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比中国博士多了一条『腿』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053857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年轻的中国博士生自豪地对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说:“我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诺奖得主笑着说:“我在你这个年龄,已经发表好几篇了。”年轻人不服气地问:“您年轻时除了科研之外还会什么?”“我做过拳击队员,当过足球队长,出版过诗集,我还会拉小提琴……”诺奖得主的话令在座的中国博士生一片愕然。
  这是2009年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上的一幕。参加大会的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博士刘逸说:“诺奖大师的科学精神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浸润,其人格风采与魅力,也让我们仰慕。”
  化学奖得主、瑞士科学家理查德教授对中国博士生说:“必须要找到科学以外的第二条腿,这条腿就在你的生活里。”在讨论中,他向大家展示了一幅自己拿着奶瓶给孩子喂奶的图片,幽默地说:“我是一个理论化学家,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就变成了应用化学家。”当被问及如何平衡科研与生活的压力时,他含情脉脉地指了指自己的夫人说:“这个问题,应该去问我的夫人!”
  中德科学中心中方副主任陈乐生说,我们学生的专业素养很优秀,这毋庸置疑。但中国学生有一种内敛、腼腆的性格,几乎在任何一场讲座中,中国学生从来不是第一个举手发言的人,总是要观望一下再提问题。“在国际科学舞台上,我们的学生还是显得缺乏个性。诺奖大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他说。
  摘自《人民日报》 编辑/刘杨
其他文献
什么都可以的时代    我们今天所碰到的好像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从一元价值的时代,进入一个多元价值的时代。但是,事实上,什么都可以,很可能也就意味着什么都不可以:你有知道的权利,我就失去了隐密的权利;你有掠夺的自由,我就失去了不被掠夺的自由。解放不一定意味着真正的自由,而是一种变相的捆绑。而价值的多元是不是代表因此不需要固守价值?我想当然不是的。  ——龙应台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期刊
那个女孩我认识,我们在一所中学里读书,我很了解她。她很有个性。   听同学议论,她还挺幽默,爱开玩笑,写一些谁也读不懂的文章。班里搞的讲演、篮球赛……她都很愿意参加,有时很出众,可有时又很怕羞。她爱笑,笑起来没有约束;她爱哭,哭是真的,比小孩子强不了多少;也爱争,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还爱侃,夸夸其谈,毫无顾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同学们追星,整天哼着任贤齐的《心太软》,又拼命地找到自己喜欢的球
期刊
美丽如飞鸿,爱不止今生。    她是北京电影学院89级的校花,北影招女生的第一要求就是漂亮,校花自然是美人中的美人。当然,这称号对现在的俞飞鸿来说轻如鸿毛。现在的她,更重要的身份是导演、出品人,两颊带着拍戏晒出的两坨“高原红”,只有一双眼睛依旧宝光流转。  从2006年至今,她没有拍过戏,所有精力放在一部电影上,为了它成立公司、找投资、写剧本、托人情,直到今天成品出来。美丽对于她,已经成为轻飘飘的
期刊
最牛的帝王的老师应该具备如下四个条件:  并非真的帝王的老师,最好是自告奋勇做的帝王的老师;  手里并没有可以左右帝王的权力或曰人脉资源,最好是布衣之士;  所教导的乃是在位的、说话算数的帝王;  对帝王说话的时候,使用的是居高临下的态度。  符合这四个标准的人,中国历史上应该不会很多。但是,绝非没有。  孟子。孟子是一代儒学大师,他周游列国的场面,比孔子要阔绰得多。经常是几十辆马车组成的车队,侍
期刊
你认为,考试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我爸爸要参加公务员的考试,要我辅导他。  我原本不大乐意。因为前几天他刚刚怒斥过我冷漠不讲人情,废物做人失败,我内心还有怨气。之后的几天里,我爸每天下午都打着赤膊,手里拿着笔坐在饭桌面前,对着一大摊参考书和草稿纸算题。我们家的饭桌矮得突破人体工学的极限,我爸佝偻的脊柱和突出的肩胛骨,让我生出很大的同情。所以当他再次一路响亮地趿拉着拖鞋走到我面前,表情严肃得像要
期刊
“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在如今这个人人都可以成名的时代,我想这应该是很多“真英雄”和“伪英雄”的共同心声。没办法,时代变了,不必十年寒窗,不必术业专攻,成名变得简单啦,简单得让学院派看不惯——学术怎么可以像评书?简单到让摸爬滚打多年才小有成绩的明星们眼红——原来我本可以参加什么“海选”……    而“一夜成名”的各路明星们也上演了各自不同的人生剧本:有人一帆风顺,有人转瞬即逝,有人几经浮沉终于一
期刊
他们未出世就已是畸形。你还想说世界是公平的吗?    纪道思,是《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全球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的得主。1998年,在印度中部恰尔肯德邦的一个小村子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位丑孩子。  这是一个美丽的黄昏,绚烂的霞光从萨特堡山顶斜斜射下,似乎为山下宁静的村庄披上了一层粉红透明的披巾。纪道思走在一条宁静的小路上,举着相机,不时捕捉着镜头,神情专注而愉悦。忽然,他听到一阵质朴却异常动人的
期刊
它是一件华丽的睡衣,总希望被穿出卧室。    我们能做到不接受别人送来的虚荣之名吗?恐怕做不到,不漂亮的女人,接受不了他人的真话——“你不是美女”;愚笨的人也愿意听到他人赞美——“你真聪明”。我们明明知道他人没成本送的高帽不过是没用的虚名,我们不也都受用了吗?  那些讨巧的假话是让人们舒服,这个舒服的部位就是人的“虚荣心”。目前我们还不能通过物理与化学的手段把爱虚荣从人体中剥离出去,无论是科学还是
期刊
再伟大的冠军也要懂得感恩。    张怡宁9岁那年,第一次代表北京市东城区参加全市的少年比赛。进入单打决赛后,她的信心很足,因为对面这个小朋友在过去的比赛中没有赢过自己。教练一再对她说,你可是代表咱们区啊,一定要好好打。这样一说,她就有点紧张了。比赛开始,前两局打成1比1平。决胜局,渐渐被人家追上来,打成了13比15,领先的局面变得落后了。她急坏了,气自己,气着气着哭了起来。  教练和工作人员过来劝
期刊
听话,还是不听话?    “2乘2等于几?”  “4。”这个刚刚转学来的孩子第一次举a手回答。  “不对。应该答什么?”  “4。”他肯定自己是对的。  “过来站在全班同学面前,想想正确答案。”女教师说。  他就站在那里,穿着母亲为他准备的最好的衣服,面对着他还不认识的正在窃笑的同学们,试图忍住泪水。  下课铃声响了,教师问:“现在,你想出答案了吗?”  他承认没有。  她启发他:“应该这样回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