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研究城镇防灾救灾系统工程的力作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39.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120-01
  
  城镇是一定地域内的經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聚集性、整体性、关联性、局域网络性、动态性等特点。城镇系统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灾害除具有一般灾害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特征。主要表现为:(1)灾害损失的严重性。由于城镇人口密集,經济发达,各类设施高度集中,发生在城镇的灾害往往给城镇带来巨大损失。如1976年唐山地震,造成总經济损失300多亿元,人员伤亡达40多万。相比之下,发生在非人口稠密地区的地震造成的损失会小得多。又如,城市暴雨会伴随雷击和高压线断落,并造成局部积水或火灾;在大城市发生的暴雨灾害的直接經济损失往往达到数百亿元。(2)灾害的连发性。现代城镇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不仅在空间上,而且在功能上高度关联,相互之间有很强的依赖性,城镇任何一次能量较大的灾害都有可能引起多种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并通过灾害链产生连锁反应,扩大灾害损失。如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引起大火,火灾损失远远超过了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3)灾害原因和结果的人为性。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为因素已成为城镇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人为因素不仅会诱发人为灾害,还会诱发某些自然灾害。如操作不慎引起化学事故,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等。二是人为因素对城镇灾害的扩大作用显著。由于人为原因,城镇建设中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_邑灾害发生,它们就会扩大灾害。例如,1985年墨西哥地震,当时地震震中距墨西哥城400公里,但墨西哥城却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事后人们在分析原因时,把人为因素的扩大作用列为最重要的原因。(4)灾害损失与城镇建设的同步增长性。随着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灾害损失也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因为城镇发展意味着新的灾害源不断增加,受灾体不断增加,人口不断增长,财富更加集中等等,这不仅使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而且使同等强度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加。据研究,由于“雨岛效应”,城镇上空雨量较农村地区一般可增加5%~10%。同时城镇建设使城镇用地的不透水性增加20%~90%,水淹区的财富含量随城镇发展而增加,使城镇洪涝灾害日益严重。城镇及城镇灾害的上述特征,使得城镇历来成为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重灾区。可以说,城镇的发展就是人类在与灾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进入21世纪,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发生了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經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城镇防灾减灾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此背景下,在同济大学經济与管理学院前院长、上海防灾减灾研究所前所长、博士生导师沈荣芳教授直接提议、支持和指导下,由沈教授的弟子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于庆东教授、复旦大学經济管理学院张显东教授和上海市民政局优抚处副处长钦培坚硕士等组织撰写了《城镇防灾救灾系统工程》一书,并由經济科学出版社于2011年5月出版。
  本书在总结吸收国内外已有的若干研究成果和經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系统工程学、灾害学、經济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对城镇防灾减灾系统工程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到城镇灾害基本性质、城镇灾害的成灾机制、城镇灾害风险分析、城镇减灾规划、城镇防灾救灾管理信息系统、城镇灾害管理中的组织机构、城镇灾害与保险、城镇灾害与法律、城镇灾害损失评估、城镇灾害灾情分级等内容。在研究方法上,该书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有城镇防灾救灾问题的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既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又有对策建议。
  该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于:(1)运用系统工程学方法对城镇灾害的概念与特点、城镇灾害系统的特征和成灾规律、城镇灾害管理的内容和重点、我国城镇减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城镇防灾减灾系统工程框架。(2)在对灾害风险进行辨识的基础上,对城镇灾害风险分析的内容、步骤与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为城镇灾害风险分析提供了基本框架。(3)应用系统工程学方法和组织理论,研究城镇防灾救灾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模式以及实施办法,并借鉴国外典型城市防灾救灾组织机构设置的經验,提出了某案例城市基于城市防灾救灾中心的灾害管理组织设计构想。(4)在对保险的概念进行辨识和保险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城镇灾害保险的内容和灾害保险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为建立完善的城镇灾害保险制度和减轻城镇灾害损失提供依据。(5)在对城镇灾害损失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别对灾害直接經济损失和间接經济损失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城镇灾害损失评估提供依据。(6)在分析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两种新的城镇灾害灾情分级模型一城镇灾害绝对灾情分级模型和综合灾情分级模型,并探讨了它们在评估台风、暴雨灾害灾情中的应用。(7)根据城镇防灾工程项目的特点,对防灾工程项目评估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防灾工程投资效益函数与分析模式、灾害对經济系统的间接影响及其量化分析进行了探讨,为评价防灾工程项目提供了参考依据。
  总之,该书作为国内近年来研究同类问题的学术专著,在理论上,填补了城镇防灾救灾系统工程领域研究的某些空白,创新和发展了城镇防灾救灾系统工程研究;在实践上,该书实现了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有机结合,对指导城镇防灾救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书既对学界朋友有—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供我国城镇灾害管理部门、城镇灾害研究部门和关心城镇防灾救灾的相关人员参考。希望此书能为我国城镇防灾救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孝经》中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一定是讲仁义道德,能以和谐的心态和行为处理各方面关系的人。孝道可使自身和谐,家庭和谐,进而达到社会和谐。人人讲孝道,能促进经济发展,“民德归厚”,天下太平。  [关键词]孝道;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民德归厚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041-04  中共中央十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翻译史上著名的翻译家,穆木天翻译介绍了大量巴尔扎克的作品,其中包括《人间喜剧》中的主要作品。他的翻译忠实于原文,以直译手法为主,加以大量的注释,为当时读者所喜爱。同时对于巴尔扎克在中国的教学与传播,穆木天的贡献也当为历史所铭记。  [关键词]穆木天;巴尔扎克;翻译;直译;注释;传播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4-011
期刊
[摘要]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第一个里程碑,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重点考查了艺术生产范围内审美经验的重构问题。灵韵的衰竭和震惊的出现使得审美经验日渐贫乏,艺术再也不是宛如神明之物;技术在祛除艺术灵韵的神圣性的同时,也存在着重建灵韵的可能性,审美经验成为艺术作品化解生存危机的契机;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重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反映了艺术政治的革命要求和救赎意图,这成为经验重构的主要目标。本雅明理论为
期刊
[摘 要]土地与资金是制约小城镇建设的两大瓶颈。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问题成为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焦点。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因为基于村民自愿、土地承包权不变、土地财产功能释放等,从而创新性地实现了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资金的双平衡。然而该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所有权与使用权模糊、利益分配不均衡、农民生存与发展相矛盾等方面的问题。若推广该模式,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民权益的保障,重视新城镇
期刊
著名哲学家、思维科学家张浩研究员的力著《认识的另一半:非理性认识论研究》,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诚如此书内容简介中说,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非理性认识论的学术专著。全书九章连同导论近60万字的大部头,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各种非理性认识要素的功能与其主要表现形式和它们形成的客观基础,以及它与各方面的关系等等。要全面评价这样一部巨著,实非笔者愚力所及,有待更高明的学者专家大手笔。只是
期刊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仅是认识论,而是包括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证法、实践价值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形态主要是:艺
期刊
[摘要]作为自先锋文学开始就为文坛所瞩目的作家,苏童与毕飞宇虽分属于20世纪80和90年代的文学阶段,但两者在诸多方面的共同之处,决定了他们可以作为考察自先锋文学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代表作家。在考察两者生存空间与创作历程之后,如何介入历史叙事、展现创作技巧和写作题材,以及适应为时代而进行写作的转变,构成了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并产生了证诸文学历史的可能。  [关键词]先锋;延续;转变;苏童;毕
期刊
[摘要]齐泽克将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纳入到意识形态批判的视域下并以“镜像”和“符号”接管“拜物误认”机制,用剩余快感替代剩余价值,从而完成了“马克思拉康化”历程。实际上这个过程的内在线索是齐泽克依托拉康所作的自身拜物批判逻辑的展开,即“拉康理论的社会化”。由此,在齐泽克视域下,社会变革的可能也就告别历史进化的视野而走向了循环重复的实在界之“世界之夜”。  [关键词]拜物教;三界说;幻象;对象a;误认 
期刊
[摘 要]“民”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似应为“奴隶”,即“没有自由的人”。从哲学上看,中国古代先秦轴心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民本(民惟邦本)”思想,以民为本,重视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愿望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这与西方古希腊时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有相通之处,但是却更加具体明确,不像西方人本主义那样鼓吹抽象人性论。从伦理学来看,“民间”与宫廷、朝廷或官方的区分和对立,在阶级社会中体现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
期刊
[摘要]城市化與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促共进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城市化與经济增长特征指针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市化與经济增长呈动态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各项指标中对城市化影响程度最大的关键因子为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化特征指针中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最大的关键因子是城市就业率與城市人口密度。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