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笔者听一位老师执教方纪的《三峡之秋》,主要片断实录如下:一上课,教师就播放了一段有关三峡风光的录像带。接着全班集体朗读课文,并请几名同学简要概括一下文章的层次和大意。此后,教师出示幻灯片,问题如下:1.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2.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3.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4.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5.你知道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这几个问题在师生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课后,笔者与上课教师探讨: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他说还没有具体思考过,只是想把这节课上“活”,注意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拓展……是的,新课程提倡课要上“活”,提倡课内、课外的链接,但是这样的“活”和“链接”是为什么目的呢?学生在这热闹的课堂上又学到了什么呢?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学目标意识的淡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失落,可能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堂课如果没有一个明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课堂也就失去了方向,教与学就会游离文本,甚至会游离学科。
对教学目标的再认识
无论哪门学科,课堂教学都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无论哪一种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都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落实到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上。“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学校教育目的范畴的一个具体概念,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崔允漷《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是的,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它反映着教师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哪些进步与发展的期望与追求,并且“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必须服从它”(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听课和评课》)。
语文课程目标的要义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目标的陈述采用了“总——分”的形式,体现了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特点。有两条线索:纵向线索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总目标的十条当中,大致而言,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后五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与能力”这个维度。横向线索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新的课程目标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出发,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现代社会对语文活动和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告诉我们,“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创新之处,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亮点所在,“维度”一词可能使我们联想到几何学中的长、宽、高,这是物体的三个维度;由于有这样三个维度,物体呈立体状,而不是点、线、面的平面状。语文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也应该理解为立体的目标,而不是单一的线性目标或呆板的平面式的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如何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呢?我们认为,语文的人文性是在语文的工具价值实现过程之中得到体现的。人文教育应该是所有学科都要承担的共同责任,而不是语文所独有的。语文,只有首先使其工具价值得到体现和实现,才具有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所谓统一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人文性,而不是只追求单纯的语文,不只盯着工具,不排除承担一定的人文责任,在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美好的情感,陶冶审美情操,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吴心田)。
在语文学科人文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大环境下,课堂教学有些过分地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于知识和能力目标,—带而过,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听说读写能力受到很大影响,这一现象应引起重视和思考,应该认识到,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才有落实的载体。
2.过程、方法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关系。
过程是一种途径,过程的价值在于使学生经历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与建构,经历失败的痛苦与成功的喜悦。方法是学习的方法,探究的方法,合作的方法,方法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过程和方法”是一条基本线索,用以联系、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和相关内容。具体地说:语文知识分为内隐和外显的两类,内隐的语文知识要在过程中内化、吸收与表达;外显的语文知识也不能脱离内化的过程,直接以结果的形式出现;语文学习的能力更多的是一种言语,应用与实践的能力,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形成和提高;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无一不是体现在言语实践与教学过程之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过程和方法”为主轴,或者说是核心目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应该在“过程”中体现,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不应该是我们刻意和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隐含和糅合在前两个维度实现的过程之中。
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
1.拟定准确的预设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过于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拟定准确的预设目标,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语文教师预设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首先要站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高度,从语文课程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要求出发,要有意识地从三个维度考虑,要避免遵从习惯思维而顾此失彼,要三维一体,三维并重。
(2)根据具体内容、学生与情境来确定目标的重点:尽管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水平是我们陈述教学目标的一个主要因素;其次,教学内容的不同,也会使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有些课可能知识技能的成分多一点,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教学目标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为以后学习说明文打下基础;有些课比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提醒幸福》一文,可以将目标定位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细心体会幸福的真正含义,在生活中发现幸福,品味幸福,珍惜幸福,享受幸福。
(3)教学目标明确有序。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是有层次的。从宏观层面上讲,有阶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直至课时目标等不同的层次。在确定课时目标时,教师首先要把握住宏观的层次,以便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从微观层面上讲,课时目标的层次更具有操作价值,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组织起一种定向、有序、系统的教学活动。
课时教学目标的层次,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而定。一般说来,在学习陈述性知识时,应根据“掌握知识的三级水准”(懂——会——用)来确定;而在学习程序性知识时,教学目标的层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低到高,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角度考虑。如《三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四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利用书下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写的是什么);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运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或学过的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声情并茂的“三峡导游词”,(高认知水平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用普通话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技能性、积累性目标);
前三条连起来就是一个非常有序的学习过程,第四条可穿插在此过程中进行。
2.充分重视生成性目标
课堂教学除了预设的目标,还要善于捕捉过程中逐渐生成的目标。学生在经历、体验或探索活动中,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思考角度、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答案的不唯一性与差异性,都是学生创造的生动的教学资源,只要注意倾听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能从中提炼、生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据此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互动,就可能实现超越预设目标的跳跃式发展。
如《斑羚飞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新授课结束时,有同学提出课文的标题可以改动一下,全班同学积极参与,生生互动,列出了以下标题:(1)永远的彩虹;(2)死亡桥墩;(3)彩虹的姐妹;(4)永不消逝;(5)血染伤心崖:(6)敬畏生命。不敢说学生修改后的标题究竟比原标题高明多少,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课文标题的修改活动,自我解读了课文,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发展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达到了非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有这样,语文课程对于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才能承担起应该担当的母语教育的责任与义务,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让我们的每一节课与教学目标同行。
对教学目标的再认识
无论哪门学科,课堂教学都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无论哪一种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都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落实到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上。“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学校教育目的范畴的一个具体概念,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崔允漷《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是的,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它反映着教师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哪些进步与发展的期望与追求,并且“课的一切方面,组成部分和阶段都必须服从它”(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听课和评课》)。
语文课程目标的要义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目标的陈述采用了“总——分”的形式,体现了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特点。有两条线索:纵向线索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总目标的十条当中,大致而言,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后五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与能力”这个维度。横向线索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新的课程目标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出发,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现代社会对语文活动和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的“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告诉我们,“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创新之处,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亮点所在,“维度”一词可能使我们联想到几何学中的长、宽、高,这是物体的三个维度;由于有这样三个维度,物体呈立体状,而不是点、线、面的平面状。语文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也应该理解为立体的目标,而不是单一的线性目标或呆板的平面式的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如何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呢?我们认为,语文的人文性是在语文的工具价值实现过程之中得到体现的。人文教育应该是所有学科都要承担的共同责任,而不是语文所独有的。语文,只有首先使其工具价值得到体现和实现,才具有作为一门学科的意义。所谓统一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体现一定的人文性,而不是只追求单纯的语文,不只盯着工具,不排除承担一定的人文责任,在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美好的情感,陶冶审美情操,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吴心田)。
在语文学科人文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大环境下,课堂教学有些过分地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于知识和能力目标,—带而过,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听说读写能力受到很大影响,这一现象应引起重视和思考,应该认识到,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才有落实的载体。
2.过程、方法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关系。
过程是一种途径,过程的价值在于使学生经历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与建构,经历失败的痛苦与成功的喜悦。方法是学习的方法,探究的方法,合作的方法,方法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过程和方法”是一条基本线索,用以联系、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和相关内容。具体地说:语文知识分为内隐和外显的两类,内隐的语文知识要在过程中内化、吸收与表达;外显的语文知识也不能脱离内化的过程,直接以结果的形式出现;语文学习的能力更多的是一种言语,应用与实践的能力,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形成和提高;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无一不是体现在言语实践与教学过程之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过程和方法”为主轴,或者说是核心目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应该在“过程”中体现,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不应该是我们刻意和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隐含和糅合在前两个维度实现的过程之中。
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
1.拟定准确的预设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如果这一底线都坚守不住,过于重视生成性目标,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无目的’的误区”。拟定准确的预设目标,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1)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语文教师预设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首先要站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高度,从语文课程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要求出发,要有意识地从三个维度考虑,要避免遵从习惯思维而顾此失彼,要三维一体,三维并重。
(2)根据具体内容、学生与情境来确定目标的重点:尽管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水平是我们陈述教学目标的一个主要因素;其次,教学内容的不同,也会使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有些课可能知识技能的成分多一点,如《中国石拱桥》一文,教学目标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为以后学习说明文打下基础;有些课比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提醒幸福》一文,可以将目标定位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细心体会幸福的真正含义,在生活中发现幸福,品味幸福,珍惜幸福,享受幸福。
(3)教学目标明确有序。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是有层次的。从宏观层面上讲,有阶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直至课时目标等不同的层次。在确定课时目标时,教师首先要把握住宏观的层次,以便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准确定位。从微观层面上讲,课时目标的层次更具有操作价值,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组织起一种定向、有序、系统的教学活动。
课时教学目标的层次,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而定。一般说来,在学习陈述性知识时,应根据“掌握知识的三级水准”(懂——会——用)来确定;而在学习程序性知识时,教学目标的层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低到高,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角度考虑。如《三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四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利用书下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写的是什么);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运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或学过的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篇声情并茂的“三峡导游词”,(高认知水平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用普通话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技能性、积累性目标);
前三条连起来就是一个非常有序的学习过程,第四条可穿插在此过程中进行。
2.充分重视生成性目标
课堂教学除了预设的目标,还要善于捕捉过程中逐渐生成的目标。学生在经历、体验或探索活动中,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思考角度、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答案的不唯一性与差异性,都是学生创造的生动的教学资源,只要注意倾听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能从中提炼、生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据此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互动,就可能实现超越预设目标的跳跃式发展。
如《斑羚飞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新授课结束时,有同学提出课文的标题可以改动一下,全班同学积极参与,生生互动,列出了以下标题:(1)永远的彩虹;(2)死亡桥墩;(3)彩虹的姐妹;(4)永不消逝;(5)血染伤心崖:(6)敬畏生命。不敢说学生修改后的标题究竟比原标题高明多少,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课文标题的修改活动,自我解读了课文,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发展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达到了非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有这样,语文课程对于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才能承担起应该担当的母语教育的责任与义务,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让我们的每一节课与教学目标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