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练习设计,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能意识到练习具有"教学、教育、发展、反馈"等功能,能把练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加以重视,但练习的方法、顺序、形式、内容过于呆板陈旧,忽略了在练习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以在不同的认知阶段要进行二次甚至是三次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掌握得更深入透彻,应用起来更加灵活自如。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练习 创造性思维 认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能意识到练习具有"教学、教育、发展、反馈"等功能,能把练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加以重视,但练习的方法、顺序、形式、内容过于呆板陈旧,忽略了在练习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笔者从改革练习设计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谈谈自己的一些初步做法与体会。
  一、 改革练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完新授部分的内容以后,便进入巩固练习环节,指定其中的哪一道或哪几道让学生去完成,这样,学生被动地进入了练习环境。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浏览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再思考: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能解决练习中的哪些题目,为什么?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
  例如,教学《多位数的认识》时,教材把多位数的认识和多位数的读法安排在一起,需要三教时才能完成。我在第一教时只讲教学多位数的认识。进行练习时,我这样引入:"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练习一,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能解决哪几题?"同学们认真地看看教材,对练习一中的习题在头脑中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分析,最后一致认为:"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只能解答第1、2两题。"我又继续问:"为什么?请同学们互相说说理由。"之后我再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你认为哪种类型的题目已经会了,就不用再做了,哪种类型的题目不太会做或者说还有疑问,再认真地去思考,去探究。这样教学,真正做到了抓住薄弱环节,只教学生不会的,重点突破。学生在自由、宽松愉悦的氛围下进入了练习状态。
  这个过程短短的几分钟,学生却受到两种新的意识的冲击:在练习中可以打破教师布置、学生被动练习的陈旧模式,能够自己判断哪些题能做,哪些题目不能做,这个判断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又一次深化理解;做练习时完全可以进行自由选择;会做的题目放在一边,不用做此多花时间,如果遇到有困难或者看上去会可一旦做起来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时,再积极动脑,对旧的知识基础与新的知识内容重新构建,寻求新的解决途径。
  二、 改革练习顺序,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有些练习题在安排顺序上稍做调整,
  让学生做完成不同的新知识后进行"二次练习"(又称回头练习),不但会使学生练习更充分,还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完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结合学生的操作活动,我
  安排了这样一道题:自己在方格纸上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同样的方法剪剪拼拼,并把数据填入表中。
  由于学生刚刚初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知道平行四边形面
  积计算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剪、移、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長方形,就能很快求出它们的面积。通过学生对具体实物的感知及动手操作,建立起被认识事物的表象,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在学生第一次动手操作练习结束后,设疑:通过剪、移、拼,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那么请你们继续学习,留心观察,看看到什么时候不用剪、移、拼,我们就能寻求到问题的答案。在我的激励下,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认真学习,注意观察,果然在学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之后,有的学生欣喜地告诉我"老师,表我会填了。"通过这一题如此处理之后,我发现有时虽然同一道练习题,可等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基础更加丰富完备以后,再去解答同一道题会有更大的收获。从那以后我经常让学生做个学习中的有心人,看看书上或其它参考书、辅导材料中有没有类似的练习题,找出类似题目以后,在不同的认知阶段再进行二次甚至是三次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掌握得更深入透彻,应用起来更加灵活自如。同时让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系统重新优化组合,我认为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应用广泛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学习没有目标.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久而久之,对于学习,他们先是厌倦,而后放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上的差生。正是由于学习缺乏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进步,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现针对如何做好
[摘要]初中数学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一直就是重要的知识点,在素质教育实行的今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的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应对这些情况,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怎样进行组织,扮演好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本文重点就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为例来探讨一下实践教学中的体会以及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字]一元一次 实践
(一) 建国以来,煤炭销售管理体制虽经多次变革,但基本上是计划统一分配的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在销售工作方面,要把原煤就是商品的传统旧观念,转变为
摘要: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新理念、新类型的教学模式。它重在学生自主性、独立性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本文就初中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阐述,以期为初中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的发展做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体性;措施  一、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1、数学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是指在基于初中数学学科的自身属性的前提下,结合现实生活
新课程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以资借鉴。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想学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以纯真的情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整个课堂成为一个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过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得当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方法中营造良好的学习的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  从教育实践中得出,课程改革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转变教师的观念,能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针对当前某些数学情境变歪、变虚、变味的误区,笔者认为数学情境必须摒弃浮华,返归实质,立足数学学科本质,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还数学情境真、实、味。真,就是有效的数学情境应和学生的真实生活很贴近;实,就是实实在在,不拐弯抹角,让学生简简单单学数学;味,就是追求数学思维含量。判断情境是否有效,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能否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获得最佳思维状态?  有效的数学情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在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同时,要注重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使学生受到一定思想品德教育和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有效载体,以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本身充满了唯物
期刊
摘要: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处于一种核心地位,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本文旨在通过对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讨论,以案例研究为主,来探讨数学教师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学习能力  1.引言  鉴于当今小学数学课程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母亲,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彰显数学课堂教学的简洁美,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更重要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  【关键词】兴趣 简洁美 激励 游戏 启发  美籍华人诺贝尔奖活得者杨振宁先生说过:"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