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手工链接到当代生活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xin_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捏一个泥塑,吹一个糖人,乃至折一堆千纸鹤,这些伴随童年记忆的小玩意儿,早不知去向了。如今的孩子们哪还有机会天天见到?


  那么做一个布娃娃呢?
  那么寻一匹扎染的土布呢?
  那么,或者就在瓦屋纸窗下喝一盏粗茶吧?可惜,手工炒制的粗茶,如今也许比桐木关手工制作的极品乌龙更难寻觅!即使高水平的老师傅,也绝不会用那便宜物儿作秀、作品、作风流了。
  在工业化乃至信息时代的今天,如上生活都是奢侈,哪怕当年这都是些多么寻常、多么廉价的快乐。而假如你是“90后”,难道就只能慨叹“吾生也晚”吗?近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张少俊先生正携弟子们办展——5月9日起,位于上海新天地附近卓维700创意产业园区的璟通艺坊,布满了学生作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5视觉传达设计优秀作品展。这些“90后”大学生,正通过他们的作品,来诠释自己修读四年的成果。而其中不少同学,恰恰经张少俊点拨,将自身专业与传统手艺链接起来。这是豁然开朗的一片新天地。


  发现实物之美
  上课用苹果电脑,休闲用平板电脑,通信用手机,眼前时时刻刻都有一块大大小小的屏幕。这就是黄绿箐同学的一天。在张少俊指导毕业设计的时候,黄绿箐相当数量的学习时间,都泡在了张老师的办公室。
  提起在校学习的历程,黄绿箐竟然说:“偶然的一次,与福利院老人的聊天谈话,勾起了我对毕业设计的重新定位。”黄绿箐是带着八音盒来到福利院的,八音盒里储存了不少老人们爱听的歌。同时,她还带上纸墨,准备为老人们画画。可到了福利院以后,老人们觉得特地为他们画画,太浪费材料了。这时候,黄绿箐只能沉下心来,静静地听老人们的诉说。“后来,偶然的机会,老人们提到了当年种地的岁月,于是我准备了五谷杂粮,分好,用纸张作底,将五谷杂粮当作色彩摆上去,然后拍成照片,就是一组作品了。”黄绿箐同学说。


  让黄绿箐真正感到心灵震撼的,是她发现了五谷杂粮原来可以这么美,而在老人们满意的目光下,她亦有了艺术家的成就感。
  在张少俊看来,他指导同学们从现实世界寻找艺术灵感,是一条有意思的路径。“比如葛家欢同学的作品《上海之“窗”》,通过拍摄上海大大小小各个年代的窗户,收集了包括石库门、西洋建筑、中国古典建筑等各种风格的窗户纹样,组合在一个‘申’字造型里。由此,也让葛同学本人对上海有了更深的认识。”张少俊说。葛同学还选择了一些布料,比如一种双面斜纹布,拿来做百搭布。由此,她也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打包裹的方法,原来是这么经典。


  另一为同学窦忻宜,来自上海金山。金山农民画在上海乃至长三角都比较有名气。窦同学就从这些农民画中寻找灵感,制作了有农民画风格的动画作品。
  张少俊告诉我:“今年是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周年。在从教之前,我曾经在商场打拼,重新回到象牙塔内,当我静下心来,才又发现更多的实物之美。”
  自称从小在浙江靠近诸暨的一个小地方长大,幼时习字用过的铜墨盒,乃至寻常使用的竹子做的毛笔等等,这些实用的器物,都令张少俊回味。如今,他也正在重新寻觅实物之美——有空闲的时候,会去江西景德镇烧制瓷器。“好在从教的话会有寒暑假,通过平时的‘酝酿’,有了腹稿,到了假期,我会去搞一些创作。”


  虽然指导同学在艺术创作上去发现实物之美,可在张少俊看来,即使用最古老的方法搞创作,也要创作出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否则一切都是复制、拷贝古人,是一种很低级的“玩法”。
  不仅是张少俊持有此观点。在不同的场合,我也曾听到类似的声音。比如设计师蒋琼耳最近就如此说:“传承中国传统历史、美学的器物,比如汉代的服饰、明代的家具,都具有东方生活的气质。但那是当年的生活气息,如果现今还依样画葫芦,那做出的一定是腐朽的东西!赋予中国传统手工艺新的实用功能,重新将之链接到当代生活,这是一门学问。”在蒋琼耳看来,中国传统美学低调而内敛,比如紫檀家具——外方内圆,要历经3500目的沙皮和水打磨。“那家具的表面,比我手的皮肤还要细腻。”蒋琼耳说。可真正的艺术价值,却又是“功夫在诗外”,必须让传统的手艺与日常生活接得上气,否则再细腻的打磨都是匠气。
  就手艺人来说,张少俊告诉我:“我发现艺术设计是相通的。在景德镇,就能发现眼前一亮的东西中,有些是年轻的陶瓷学院师生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既有传统技法,又有创新,特别是西方的一些美学观点融汇其间。”
  让“90后”大学生乃至更年轻的人们发现老手艺的实物之美,乃至于识五谷,辨真伪——其实就是认识到真实生活的一种气息,而不是沉醉于貌似纸醉金迷般的“小时代”中,对于张少俊来说,就已经收获了一种美好了。


  大师级的手艺
  传统的手工技艺,在“90后”眼里已是隔代绝世的古董。而今,当孩子们重新用手去体味古人的匠心,当代的生活又如何与之相融呢?和张少俊老师聊天以后不久,带着这个问题,我去了趟云南。在香格里拉县群山环绕的尼西村里,我到了黑陶制作大师孙诺七林的工作室。那一系列娇憨的作品,令人感到一种纯朴之美。然而,我也看到,许多作品就放在公路边售卖,价格并不高,买者并不多。原因在于没有包装的黑陶器皿,容易打碎,公路边来来往往的车辆,乃至自驾游的队伍中,很少有人有兴趣带走——拍照片的倒是着实不算少。   大师年事已高,虽然还在炉前劳作,却难掩未来作品量只会越来越少。然而,现场丝毫看不出人们对大师作品的尊崇。
  关于中国设计师的产品出口海外,蒋琼耳曾经说:“不是你的品牌来自中国,就会得到格外的宽容。西方人又不太了解东方文化。当然,有两种东西是有着全人类共同共通的语言的——爱和美。”很遗憾,在尼西,我看到的孙诺七林坐拥爱和美的艺术品,却依然没有看到他作品大热。反倒是一些空洞乏味的所谓当代艺术品,价格扶摇直上且销路不错。
  这不免又让我想起了张少俊先生向我介绍的一些情况。张少俊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多摩美术大学。在他眼里,日本那些传统手工艺人,却不仅仅有大师之名,更有学界给予的大师地位。


  “比如染布大师镰仓方太郎、衣裳人形大师掘柳女,他们都出过自己的作品集,大开本铜版纸精印。”张少俊说。所谓“衣裳人形”,其实就是布娃娃。一个做布娃娃的老太太,竟然能成大师?且慢,仔细看看她的作品集——亲自手工木雕的玩偶,布做的自制衣裳,老太太一生的情趣与美感体验,全都汇聚于此,这难道不是货真价实的工艺美术大师吗?在张少俊看来,这简直是日本的国宝,乃至是全人类的宝贝。不管是去景德镇烧瓷,还是回看那些来自东瀛的手艺人,都让张少俊感觉到——所有手艺都有一个文化原点。
  日本人的审美和中国人的审美,归根结蒂都是一种东方式的审美。比如中国有水墨画,日本也有水墨画;比如中国画和书法中都有枯笔,日本的水墨画中也有枯山水之说。虽然两者展现的是东方民族不同的审美见解,然而那种追求偶然效果的感受,却有许多相通之处。
  如今,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设计课程的张少俊,对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一门不属于设计的课程——让这些他眼中未来设计界的明星重新拿起毛笔,接触文房四宝。“我年轻的时候‘被下乡’,那时候在农村自学书法绘画,对笔墨都有一种敬畏感,由于材料缺乏,不得不用旧杂志、报纸替代绘画用的纸张,研习画艺。当时画了好几万张速写,练就了扎实的功底。如今,在大学教书,甚至去韩国首尔艺术大学等地讲学,我都觉得,那些属于东方的古老的传统手艺、手工活儿,都不能丢。”张少俊说。如果想成为大师,自然离不开那些传统手艺。如果仅仅是想让那些传统手艺走进你我的生活,而且让这样的生活有着更高的“调调”,那么,更该高看传统手艺一眼啊。不知道年轻的学生们是否会想到这点,起码如今他们重又提起了毛笔,甚至亲手制作起工艺品来了……
其他文献
这位法国老男人挺有名,走在街上时常会被人认出,并要求与他合影。  我不是追星族,但我每次一踏入浦东机场,或降落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脑海就会浮现他的络腮胡子。路过北京长安街,远远眺望着阳光下熠熠发光的国家大剧院那只巨蛋,依旧情不自禁会想起他的名字。坐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欣赏音乐会,我心底也会默默地闪过他的影子。而办公室的书桌上、家里的书橱里,随手可以抽取到他的小说和回忆录,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和作家保罗·
期刊
2015年4月28日,胡湖一手创立的“姐夫拍”荣获“2014年度中国艺术权力榜”年度艺术创意奖。这是“姐夫拍”获得的第一个重量级奖项,算是站稳了行业佼佼者的位置。此时,“姐夫拍”成立仅1年零2个月。  阿里巴巴上市之后,奇妙的连锁反应让微商呈现喷薄之势,艺术品微信群拍卖(以下简称微拍)也不例外,正统非正统、大大小小的微拍群数量上千,但胡湖却不觉得微拍已成气候,他感觉还是在孤军奋战。即使能够预见,艺
期刊
老杜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外”,生于澳大利亚,大名叫Christopher Doyle。很少有人记牢这个英文名,但很多人对他的中文艺名感到如雷贯耳,至少耳熟能详——他叫杜可风!  真是个好名字,他本人也曾经说,“我的生命是从有了这个名字开始的”。我理解他为何这么说,而不认为他是矫情,尽管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在特定的场合撒撒娇。这名字是教他中文的香港老师给起的,那年他30多岁,文艺范的名字一使用,不仅与他的
期刊
从小到大,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艺术的记忆是关于巴黎的。光是电影就溢满了嘴边 :《午夜巴黎》,《情定巴黎》,《巴黎我爱你》,《巴黎一夜》。所有艺术家对巴黎的爱,毫不掩饰用最直白的方式表达。再到巴黎,期待着一场能令我脱胎换骨的旅程。飞机降落在戴高乐机场刚巧是周五,雨夜巴黎,还没来得及和这个全世界最浪漫的城市打声招呼,心里被一只无形的小手敲击着心脏,语气坚定地命令道:思念吧!于是思念就着湿漉漉的雨像巴黎的夜
期刊
又是一年拍卖季,在经历了一个无比漫长的寒冬之后,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的也是纽约本地新鲜热辣的艺术市场。一进入5月,堪比时尚界风向标的大都会晚宴(Met Gala)要求来宾以“中国风”为题着装,配合时装部的《中国:镜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大展。赵薇、范冰冰一众中国女星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红毯上还是略显单薄,只有身居晚会副主席职务的巩俐凭借魔鬼的身材与
期刊
被嘉德定位为“书画市场的窗口”的“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现场总是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令笔者联想到浙江的“观潮”。那么,在2015春拍的“大观”夜场,观潮的人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宋人周密曾如此写道,“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古往今来,许多人因此以观潮为乐。  而被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定位为“书画
期刊
在流派纷呈的艺术世界里,有些人从未属于任何一个组织和团体。他们一辈子都是独自前行,情绪强烈的作品是天性的唯一注解。比起毕加索、马蒂斯,他们寂寞的艺术旅程直至最后才获得瞩目和认可。  乔0治·卢1奥.只会画丑的东西  用表现主义打造有个性的空间TIPS  尼采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阿波罗式的艺术是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的艺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是恶毒、混乱和疯狂的艺术。阿波罗式的
期刊
和张恩利的合作,对于杜可风来说也许是一场意外,不过也并不奇怪,他这样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物,本身就会碰上许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原本以为他们早就熟识,却没料到杜可风说,他们之前从未见过面,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展览,可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展得风生水起的两者,也会像平行线一样,没有任何的交集。  大艺术家们的“第一次”  谈起第一次见到张恩利时的印象,一向爽朗的杜可风突然将声音压得很低,孩子气地轻声说了句:
期刊
近年来,国内外艺术家和评论家们开始对音乐、戏剧、舞蹈、美术与展场空间之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这些跨界艺术间的互相渗透与空间拓展,为丰富艺术生态、拓展创作方式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兴趣。5月底,在外滩美术馆内开展的“环境舞蹈·工作坊 影子在折返”就是一例。  绽放在艺术馆内外的环境舞蹈  5月20号星期三,艺术爱好者Wanwan的朋友圈,被一则《周六,在外滩美术馆遇见影子》的帖子刷了屏
期刊
上海外滩英迪格酒店 ——将艺术融入流动血液中  在《Vantage贵在上海》2014-2015年度酒店大赏中,上海外滩英迪格酒店被荣耀评为“最佳艺术酒店”。能从众多艺术品汇集的酒店中脱颖而出,它一定拥有非比寻常的独特之处。于是,好奇心引领我来到了这座临江而居的五星级酒店,欲探寻它与艺术的不解之缘。  走进酒店大堂,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动感。不同于传统的酒店,前台的背景墙采用流线型设计,与潺潺流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