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怎样培养“问题学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但在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的情况不容乐观,“不敢问”“不会问”“没机会问”等制约了学生物理学习中的提问能力,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方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关键词: 物理课 提出问题 “问题学生”
  
  一、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
  问题是知识生成和发展的生命动力,不断涌现新问题是知识创新的根本,同时也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动力,自主学习的导火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不疑不问,不思不究,则学无进展。“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也是探究活动的开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因此,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存在于物理事物内部或物理事物之间的问题,是转变学习方式和提高物理学习效益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二、学生课堂提问的现状
  据调查,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很少,偶尔提问,大多数是在做作业时不能解的习题,很少提出具有科学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平时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的情况,以及后来的教学反思,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归纳出造成学生物理学习中提问能力差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敢问。
  许多农村中学生生性胆小,不善言谈,一怕提出问题时词不达意或出现错误遭同学讥笑;二怕所提问题过于简单,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引起师生的讥讽和嘲笑;三怕提出的问题超出教学要求或老师一时难以回答造成尴尬。
  2.不会问。
  目前的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回答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各种问题的被动状态和地位,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根本没有想过可以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向老师提出问题,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至多是在遇到不会做的问题时,才会向老师请教该怎么做,而且很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大多数教师在解答时,也很少反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只是把答案呈现给学生。部分教师在教学思路上只注意启发学生答问的能力,很少注意对学生体温和质疑的准备。再者很多学生没有经历过怎样提出问题的训练,因而使学生不知道在课堂学习中应如何提出问题。
  3.没机会问。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随着思维的发展,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由于是在“听课”,加上教师备课和教学时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一般不会安排时间给学生提问题,所以在课堂上即使学生发现了问题并想提出来,但没有提问的机会,等到课后,想到办公室去问,一则受时间的限制,二则教师太多又不好意思问,一般只能同学之间交流,如果交流后还不能解决,那么问题也只能留给自己,时间长了就失去了提问的兴趣和热情。
  三、培养“问题学生”的方法
  1.教育学生要有“求同存异”的态度。
  只有敢于求异,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教育鼓励学生对老师所讲知识、课本上的内容,以及专家的观点等提出质疑,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勇于提出问题,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2.教师要提供“问题生成”的土壤。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问题生成”的土壤。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学习者,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深入地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允许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加强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大胆探索,在互相交流中相互启迪,提出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答问的时间分配一些给学生提问,以创造学生提问的机会和条件。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提出的简单或不着边际的问题,教师切忌挖苦讽刺,要鼓励、有耐心,以免使其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对那些基础较好的、问题提得多且质量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以激发他们不断地提问。在这种氛围中,久而久之,学生提问的数量就会增加,质量就会提高,提问的能力也会得到强化。
  3.提供和创设情境,培养“提出问题生成”的能力。
  教师要从各个方面给学生提供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贴近生活。熟悉的生活现象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在日常生活包含大量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从中提出有科学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为了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可以由生活中常见的炸油条时油条能浮在油面上而不下沉的现象引出探究的问题,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相关基础知识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2)结合操作。让学生进行活动学生就会有自己的发现,并产生解释有关现象的渴望,由此便十分自然进入问题情境。例如:要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不同材料、不同粗细、不同长度的导线,一节干电池,一只小灯泡。让学生用不同的导线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将发现用不同的导线灯泡的亮度不同。于是产生疑问:为什么用不同导线灯泡的亮度不同?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灯泡的亮度不同表明不同的导线电阻的大小不同。于是学生又会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
  (3)思维碰撞。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到未曾预料的现象,由此产生思维碰撞,激起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创设问题情境十分有效的手法。例如:要探究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我取两只灯泡,一只标有“PZ220—100”,一只标有“PZ220—40”,先问学生:将两只灯泡接在电路上时哪只灯泡更亮?学生会说:是标有“PZ220—100”的灯泡更亮些。然后将两只串联接在电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的却是标有“PZ220—40”的灯泡更亮些,此时学生十分惊讶,提出:灯泡的亮度究竟由什么因素决定?
  (4)探究过程。在探究学习中提出问题是探究的起始阶段,提出问题虽然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但解决问题实质上是不断提出一连串子问题的过程。例如:通过活动学生已经提出导体的电阻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学生又会提出以下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再对每一个子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又提出一些辅助问题,从而明确实验中应当怎样控制变量,怎样进行操作,等等。
  4.畅通“问题解决”的途径。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明确的解答。当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时难以回答,教师应及时向学生说明,但在课后也应通过查资料或请教同行及时给学生以解答,切忌不了了之。
  总之,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了解学生思维活动情况,引导学生“想”的方向,还要提高学生“想”的质量。通过训练,学生能从感性的勇于提出问题逐步过渡到理性的善于提出问题,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能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实现从“问题意识”到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转变,使思维活动健康、积极主动地发展,培养寻求变异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淳.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钱建凤.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设计.中学物理,2006,(6).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要求中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历史教学如何转变,这需要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各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创新 研究方法    当前新课改要求我们由传统教育的单纯的知识传递、灌输,向创新能力提高、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文情感的塑造方向转变,这对中学教育来说是
摘 要: 历史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功能与作用。一方面,它昭示并传承着人类发展史所兼具的强劲生命力,另一方面,其在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意义不可低估。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方式方法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现实性分析与理论性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现状 教学短板    在教育规划与设置中,各国都会开设历史这门学科,这有其必然性。因为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包容与替代的
摘 要: 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把现实的内容注入教学,让课堂时时奏响时代的音符,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精选时政、用好时政,真正做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培养多种能力的同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 时政教学 精选时政 用好时政    教材知识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新情况、新信息却随
摘 要: 情境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但由于部分教师认识偏颇,导致情境化教学偏离了健康轨道。情境化教学务须秉承求真求实,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不断完善教学法则。  关键词: 中学地理学科 情境化教学 静态创设 新课改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1]其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对新课程的要求:“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
摘 要: 如今,那种“课堂学、课外练”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课外不允许布置很多作业。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过去主要侧重于课堂,现在,在规范办学背景下,如何设置自主性课外作业的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一方面,学生课外自主分配的时间增多了,另一方面,学生个体的学情千差万别。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现中小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作为“三案六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精心设计
摘 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方法主要有:第一,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节地理课;第二,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 多媒体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成功的重要动力。正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要想提高地理成绩,
摘 要: 将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到高职物理教学实践中,可以使教学过程更直观、形象和生动,有利于加大知识、信息传输量,促进物理学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选择适宜的内容,做好充分的素材准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科学、适时、恰当、正确地合理应用CAI,以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并推动高职物理教学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计
物理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业产品的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逐步物化的过程。在当今中国实现伟大复兴、逐步向工业化国家过渡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业产品的能力尤其重要。与此相对应的,物理教师除了应当具备全面的专业素养外,还应当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1)一般性实验研究能力  (2)解释各种物理现象的能力  (3)前瞻性教学能力  一、三种能力对
目的通过对大鼠进行实验研究,来探讨如达溃疡散对其胃溃疡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从而为本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首先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乙酸组和吲哚
学位
摘 要: 教学情境的呈现方式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好的情境是学习的兴奋剂和催化剂,本文提出了几种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 。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情境创设 尝试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积极乐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