提倡“直而温,宽而柔”“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平和精神。人拥有这种精神,则刚柔相均,曲直相生,有节有度,不卑不亢,不过不及,精神上达到最佳境界。气质的含蓄有节并不意味着世故圆滑。一般来说,德高、学博、识广、才重的人,在气质上也往往有节。可见,含蓄有节,英华内蕴是人的气质之美的一种表现。
  气质之美根源于个性特色之美。“性格,是一个人在处事待物方面所表现的一些关于他如何对人对己对物的基本心理特征的综合”[1](p588)。比如勤劳或懒惰,勇敢或怯懦,豪爽或文雅,固执或随和,粗犷或细腻等等。性格特征构成一个人个性的核心,左右他的兴趣、习惯、智能、情感和气质。气质之美来源于个性之美,但个性千差万别,有优良个性,也有不良个性。优良个性促成良好气质,显现气质之美;不良个性,则产生不良乃至恶劣气质,无美可言。因而,人的气质之美,必须注意培养优良个性,抑制并转化不良个性。如果一个人能将勇敢威武与热情温柔、自信与谦虚、粗犷与细心、稳重与活泼、深沉与坦诚等性格因素和谐地统一起来,构成独特的性格,就会给人以可信、可爱、可敬,可托之感。
  气质之美主要是通过长期的修养达到的。它取决于主体的生活环境,得力于后天的教育和自我修养。一个自强的人,必然会在德、才、胆、识各方面完善自身的气质。德,是气质修养的思想基础,直接关系到气质修养的性质、完善程度和表现形式。才、识是气质修养的动力,它使主体的思维能力、情感能力、意志能力、审美能力、洞察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进而促进人的气质优化。胆,即胆量和勇气,是一个人自信力和创造力的标志。具有超凡胆量和勇气的人,才能够具有优于常人的感受力、承受力,表现出反应的敏捷性和情绪的稳定性。在逆境和顺境中,都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接受新的挑战。由此可见,气质的美离不开德才胆识的修养。
  二、人的人格情操美
  人格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呈现的品质特征和行为模式。情操是指高级的社会情感与相应行为方式结合的产物,即情感与操守的统一,具体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因素。人格情操美则是远大崇高的理想美、持节不移的操守美、胸襟广阔的气度美、自律不懈的修洁美和高尚雅洁的情趣美的结晶。
  趋向崇高的理想美是人格意识的重要内涵,决定人的价值取向。崇高的理想是照耀人生前进的彩光,也是人格情操美的心灵源泉。古人说:“少年心事当拿云”,便是对理想美的一种倡导。
  持节不移的操守美是人格情操美的又一重要表现。操守是指与社会情感相应的行为方式,泛指人的气节、品德。不同的政治信仰,不同的阶级提倡不同的操守。但自古以来,人们公认诸如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临危不惧、临难不苟以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节操,都是善的和美的、是节操美的表现。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大义,苏武持节而不辱,文天祥临难而不苟;在抗日烽火中,“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慨然投崖等,都显示着崇高的持节不移的操守美。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无神论者布鲁诺一生坚持真理。当他被宗教裁判所处以死刑时,面对熊熊烈火,他拒绝忏悔,至死不渝,为后人树立了操守美的光辉榜样。
  胸襟广阔的气度美。气度是指“人格所达到的某种境界。现实生活中所说的气度,往往用来指一些人对外界事物的影响采取一种宽宏,豁达,谦逊,诚实的态度。”[2](p95)古人把“浑然和气”看成“居身之珍”,主张“和气致祥”“宽则得众”。大凡具有气度美的人,胸襟广阔、宽宏大量、容人兼物。遇到与自己意见有分歧的人,能够互让互谅,求大同,存小异;在被误解时,能够宽宏大度,不计得失,被恶意中伤时,光明磊落,沉静自持;与人相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求全责备,表现出博大的胸怀,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修养。
  自律不懈的修洁美。“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3](p1075)追求人格情操的美,不可不修身养性。中国古人把“正心”“诚意”“修身”作为一个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主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也提出:“教养是有教养的人们的第二个太阳。”[4](p1076)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修洁美,即不为物欲所动,不为人欲所误,不贪私,不苟取,做到如孟子所言的“慎独”,修德洁身,趋向更完美的人格。“一念贪私,万劫不复。”[5](p147)明代洪应明告诫人们“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6](p86)修身养性,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只有锲而不舍地自察、自省、自剖、自律,“吾日三省吾身”方可达到修洁之美。
  高尚雅洁的情趣美。一个拥有人格情操美的人,应该追求高雅的情趣。情趣虽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态度、兴味,但它是审美理想、审美修养的一种表现,审美能力的一种标志。一个人倘若不具备高尚雅洁的审美情趣,就只是一种停留在一般伦理道德、知识水准上的人格,只有不断以高尚雅洁的审美情趣去滋润、浇灌自身的人格情操,获得善和美的双重价值,人格情操美才会由伦理道德层次升华为审美层次,达到一种超然脱俗、纯净优美、悠然自得的最高境界。正如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指出的:“美,作为最高价值,可以说是为了人类牺牲自己……美是人生的希望,美是人格的光辉。”[7](p192)因此,高尚雅洁的情趣美,是人格情操美完善的重要标志。一个追求低级趣味、热衷感官刺激、欣赏品位低下作品的人,不会有人格情操之美。
  总之,人之美的表现多种多样,有外在的,有内在的,但心灵美是人之美的核心和灵魂,是外在美产生的根源。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人的躯体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存在,而是在形状和构造上既表示它是精神的感性的自然存在,又表现出一种更高的内在生活,因此就不同于动物的躯体……”[8](p126-127)所以,我们在研究人之美的时候,更要重视研究人的内在美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清.心理学概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2\]\[3\]\[4\]邢贲思,周汉民.人生知识大辞典\[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5\]\[6\]洪应明.菜根谭全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日)今道友信.关于美\[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8\]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其他文献
摘要:态度是一个人对某种事或物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态度,尤其是不良态度形成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是,态度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也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态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和技巧来转变教育对象的不良态度,从而使教育对象的身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态度;方法;技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随着高校的扩招、改革和发展,为学生党支部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挑战和任务。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党建工作着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概括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
期刊
摘要: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开放大学将突破传统教育时空的限制,推进教育大众化和终身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开放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24-02    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我们今天的教育面临严重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正向我们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目前正在使用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教材必须进行适当的“二次加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本素养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该教材时,主要应做到“一增一减一导”,即:增加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减少一些理论难度,重点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概论”课;教材;使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
期刊
摘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叙事传统”中,“十七年”文学的评价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洪子诚在对“十七年”文学的讨论中,对文学环境的描述占了较大的篇幅。陈思和的“民间”理论在解释“十七年”和“文革”文学的时候颇有新意,但是却无法用此整合整个当代文学史。  关键词:洪子诚;陈思和;“十七年”文学;当代文学史;文学史写作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关键是对教育对象的思想进行教育。教育者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并促使其外化为行为,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很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达到统治阶级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特点;地位
期刊
摘要:结合新形势下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出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不动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坚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坚持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建设一支适应形势发展的“大政工”网络队伍。  关键词: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6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密度最高的人群,可以说,上网已成为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个性、思维、行为以及价值观既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在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了高效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电教管理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加快改革步伐势在必行,要采取电教管理的新模式,加强对电化教育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电教人员素质,建设电教环境以及加强教学软件管理的应对措施,以促进电教管理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教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43-01    电化教育强调现代教育媒体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的教
期刊
摘要:毛泽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具人格魅力和深远影响的时代巨人之一。根本的原因在于毛泽东的不拘一格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以及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高瞻远瞩、勇于创新;意志坚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豁达开朗、宽宏待人和团结奉献精神尽展人格魅力。毛泽东的人格魅力迄今仍是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撑和不竭的动力之源。  关键词:毛泽东;人格魅力;探微  中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