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风潮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6vi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14年,84岁的贝里尼完成他晚期最著名的一幅作品——《诸神之宴》。画面情节来源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盛宴》中的诗句,描述在一次酒神的盛宴中,生殖神普里阿普斯萨因为行为不检,在宴会中出丑的事情。
  画面具有极强的写实性,从每个神祗的动作、表情,到细微之处的背景、装饰,无不精妙。在画面中央及稍偏左的地方,一男一女分别手持一件青花大碗,下方戴着一顶松针叶头冠的森林和田野之神佛恩乌斯手中则拿了一件青花杯。
  古希腊时期,瓷器尚未出现,而贝里尼显然是在画面中加入了当时的器物,连神祗都使用来自中国的瓷器,可见中国瓷器在当时欧洲的地位和影响。贝里尼是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的视角,代表了当时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文化的主流。
  贵族的专属
  在15至16世纪的欧洲,中国瓷器往往被视作极为贵重的物品,只有贵族才有能力拥有。当时的意大利贵族,常以能够拥有一件中国瓷器为荣。因而,在当时的神话和宗教题材画作中,偶尔能看到中国瓷器的身影。它们在神祗与耶稣基督的手中,显示出当时社会对于瓷器的重视。在一幅绘制于1495年至1505年之间的东方三王朝见基督题材的油画中,可以看到一件青花小杯子,里面装满了金币,以进献给耶稣基督。对于画中的青花瓷杯,有人认为是明早期永乐的样式或者嘉靖的样式,但是也有些人认为这件瓷器应该跟这件油画绘制的年代相去不远。但无论如何,可由此看出中国瓷器的贵重,似乎只有身份不同寻常的人才能使用。
  在此后的近三个世纪里,中国瓷器都被视作极为珍贵的物品而备受追捧。
  当时能够运往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有限,因此价格昂贵,堪比黄金,但却依然阻挡不住欧洲贵族的购买热情,往往是一批瓷器刚刚运抵,就被王室和贵族抢购一空。在他们的宫殿、邸宅、陈列室中,经常能看到展示的中国瓷器,他们以此显示其身份的高贵与品位的高雅,同时也作为王室的财产,加以炫耀。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的西班牙皇宫收藏有中国瓷器三千余件;而在葡萄牙王后的财产清单中,中国瓷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葡萄牙王后、公主的手镯都是中国瓷器,葡萄牙国王赠送给意大利国王的礼物则是四个中国描金瓷“对虾”,不仅自己喜欢,王后还委托人在中国订烧自己肖像的餐具,赠送给有功的士兵;英国玛丽女王的宫中,专门设置了许多玻璃橱,用以收藏和摆放中国瓷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更是酷爱收藏中国瓷器,凡尔赛宫内的托里阿诺宫,即以陈列着路易十四珍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而著名,待到路易十五,更是夸张到要熔尽国内所有银器,以换取中国的瓷器。
  平民的喜好
  1602年,荷兰人劫持了一艘葡萄牙商船,然后在米德堡进行了拍卖,船上装载的大量中国外销瓷器引来了大批富豪贵胄参与拍卖,其中甚至不乏如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英国国王詹姆斯等各国君主,最终,这一船瓷器使商人获纯利500万盾。这极大地刺激了欧洲的各个阶层,上流社会自然向往更多的精美瓷器,普通百姓也对这种充满异国情调的器物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而商人们更是将这视作发财的良机。自此,欧洲对于中国瓷器的进口数量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瓷器从罕见的珍宝成为普通的用品。有资料显示,自1604年至1657年,荷兰进口了300万件中国瓷器。而整个欧洲对于中国瓷器的消费数量当更为可观。这也促使中国瓷走入了欧洲普通人的生活。当时一位银器艺术家的富孀吉梅伦波洛夫人就以收藏中国瓷器精品而闻名荷兰。
  17世纪尤其是18世纪以后,中国瓷器在欧洲的平民中间逐渐普及开来,成为欧洲普通百姓生活中极为喜爱的日常用品。当时,每年都会有大量中国瓷器运往欧洲,而每次货船一到,就会引发一场万人空巷的抢购热潮,妇女们蜂拥而至,前往货舱中挑选心仪的器物,经常是货物还没来得及出船舱,就已被抢购一空。英国文豪艾迪生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妇女们常常为打破一只中国瓷器而伤心哭泣,可见她们喜爱此物的程度。”
  随着中国瓷器销往欧洲数量的增多,和瓷器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带有中国瓷器身影的油画作品,其中尤以17世纪的荷兰静物画中出现得最多,也描摹得最为细致。
  17世纪是荷兰静物画的黄金时期,很多当时的静物画家都选择时尚又典雅的中国瓷器作为他们的“模特”。其中,威廉·考尔夫被誉为天才的静物画家,他就特别喜欢画中国瓷器。在他的很多静物作品中,都是中国青花器作为主角。它们与欧洲人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摆在一起,彻底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因为静物画多为实物写生,考尔夫笔下的作品也表现出当时在欧洲社会流行的中国瓷器的基本样貌。
  在另一位荷兰画家范斯崔克的一幅画中,则描绘了一个普通荷兰人家的早餐景象。其中的水果盘就是来自中国的瓷器。从其倾斜的样子可知,它完全就是一件普通的日用品,那青白的纹饰与西方餐点中的面包、金属质的酒壶搭配在一起,丝毫都不显得突兀。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瓷确实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这种在静物画中描绘中国瓷器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不息的风潮
  1610年,《葡萄牙王国记述》一书中记录了对中国瓷器的赞美:“这种瓷器是人们所发现的最美的东西,看起来要比所有金、银或水晶都更为可爱。”这句话也可以代表当时几乎所有欧洲人的想法。在见惯了金银等金属器的奢靡光泽之后,中国瓷器的温润、雅致深深地触动了整个欧洲社会。
  对于之前从未见过瓷器的欧洲人而言,中国瓷器的美轮美奂令人着迷,而那种温润的光泽、细腻的质感,更使之催生出一些神秘色彩,这从当时外国人对于中国瓷器的称呼就可见一斑。在法国,中国瓷器曾被称作“雪拉同”。这个名字来源于17世纪法国小说家杜尔夫一部名为《牧羊女亚思泰来》的作品。当中的男主人公雪拉同,经常穿一件惹人注目的青色斗篷,时髦非常,恰如当时流行于巴黎的中国龙泉青瓷,于是中国青瓷便有了“雪拉同”这样一个绰号。葡萄牙人的想像力更是格外出彩。因为最初运往欧洲的中国瓷器大多洁白光滑,这让葡萄牙人想起了南欧海底一种叫做“小猪”的动物的皮,于是他们便开始用这种海底动物来比喻中国瓷器,称之为“海底小猪”。
  中国瓷器对于西方世界的影响绵延数个世纪,直到19世纪,旅居英国的美国画家惠斯勒依旧在绘画中国瓷器题材的作品。如那幅著名的《来自瓷器之邦的公主》即是他迷上中国瓷器后的佳作。在这件作品中,东方公主站在一张青花图案的地毯上,背后的屏风旁边有一个青花瓷瓶,画面美轮美奂,虽然掺杂着日式风格,但对于从未到过东方的画家而言,能画出如此“神似”的作品,足见其沉迷东方文化之深。惠斯勒在英国的主要赞助人弗雷德里克·雷兰也是一个中国瓷器迷,在他位于伦敦的住宅内,收藏有大量的青白花瓷器。惠斯勒的这幅作品,正是为了装饰雷兰的房间而画。
  油画《诸神之宴》 贝里尼 1514年
  威廉·考尔夫的两幅静物油画
  清乾隆 青花花鸟纹带盖汤盆
  静物油画 简·帕维尔·吉尔门斯 17世纪中期
  18世纪欧洲中产家庭女子用青花瓷喝茶的室内场景 简·约瑟夫·豪曼斯
  静物油画 威廉·克莱兹·海达 1638年
  明万历 青花徽章和题字纹克拉克碗 大英博物馆藏
其他文献
日前,由中国嘉德领衔的首轮秋拍落下了拍槌。在此次秋拍举槌之前,市场将延续今春拍卖的调整还是会峰回路转、重新振作,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而首轮秋拍结果则显示出当前艺术品市场“高端不高、低端不低”的特点。  市场冲高乏力  17.45亿元,这是中国嘉德2012年秋拍的战绩,这一数字比今春的20.6亿元(未涵盖邮品钱币成交额)下降了约18%,显然与2011年秋拍的38.58亿元相比下降的比例是更大。三
期刊
或许七棵白菜团圆,就能够圆满中国人的“白菜梦”了。  “夫昔,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仁也。”(《礼记·聘义》)玉石精致而灵动,温婉而含蓄,正符合东方人的气质。  关于玉白菜的民间传说有很多种:红龙井孝子深入龙宫求取神奇的玉白菜叶救母的故事感人肺腑;茈碧湖中惩恶济贫的玉白菜的故事美丽动人;传说在洱海海底生长着一棵硕大无比的玉白菜,那碧波莹莹、宛若无瑕美玉的湖水,就是一滴滴从玉白菜的心底沁泻
期刊
“艺术品的实质,实际是艺术品对艺术家创作灵感的物化呈现,是艺术家通过对灵感的瞬时捕捉,利用形式、材质等具体构成要素向人们传达的一种共情体验……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的真谛——艺术在参与具体生活时形成的人文内涵以及精神价值。”当代设计艺术不是一个容易理解的概念,今秋,中国嘉德推出的“灵感”艺术设计专场无疑给当前的拍卖界吹来了一股“新风”,而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则在其新一期的嘉德通讯中这样解释他们理解的“设
期刊
“2011年工艺美术全行业销售产值突破1万亿元,实现利税402亿元。”这是记者日前从成都召开的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年会上了解到的。据介绍,去年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战绩,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产业集聚趋势明显。  利润同比增长40%  此次年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周郑生介绍到,去年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标准进行了调整,由“年销售产值500万元以上”升级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
期刊
任何一个行业、一项事业,都是一扇敞开的大门,有人进,有人出,但也有一些人,无论风风雨雨,始终在门内坚守。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20年的进程中,藏家的换代也在持续进行,但总有那么一些熟悉的面孔,从知道拍卖,到了解拍卖,再到深入拍卖,伴随拍卖的成长而成长,老章就是其中的一位。  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到中国内地拍坛第一件过千万元的拍品,老章都是亲历者。如今拍卖都20周年了,他已是国内资深藏家。回想当
期刊
11月初,京城已是树叶凋敝的入冬之景。5个小时的高铁,将我们从“冬季”拉回“秋季”,此时的上海依然绿意葱葱、暖阳袭人。暖阳之下,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座“天圆地方”的建筑分外惹人注目,它便是上海博物馆。虽然今年它刚刚步入了“耳顺”之年,但如潮的人流,昭示着它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壮年”。  如果说永葆青春的秘诀是什么?是文化的力量。  沿着领票的长长队伍,走进的是一座文化的殿堂。此时此刻,在这一殿堂中,汇
期刊
『他们来自何方?路途有多远?他们何时到马六甲或他们进行贸易的其他地方?带来些什么货物?……他们是懦弱的还是强悍的?他们有无武器或火炮?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们的身体是否高大?……他们的国家大吗?国内是否不止一个国王?……他们信奉的是什么?崇拜的是什么?他们遵守的是什么样的风俗习惯?他们的国土扩展到什么地方?与哪些国家为邻?』1508年,只粗略知道中国所产瓷器甚是精致的葡王唐·曼努埃尔为探明中国的
期刊
早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开始之前,国外就已经在拍卖中国文物。然而,尽管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拥有很多国家都难以匹敌的文物收藏资源,但在价格上却远远低于西方艺术品,一幅精美的宋画可能还不敌一张毕加索的随意之作。这是因为,中国文物艺术品没有自己的市场,没有自己的价格体系,没有强大的藏家和受众,也就在世界舞台上失去了话语权。这不仅是中国文物的衰败,也是中国文化的衰败。  要扭转这一局面,单靠喊口号是没有用的,
期刊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1792年,当英使马嘎尔尼要求与中国进一步开放通商时,乾隆皇帝给出了这样的拒绝答复。这一年,距离1514年葡萄牙人首次从新航线抵达中国,已经过去278年。  在这段漫长的中西贸易交往过程中,西方人在不断地接近中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同时,也在积极改
期刊
“全视风景,壮丽可观,允称富国,无物不备。地多泉穴,其房俱三四层不一,而公侯王府,更极崇美。若天主堂、圣母堂、圣人堂纯用石造,奇峻特异,雕饰供器,悉以金银。修道院颇多,而每院修道者凡数百,并设学校,分小学四品,中学二品,大学三品。且有养济院数处,甚广大,更多富贵园囿。”  “玻璃窗、花毡垫、金镶凳、水晶桌,炫耀人目也。”  “有一所非宫非殿,其房如塔,形圆,上下五层相连,有万余间,周围窗户,层层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