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与“通”与“推”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涛此人,其生也晚。他若生在晚清,必是康梁门下,做一番维新保皇的大事。再往前生两千年,生在汉代,他便是个经生,那就除了毛诗还有刘诗,或者《春秋》另出一部刘传。
  我的意思是,刘涛的禀赋、根底、品性,其实都更近于古。如此一个古人生在20世纪80年代,到如今又做当代文学的批评,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认识刘涛,算来已有八年。他的文章其实并不曾多看,只看这个人,觉得端端正正正。没有飞扬浮躁,没有小机灵小机巧,行得稳、靠得住。这样一个年轻人,自然是上进努力的,我知道他读了很多书,写得也多,所以,前些日刘涛来电,嘱我为他在《南方文坛》的《今日批评家》专辑写一篇文字,虽是俗务缠身,想了想终不忍拒,而且也正好有个契机,迫着自己向年轻人学习。
  然后便是做功课。刘涛寄来一包书,打开一看,五本之多。细细读了两本,一本是他的博士论文《晚清民初“个人—家—国—天下”体系之变》(以下简称《体系之变》),另一本是评论集,关于70后作家的《瞧,这些人——“70”后作家论》。其他各本只好大略观之。
  读《体系之变》吃了一惊,原知道刘涛读书多,而且是个读古书的,却不知他读得如此多、如此深。晚清民初一段思想史,是话语场上熟透的话头,但就我而言,其实也是人云亦云,并未系统地下过功夫。刘涛以“个人—家—国—天下”为经纬将那一段梳理一遍,脉络历然,井井有条,这对我正是忽然开了方便法门,只顾了圈圈点点、抄抄写写。
  掩卷谈谈体会,大略言之,晚清时值天坼地裂,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诸贤要在全新的相对性世界图景下为中华民族另寻安顿,所谓制礼作乐,在当时固然是当局者迷,各凭己意,于黑暗中摸索,但事后看来,原有的“个人—家—国—天下”体系的瓦解以及种种重建方案,确是一个根本的着力之处。刘涛的分析或许还不够精细体贴,但纲举目张,大气魄里自有大气象。
  由这本书也能看出了刘涛迥异同侪的兴趣和根底。谈晚清、谈康梁,都免不了要回到道统中去,特别是公羊学、《大学》《礼记》等等,而刘涛给人的感觉是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此间乐,因为此为家。他与原典之间自有一种会心,气息相通,所以,这些于他不是“知识”,而是由知识而为生命的根底。当然,也看得出他受了刘小枫,进而受了施特劳斯、施密特的影响,而以刘涛持重之性,受人影响绝非等闲事,恐怕多半是一辈子的事,从此施氏之希腊,便是刘涛之先秦。
  刘涛的为学路径后来便一目了然。他接连出了两本文集,总题都是“通三统”,这是公羊学家的说法,也是康有为当日写《大同书》的志向,说起来魏巍乎大哉。刘涛存其大而取其小,他所谓的“三统”是晚清、民国、当下,或者说,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他说:“今天的诸多问题发端于晚清,欲理解现在或可回溯至晚清,欲理解晚清,亦可看现在的状况。”①他是希望跨越学科界限,打通近代以来的文学,在近代和晚清以来中国生活和文化巨大转型的视野中看取、衡量和估定种种文学现象的价值和意义。
  如此架构和眼光,说起来理当如此,真做起来甚难。眼目所及,当代文学批评中,特别是在具体作品的批评中能够贯彻此意的,实在不多。做得好的,更不多。我猜测,刘涛是有一种舍我其谁之感的,当仁不让、自强不息,咬定青山不放松,管他东西南北风。对晚清、现代,他本就用力甚勤,近几年,却花了大功夫读同代作家的作品,写了很多文章,以至于黄德海话里有话说:“志向的要求大,学术的堂庑深,时代的格局广,自身的要求高,有时候便不免会显出现下的作品小、浅、窄、低,人物一路弱下来,有些几乎填不进这个庞大的建筑。我在想,刘涛会不会有足履的不适之感的?”②
  ——其实德海自己也没少评“现下”的作品,他的话专对刘涛而说,其实是点出了“通三统”的一个意料之外和之中的困局。谈晚清、现代,水落石出,龙腾虎跃。而一路下来到了现下,海水尚未退去,撒一张大网,鱼鳖虾蟹皆在焉,有时难免会觉得是以屠龙之技行庖厨之事。
  但话说回来,刘涛做此事,本来先怀了一份齐物之感。龙也罢,虾也罢,他的目的本不在大小高下,龙与虾各有消息,以观民风、以察世变,正不妨齐而观之。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如何“通”。在这方面,逢到刘涛忽然兴起,那便是曲径通幽。
  比如,他谈朱文颖《莉莉姨妈的细小南方》,谈着谈着从朱文颖那个与历史疏离的苏州忽然荡出一笔:
  苏州一直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引领潮流,国人对之无限向往,可举两个文学作品中细节作为旁证。一、李劼人《死水微澜》中成都人形容物之“低调奢华上档次”所用语为“苏气”,可见当时苏州在中国的地位。俗语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亦可见一斑。……二、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妓女出长台时,总放风出去说,回苏州老家,以此自重,抬高身价。但太平天国起义之后,苏州被大兵篦过几次,哀鸿遍野,元气大伤。富商巨贾多迁居上海,苏州南京遭受重创。费穆《小城之春》写苏州往事,大战过后,苏州一片废墟,满目疮痍,让人叹息。③
  ——这便是“通”。于若无其事之间点出了朱文颖笔下个人的“细小南方”其实还应该放回历史语境中见出它的“庞大”。
  也正是在这批现下作品的评论中,刘涛让人看出了他的“古人”风骨。这个80后,原来是以道统自命的,平时恂恂如也,但关节处常常是一语封门,毫不假借。
  比如关于杜拉斯:“杜拉斯不重视‘年龄’,岂可也,少年做少年之事,有少年之戒,老年则有老年应行之事与戒,否则贻人为老不尊之口实。”④
  比如谈到金仁顺的《桃花》《梧桐》:“母女乃人倫之大者,但小说写母女之间的故事真是千奇百怪。人走正途,取道中庸,则人不偏颇,性情亦平正,而一旦不走正途,千奇百怪的事都会发生。”⑤
  又比如,谈到李浩《如归旅店》中父亲的议论:“无论来不来(按指日本人),我们都得过日子,我们不能让如归旅店垮掉。”刘涛正色道:“民间社会超脱,但这个观点不能轻易说,否则容易为卖国主义张目。”⑥   诸如此类处,绝非一般的社会学批评或道德批评。刘涛所站的其实是孔孟、《毛诗》《公羊》的立场。截断众流,回归本原,此其志也。他哪里是要通晚清到现下的“三统”,直是要通到这个民族最初的“制礼作乐”上去。而他所关切的也不仅是文學,终究还是世道人心,是从个人到天下如何安顿。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刘涛原是走着一条寂寞艰辛的路。前几日读胡兰成致唐君毅的信,二人为学取径渐有分歧,胡写道:
  窃以道有微有显,故孔子言仁,必有事以表之,而孟子亦言性必及命,仁义常并举,此所以能推,且皎皎与世人共显见也。自宋儒始多言性理,虽亦言推,而亦惟言推之理,罕言推之事,遂自成一理学,然彼时矫佛学之余弊,盖有不得不然者,且彼时历史典章文物之正,可与万民显见者固具存,故虽理学中分派别,但一般人则对于无论朱陆之言皆能无惑,以为皆是对的。而今日则不然。清末以来,典章制度皆变动未成定,乃至对历史及眼前事物皆荡失无信,然后更怀疑及于先圣之学,而欲以西洋哲学以代之。故今日哲学,必微显并举,而以显证微,与宋明理学之着力处有同有不同也。⑦
  胡氏其人不可取,其言不无可取。显微之间,确是说到了当日几位新儒家的痛处。窃以为,如何显微并举而能“推”,也正是刘涛这条路的关键所在。所谓推,是推己及人,是推圣人之道而及红尘烟火之世人、而及晚清以来极为复杂的历史经验、而及这个时代的众声喧嚣。此一“推”如推石上山,如引水向上,至难、至苦。但“推”无疑是值得的,刘涛斯人也而有斯才斯志,勉之!
  2016年11月28日0时于国二招
  【注释】
  ①刘涛:《“通三统”——一种文学史实验》导言,见《“通三统”——一种文学史实验》,7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②黄德海:《访落集——文学史“通三统”二编》序,见《访落集——文学史“通三统”二编》,2页,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年版。
  ③刘涛:《两个时代,一种精神——读朱文颖〈莉莉姨妈的细小南方〉》,见《瞧,这些人——“70后”作家论》,5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④刘涛:《〈情人〉在中国的一种流变——读安妮宝贝〈告别薇安〉》,见《瞧,这些人——“70后”作家论》,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⑤刘涛:《先锋、历史、现实——金仁顺小说的三个关键词》,见《瞧,这些人——“70后”作家论》,7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⑥刘涛:《“或者鼹鼠,或者飞鸟”——李浩论》,见《瞧,这些人——“70后”作家论》,8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⑦胡兰成:《第三十封,1954年3月27日》,见薛仁明编《天下事,犹未晚——胡兰成致唐君毅书八十七封》,144页,台北尔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
其他文献
自从王朔小说中多写“痞子”之后,在中国,可说“痞子”文学大行其道,几乎沸沸扬扬,铺盖了中国整个文坛。去年,我读了刘云飞主编、漓江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俄语短篇小说精品》(有不少是重读),说实话,整个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的昂扬正气,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令人震撼,深感俄罗斯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是个不可战胜的民族。所选的作品,从俄语文学始祖到A·托尔斯泰1987年才出生的孙女,时间跨度近两百年。作品中所
期刊
关于地域作家群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光明日报》还专门开设了一个“‘作家群现象’笔谈”专栏,邀请各地的评论家对当地的作家群进行研究及评介。在诸多论著及文章中,广西三位青年学人黎学锐、张淑云、周树国的《桂西北作家群的文化诗学研究》一书独辟蹊径,从文化诗学的视角来研究桂西北作家群的发生、发展、壮大,读来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我之前虽然对桂西北作家群关注得不多,但是对获得过鲁迅文学奖的东西
期刊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与80年代是一个思想与理想兼具的时代。得益于邓小平更为自由的文化政策,西方各个流派的理论涌入中国,其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尽管这些理论的前提有时是相互冲突、互相解构,但它们的各种概念都被囫囵吞枣,被学理匮乏的中国批评家快速流传,去创造和填补一个话语空间,以讨论批评家在一个日益变化的社会中的位置,并阐明自己对现代性的看法。这些概念中没有什么比“主体性”和“现代化”更能强有力地抓住想
期刊
毋庸讳言,过往的中国战争文学叙事,常常跟集体性、英雄性、民族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以降的世界文学谱系中,从英雄主义向人道主义的转折是战争文学的鲜明标识。这股潮流也促使了近年中国战争文学(包含电影等泛文学叙事)对狭隘民族主义话语的反思和对世界主义话语的内化。然而,这种文学实践又常常陷落于民族主义/世界主义的话语纠结之中。民族主义的战争叙事站在民族性立场上指斥对手、塑造敌人、建构英雄,完成政治动
期刊
每天我住在菊瓣里想象南山  每天我躺在兰香里构思君子  然后提笔写下  可以辨认的天下与江山  这是诗人方舟在他的组诗《可园短笺》之一《一个人的园林》中写下的诗行。用文字的形式,来描摹和绘制自己可以辨认的“天下”与“江山”,已然构成了方舟诗歌中一个显在的艺术表达策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方舟的诗歌,是通过对各个地域外在风情的描画与内在精神的彰显,来向我们展示属于他自己的、有着独特的艺术质地和
期刊
引子:英雄与人伦日常  1949年后,新时代最热诚的审美期待聚焦于一点,莫过于文艺能创造出英雄形象。若认同这是学界探究共和国前三十年(1949 —1979)文艺史脉的基本路径,那么,考察这三十年文艺在如何想象且塑造英雄,也就成了当代文学史学科必须面对的功课。  当代文学中的英雄塑造,是到了样板戏乃臻化境而崛起所谓“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并形成其独特的美学原则。然“英雄典型”的出现绝非一日之功,它是文
期刊
进入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学不断地调试着自己的方式,以适应市场与价值秩序的更迭要求。而在文学的流变与转调中,其本身应该固守怎样的文学本性,亦即文学的根性,则是一种历时性、共时性的存在。鉴于炒作化市场的膨胀而失去对优秀传统应有的敬畏,鉴于创作界存在趋炎附势现象而忽视对经典应有的回望,也鉴于研究界长期的“古典”“现代”“当代”割裂性治学而缺失融会贯通的反思。杨匡汉的新著《古典的回响》以承上启下、赓续文
期刊
一  本文主要是尝试对《我与地坛》进行重新解读。比之于以往的文章,我主要尝试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以现象学作为思想资源和诠释视角,二是试图形成新的诠释方法,即不只是读《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本身,不是将之视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精致的瓮”,而是试图打通这一文本的内与外,通过对《我与地坛》及其周边文本的诠释来厘清史铁生思想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为什么要从现象学的角度入手,我稍后再作具体的解释。这里之所以提出“
期刊
“八十年代”——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起点”意义似乎已经成为某种共识。  站在改革早已触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改革所带来的利与弊早已展现得清清楚楚的今天,再来重返“八十年代”,无疑带有一种“清理”的意味。  早在1988年,甘阳等人就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及知识分子在“文革”之后开启的所谓“新时期”的启蒙工作所具有的意义。这场对“后文革”时期的思想资源的清理与整合工作被普遍视为
期刊
三农问题作为中国跨世纪的一个主流话语,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21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满腔忧患创作出了一系列反映三农问题的报告文学,比如,2002年初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2002年年中的何建明的《根本利益》,2003年陈桂棣和春桃合著的《中国农民调查》,2010年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等等。面对三农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如何以艺术形式既真实全面呈现中国的三农问题,又热情传播主流正能量,书写引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