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教学应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乐意动起来。要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在“活”、“新”上下功夫。本文将阐述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
【关键词】文言教学 学生 动起来
中华文化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有着丰富沉淀和积累的古老文化。我们不但要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建设四化的重任。这样,文言文的知识便成了一个重点。文言文到底如何教?长期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地串讲,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的教法,只能使学生一头雾水,发出“学古文难”的慨叹,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我认为,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象,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作为突破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打破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动起来,使其不再视学习文言文为畏途。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意动起来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它是推动学生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因此,要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在“活”、“新”上下功夫。
1、教法灵活多变
教师应本着让学生全面动起来的原则,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教法,使之兴趣盎然,非读不可。有的文言文故事性较强,不妨先简述一下故事梗概,激发学生认真读原文的兴趣,如《鸿门宴》等;有的可撷取其中的一些成语,指出这些成语就来源于这篇课文,让学生边阅读边寻找,如《劝学》、《秋水》等;有的可以先抄诵一首同课文与作者有关的诗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指南录后序》、《病梅馆记》等;还有的可以从历史背景引入,如《五人墓碑记》等。此外,还可以采用竞赛教学。中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竞赛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这一年龄的特点。通过竞赛,学生懂得了“争一争就能行,拼一拼就能赢”、“有才还需表现”的道理,其实质还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后,还可采用表演教学。这样一来,“活”则生趣,趣则生爱。
2、适时进行拓展
学习文言文,除了要让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掌握写作技巧外,还要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进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如果我们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对课文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以点带面,就能赋予每篇课文以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必然能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比如:讲到词类活用时,可列举“袖手旁观”的“袖”——名作动;提及特殊句式时,可联系“时不我待”,即“时不待我”——宾语前置;分析古今异义现象,可引出“赴汤蹈火”的“汤”,古为“热水”,今为“菜汤”。这些并不陌生的内容,经老师一点,学生便倍感新鲜、亲切,自然有了动起来的热情。
二、鼓励质疑,让学生愿意动起来
教育家张载说得好:“学则须疑,学贵善疑。”疑是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闪现智力火花的开端。教师在激发学生质疑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引疑
学生是主体,学生参与意识强,真正动起来,方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无疑处生疑。有一位教师在教杜甫《石壕吏》时,突然发问:官差为何不抓杜甫?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全班同学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讨论。
2、教师要鼓励质疑
对于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不要妄加否定,而要从精神上加以肯定。
三、 指导方法,让学生快意动起来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得益。
1、教给推断语意的方法
首先,推知语意应善于联系旧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因此,教师要善于点化旧知。如:学到“停车坐爱枫林晚”,就可用这个“坐”来解释“但坐观罗敷”。其次,要结合语境抓规律。文言文因汉字特有的规律及行文习惯的特点,有一定规律可循,引导学生抓规律、总结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同义互解”规律:同样的意思,在一篇文章中的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语句形式反复表达,这“不同的语句”之间就有了“同义互解”的关系。例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苏轼《石钟山记》)先说“乘小舟”,又说“以小舟”,“以”自然也就是“乘”。这两句话分在两个段落,但其互解关系是鲜明的。
2、教给背诵的方法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⑴化整为零法。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因此,应把这个整体分解成若干意义的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
⑵抄读法。这是眼、口、手、心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
⑶累进法。采用此法有如滚雪球:先读第一句,即背诵第一句;再将第一二句连读,即要求第一二句连背。依次类推,滚动前进,累积背完全文为止。
⑷三抓法。它是以自然段为单位实行三抓。如:当要背诵《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运用三抓。如:在第一自然段里,先抓本段的第一个字──“秦”;然后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最后抓本段所体现的作者思路、文章脉络──交锋发生在秦王与安陵君之间,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双方斗争的前奏。在情节开端部分,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依照这些提示去背课文就容易些。
⑸照看译文背诵法。即由语体文返回文言文。如:要背诵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可以先将它逐句译成现代汉语(即“古译今”),然后根据所译的汉语,再返回古代汉语(即今译古)。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也就是从译文回复到原来的文言文,多次反复,这不但练习了古译今,而且可以比较古今词法句法,背诵原文,不论其长短,都是易为的。
3、教给积累知识的方法
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首先,整理归纳。对每篇课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都必须整理归纳,但对每课的整理归纳不局限于本篇,既要结合以前学过的意义,又要随着新课的学习不断地丰富,并要求学生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成语、名句及虚词等进行归纳整理。其次,联系比较。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如:我列举这样一系列动词——之、至、致、往、如、造、适、诣。经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然后,我请学生联系比较“走”的系列词——步、趋、行、奔,官吏升降系列词——除、拜、擢、拔、迁、贬谪、黜。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
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活动舞台,使学生全面参与。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窘境,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文言教学 学生 动起来
中华文化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有着丰富沉淀和积累的古老文化。我们不但要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建设四化的重任。这样,文言文的知识便成了一个重点。文言文到底如何教?长期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地串讲,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的教法,只能使学生一头雾水,发出“学古文难”的慨叹,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我认为,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象,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作为突破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打破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动起来,使其不再视学习文言文为畏途。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意动起来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它是推动学生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因此,要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在“活”、“新”上下功夫。
1、教法灵活多变
教师应本着让学生全面动起来的原则,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教法,使之兴趣盎然,非读不可。有的文言文故事性较强,不妨先简述一下故事梗概,激发学生认真读原文的兴趣,如《鸿门宴》等;有的可撷取其中的一些成语,指出这些成语就来源于这篇课文,让学生边阅读边寻找,如《劝学》、《秋水》等;有的可以先抄诵一首同课文与作者有关的诗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指南录后序》、《病梅馆记》等;还有的可以从历史背景引入,如《五人墓碑记》等。此外,还可以采用竞赛教学。中学生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竞赛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这一年龄的特点。通过竞赛,学生懂得了“争一争就能行,拼一拼就能赢”、“有才还需表现”的道理,其实质还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最后,还可采用表演教学。这样一来,“活”则生趣,趣则生爱。
2、适时进行拓展
学习文言文,除了要让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掌握写作技巧外,还要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进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如果我们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对课文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以点带面,就能赋予每篇课文以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必然能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比如:讲到词类活用时,可列举“袖手旁观”的“袖”——名作动;提及特殊句式时,可联系“时不我待”,即“时不待我”——宾语前置;分析古今异义现象,可引出“赴汤蹈火”的“汤”,古为“热水”,今为“菜汤”。这些并不陌生的内容,经老师一点,学生便倍感新鲜、亲切,自然有了动起来的热情。
二、鼓励质疑,让学生愿意动起来
教育家张载说得好:“学则须疑,学贵善疑。”疑是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闪现智力火花的开端。教师在激发学生质疑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引疑
学生是主体,学生参与意识强,真正动起来,方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无疑处生疑。有一位教师在教杜甫《石壕吏》时,突然发问:官差为何不抓杜甫?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全班同学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讨论。
2、教师要鼓励质疑
对于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不要妄加否定,而要从精神上加以肯定。
三、 指导方法,让学生快意动起来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得益。
1、教给推断语意的方法
首先,推知语意应善于联系旧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因此,教师要善于点化旧知。如:学到“停车坐爱枫林晚”,就可用这个“坐”来解释“但坐观罗敷”。其次,要结合语境抓规律。文言文因汉字特有的规律及行文习惯的特点,有一定规律可循,引导学生抓规律、总结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同义互解”规律:同样的意思,在一篇文章中的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语句形式反复表达,这“不同的语句”之间就有了“同义互解”的关系。例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苏轼《石钟山记》)先说“乘小舟”,又说“以小舟”,“以”自然也就是“乘”。这两句话分在两个段落,但其互解关系是鲜明的。
2、教给背诵的方法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⑴化整为零法。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因此,应把这个整体分解成若干意义的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
⑵抄读法。这是眼、口、手、心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
⑶累进法。采用此法有如滚雪球:先读第一句,即背诵第一句;再将第一二句连读,即要求第一二句连背。依次类推,滚动前进,累积背完全文为止。
⑷三抓法。它是以自然段为单位实行三抓。如:当要背诵《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运用三抓。如:在第一自然段里,先抓本段的第一个字──“秦”;然后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最后抓本段所体现的作者思路、文章脉络──交锋发生在秦王与安陵君之间,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双方斗争的前奏。在情节开端部分,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依照这些提示去背课文就容易些。
⑸照看译文背诵法。即由语体文返回文言文。如:要背诵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可以先将它逐句译成现代汉语(即“古译今”),然后根据所译的汉语,再返回古代汉语(即今译古)。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也就是从译文回复到原来的文言文,多次反复,这不但练习了古译今,而且可以比较古今词法句法,背诵原文,不论其长短,都是易为的。
3、教给积累知识的方法
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首先,整理归纳。对每篇课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都必须整理归纳,但对每课的整理归纳不局限于本篇,既要结合以前学过的意义,又要随着新课的学习不断地丰富,并要求学生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成语、名句及虚词等进行归纳整理。其次,联系比较。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如:我列举这样一系列动词——之、至、致、往、如、造、适、诣。经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然后,我请学生联系比较“走”的系列词——步、趋、行、奔,官吏升降系列词——除、拜、擢、拔、迁、贬谪、黜。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
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活动舞台,使学生全面参与。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窘境,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