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也能成就一堂成功的习题课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feng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绝大多数同学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喜欢看物理实验,看物理现象,大都认为实验很重要。而面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调查显示,大约一半的同学认为概念是难以理解的。为了对物理概念有深入的认识,习题课是至关重要的。习题课是对概念的巩固,也是知识迁移的一种方法。只有一支粉笔的一堂习题课,怎么样上才算是成功的?这是教师们经常探讨的问题,笔者也想谈谈自己在上习题课时的一些想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选择好习题是前提,而对习题的指向性讲解是关键,我觉得教师要从这几个方面来选题,变题和解题。
  一、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应用起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大大增加对物理的兴趣。一方面,学生发现自己可以用物理语言描述,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轻松解决习题中涉及到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时,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学以致用使他们更想学。例如:解释冬天人们说话时,嘴冒“白气”的现象;站在冰面上,若冰出现裂纹,同学自救的最好办法,是快速跑向岸边,还是静止不动等待救援,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这种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学物理真有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习题课教学中,经常有教师会进入这样一个误区:教师讲得越多就越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甚至通过拖课来延长时间。其实,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好环与否不能光看容量的大小,关键应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的效果,要能让学生懂一点,晓一类,通一片,也就是触类旁通。
  无论是新课还是习题课,学生永远是课堂上的主体,大部分时间还是应该让学生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导、引路两个方面就可以了。在指点学生解题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受到日常生活中错误思想的干扰,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我让学生解答这样的问题:“小明在水平地面上用20N的水平推力,使超市购物车匀速向左,问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答案。我再变题,如果小车没有被推动呢?大部分学生就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错误理解,认为推力小于摩擦力才推不动,忽略“推不动”就是“静止”,就是平衡状态。找到症结后,教师提出:“平衡状态有几种情况?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是怎样的呢?”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平衡”这一概念有进一步认识。而有些题目,也可以让学生做老师,自己讲,自己分析,既提高学生积极性,更能提高注意力。
  三、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层层深入。
  例如,学生在做浮力题目时,碰到这样一题:一个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得重为100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0N,求金属块的密度(g=10N/Kg)。由于数字条件少,很多学生无法解题,我便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3步解题:①求浮力;②求金属块体积;③求密度,并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浮力得几种方法。另外,为了开拓学生思路,促进知识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可以一题多变。上题则可以变成如下几种情况:(1)“浸没在水中”改成“一半浸在水中”或“2/3浸在水中”;(2)“浸没在水中”改成“浸没在酒精中”。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的变化,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锻炼,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
  四、对于比较抽象的情景,可以因地制宜,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情景。
  比如在解决手托茶杯向上,分析杠杆类型这一题目时,学生对题目上的图看不懂,分析其根本原因,是不能把杠杆(骨骼)从插图中“隔离”出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手托重物,感觉支点及用力的地方,再画一草图,标出支点,画出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让学生动手加动脑,这样就理解得透彻了。
  总之,习题课的教学仍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删去一些“偏、旧、繁、难”的训练题,编一些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习题,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消化、深化和细化所学的知识;也把学生从简单枯燥的习题课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时时刻刻对物理学充满兴趣,时时想去钻研,去探索它的奥秘!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牛塘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文言文可谓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入选初中教材的文言文更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名家之作。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既能感受、领悟中华文化的智慧与精髓,又能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始终认为拓展迁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一、字词教学的拓展迁移  字词的落实是疏通文言文的前提,在字词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首
受访专家: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 杨雄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 张晓鸣  前不久,安徽安庆一名12岁女孩因月考成绩拿了全年级第一,遭到班主任质疑并安排补考,一天之后女孩在池塘中溺亡。事件曝光后,无数人唏嘘不已。然而,更让人警惕的是,类似事件一直在不断上演。谈及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愈加凸显的问题时,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杨雄教授用了“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
上初中生物课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因为有生龙活虎的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几年过去了,但是青春期性教育一课却记忆犹新。  曾几何时,青春期性知识多通过学生自学来获得。那时的父母、教师和学生都比较保守,学生有这方面的问题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只能压在心里,有的便因此引发出一些心理问题。近些年来,社会上对性的态度开放多了,便利的网络为学生了解性问题敞开了大门。但是,越来越多的早恋、少女堕胎现象,说明这种“
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和谐的;学生的真正发展,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谐既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知识与技能、群体与个体、主导与主体、教书与育人等各个要素之间的互相协调,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主体意识、学习意志、体验创新优化的培养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是营造和谐的环境。和谐的环境就是包容的课堂学习
古典小说《水浒传》在读者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其中的第十回,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赞的著名篇章之一。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这个封建统治集团内有温良恭俭让古君子之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由一个心存幻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人,经过一场火与血的洗礼,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终于投奔梁山,转变成一个与统治阶级势不两立的英雄人物的性格
8月19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一周年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项——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命名仪式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举行。經网友票选,3岁的雄性大熊猫“芝麻”成功当选为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的真实版代言熊猫。(安源 摄)小朋友和“蓉宝”玩偶合影留念。
1前言  当今世界的短跑竞赛已进入了牙买加时代,2008年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上,牙买加短跑选手几乎包揽了所有金牌,特别是博尔特分别打破了100米、200米、4×100米三项世界纪录。在2009年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牙买加天才短跑选手博尔特又以9"58的成绩打破其在北京奥运会上创的9"69的百米世界纪录。也就是说在当今世界上,随着短跑技术、战术体系不断完善,体能训练手段不断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教师在学生心中要有很高的威信  我曾向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做过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教师“有学问”、“知识渊博”、“循循善诱”、“教学艺术性高”、“能因材施教”、“态度亲切”、“善于鼓励”等原因使之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取得好成绩的占绝大多数,因此,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都是由于教师在他心目中有学问、书教得好,为
阅读教学,有四重对话:一是教师与文本的先前对话,一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再者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第四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前两重对话是师生以“文本”为依托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契合;后两者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这四重奏,奏响了人们心灵乐章。  【片断一】(《长相思》)  师: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到了张籍笔下,乡愁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体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体育教师正在努力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体育课教学。在这几年里,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沉闷的局面,大大提高了广大中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国家教委在对学生体质调研结果对比中发现,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