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1日,台湾台南“地方检察署”根据国际唱片交流协会台湾分会的举报,突击搜查了成功大学的学生宿舍,扣留14部疑有下载MP3音乐档案的学生电脑。在成大宿舍被搜查后,全台湾各大校园风声鹤唳,学生纷纷担心检察官再次突袭,不敢把电脑硬盘放在电脑里,而是随身带着上课!但是,有一种好玩的玩意,是检察官不可能搜查的,即微软产品——WMA。
什么是WMA?它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英文缩写字母,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另一种电脑音效档案格式,只需1/2的位元容量,就能表现和MP3一样逼近CD唱片的音效品质。特别之处在于,MP3还只是一种开放的规格,还不能被一个规定的厂商独家控制,而WMA却由微软独家自行研究开发,只要微软公司心念一转,即可主导整个WMA市场。
网络“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决
微软欲霸未来的网络音乐市场,得先扫清MP3这个最大的障碍。WMA与MP3的搏战,实质上是作业传统与免费软件之间的战争,也可以戏称为网络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决。对于吃尽了自由MP3苦头的唱片业界而言,只能选择WMA,才能一起与WMA分享利润,一起将数位音乐的革命持续扩大。
只是问题在于,谁会放着免费的东西不用,吃饱了撑着花钱去买你微软的WMA?很明显,微软先得用更高明的免费策略来玩死MP3,加上自己强大的作业系统,WMA搭借视窗作业系统的优势,取得影音软件市场的独占地位,将不是件难事。
瞧当初的MP3,它是怎样变成今天如此之大的规模?关键也在于它有NAPSTER网站的全力支持,NAPSTER提供MP3音乐互相交换的平台与应用软件,让任何两个电脑使用者可以互相传输分享彼此电脑里的音乐,这一切都是免费的。NAPSTER的网络用户疯长,已经超过了5000万,而根据美国唱片工业协会(RIAA)估计,最高峰的时候,地球上每天使用NAPSTER下载软件的歌曲高达300多万首,对唱片业者直接造成的损失也超过了100亿美元。
网络音乐世界新霸主
相形之下,微软敢大打WMA这张王牌,必定是胸有成竹。WMA比MP3强在哪?首先,它需要使用的档案大小只是MP3的一半,在技术上稍胜一筹;其次,如果你的个人电脑作业系统是微软Windows Me Millennium Edition的话,只需使用内建的Windows Media Player7.0,就可以把CD转换为WMA格式,比MP3更方便;再者,WMA强化了保密的功能,可保护原创者的权益,使得它不用像MP3一样遭遇传统唱片业者的围攻,除却了心腹大患。
微软推出WMA意欲何在?这和过去曾发生过的浏览器战争概念极其相似。因为一直以来,Windows Media Player(免费的WMA专用播放软体)是微软心目中未来个人电脑的多媒体中心,不论是看VCD、听网络电台,Media Player都能把所有的影音服务整合进来。此次微软凭借平台的优势,再加上马拉松式的续航能力,使用WMA吃下网络音乐市场,看来是早晚的事。
如今靠网络发财,最快的方法不用像亚马逊那种高风险、利润少的辛苦赚法。在网络上卖音乐,成本低、市场无限,才是真正一本万利的生意。所以,微软宣称,新一代的WMA技术,将取代目前最流行的MP3,成为新一代的网络音乐霸主,抢占未来的网络影音市场。此话并非空口无凭,因为微软在WMA已加入了数位版权管理的功能,未来的每一台数位影音播放装置如电脑、随身听、音响等,都必须取得“版权执照”才能播放,也就是说,在这个平台上使用软件的每一毛钱,都将进入微软公司的钱袋里。
WMA抢先占据电子产品市场
除了网络是WMA和MP3的决战空间,诸如随身听、手机等电子消费市场也是这两大阵营对决的舞台,不过这一回,WMA先拔头筹。
不久前,日本厂商Kenwood推出了第一台可以听WMA音乐的随身听——MB27产品。这是一部使用CD为储存媒介的数位随身听,最大的特色在于它可以听WMA格式音乐,一张光碟能连续听上20多个小时。之后,欧美厂商也立即跟进,推出此类商品。
另外,在手机市场,WMA早就开始布局,像微软用于掌上电脑的作业系统,都可以直接存取WMA档案,在微软铺开来的市场占有份额看,WMA不费吹灰之力,就已经领先MP3攻克了电子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
不过,消费者并不乐见一家独霸的局面,但愿在WMA的后面,还会有更多的蚂蚁兵团,未来才会更精彩!(禾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