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下的高中历史一轮备考复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110_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新时代下高中阶段历史教学过程中具体的历史课程要求,是对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要求的全面补充和升级发展。它是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年8月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其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成为引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和考察评价的基础。
  本文借助广州市两节同课异构研讨课[2],从课堂观察教学实践的角度,重点探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方法——“史料实证”在历史高考“一轮”复习中的运用和实践。
  一、紧扣“一轮”特点,强化史料备考意识
  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核心方法,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史料证据意识包括“知道证据在历史论证中的价值;运用思辨方式,判断史料得以作为证据的适当性;懂得根据主题,自行进行史料的搜集工作。”[3]
  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与研究遵循以史实说话“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基本原则,而史料实证能力和方法的形成依托于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备考“一轮”复习的课堂上通过对史料的探究、论证、分析捕捉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和提升历史理解,是追求历史本真的教学,既凸显历史教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高考历史考察的要求。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树立并强化史料实证的备考意识。
  作为面向高考的“一轮”历史复习课,王丙申老师和康颖老师都十分鲜明地确立了史料教学的目标,从各个层面部分展示了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的主要史料,在“一轮”复习中创设历史情境,达到了良好的课题预设。
  康颖老师在其课堂上,先后引用了齐鹏飞的《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外交(1949——200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沈志华主编的《中苏关系史纲》、裴坚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袁明等编的《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周瑞华的《“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反思》等,认识和分析新中国的外交内容和特点。
  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的实证课堂需要注重史料的精选及对史料的准确解读和运用。史料的形式千差万别,有“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之别。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4]由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堂容量和复习时长的限制,所用史料务必保证精挑细选。同时,两类史料相互配合,体现复习课堂所要达到的历史知识落实和思维训练的要求。
  王丙申老师的史料选择从“第一手史料”---政治文件,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到“第二手史料”---专家著作,如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郝瑞庭《有关新中国外交的几个问题》等,从多个层次呈现出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复杂性,史料丰富、角度多元。既有一手史料,也有二手史料,相互之间形成逻辑互证关系。
  二、结合“一轮”要求,建构史料实证思维
  史料实证强调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的态度与方法,然而史料辨析更需要借助史料思维的形成和提升。
  笔者认为,史料思维是历史学科史料实证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借助历史学术性语言对历史事件所涉及证据材料的概括和间接分析的过程。史料思维是历史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思维在史料对比分析和解释上的思维要求。
  因此,史料目标的确定和史料教学课堂的构建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此过程中,培养史料思维是提升史料实证能力的必由之路,史料思考是史料实证的关键所在,再好的史料,离开了学生的理性思考便成了一堆故纸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也就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史料思考,形成史料思维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史料实证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互统一的。
  结合两节课堂上史料的使用情况,笔者认为“一轮”的史料实证思维的建构务必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典型性。课堂实证史料选取要紧扣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不同于新课的常规教学,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需要搜集典型的史料,尽可能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针对教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选择相应的史料,配合所设计的针对性问题,层进式引领学生进行历史思考,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学科概念、价值判断,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
  第二,适度性。史海如洋,在课堂史料教学过程中,不加限制地使用史料,无疑会加重学生的阅读负担,甚至可能使实证课堂偏离教学重点,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所以面对大量的史料,教师应该围绕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度选择。
  第三,梯度性。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5] 处于“一轮”复习的高二文科生离高考历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课堂史料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字性、可读性、直观性、逻辑性的综合考虑,逐步向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过渡,不断扩展思考的维度与张力。
  两位老师的公开课基本都体现了以上诸原则,使得课堂情景设置下的史料思维围绕问题渐进展开,设置问题个个突破,逐步达成教学目标。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在课堂史料的实证认识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王丙申老师的课堂将实证与史料思维进行了高度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史料思维对实证课堂的引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共同纲领》对于新中国外交方针的确立,再联系苏联因素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问题层层推进,史料逐步展开,充分展现外交方针的确立。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课堂的“史料实证”的思维形成过程既是“一轮”历史复习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
  三、强化“一轮”训练,提升史料针对练习   在“史料实证”训练中,一些高中教师将历史的史料教学等同于史料试题的训练,将史料实证的思维建构等同于学生掌握史料的阅读理解。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笔者认为高中“史料实证”的训练应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历史教师针对学生的专业性史料训练,其二是学生对于史料试题理解的把握和解题能力的提升。两者密切相关,但又侧重不同,本文重点分析前者,后者将另文阐释。
  教师需要在“一轮”复习授课中通过“史料实证”的分析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史实,同时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史料实证”训练。“一轮”复习中“史料实证”的训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并在辨别不同史料的基础上利用史料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和分析。“史料实证”训练与史料试题练习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注重构建学生历史史料实证思维的形成和提升,后者则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这一思维的训练,单纯史料试题的练习也会阻碍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因此,需要在“一轮”复习课的基础上,精选一定数量的史料试题。一方面是对复习课相关史实和认知的再次强化,另一方面则需要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对相关历史思维进行拓展训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从两位老师课堂教学实践观察,他们都注重了对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引导,但是在精选史料实证的试题上也都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笔者认为,“一轮”复习的课堂由教师讲解的专业性历史思维训练试题不宜过多,一般可控制在1-2题。在此可精选一题,如下:
  基辛格回忆说:“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美国的双重代表权和把安理会席位给北京的提案,却根本没有表决。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劇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基辛格认为中国外交取得进展( )
  A.是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
  B.关键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C.取决于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D.受益于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
  教师通过分析此题,一方面巩固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相关史实,另一方面,对基辛格的表述可以让学生看到选项和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从美国人的视角分析中美关系改善所带来中国外交发展。只有把握住这样的思维关系,才可以正确进行判断和选择,这就是课堂历史思维训练的意义所在。
  其次,结合“史料实证”试题的课堂分析和讲解,及时消化并吸收教师历史思维的引导,还需要配合2道左右的试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趁热打铁”,运用类似的历史思维进行训练。从而,形成“讲、评、练”三位一体的“一轮”史料实证思维的训练模式。学生的训练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史料文字层面的意思理解,二是史料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和相应知识点的运用。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后,再抽选学生当堂讲解和分析,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点评,让学生在讲解和点评的过程中发现和改正问题。
  从高考历史的复习备考来讲,历史的“一轮”复习更加重视史料实证意识的提升,是学生历史综合分析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因此,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需要借鉴两节教研课的做法,深入到史料实证的运用和史料实证的课堂,多角度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核心方法的能力,切实改进和提高“一轮”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梁启超曾经说过,“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6]史料是认识历史的桥梁,在对史料的研读、甄别和解构的过程中,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得以渗透、培养和提升。通过史料实证这个重要载体,潜移默化中历史核心素养将成为一种文化的传承,从而起到学史求真、以史育人的作用。[7](感谢广东仲元中学谭方亮老师对本文的悉心指导)
  【注释】
  王雄:《历史素养的评估与教学建议》,《历史教学》2016年第9期。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十二周,在广州培正中学由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王丙申老师和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康颖老师进行的《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课异构的研讨课。
  陈志刚、陈彦军:《历史学科素养内容结构构建的方向》,《历史教学》2016年第10期。
  杨丽萍:《史料批判和运用第一手档案原则》,《黑龙江史志》2015年第2期。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35页。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赖少云:《关注史料教学,传承学科素养》,《中学课程辅导》2016年第12期。
其他文献
2020年9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一则通报,主要内容是,湖北省荆州市巨型关公雕像项目和贵州省独山县水司楼项目需要整改。  整改的理由很充分,为切实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坚决治理滥建巨型雕像等“文化地标”现象,坚决杜绝滥建“文化地标”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通报称,关公雕像高达57.3米,违反了《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有关规定,破坏了古城风貌和历史文脉。贵州省独山县在影山镇净心谷
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8期上,浙江桐乡郑婷婷老师发表《人物史教学凸现“人”核心地位的教学策略——以《圣雄甘地》一课为例》一文,详细介绍她讲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圣雄甘地》一课的感受和体会。郑老师说:“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编制人物年表、研读史料和品读故事等方法来了解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理解甘地形成非暴力思想的原因和非暴力运动能够成功的原因;认识甘地在印度民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认为,“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鉴于改革开放作为宏大的历史主题,本文以多样化史料重构课堂,引导学生从民生出发,体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演进逻辑。十年动乱结束后,无论是短暂徘徊,还是思想迸发,围绕着“出路与出发”的思考,社会发展体现了布罗代尔“长时段”理念。因此,课堂教学需要放宽历史视
就像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乡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恐怕也是每个人有各自的标准。  2020年12月初,《民生周刊》记者来到浙江省义乌市城西街道,这里的3座村庄给出了3个答案。尽管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这些村庄的发展模式未必适合每一座乡村,但至少在浙江义乌,3座村庄分别抓住了产业兴村、文化兴村、党建为纲这3个重点,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里的党旗格外红  2020年7月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初中历史教材已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选用了大量的插图、地图和图表,配以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辅助栏目,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素材,也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未对这些资源深入研究,甚至将教材搁置一边,去教材外寻找和开发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
一袭白衣,笑容爽朗,这是陈学敏给《民生周刊》记者的第一印象。查房時,他脸上挂着亲和的笑容,耐心地回答患者的问题,会顺手帮病人掖一下被角,不忘安慰几句。  陈学敏是常州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他带领的胰腺诊疗组开展的腹腔镜下胰腺中段切除 胰腺空肠吻合术、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单孔腹腔镜下肝脏左外叶切除术等手术,几乎都是常州首例,全省领先。  作为一名医者,回首自己16年从医道路,陈学敏所取
钢铁是工业的骨骼,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性,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基础材料。早期由于产量低,钢铁仅作为结构材料或铁路轨道使用。直到19世纪中后期,欧洲炼钢技术飞速发展,钢产量得以增加。凭借优越的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钢铁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钢铁工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19世纪中期至今,以生铁为原料在高温下吹炼成钢,一直是钢铁生产的主要方法。在此期间,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加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目标 “过程与方法”部分第一条便明确指出:“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1]由此可知历史概念的形成对历史学科教学与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只告知学生历史概念的“名称”,而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关注较少,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出现 “
《普通髙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纵观历史解释素养水平各层次的描述,可知其是建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的,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核心。[1]但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上有其局限性,学生仅凭文献和图像资料难以产生“同情之理解”,做出的解释易抽象、片面、单薄。郑振满教授就曾指出:“从历史
部编历史教科书以唯物史观所归纳的人类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规律统领整套教材。它认为,人类文明史的演进受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合力驱动,一切历史冲突都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以中国史部分为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危机与复兴以及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是其灵魂,又分别是其纵向和横向的主线索。从纵向看,教材主要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古代的形成与发展,近代的民族危机、抗争与探索,现代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