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与中学历史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zi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6月17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是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民族传统节日。这些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学应重视民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汲取养分。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民俗文化中的精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让民俗文化发挥更为深远的意义。本文将从中学历史教育肩负的任务——历史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情感价值观教育的角度谈民俗在中学历史教育中担负的重要作用。
  1.民俗文化与历史知识教育
  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学好历史知识往往需要理解加记忆。理解和记忆有很多途径,学习民俗文化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一点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证明。
  根据识记规律,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记忆。“心理学家沙拉·巴德谢曾对历史系的学生做过实验,他发现在上课时能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的学生比理解力低、仅仅能够记住课本条文的学生更能保持长久而准确的记忆。现代认识心理学关于信息加工水平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研究证明,对信息的加工水平不同,记忆效果也不同。加工水平越深则记忆效果越好”[1]。因此,通过民俗文化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历史背景,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并加深记忆。
  同时,“心理研究还证明:多种感觉通道参与识记比单种感觉通道识记效果更好。多感觉通道参与识记可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建交多通道联系,留下的记忆痕迹就较为深刻和牢固,从而增强识记效果”[2]。因此,有着影视、传说、评话、小说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充分调动了人的各个感官,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可见,民俗文化在中学历史知识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其有助于学生在丰富的民俗文化中识记历史知识。
  2.民俗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爱国情怀的激发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概莫能外。白寿彝先生说,“现在我们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是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教育,这是关系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重要的措施”[3],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可是,应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显然,薄薄的历史教科书,已经很难让21世纪享受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大餐的中学生从中体会历史的丰富底蕴。单纯地凭借教材进行的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是空洞而缺乏根基的,正如前苏联作家兼社会活动家哈科夫所说:“一个人,只有热爱、珍惜并尊重自己祖先积累下来的一切东西,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4]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进行宽泛的历史陶冶,必须让“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再现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而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或是多媒体教学中几幅挂图、几段录像是远远不够的。民俗文化具有增强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就民俗文化的这一功能而言,多媒体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辅助手段,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民俗文化与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和继承性,是人类真实情感的传承和反映。历史教学吸纳民俗文化,挖掘其中优秀的文化成果,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氛围中感悟高尚的人文素质,将民族的精神力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也是民俗文化环境熏陶的过程。
  4.民俗文化与中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
  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是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情感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整个青少年时期,是随时随地进行的。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情感价值观本身的目标与民俗文化所内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使情感价值观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合理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是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智慧和耐性。它既是中学历史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共同努力,担负起这份责任。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学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1985:46.
  [2]叶一舵.心理学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1985:49.
  [3]白寿彝.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学历史教学法,1988:262.
  [4]哈科夫.一切从童年开始.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7:15.
其他文献
摘 要: 《雨霖铃》不仅是宋词婉约派作家柳永的代表作,而且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其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关键词: 柳永 《雨霖铃》 清秋节 离情别绪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
摘 要: 入学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起始点和基础点,抓住入学教育的良好时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探索了大学生入学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入学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途径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入学教育是为新生了解新的学习生活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是高等教
摘 要: 工科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科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工科高职院校 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 体系构建    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风、学风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工科高职院校的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建院”)为积极响应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提出从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机制入手增强其实效性;从大学生的情感特质、思维特点、环境特征入手注重其针对性;并通过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基本规律。  关键词: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实效性 针对性 规律性    爱国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在热爱祖国、忠诚祖国和报效祖国,是炎黄子孙最坚定
摘 要: 音乐是文学的催化剂,那么如何让这种催化剂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呢,本文认为,应让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引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深切关注和浓厚兴趣;让音乐的情景性引领幼儿和文学作品展开积极互动。让音乐的艺术感染性促使幼儿和文学作品展开积极的心灵碰撞。总而言之,音乐辅助了文学,音乐歌颂了劳动,音乐又指导了幼儿的行为: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形态——美的旋律——美的世界。  关键词: 音乐 儿童
摘 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探寻了最恰当的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教学现状 新方法    在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基础课与专业课是两类密切相关,且有着逐步深入的课程。专业类课程能直接有效地看到学习成效,且学生也容易树立重专业轻基础的思想。所以
摘 要: 本文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等方式,了解和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并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在技术、功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教学资源库 调查分析 建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0年全国上下掀起依托校园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独立学院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招生计划,实施降低分数的方式进行的。因此,独立学院学生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我通过对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2007、2008和2009级新生进行的入学测试发现,学生普遍词汇量不达标,语法基础薄弱。大一新生听说能力差,入学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听懂老师的英文授课,不能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其次,学习自主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公公出来了,看着一群着急离开妈妈怀抱的蒲公英,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光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看着远处,有几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认为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于是逃离了群体,飞向了沙漠。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也已经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
摘 要: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所需信息,准确、流利、得体地进行交际的能力。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大力提倡。本文介绍分析了交际法的理论基础及特点等优势,讨论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交际法 大学英语能力 应用    一、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交际法传入我国以来就受到了广大外语教师的欢迎,因为交际法运用于英语教学一直是以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