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迷则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俗话说:“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为什么呢?很简单,中华武功的修为明显分成两大境界:初期须凭毅力、韧性、汗水与时间;后期则离不开根基、缘分、悟性与德行。项羽力扛千鼎,终属气血;仲尼朝闻夕死,是何意志!
要修成上乘武技,成为人中之凤、人中之龙、铁之铮铮的出类拔萃者,则必须重视并切实的进行心性修养。本文只就有关上乘武技心性修养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聊抒己见。
大凡习武之人,多半知道心胸宽广在武技修为中的价值。所以,不少武林前辈特别推崇“大海一样的胸怀”,正所谓“海纳百川,方成其大”。不过,如果从更高的层次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大海一样的胸怀”是否仅仅指谦虚谨慎、温良恭让;二是心性修养是否仅限于此。
仅以海来诠释心性修养,无疑是得当的。只是,一般的理解似乎片面了一点,多有偏颇。其实,水有二性,既有“柔”性,也有“强”性。大海既具有虚怀若谷的一团“和气”,也具有无坚不摧的一股“杀气”!而这股“杀气”(亦可称斗志),往往被习武之人忽视或轻视。对症方可下药,因材方可施教。为什么许多武者刻苦习武数十载,却始终停留在某个层次上而徘徊不前呢?原因固然很多,但关键还在于不能正确地理解心性修养。不明其理,自然不得其法,亦难获其效。
古往今来,一谈到武术,人们总会有“以柔克刚”的先入之见。柔弱固然可胜刚强,但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在今人的心目中,太极拳似乎是“以柔克刚”的典范,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这种武技的生动写照。其实,最早的太极拳是以实战为主。以陈式太极拳为例,最初的拳架,身体下蹲幅度很大,往往以双脚控制对手。没有相当的毅力与体力,是根本无法训练乃至实战的。不仅如此,早期太极拳还有一种特殊的逻辑划分,即不以姓氏划分门派,而以阴柔与阳刚为标准:一是“以柔克刚型”;二是“以柔克柔型”;三是“以刚克刚型”;四是“以刚克柔型”。这才是太极真功的全貌!所以,在早期太极拳武技中,就连掌开巨石也并不回避,因为这种“硬功”只是“以刚克刚型”武技中的家常便饭而已!可是,看看今天的太极高手,虽然也有不少名师功力非凡,但属于“以刚克刚型”的确实不多见。否则,为什么我们的太极高手一般不太愿与泰拳、空手道、自由搏击选手交战呢?除了注重武德,不好显山露水之外,缺乏“以刚克刚”的功力,恐怕也是难言之隐吧!
以上是第一个问题,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笔者认为则呼之欲出了。心性修养不仅仅局限于“大海一样的胸怀”!这是因为,海毕竟只是心性修养的一小部分,即使是“刚柔兼备”,也难免挂一漏万,更何况是那种偏知偏见呢?那么,一个习武之人该怎么进行广义上的心性修养呢?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武哲先贤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体验。我们必须在虚心汲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深化,以修成傲然兀立的上乘武技。下面,我们不妨摘录一些古代武家毕生心血的结晶之言:
“极缓慢然后极迅猛,极柔软然后极刚强”;
“静若处子,动似脱兔,柔若无骨,炸似惊雷”;
“手要电闪流星,眼要清亮分明,身要龙盘凤舞,步要连环左右,法要千变万化”;
“练时无敌似有敌,用时有敌似无敌”;
“以出世之心入世,以入世之心出世”;
“以对己之心待客,以待客之心对己”。
此外,我在这里还要特别提到两句影响深远的古言:一句是“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一是“武者无刀兵气,书生无寒酸气,女子无脂粉气,僧人无香火气,便是世上不可少之人”。如果反复揣摩这两句古言,定能受益匪浅。
推而广之,习武之人应有修道者的风范。就思维方式而言,要从“单向思维”延伸到“双向思维”,再从“双向思维”扩延到“多向思维”,最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达到“全向思维”(又称“太极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攻防进退之中,在动静缓急之中,在刚柔虚实之中,在阴阳隐显之中,逐步升华自己的武之境界。
行文至此,也许读者会说:“既然你主张在虚心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深化,那么,你能否提供些一己心得呢?”我就不揣浅陋,披露一些武功心法,奉献给同道诸君。
心法之一:想像从宇宙中汲取无穷能量。如果能学会在静态与动态(如搏击)中采气,则会实现“愈战愈勇”的阶段性目标。
心法之二:时想耳边突爆巨大鞭炮声,而自己却安之若素。以达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界。
心法之三:身历风、雨、寒、热的自然变化,保持松、通、空及清、静、定之态。
心法之四:身处诽谤、嘲讽之中,不为所动。“外练神风铁骨,内养浩然正气”,然后待人接物。
心法之五:善待自身,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命,莫伤天害理、违法乱纪,要知损人则毁己。
心法之六:观想默会自己化水、化风、化火,至柔至刚,至阴至阳,静则于人无扰,动则摧枯拉朽。〖JY〗□
要修成上乘武技,成为人中之凤、人中之龙、铁之铮铮的出类拔萃者,则必须重视并切实的进行心性修养。本文只就有关上乘武技心性修养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聊抒己见。
大凡习武之人,多半知道心胸宽广在武技修为中的价值。所以,不少武林前辈特别推崇“大海一样的胸怀”,正所谓“海纳百川,方成其大”。不过,如果从更高的层次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大海一样的胸怀”是否仅仅指谦虚谨慎、温良恭让;二是心性修养是否仅限于此。
仅以海来诠释心性修养,无疑是得当的。只是,一般的理解似乎片面了一点,多有偏颇。其实,水有二性,既有“柔”性,也有“强”性。大海既具有虚怀若谷的一团“和气”,也具有无坚不摧的一股“杀气”!而这股“杀气”(亦可称斗志),往往被习武之人忽视或轻视。对症方可下药,因材方可施教。为什么许多武者刻苦习武数十载,却始终停留在某个层次上而徘徊不前呢?原因固然很多,但关键还在于不能正确地理解心性修养。不明其理,自然不得其法,亦难获其效。
古往今来,一谈到武术,人们总会有“以柔克刚”的先入之见。柔弱固然可胜刚强,但这种看法并不全面。在今人的心目中,太极拳似乎是“以柔克刚”的典范,所谓“四两拨千斤”,就是这种武技的生动写照。其实,最早的太极拳是以实战为主。以陈式太极拳为例,最初的拳架,身体下蹲幅度很大,往往以双脚控制对手。没有相当的毅力与体力,是根本无法训练乃至实战的。不仅如此,早期太极拳还有一种特殊的逻辑划分,即不以姓氏划分门派,而以阴柔与阳刚为标准:一是“以柔克刚型”;二是“以柔克柔型”;三是“以刚克刚型”;四是“以刚克柔型”。这才是太极真功的全貌!所以,在早期太极拳武技中,就连掌开巨石也并不回避,因为这种“硬功”只是“以刚克刚型”武技中的家常便饭而已!可是,看看今天的太极高手,虽然也有不少名师功力非凡,但属于“以刚克刚型”的确实不多见。否则,为什么我们的太极高手一般不太愿与泰拳、空手道、自由搏击选手交战呢?除了注重武德,不好显山露水之外,缺乏“以刚克刚”的功力,恐怕也是难言之隐吧!
以上是第一个问题,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笔者认为则呼之欲出了。心性修养不仅仅局限于“大海一样的胸怀”!这是因为,海毕竟只是心性修养的一小部分,即使是“刚柔兼备”,也难免挂一漏万,更何况是那种偏知偏见呢?那么,一个习武之人该怎么进行广义上的心性修养呢?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武哲先贤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体验。我们必须在虚心汲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深化,以修成傲然兀立的上乘武技。下面,我们不妨摘录一些古代武家毕生心血的结晶之言:
“极缓慢然后极迅猛,极柔软然后极刚强”;
“静若处子,动似脱兔,柔若无骨,炸似惊雷”;
“手要电闪流星,眼要清亮分明,身要龙盘凤舞,步要连环左右,法要千变万化”;
“练时无敌似有敌,用时有敌似无敌”;
“以出世之心入世,以入世之心出世”;
“以对己之心待客,以待客之心对己”。
此外,我在这里还要特别提到两句影响深远的古言:一句是“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一是“武者无刀兵气,书生无寒酸气,女子无脂粉气,僧人无香火气,便是世上不可少之人”。如果反复揣摩这两句古言,定能受益匪浅。
推而广之,习武之人应有修道者的风范。就思维方式而言,要从“单向思维”延伸到“双向思维”,再从“双向思维”扩延到“多向思维”,最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达到“全向思维”(又称“太极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攻防进退之中,在动静缓急之中,在刚柔虚实之中,在阴阳隐显之中,逐步升华自己的武之境界。
行文至此,也许读者会说:“既然你主张在虚心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深化,那么,你能否提供些一己心得呢?”我就不揣浅陋,披露一些武功心法,奉献给同道诸君。
心法之一:想像从宇宙中汲取无穷能量。如果能学会在静态与动态(如搏击)中采气,则会实现“愈战愈勇”的阶段性目标。
心法之二:时想耳边突爆巨大鞭炮声,而自己却安之若素。以达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界。
心法之三:身历风、雨、寒、热的自然变化,保持松、通、空及清、静、定之态。
心法之四:身处诽谤、嘲讽之中,不为所动。“外练神风铁骨,内养浩然正气”,然后待人接物。
心法之五:善待自身,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生命,莫伤天害理、违法乱纪,要知损人则毁己。
心法之六:观想默会自己化水、化风、化火,至柔至刚,至阴至阳,静则于人无扰,动则摧枯拉朽。〖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