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开放式创新机制

来源 :中国流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构建以供应链管理服务为研究对象的开放式创新模型,提炼供应链管理的“零边际成本化”路径,并整合供应链管理在不同应用条件下的业务模式,研究结论显示,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开放式创新的战略目标是基于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应用成熟的前提,依托物联网,融合供应链运营中的资源,驱动供应链运营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具体说来,一是传统成熟的封闭式创新或协同性创新仍局限于以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为核心,其供应链管理综合绩效因受制于内外部资源无法充分流动与融合,因而难以高效降低边际成本;二是开放式创新在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业界已经出现,并且成为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新的竞争力来源;三是开放式创新战略需要成为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的前瞻性、战略性行为,并以此改变服务商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获取新的价值增长点。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开放式创新;零边际成本;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66(2017)08-0105-11
  一、前言
  在对未来社会经济模式的预测中,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零边际成本”的理论假设,认为未来由于通信互联网、物流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所构成的超级物联网的无边界覆盖,将导致零边际成本社会的形成。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的应用,令基于传感技术的物联网平台正趋向商业化[ 1 ]。物联网应用的逐渐扩大以及零边际成本理论假设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鄢章华、刘蕾[ 2 ]对产业集群的“零边际成本”趋势及其引导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零边际成本”趋势基于物联网在信息领域和能源领域逐渐成为现实,将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唐燕等[ 3 ]研究表明,传统的闭环供应链业务(如闭环制造环节)依托物联网出现开放式业务模式。而随着平台经济和虚拟供应链的出现,对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将由以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为核心的封闭式创新和协同性创新转化为开放式创新[ 4 ]。宋华等[ 5 ]研究了不同情境下的服务供应链运作模式,认为服务供应链的产生和运作是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和客户价值变化的结果,需要结合内外部因素特别是产业特征与制度环境进行考量,这使服务供应链具有开放式创新的战略特征。
  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试图探讨供应链管理在物联网应用情境下,基于“开放式创新”和“零边际成本”的理论视角,采用案例研究和探究性研究方法,以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业界以“供应链管理公司”的名义出现)对供应链运营体系中的价值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简称“四流”)进行开放式创新为研究主题,探讨对供应链“四流”价值管理的开放式创新机制,并以业界的实践案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三:一是针对供应链管理服务这一新型服务业态,构建以供应链管理服务为研究对象的开放式创新模型;二是参照“零边际成本”的理论假设,以促进供应链运营趋向“零边际成本”为目标,提炼供应链管理的“零边际成本化”路径;三是以对供应链运营中的四种价值流进行开放式创新,整合供应链管理在不同应用条件下的业务模式。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二、文献综述
  (一)供应链管理创新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运营体系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价值流进行管理,以实现整体供应链运营价值的最大化[ 6 ]。早期李(Lee H L)等[ 7 ]研究了“牛鞭效应”,认为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意图是控制与降低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牛鞭效应”,加快信息传递、提升效率以及降低库存。其中物流是对供应链中實物(包括物品和各类原材料)的流动,涵盖各类搬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活动等。物流管理是指委托方将实物的运营管理交由供应链管理服务商负责,以促进实物的快速流通,提高流通效率和货物周转率。信息流管理是服务商为促进物流管理目标的实现,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仓库管理系统(WMS)等信息系统,对供应链中各类与实物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传递、共享,以提高准确率及运营效率[ 8 ]。资金流管理是针对供应链中具有相对稳定价值的商品,对其所具有的资金价值应用金融业务模式盘活,以快速活化商品的价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商流管理则是根据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行为,包括线上电子商务和线下交易,促进商品流通与实现交易价值,此类行为将促进商品所有权在供应链上不同主体之间流转[ 9 ]。


  现阶段,围绕着“四流”进行供应链管理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协同创新研究,以提升“四流”的价值。早期张巍、张旭梅等[ 10 ]对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及收益分配进行研究,周华、周水银等[ 11 ]基于顾客价值的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进行研究,杨立新、蔡萌[ 12 ]则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研究;阿尔达(Arda)[ 13 ]对分销商与供应商在合作与非合作两种情形下供应链管理创新的经济效率进行比较。二是对供应链管理的“四流”价值创新如何促进供应链运营效率提升进行研究。如刘小群、马士华[ 14 ]研究了供应链管理下物流外包的协作机制及其实现机制。三是针对供应链管理的“四流”业务模式创新进行研究。早期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对物流管理进行优化的供应链模式创新方面,如马士华等[ 15 ]对工业企业物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何娟、沈迎红[ 16 ]则从资金流管理的角度进行创新研究,基于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状况,对云仓及其运作模式进行初步探索;闫国庆等[ 17 ]以商流管理创新为侧重点,基于宁波阿凡达商贸供应链集成运营模式的案例,对传统商业企业向商贸供应链公司转型进行分析;而李弘等[ 18 ]则从信息流管理创新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企业信息集成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研究“四流”的整合模式方面,主要以第四方物流(4PL)以及虚拟供应链为主题,如徒君等[ 19 ]综述了第四方物流的研究现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分类,进而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在对“四流”管理的创新整合方面,齐丹(Cig? dem)等[ 20 ]应用元分析方法,对供应链整合与其财务业绩方面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整合创新包括对供应商和客户的整合能显著提升财务业绩。   (二)开放式创新
  “创新理论”率先由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21 ]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生产的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企业可通过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开辟新市场以及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等多种方式进行创新。但其对创新的概念仅仅局限在以单一企业为主体,并没有提及突破企业边界的其他创新行为。开放式创新由切萨布鲁夫(Chesbrough)[ 22 ]提出,其认为与企业利用自有资源进行“实验室式”自主性的封闭式创新不同,企业可以创新为目的进行内外部知识汇聚,并使提供者相互之间共享创新知识、活化创新成果,该种创新将突破企业原有边界,进而扩大创新成果的应用,从而对企业自身乃至供应链以及整个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所以被称为“开放式创新”。随后,学界以“开放式创新”理论作为范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指出,在以“客户为中心”和互联网普及应用以及开源社区模式推动的新经济环境中,企业由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令客户和外部智力资源参与到创新过程之中,已形成一种新的趋势[ 23 ]。莱蒂齐亚(Letizia)等[ 24 ]于2011年以43家跨界整合型企業为案例,研究了开放式创新战略在企业中的实施条件以及效果,认为实施效果取决于企业创新的需求、时机以及企业文化的影响;王雎、曾涛[ 25 ]研究认为,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往往属于企业内部的非系统性、局部性创新,难以对行业产生重大的、系统性的影响,而开放式创新则会造成供应链以及跨行业的价值创新,甚至引领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出现。克莱斯卡(Krithika)[ 26 ]应用文献计量法对321篇以开放式创新为主题的文献进行综述,揭示了开放式创新研究的三个不同领域,即以公司为中心的创新研究、以网络为中心的创新研究以及开放式创新在用户和社区的作用。
  (三)零边际成本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生产或出售一件物品所需要增加的总成本。杰里米[ 27 ]在2014年于《零边际成本社会》中提出了“零边际成本”概念,认为在能源和信息边际成本基本为零的前提下,令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在充分利用资源后得到摊销,随着制造和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递增,其边际成本趋向零。某一产业如通过联接超级物联网(由互联网、物联网、能源互联网构成)的开放共享平台,将在资源互通的共享经济力量推动下,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资源可以相互补充利用,令其资源应用效益最大化,从理论上而言,可以推动其边际成本快速下降[ 28 ]。
  (四)物联网应用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5年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率先出现“物联网”一词。范鹏飞等[ 1 ]指出,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应用成熟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建能实现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联系网络。古比(Gubbi)等[ 29 ]认为,物联网将通过传感技术和互联网实现物与信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无边界联接,令云计算技术在未来社会的应用出现新的情景,从而改变人类生活。物联网作为高科技产业,其未来的建设和应用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增长点,并且会引致信息社会的广泛变革[ 30 ]。而在2010年之前,物联网就开始应用于物流领域,从2010年开始,物联网产业链基本形成,预计于2020年,物体进入全智能化阶段[ 31 ]。朱洪波等[ 32 ]研究表明,未来随着物联网的应用,智慧服务将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包括以智慧服务终端、智慧服务网络、虚拟信息平台和智慧服务平台为核心。如康和申勇(Kang & Shin Yong)[ 33 ]研究了复杂制造情景下,智慧工厂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进行制造的绩效变化,证明了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制造供应链能推动绩效快速上升。
  综合上述对主要文献的梳理发现,尽管部分研究已涉及对四种价值流进行管理的物流平台或虚拟供应链平台,但重点偏向于研究供应链运营的微观层面进行闭环局部封闭式创新或协调性创新,缺乏对整体供应链管理价值创新的系统性、开放式创新研究。而随着物联网普及化速度的加快,令供应链管理创新正朝着以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开放式创新方向深化,此趋势已经在业界特别是领先性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业务形态中出现,但尚未引起学界的重视与深入研究[ 34 ]。由此,本研究将试图应用开放式创新理论,基于物联网的应用趋势和零边际成本的理论假设,探讨供应链管理的创新机制。
  三、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开放式创新机制
  物联网、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的出现,令各种以“云”为概念的技术范式正驱动着综合性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型,由于各种网络平台推动供应链管理服务突破其业务边界,由内部的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其最大的转变效应,一是对包括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为核心资源的传统供应链管理业务模式造成冲击,互联网和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监控下的供应链运营管理的价值创造将从效率与效益两个维度进行改善[ 35 ];二是供应链管理服务的经营目标趋向于促进供应链运营全过程的“零边际成本化”,而推动整体供应链运营所依托的资源由重资产向轻资产形式转变,如不少制造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由此,应用网络平台或信息系统进行供应链资源整合和协同运营的业务模式成为主流[ 36 ]。
  (一)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开放式创新模型
  在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互联网、物联网形成的格局下,传统的物流企业或少数商贸企业和信息服务企业凭借开放式网络平台和信息系统,通过对“四流”业务模式进行开放式创新,驱动其主业由传统的物流服务向综合性供应链服务升级,形成了核心竞争力,进而转型为新的服务业态提供者——供应链管理服务商。
  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应用互联网与物联网对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模式进行开放式创新,主要侧重于通过对“四流”进行二维式整合,其创新机理是以物联网和互联网为技术基础,以效率为主的物流与信息流为一个维度,以效益为主的商流、资金流为另一维度,进行价值流整合,衍生出四种业务模式。由传统的低价值模式(线下交易与供应链金融)向高价值模式演化,形成具有开放式创新特征的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如图2所示)。   1.封闭式创新:物流与商流相结合——线下交易
  传统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侧重于为客户提供包括采购、贸易、流通加工过程中的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服务以及促进交易、代理采购等商流服务,物流服务与商流服务的结合令供应链业务——线下交易得以高效进行,目前多数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仍然提供基于线下交易的服务,但此类业务主要局限于供应链上不同主体之间,具有封闭性。
  2.封闭式创新:物流与资金流相结合——供应链金融
  在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将物流与资金流服务相结合之后,形成以实物所有权质押、以其资金价值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在近十年以来,供应链金融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但其业务模式仍然是以实物置于静态监管下进行的融资行为,这种业务模式对盘活实物资金价值、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速资金流动具有显著作用,但由于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介入监管以及金融机构的参与,其融资和管理成本非常高,融资效率低,风险大。白少布等[ 37 ]从契约设计以及企业角色分工的角度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绩效评价进行研究,但由于基于实物监管,缺乏开放式的网络平台和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弊端难以克服。
  3.开放式创新:信息流与商流相结合——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服务商通过广泛应用互联网、交易系统、支付平台以及线下快递配送模式,推动商品进行在线交易,产生了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流与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商流相整合的供应链业务模式——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供应链管理业务模式由线下交易向线上交易转变而形成的,包括C2C、B2C、B2B等类型,与传统线下交易相比,由于在线的电子商务令交易双方的交易效率提升、交易成本降低、商品的中间流转环节缩减,从而促进商品所有权流转和资金周转加快,推动供应链管理价值提升。服务商进一步应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服务平台可以同时整合资金流,达到更高层次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如申勇(Shi Yong)[ 38 ]以中国电子商务分销商为案例,研究了电子商务情境下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不同模型下物流与信息流、商流相结合的运营模式。
  4.开放式创新:信息流与资金流相结合——互联网金融
  当供应链管理突破供应链边界而將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的信息流与资金流相结合时,形成了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已突破供应链的闭环运营体系,通过引入第三方资金监管和项目运营平台,令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资金众筹、筹资效率高、低成本监管的优势。现阶段互联网金融业务仍属于新型金融业态,在法律与运营方面都存在监管与规范的盲点,但其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已逐渐为各行业所重视。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如能基于物联网平台进行开放式创新,将金融业务在供应链层面由供应链金融上升为互联网金融,摆脱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受制于实物的硬性约束,则能实现对标的物以更低的成本监管,增强动态监控能力。
  (二)供应链管理服务开放式创新的“零边际成本化”路径
  由于供应链管理服务并没有涉及对商品的加工或制造环节,由此可以确定商品的自有成本不变,供应链管理服务主要是通过提高商品或原材料在流转过程中的流通效率和交易效率、资金周转效率,从而降低流通成本、存储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和资金使用成本。从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分析,将供应链运营过程中除了商品自身固定成本之外的其他供应链运营成本降到最低,是供应链管理服务的根本目标。由此认为,基于物联网平台以及零边际成本的理论假设,供应链管理服务依托物联网进行开放式创新的过程也就是驱动其供应链运营的边际成本趋向零的过程。在此,本研究提出供应链管理开放式创新的“零边际成本化”路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在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过程中,该路径依据其所拥有的核心资源变动而演化为三个阶段,相应地,其资源运营的边际成本也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动(如图3所示)。
  1.高成本重资产——以硬件资源为核心
  在市场竞争不充分、系统性的供应链运营体系尚未形成时,供应链管理处于封闭式创新阶段,以提供物流管理服务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投资硬件资源,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在此阶段,拥有以固定资产形式存在的硬件资源如仓库、车辆、加工场所等物流设施,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由于企业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驱动其硬件设施投资加速,从而形成极高的固定成本,为降低供应链运营的边际成本,企业将会在加大产能的同时,主要通过规模化经营,整合物流业务模式、提高业务量的方式来运营[ 39 ]。
  2.低成本轻资产——以软件资源为核心


  在此阶段,由于硬件投资的增加,物流设施的产能达到过剩状态,导致以物流管理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出现过度竞争态势,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主要为物流企业)通过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一步协同创新,将管理服务由物流管理向信息流管理升级,即供应链管理服务不再局限于对实物的时间和空间优化的服务,而同时也注重服务过程中与物流相关的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可得性等。信息流管理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对信息流管理服务的需求增加令服务商开始加大对软件资源的投资,这意味着资金投资由硬件资源向软件资源转移,表现为自主研发或购买各类信息系统,软件资源属于轻资产,除了前期研发成本一次性投资以外,一旦研发成功并得以应用,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摊销到软件资源上的边际运营成本会快速下降。
  3.零边际成本——以网络资源为核心
  网络资源包括互联网、物联网、存储于网络上的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网络资源的应用令硬件和软件资源在不同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之间实现共享、互补和整合利用成为新的商业趋势,并导致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边际运营成本趋向于零。依托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应用开放式创新战略,通过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解以及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并以网络资源为渠道搜索和获取具有最优服务能力的合作商资源,同时在通过物联网平台对供应链运营中的实物进行实时云计算的数据挖掘、信息传递和监控,从而形成了超越封闭式创新阶段的新业务模式——“云平台”模式[ 40 ]。由于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搜索、数据处理、监控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由此将供应链管理服务由内部向外部扩展,增强闲置资源的匹配能力,将客户的需求进行了优化配置。   (三)供应链管理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在互聯网已普及应用的前提下,实现零边际成本需要凭借物联网进行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的“开放式创新”,由此供应链管理将经历由基于封闭式的非物联网环境进入开放式的物联网环境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过程。
  1.基于以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为核心的业务模式
  现阶段物联网仍然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多数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业务模式仍是以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为核心,主要由服务商构建供应链内部网络(包括运营信息系统、内部运营平台)的封闭式运营体系来提供对“四流”的管理服务,这种封闭式体系所带来的优势是维持了整体供应链运营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因此无法令供应链体系内与体系外的资源进行相互共享利用,从而使边际运营成本难以有效降低。以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为核心,在“四流”方面提供管理服务的业务运行模式如图4所示。
  图4中,以第三方物流(3PL)或第四方物流(4PL)为主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为核心,构建起包括制造企业、分销零售企业、信息服务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最终消费者在内的封闭式运营体系。该运营体系的运行模式围绕着提供“四流”服务而展开,其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为制造企业、分销企业提供资金流管理服务,为此需要对相应的标的物进行监管,形成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其运营成本主要由融资成本、管理成本和资金成本构成,受限于金融机构的严密监管,监管成本难以大幅降低;通过将商品从制造企业分销到零售企业最终由消费者购买,形成了线下交易的商流与实物配送和流通加工的物流管理服务,在成本变化方面,物流成本主要由仓储成本、运输成本、流通加工成本构成,服务商主要以规模化服务实现边际成本下降;商流管理运营成本主要包括交易搜寻成本、交易谈判成本、采购成本,服务商通过增加销售量、提高周转率来降低边际成本;而通过引入信息服务企业,与其合作研发信息系统,为其他企业提供信息流管理服务,其边际成本主要包括摊销的系统研发成本以及硬件维持成本。由于在整体供应链运营中,仅围绕着少数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进行,内部系统平台也仅仅限于供应链参与主体,其资源难以充分利用,特别是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往往造成设施的大量闲置,边际运营成本难以降低。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对“四流”价值管理服务内容与零边际成本化策略参见表1。
  2.基于以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开放式业务模式


  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通过开放式创新,将其自建的供应链内部信息系统或运营平台对接多个外部网络平台(主要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各类云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突破原来的封闭式运营体系,形成开放式业务模式(如图5所示)。
  图5中,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是作为一个平台信息交换与对接中心而存在的,通过接入互联网金融平台[ 41 ],原有的封闭式供应链金融实现了资金流的平台化服务,对实物的监管也通过物联网动态监控而实现,资金的来源突破原有主要由金融机构提供的单一渠道,而以通过网络平台众筹为主。原有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下的运营成本主要由对仓库商品的滞留资金价值盘活的监管成本和融资成本构成,经过开放式创新后,运营成本转变为依托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的众筹成本,从而令其边际成本大幅下降。而通过接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供应链管理服务实现了对线上交易商流管理的服务,其原有线下交易业务的运营成本由基于实物的线下撮合交易、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交易搜寻、谈判成本转变为通过交易平台来高效获取信息、快速取得成效的零交易成本;通过接入云仓库服务和物流运输服务平台,将归属于不同服务商的运输点与存储点整合到平台进行实时数据挖掘,从而为供应链管理实现平台式的信息流与物流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平台会自动匹配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储服务商与运输服务商,消费者能精准选择最合适的服务方式和服务价格,从而将原有供应链封闭式体系下的远距离运输和大批规模仓储的固定成本变为接近零距离的可变成本,直到趋向零边际成本。
  另外,在对接制造企业方面,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可通过接入产品定制系统平台,将消费者的产品定制信息传递到制造企业,实现个性化定制,避免传统供应链运营中的牛鞭效应,达到零库存和零浪费的理想状态,通过定制平台由制造商自行设计变成消费者参与设计,避免产品研发失误和浪费,降低库存成本,从而将边际成本趋向于零。关于零边际成本化的策略可归纳为表2。




  四、案例分析
  现阶段,业界部分拥有雄厚资金实力、业已上市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率先应用互联网和物联网进行开放式创新,从而整合网络资源、供应链硬件和软件资源,以期达到将供应链运营驱向零边际成本化的战略目标。在此选择两家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作为开放式创新案例进行分析。
  (一)长江投资:由线下向线上服务转型为“互联网+物流+商流”平台
  长江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投资”)于1998年1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营为物流业。作为综合性供应链管理服务商,长江投资经历了由硬件资源到软件资源再到网络资源的三个创新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于1998年至2009年期间进行封闭式创新,由传统的以物流管理服务为主(包括货运、仓储配送)向以国内快件、陆路运输为核心的硬件资源业务转型,实现由单一物流业务向综合物流业务转型。在此阶段,市场上对供应链管理的服务需求由供过于求趋向于供求平衡,企业通过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物流管理服务业务量、摊销固定投资成本的策略来降低边际成本,但因为属于内部封闭运营的供应链体系,其边际成本无法趋于零。   第二阶段:2009年以后,企业开始由封闭式创新过渡到开放式创新,由硬件资源投资向软件资源投资转型,通过集成外部软件服务商研发提供信息流服务的开放式公共信息平台、国内软件等。在此阶段,企业短期内进行了大量的软件资源投资,从而促进业务模式由物流管理服务向信息流管理服务转型,但受限于其自身软件开发技术的不足,主要通过整合外部资源进行开放式创新,从而构建起具有潜在价值的开放式平台。在此阶段,平台的开发与实施应用成本由于无法迅速扩大使用量(尽管边际成本趋向下降)仍难以快速降低。
  第三阶段:2010年8月以后,企业与京东商城等众多电子网购平台签订了包括江苏、浙江等省份在内的网购配送业务协议,同时上线56135.com物流平台,并成为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SSEC)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现货交割指定的物流平台,标志着企业开放式创新业务模式已经正式形成,并由以软件资源为主开始向以网络资源为主转变,从而促进业务模式由信息流向商流以及资金流管理服务升级。更进一步的是,至2011年上半年,企业上线通过以“互联网+物流平台”网络资源为基础的上海市陆上货运交易中心项目,构建了道路货运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向交易各方提供货运信息汇集与网上交易、公共型市内配送等综合服务。
  (二)怡亚通:构建“四流”跨界融合多平台的供应链商业生态圈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亚通”)于2007年11月13日上市,作为国内首家于主板上市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其服务主业上市之初即定位于供应链综合管理服务,包括生产型供应链、流通消费型供应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全球采购及产品整合供应链服务、互联网供应链服务。与普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不同,怡亚通开始即完全具有对供应链“四流”管理的服务能力,其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令其在供应链管理创新方面一直处于行业的前列。甫一上市,即完成了从硬件资源建设到软件资源的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和合作伙伴资源,应用互联网与物联网平台,其已具备开放式创新以及平台化扩延的基础,并快速突破封闭式供应链体系的边界,成功对接起与“四流”相关的各类网络资源,从而快速将其边际成本推向为零。
  在经历上市以来将近十年的开放式创新战略后,怡亚通进一步打破其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局部平台边界,构建供应链商业生态圈,成为“平台的平台”。新构建的商业生态圈为跨界融合、具有共享特征、自洽共生,包括线下物流、线上信息流、商流以及资金流平台一体化的供应链商业生态圈,特别通过网络资源对接整个流通行业的500万家终端服务点,并融合企业、物流服务商、金融机构、信息以及电子商务等服务商各入驻伙伴。怡亚通供应链商业生态圈将形成五大服务平台,即基于电子商务商流服务的B2B/O2O分销平台、B2B2C/ O2O零售平台;基于物流和信息流服务的O2O终端营销平台、O2O增值服务平台以及基于资金流服务的O2O金融服务平台。
  由以上两家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案例分析可以发现,两家企业都打破了由封闭式或协调式创新而形成的供应链封闭运营体系,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整合外部网络资源进行平台式扩张,力求降低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综合成本,以推动其边际成本趋于零。对比两家企业的案例可以发现,长江投资基于自身的实力与业务形态,打造陆路货运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遵循了零边际成本化路径,并经历了三个阶段,将价值流管理由物流为基础扩展到“四流”;而怡亚通则凭借强大的“四流”管理能力,实现跨越式突破,在提供综合性“四流”管理服务的基础上,继续突破供应链业务边界,通过整合其他平台和服务商,在更大的范围内构建供应链生态圈,其开放式创新更为彻底,并成为行业的标杆。两家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如表3所示。
  五、结语


  通过应用开放式创新理论范式以及零边际成本的理论假设,本研究认为,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开放式创新的战略目标是基于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应用成熟的前提,依托物联网以融合供应链运营中的资源,驱动供应链运营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并以简要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传统成熟的封闭式创新或协同性创新仍局限于以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为核心,其供应链管理综合绩效因受制于内外部资源无法充分流动与融合,难以高效降低边际成本;二是开放式创新在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业界已经出现,并且成为供应链管理服务商新的竞争力来源;三是开放式创新战略需要成为供应链管理服务商的前瞻性、战略性行为,以此改变服务商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获取新的价值增长点。
  另外,本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深入探讨。首先,本研究仍然基于探究性与案例性的方法對供应链管理的创新行为进行分析,缺乏严谨的定量数据作为佐证;其次,本研究所根据的部分理论假设和实践背景不够清晰,因为零边际成本社会目前属于一种未来学的理论假设,物联网的应用也未完全成熟;最后,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尽管业界案例可以验证,但开放式创新是否能作为有力支持与合理解释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基于物联网的业务创新的理论依据,仍然有待商榷。后期对供应链管理的开放式创新可从开放式创新的角度进行策略研究,从实施零边际成本化路径的角度进行定量研究,从物联网以及互联网的平台化创新的角度进行战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本研究课题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范鹏飞,焦裕乘,黄卫东.物联网业务形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6):57-64.
  [2]鄢章华,刘蕾.产业集群的“零边际成本”趋势及其引导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7(1):184-188.
  [3]唐燕,李健,张吉辉.面向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云制造服务平台设计[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7):1554-1562.   [4]颜安,周思伟.虚拟整合的概念模型与价值创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1(7):97-106.
  [5]宋华,于亢亢,陈金亮.不同情境下的服务供应链运作模式[J].管理世界,2013(2):156-168.
  [6]乔普拉,迈因德尔.供应链管理[M].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56-258.
  [7]LEE H L,V P.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a supply chain:the bullwhip effect[J].Management science,1997,43(4):546-558.
  [8]张欣,马士华.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对两级供应链的收益影响[J].管理学报,2007,4(1):32-29.
  [9]屠建平,杨雪.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绩效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13(7):182-183.
  [10]张巍,张旭梅,肖剑.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及收益分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8):81-88.
  [11]周华,周水银,杜义飞.基于顾客价值的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研究[J].管理学报,2016,13(10):1557-1562.
  [12]杨立新,蔡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1):70-75.
  [13]ARDA Y. To collaborate or not to collaborate:prompting upstream eco-efficient innovation in a supply chain[J].Eu? 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7,260(2):571-587.
  [14]刘小群,马士华.供应链管理下物流外包的协作机制及其实现[J].管理学报,2005,2(4):426-429.
  [15]马士华,谭勇,龚凤美.工业企业物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7):493-500.
  [16]何娟,沈迎红.基于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7):5-13.
  [17]闫国庆,李肖钢,李秋正.传统商业企业向商贸供应链公司转型分析[J].管理世界,2012(4):181-182.
  [18]李弘,温永春,刘洪松.基于供应链企业集成的创新模式及實现途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8):79-82.
  [19]徒君,黄敏,薄桂华.第四方物流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13,31(12):53-59.
  [20]CIGDEM A,ANAND N. Assessment of supply chain inte? gration and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a meta-analytic in? vestigation of the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 duction economics,2017,185(1):252-265.
  [21]SCHUMPETER J A.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34.
  [22]CHESBROUGH.Henry W. 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 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 ton,Massachusett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6:110-121.
  [23]杨依依,陈荣秋.从封闭创新到开放创新——顾客角色、价值及管理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115-119.
  [24]LETIZIA M,TIM M. How do large multinational compa? nies implement open innovation?[J].Technovation,2011,31(10-11):586-597.
  [25]王雎,曾涛.开放式创新:基于价值创新的认知性框架[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2):114-125.
  [26]KRITHIIKA R,RALF W,JAN H. A bibliometric review of open innovation:setting a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6,33(6):750-772.
  [27]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24-227.
  [28]刘蕾,鄢章华.“互联网+”背景下产业集群“零边际成本”趋势及其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0):54-60.
  [29]GUBBI J,RAJKUMAR B. Internet of things(iot):a vi?sion,architectural elements,and future directions[J].Fu? 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2013(29):1645-1660.
  [30]卢涛,周寄中.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多要素联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3):33-45.   [31]鄭淑蓉,吕庆华.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本质与分析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2):5-15.
  [32]朱洪波,杨龙祥,金石.物联网的协同创新体系与智慧服务产业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2):1-9.
  [33]Kang,SHIN Y.Performance prediction of a mongo DBbased traceability system in smart factory supply chains[J]. Sensors,2016,16(12):1-14.
  [34]刘林青,谭畅,江诗松,雷昊.平台领导权获取的方向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15,322(1):134-146.
  [35]李弘,温永春,刘洪松.基于供应链企业集成的创新模式及实现途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8):79-82.
  [36]吴义爽,徐梦周.制造企业“服务平台”战略、跨层面协同与产业间互动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1(11):48-59.
  [37]白少布,刘洪,孔锦.面向供应链融资的企业无风险收益合约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3):137-144.
  [38]SHI Y. Delivery efficiency and supplier performance evalu? ation in china’s e-retailing industry[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2017,30(2):392-410.
  [39]吴晓波,耿帅.物流整合与企业核心能力[J].科研管理,2004,25(9):24-28.
  [40]赵钧.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J].电信科学,2010(6):48-52.
  [41]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1):146-169.
  Research on Open Innovative Mechanism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ased on Theoretical Hypothesis of“Zero Marginal Cost”under IOT
  CHEN Guang-ren and TANG Hua-jun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venida Wai Long,Taipa,Macau999078,China)
  Abstract:By establishing the open innovation model tak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ervice as the study object,the authors extract the“zero marginal cost”path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ntegrate the different business patterns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t is found that:the strategic target of open innovation made b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ervice providers is based on the Internet,cloud computing,and the matur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the target is to integrate resources in supply chain operation depending on IOT and driving the marginal cost of supply chain operation to be nearly zero. First,the traditional close- end innovation or coordinated innovation is still limited by tak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ervice providers as the core;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ll be constrained by the not liquid and integra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and the marginal cost can not be effectively reduced. Second,open innovation is emerging in the field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ervice;and it has become the competitive sourc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ird,open innovation strategy should become the perspective and strategic behavior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ervice providers;and the service pattern will be changed to obtain new value growth point.
  Key words:supply chain management;open innovation;zero marginal cost;Internet of Things
其他文献
摘要:科技创新中心是首都核心功能中新增设的功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中心对应的支撑产业,优化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对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采用Urbansim大尺度模型动态模拟首都2016—2030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研究发现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存在严重的职住分离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聚在主城区的西北部、东部及东南部,其布局主要受交通成本、支付能力、地价
期刊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网购和电子商务以及虚拟社区的迅猛发展,人们可以借助在线平台越来越直观地了解产品和品牌信息,进而通过相关信息的收集进行购买决策。在整个决策过程中,不仅理性因素发挥着作用,非理性因素或者说情感因素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即消费者会受到自己对品牌的情感驱使并进行购买。对品牌情感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消费者品牌情感是消费者—品牌关系的重要一环,在品牌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按
期刊
摘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产业、数字技术的发展,科学和创新活动呈现出开放式、网络化、全球化特征,服务业专业分工日益细化,服务业创新日益网络化,服务业跨界融合日益深化。流通企业创新模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开放式特征。从资源流动方向看,市场需求快速变动推动组织边界资源多向流动,促使流通企业传统封闭与单向引进资源的创新模式发生改变;从创新组织形式看,平台化、集成化特征日益明显,助力流通企业进一步做大市场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的财务信息透明度,缓解审计机关资源短缺压力,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外包成为现实选择。外包会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要求政府对承接外包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有效监管。政府与社会审计机构之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表明,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监管部门的监管强度,社会舆论监督则可提高处罚力度和监管强度之间的替代程度。通过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结合的双重监督机制,构建制衡社
期刊
摘要: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农业合作是沿线国家的共同诉求,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中国农业发展步入新常态后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之策。以中国农业步入新常态后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研究背景,在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主要国家农业发展现状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农业生产上存在的互补性,尝试性地从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农业生产技术合作和粮食安全网
期刊
摘要: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同,我国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建设规律存在差异,高速公路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具有过度建设倾向,表明当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中蕴含不合理成分。收集我国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公路基础设施空间外溢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全国以及分区域的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高速
期刊
摘要:以2008—2015年间我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各9个一级细分行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非参数估计的DEA—Malmquist指数法,可分析批发和零售业各细分行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变化和个体差异。2008—2015年间,批发业9个细分行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值呈负增长状态,零售业9个细分行业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值呈正增长状态。其中农、林、牧产品批发,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矿产
期刊
摘要:网页的视觉呈现带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决定着消费者去留及后续满意度,是关键的购物软环境因素。基于认知心理学SOR模型,研究移动购物中视觉呈现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发现,对视觉呈现复杂度的感知负面影响移动用户满意度,视觉呈现越复杂,用户满意度越低,并进而影响其忠诚度;视觉呈现复杂度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成本感知,心理成本感知在视觉呈现复杂度与用户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为更好地推动企业移动营销实
期刊
摘要:关系营销活动只能在有效激发顾客自发自愿有益于企业组织的公民行为时才最为有效,而顾客公民意识的提高和公民行为的激发必须基于对关系营销活动与顾客公民行为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必须以基于价值立场倒置的关系营销活动与顾客公民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与调节适应性条件为前提。重点选择256名具有流通服务使用经历的消费者进行调研,并利用AMOS等工具分析流通服务人员共情能力在关系营销活动、关系强度、顾客公民行为三
期刊
摘要:流通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与其他产业关联度最高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就业能力,可引导其他产业转型升级,且与居民消费息息相关,与居民的吃穿住行紧密挂钩。城镇化为流通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基础,流通业为城镇化提供保障条件。流通产业规模、流通企业规模、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流通企业经营状况、流通业人均年销售额、流通业人均年末固定资产投资额、城镇人均总收入是影响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因素。而根据江苏省2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