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天津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遵循“效益突出、需求牵引、创新驱动”的原则,重点在“完善平台功能,突出平台服务;强化产业效益,加强基地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实现‘网农’对接;开展理论创新,建设标准体系”等方面加强推动。
完善平台功能,突出平台服务
2014年,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以“完善功能、突出服务、产业运营”为目标,制定数据规范、加强内容建设、扩大服务对象。在技术方面,开发平台在线视频系统,实现大华、海康和天地伟业等主流视频监控设备的接入服务支撑,完善接入平台数据和系统接入数据的接口标准和规范,研究制定平台架构设计标准和平台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在应用方面,集成和移植“放心菜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市场价格监测预警系统”等应用系统;开发设施农业物联网通用管理系统、设施蔬菜智能识别与监测预警系统、农药监管系统等应用系统;开展了梦得奶牛数据管理系统、多兴农庄市民菜园远程监控和久玖养殖合作社养鱼自动饲喂控制系统等应用试点建设。在平台运维方面,充分借助首都资源,与有关大型企业研究制定平台运营机制,推进平台可持续发展。
平台涵盖了市场价格、遥感、知识规则等领域数据库17个,集成各类农业应用系统182个。其中天津本地应用系统44个,集成中科院各类应用系统138个,进一步完善视频和数据在线系统功能,实现了25个基地传感数据的在线采集,实现16个基地、21路数据视频接入。
强化产业效益,加强基地建设
实施的农业生产经营物联网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试验基地建设上,目前已实施了三批核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核心试验基地20个,总面积1.5万余亩,开展了约2000亩大田、1200栋节能温室、7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车间、170万平方米养殖水面、30多个大型企业牧场及养殖场示范应用。涉及大田作物、设施蔬菜、种羊、种猪、肉牛、肉鸡、海水鱼、淡水鱼、南美白对虾等种类。同时,以大顺园林、梦得奶牛、博汇瑞康为代表的一批企业,自主引进国外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与设备,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生产管理现代化。这些试验基地覆盖了天津市10个农业区县和天津主要农业产业,针对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全部农业区县都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通过深入总结试验基地的建设内容与应用类型,构建了三类技术应用模式,一是农业生产环境信息监测与采集,通过监控设备和高清视频展示,实现生产现场数据的采集、传输,将各类预警、市场、栽培知识信息通过电脑、手机、Pad终端设备发送给用户,目前20个基地均具备上述条件。二是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在信息监测采集的基础上,实现智能灌溉、智能补光、智能卷帘、自动饲喂、自动投饵等功能,目前12个基地均具备上述功能。三是生产基地电商化,以静海多兴庄园作为示范样板建设集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物联网全产业链应用,打造“3+1工程”,建设“产前”园区资源管理、“产中”智能生产管理、“产后”O2O电子商务营销管理,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对园区资源、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物流、溯源等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实现园区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销售等全程监控。
推进电子商务,实现“网农”对接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扶持培育了“食管家”、“津农宝”、“优农乐选”、“网通电商”等多家本地电商企业,以及“蓟县农品”、“际丰蔬菜”、“北辰双街电商村”等一批农产品网上交易应用试点。二是研究制定《关于组织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组织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评选办法》,并拟近期印发,为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依据。三是组织开展电商培训和宣传。结合农业物联网建设,会同市商务委组织开展了“网农对接活动”,积极做好政府的“桥梁”作用,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及产品开展网上营销,市发改委和市工信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100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和12家电商企业和应用示范企业参加了活动,农业企业、合作社与电商企业现场签订近50个合作意向,签订金额100万元。四是组织开展调研工作。对有农业的区县农业企业、合作社及产品进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调查,摸清底数,研究制定农产品网上交易规范和标准。
开展理论创新,建设标准体系
开展天津农业物联网产业理论研究。天津市把理论驱动作为区试工程的重要抓手,组织多方专家对区试工程进行了系统地理论研究,高度重视理论引进与创新,为区试工程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加强天津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合作,制定建设规划。与天津市市场与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开展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以构建天津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为目标,全面梳理农业物联网领域的相关标准,做好整体布局、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初步构建了层次分明的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明确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急需标准和重点标准。着重急需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几方面。按照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农业物联网可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4个层面。选取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管理及追溯5个有代表性的农业应用领域。开展了天津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框研究。标准体系建设框架与规划目前已初步形成。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深化标准理念。三是落实项目资金,确保顺利实施。安排专项资金对农业物联网标准制定项目进行补助;2014年共落实项目补助资金100万元,用于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规划编制和9个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2015年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市补资金正在落实中。
集成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
一方面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采用政府投入为引导,生产经营单位、研发机构投入为主,核心试验基地所在的区县按照1:1进行资金配套的方式,2114年市农委、经信委、科委等有关部门的扶持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项目约1600万元,2013年与2014年两年共扶持资金6200多万元。另一方面加强物联网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工作,会同市财政局制定了项目指南,严格监管项目申报、专家论证、项目审批的程序,做到公正公开,2014年共支持22个项目1000万元。
完善平台功能,突出平台服务
2014年,天津农业物联网平台以“完善功能、突出服务、产业运营”为目标,制定数据规范、加强内容建设、扩大服务对象。在技术方面,开发平台在线视频系统,实现大华、海康和天地伟业等主流视频监控设备的接入服务支撑,完善接入平台数据和系统接入数据的接口标准和规范,研究制定平台架构设计标准和平台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在应用方面,集成和移植“放心菜基地信息管理系统”、“市场价格监测预警系统”等应用系统;开发设施农业物联网通用管理系统、设施蔬菜智能识别与监测预警系统、农药监管系统等应用系统;开展了梦得奶牛数据管理系统、多兴农庄市民菜园远程监控和久玖养殖合作社养鱼自动饲喂控制系统等应用试点建设。在平台运维方面,充分借助首都资源,与有关大型企业研究制定平台运营机制,推进平台可持续发展。
平台涵盖了市场价格、遥感、知识规则等领域数据库17个,集成各类农业应用系统182个。其中天津本地应用系统44个,集成中科院各类应用系统138个,进一步完善视频和数据在线系统功能,实现了25个基地传感数据的在线采集,实现16个基地、21路数据视频接入。
强化产业效益,加强基地建设
实施的农业生产经营物联网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试验基地建设上,目前已实施了三批核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核心试验基地20个,总面积1.5万余亩,开展了约2000亩大田、1200栋节能温室、7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车间、170万平方米养殖水面、30多个大型企业牧场及养殖场示范应用。涉及大田作物、设施蔬菜、种羊、种猪、肉牛、肉鸡、海水鱼、淡水鱼、南美白对虾等种类。同时,以大顺园林、梦得奶牛、博汇瑞康为代表的一批企业,自主引进国外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与设备,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生产管理现代化。这些试验基地覆盖了天津市10个农业区县和天津主要农业产业,针对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全部农业区县都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通过深入总结试验基地的建设内容与应用类型,构建了三类技术应用模式,一是农业生产环境信息监测与采集,通过监控设备和高清视频展示,实现生产现场数据的采集、传输,将各类预警、市场、栽培知识信息通过电脑、手机、Pad终端设备发送给用户,目前20个基地均具备上述条件。二是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在信息监测采集的基础上,实现智能灌溉、智能补光、智能卷帘、自动饲喂、自动投饵等功能,目前12个基地均具备上述功能。三是生产基地电商化,以静海多兴庄园作为示范样板建设集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物联网全产业链应用,打造“3+1工程”,建设“产前”园区资源管理、“产中”智能生产管理、“产后”O2O电子商务营销管理,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对园区资源、生产、加工、包装、仓储、销售、物流、溯源等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实现园区农产品从生产到市场销售等全程监控。
推进电子商务,实现“网农”对接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扶持培育了“食管家”、“津农宝”、“优农乐选”、“网通电商”等多家本地电商企业,以及“蓟县农品”、“际丰蔬菜”、“北辰双街电商村”等一批农产品网上交易应用试点。二是研究制定《关于组织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组织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评选办法》,并拟近期印发,为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和发展提供指导依据。三是组织开展电商培训和宣传。结合农业物联网建设,会同市商务委组织开展了“网农对接活动”,积极做好政府的“桥梁”作用,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及产品开展网上营销,市发改委和市工信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100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和12家电商企业和应用示范企业参加了活动,农业企业、合作社与电商企业现场签订近50个合作意向,签订金额100万元。四是组织开展调研工作。对有农业的区县农业企业、合作社及产品进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调查,摸清底数,研究制定农产品网上交易规范和标准。
开展理论创新,建设标准体系
开展天津农业物联网产业理论研究。天津市把理论驱动作为区试工程的重要抓手,组织多方专家对区试工程进行了系统地理论研究,高度重视理论引进与创新,为区试工程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加强天津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合作,制定建设规划。与天津市市场与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合作开展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的研究与编制工作,以构建天津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为目标,全面梳理农业物联网领域的相关标准,做好整体布局、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初步构建了层次分明的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明确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急需标准和重点标准。着重急需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几方面。按照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农业物联网可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和应用层4个层面。选取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管理及追溯5个有代表性的农业应用领域。开展了天津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框研究。标准体系建设框架与规划目前已初步形成。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深化标准理念。三是落实项目资金,确保顺利实施。安排专项资金对农业物联网标准制定项目进行补助;2014年共落实项目补助资金100万元,用于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规划编制和9个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2015年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市补资金正在落实中。
集成资源优势,加大扶持力度
一方面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采用政府投入为引导,生产经营单位、研发机构投入为主,核心试验基地所在的区县按照1:1进行资金配套的方式,2114年市农委、经信委、科委等有关部门的扶持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项目约1600万元,2013年与2014年两年共扶持资金6200多万元。另一方面加强物联网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工作,会同市财政局制定了项目指南,严格监管项目申报、专家论证、项目审批的程序,做到公正公开,2014年共支持22个项目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