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质疑方法之探研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的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索问题,无疑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教师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质疑的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1 转变观念,鼓励质疑
  
  1.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内驱力。它驱动教师满腔热情、专心致志地从事教学工作,千方百计把学生教好;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和影响,对教师所教课程产生兴趣以至爱好,并对教师的教学采取积极的合作行为。
  1.2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中必须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把学生主体与教学的主导一起组成一个有机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教材,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合理的教学程序;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主动探求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教师应把教学过程看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现象与本质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欲,增强学生的创造欲,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索的方向和问题,在主动的探索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3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求和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智力实现开放性状态。要求教师采用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提问,重视学生的独立见解,善于捕捉思想的火花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质疑的勇气和信心。
  
  2 创设情境,促动质疑
  
  情境是指在具体场合下人的情绪、思维等心理状态及其所造成气氛的总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激发其积极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造一定质疑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猜测,提出自己的看法。引起其他同学的质疑,此时教师再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测性”质疑,并让学生去验证自己的观点,解决自己的疑问。
  
  3 精心设计,指导质疑
  
  教师在课堂上的设疑会对学生的质疑起表率作用,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运用引导发现法提出的“问题—假设一猜测—验证一应用”等课堂教学结构,教给探究方法。教学所设置的问题应科学化,体现层次性,突出启发思维的特点。通过设计的问题,一问套一问,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促使他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激发探求欲望。
  
  4 传授方法,学会质疑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上完新课后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只能答哪里懂了,哪里还不懂,哪一个题不会做等,这说明学生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尚未进入探索性的思维状态,学生提不出问题,不会提问题,重要原因是没有掌握质疑的方法,要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浸透与指导。
  4.1 记忆性问题,培养质疑习惯。为再现所学知识防止遗忘问题,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互问互答或自问自答;在复习课上用类似的方法可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与梳理。通过这些形式的提问训练,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思考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激发起提问的兴趣与热情,以培养质疑的习惯。
  4.2 思考性问题,提高质疑水平。思考性问题是对所学知识的来源、依据、运用及它与其知识间关系的问题。学会提这类问题,能促进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并逐步提高独立探索的能力。①思考因果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解习题时,对自己的每一步都问“为什么”,做到有根有据。这样,不只是满足于获得一个正确答案,而是了解获得结论的全过程、思想和方法,一方面能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广阔性,其重要的是能养成思考和提问的良好习惯;②思考区别联系。当学到相近概念、类似公式定理时,教师提供适量的材料,让学生对它们提出“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从中辨析概念、区别公式定理、明确其中联系;③思考条件交换。对一个定理或习题,条件改变,结果会怎样,反之又如何呢?这类问题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质疑习惯后,在教师平常的示范与诱导下产生的,这样的学生思考已不只是停留于知识表面,也并不满足于现成知识,这样的质疑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具有强烈积极性的学习动力;④发散性和归纳性问题。从不同方向和角度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养成学生这类质疑习惯,能促进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的提高,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应切实将课堂成为每个学生变人才的广阔天地,采取有效策略,促進学生在其中主动探索,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英语写作在中考中对学生是分值比重较大并相对较难的部分,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在七年级开始运用步进法.利用新目标教材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及教授一定的写作技巧,并坚持每周一练和及时科学的点评。有效地利用此法,培养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初中 英语 步进训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这可以看出一年级的作文起步教学要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一个宽厚而坚实的基础,这就必须把课标的要求科学有效地落实到起步教学之中去。    1 学写一句完整话    学生作文训练起始于一年级“口头作文”,即说话训练。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用完整、正确、简练的书面语言
期刊
为课文找切入点,不仅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揭示中心,展开思路,降低阅读难度,而且能使学生迅速有效地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材有何“点”可切入呢?    1 从“题目”切入    课题是文章的标志,内容精髓,有的直取事件,有的直呼其名,有的揭示中心,有的汲取人物话语,有的标明行文线索等等,教师可从课题下手,巧妙设疑,引导学生缘疑而读,既能解题,又能了解课文思想内容,既能为学课文设置悬念
期刊
自古以来,走进书院会有一种幽静的书香气,有种静心思索的感觉。如今有的语文阅读课堂却热闹而无实效,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适当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语文阅读课堂既需要愉快学习的环境,更需要静心思考的氛围,如果过于喧闹,易让学生养成学习浮躁的不良习惯。那么,如何构建静心阅读的课堂呢?    1 抓住聚焦点    特级教师、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语文教学应
期刊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遵照大纲要求,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写字中存在书写不规范的问题,笔者在语文教学的同时,重视抓书写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1 提高认识,引导重视    小学低年级学生初学写字,一般都很认真,对学习有新鲜感。但由于视党与动作不协调,很多学生写出的字歪歪扭扭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作了这样的规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也说明了阅读对于增加自身知识量的作用。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
期刊
国外的一名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完成一半,最根本的是解题之后的反思”。下面结合在八中工作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师生怎样对初一数学应用题和几何题进行反思。    1 应用题教学的反思    对于应用题学生总是觉得难,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茫然不知所措。我教分式方程就很有体会。所以对于应用题的反思,我首先从教学入手,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让他们学会寻找题中的哪句话用来设未知数,用曲线
期刊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是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从概念出发去思考是逻辑依据,是运算正确的保证。因此。概念教学要做到让学生确切地理解、牢固地掌握、正确地运用。  由于低年级学生数学概念学习正处于直观思维阶段,所以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概念,并没有给出符合逻辑要求的严格的语言定义,往往只是借助数字、具体例子、图形等概念加以解释或直观描述。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概
期刊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正处在认识阶段,同时也正处于锐意探索阶段。下面就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谈几点肤浅的认识和做法。    1 以大纲为导向,深入钻研把握教材,提高自身的素质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要认识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及要求,以较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坚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教育学生,同
期刊
随着社会交流的日益广泛,汉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越来越发挥出它的重要功能;开设双语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目前汉语教学中知识面涉及不广的缺陷,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为学生创造一种学科汉语知识的环境,使学生能用汉语进行学科方面的交流,从而逐步达到用汉语进行表达,使学生用汉语进行表达思维的水平达到或接近用母语表达思维的水平。  在新疆,双语教学是指:除母语外,汉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