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课堂上要培养好全体学生,就要注重素质教育,特别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交际的自信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适时适度地因材施教,这样有既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英语教学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它主要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身体方面看,主要有人的身高,体重,以及各种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从心理方面看,主要有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和其他各种高级意识的发展。英语课程无一例外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在这一新环境,新情况下,教师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的同时,要灌输心里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 依靠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兴趣是心理健康的营养剂。美国应用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问题。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然而,如果我们希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得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对任何教师来说,明智的做法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干的问题。英语新教材恰恰就是为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兴趣而设计,如:look at pictures and the title of readings passage and predict the content.在板书设计方面,图文并茂,鲜活有趣,多方提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编选方面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充分考虑到中学生年龄特征,兴趣和心理需要,广角度,多视角,全方位地择取语言素材。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把握情感主线,激发学生的热情。
学生本该是充满活力,热情洋溢的一个年轻群体,但现在校园却有这么一群学生,他们对学习没兴趣,没动力,对生活没热情,没活力,对未来没目标,没憧憬。每天两点一线,日复一日,度过了高中生活。这显然失去了学生该有的活力和激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用我们爱的情感点燃他们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自觉地利用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的影响,是陶冶教育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任何环境都是以具体直观的生动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对人的影响作用较之抽象说教容易被理解,而且易于激发起人们情感上共鸣。环境的影响作用,不是强制的,是人与人之接触中,不知不觉受其影响的。教育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与爱,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也逃不了一个空虚。我们深知建立师生情感的重要性,它是学生愉快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师生间,生生间的关爱,互助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学情感,使其产生积极心态,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大家知道班主任任教的学科总是领先于其他学科。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关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真诚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用自己的饱满情绪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用自己的爱去感染每位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只要长此以往,坚持下去,有爱心,有耐心就没有融化不了的冰块。
3 采取协作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步伐。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向前推进的时代,是人与人合作的时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戴尔卡内基说:“10个孩子,9个因交际而聪明。”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关系,有利于激励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英语课程也正适应这一特点。英语课是一门语言课,也是一门实践课。课程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通过师生间,生生间互助合作,交流来完成语言的运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合作学习”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且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培养了合作的精神,团结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善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运用激励的方式,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学中说:信念和情感是知转化为行的中间环节。只有当知与有关的情感体验结合时才能变成信念。因此,要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以促使学生形成道德的信念;同时又要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运用激励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张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学生的发展中,自尊与自信是自我意识中核心的人格要素,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对学生自尊自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尊自信来源于成功,而自尊自信又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人格要素,因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是现代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希望获得成功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和内在本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愿望”。“成功教育”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激励的目标,运用激励的语言,采用激励的方式,形成激励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成功,使之在成长中体验欢乐,得到满足,提高自信心,进而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这要求每个教师仔细关注每个学生,充分肯定其成绩和进步,抓住闪光点,专向诱导,激励,使学生感到我能学会,我是成功者。老师必须改变评价方法,创设多种机会,尽量让每个人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一个个“成功”激励他们走向成功。 5 依靠榜样的力量,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
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要有阳光。”要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是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榜样,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以陶冶学生的相应情感。为师者必须言行一致,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给学生做出表率,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言行举止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生是最善于模仿自己的老师,有些学生因为遇到一位优秀的老师,因而树立了长大做一位教师的理想,正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教师蒙曼,她以做教师的父亲为榜样,当了大学的好教师且成为了百家讲坛的优秀讲师。还有些学生受学科教师的影响进入了该学科领域。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教师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能力,而且也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道传递给学生,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这不仅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对本学科的热情和兴趣,而且能进一步陶冶学生的理智感。可见,教师榜样的魅力是强大的。只有一个充满自信、充满活力、心智健康、意志坚强的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因为它能给学生无限的希望;他浑身散发出魅力能深深吸引学生;他自信的形象能不断的激励学生前进;它会成为学生的偶像,能不断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心理健康在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学科教学必须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作为新一代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不仅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授跨文化之道,授跨文化之业,解跨文化之惑,还要以教授语言为载体,为纽带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整他们的心态,实现素质教育的最大化,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历以贤 《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4月
[2] 施方良 《学习伦》(“学生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
[3]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
[4] 绍瑞珍 《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英语教学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它主要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身体方面看,主要有人的身高,体重,以及各种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从心理方面看,主要有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和其他各种高级意识的发展。英语课程无一例外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在这一新环境,新情况下,教师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的同时,要灌输心里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1 依靠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兴趣是心理健康的营养剂。美国应用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问题。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然而,如果我们希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得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对任何教师来说,明智的做法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干的问题。英语新教材恰恰就是为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兴趣而设计,如:look at pictures and the title of readings passage and predict the content.在板书设计方面,图文并茂,鲜活有趣,多方提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编选方面注重科学性,趣味性,充分考虑到中学生年龄特征,兴趣和心理需要,广角度,多视角,全方位地择取语言素材。因此我们要以教材为依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把握情感主线,激发学生的热情。
学生本该是充满活力,热情洋溢的一个年轻群体,但现在校园却有这么一群学生,他们对学习没兴趣,没动力,对生活没热情,没活力,对未来没目标,没憧憬。每天两点一线,日复一日,度过了高中生活。这显然失去了学生该有的活力和激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用我们爱的情感点燃他们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自觉地利用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的影响,是陶冶教育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任何环境都是以具体直观的生动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对人的影响作用较之抽象说教容易被理解,而且易于激发起人们情感上共鸣。环境的影响作用,不是强制的,是人与人之接触中,不知不觉受其影响的。教育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与爱,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也逃不了一个空虚。我们深知建立师生情感的重要性,它是学生愉快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师生间,生生间的关爱,互助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学情感,使其产生积极心态,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大家知道班主任任教的学科总是领先于其他学科。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关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真诚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要用自己的饱满情绪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用自己的爱去感染每位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只要长此以往,坚持下去,有爱心,有耐心就没有融化不了的冰块。
3 采取协作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的发展要适应时代的步伐。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同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向前推进的时代,是人与人合作的时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戴尔卡内基说:“10个孩子,9个因交际而聪明。”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关系,有利于激励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英语课程也正适应这一特点。英语课是一门语言课,也是一门实践课。课程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通过师生间,生生间互助合作,交流来完成语言的运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合作学习”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且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培养了合作的精神,团结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善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运用激励的方式,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学中说:信念和情感是知转化为行的中间环节。只有当知与有关的情感体验结合时才能变成信念。因此,要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以促使学生形成道德的信念;同时又要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运用激励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张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学生的发展中,自尊与自信是自我意识中核心的人格要素,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对学生自尊自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尊自信来源于成功,而自尊自信又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人格要素,因而课堂教学要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是现代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希望获得成功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和内在本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愿望”。“成功教育”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激励的目标,运用激励的语言,采用激励的方式,形成激励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成功,使之在成长中体验欢乐,得到满足,提高自信心,进而获得奋发向上的动力。这要求每个教师仔细关注每个学生,充分肯定其成绩和进步,抓住闪光点,专向诱导,激励,使学生感到我能学会,我是成功者。老师必须改变评价方法,创设多种机会,尽量让每个人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一个个“成功”激励他们走向成功。 5 依靠榜样的力量,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
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要有阳光。”要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是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榜样,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以陶冶学生的相应情感。为师者必须言行一致,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给学生做出表率,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言行举止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生是最善于模仿自己的老师,有些学生因为遇到一位优秀的老师,因而树立了长大做一位教师的理想,正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教师蒙曼,她以做教师的父亲为榜样,当了大学的好教师且成为了百家讲坛的优秀讲师。还有些学生受学科教师的影响进入了该学科领域。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教师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能力,而且也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道传递给学生,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这不仅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对本学科的热情和兴趣,而且能进一步陶冶学生的理智感。可见,教师榜样的魅力是强大的。只有一个充满自信、充满活力、心智健康、意志坚强的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因为它能给学生无限的希望;他浑身散发出魅力能深深吸引学生;他自信的形象能不断的激励学生前进;它会成为学生的偶像,能不断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心理健康在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学科教学必须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作为新一代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不仅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授跨文化之道,授跨文化之业,解跨文化之惑,还要以教授语言为载体,为纽带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整他们的心态,实现素质教育的最大化,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历以贤 《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4月
[2] 施方良 《学习伦》(“学生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3月
[3]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3月
[4] 绍瑞珍 《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