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潦草的坐骑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像牛是牧童的坐骑,马是少年的坐骑,仙鹤是神仙的坐骑……驴是唐朝诗人们的坐骑。
  大唐的驴子真多呀,孟浩然的驴、贾岛的驴、孟郊的驴……李纯甫的《灞陵风雪》中,“蹇驴驼着尽诗仙,短策长鞭似有缘。政在灞陵风雪里,管是襄阳孟浩然”,清晰地传递出诗人们骑驴的“嘚嘚”声。杜甫中年应举不第,被迫到长安干谒求仕,骑着驴从早到晚拜访达官显贵,过着近乎乞讨的辛酸生活。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我喜欢古人细雨骑驴入剑门的赶路姿势,老祖宗朴实的交通工具,有它千年的美感……有个性的人,他们坐在自己的坐骑上,或桀骜不驯,或热情豪放。
  《儒林外史》里说,大画家王冕小时候放牛,经常骑在牛背上。后来稍大,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他乘一辆牛车,载了母亲,戴着高帽,身穿阔衣,拿着鞭子,口哼小曲儿,在乡村、镇上、湖边,到处玩耍。王冕是个孝子,也是逍遥客。那时候,牛是王冕的坐骑。
  马是少年的坐骑。少年骑在马上,耳畔呼呼生风,衣袂飘然,追赶一溜烟奔跑的羚羊,追望在天空中绚丽绽放后转瞬即逝的烟花……
  仙鹤是神仙的坐骑。《相鹤经》云:“行必依洲屿,止必集林木。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故有“仙羽”“仙客”“仙骥”之谓,传说中的“三乔乘鹤”“丁令威化鹤”尽与此说相关,而东晋奇书《拾遗记》中“群仙常驾龙乘鹤”的刻画则更为生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众多的骑乘工具中,驴不单单为唐朝诗人所钟爱,也适合在所有年代,做一个中年人的坐骑。或者说,人过了40岁,就应该骑驴。驴行进的节奏很缓慢,适合养身静心。在驴背上摇晃着,才会有时间琢磨那些难以琢磨的问题。也可坐驴车,正因为驴蹄“嗒嗒”,辇车“嘎吱”,人生的顿悟,才于驴车上偶得。诗人的灵感来源于酒,思维跳跃,哲学则不同,需要冷思维。在没有喧哗和追逐的驴车上,什么事情都可以想,什么事情都不用着急,便于冷静地理性梳理,赶路倒在其次。
  陌上骑驴,宜在农历二、八月。这时候和风拂面,心旷神怡,虽不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倒也悠闲自在,野草闲花看得真切。陌上骑驴,宜走亲戚。驴负布囊,里面装满山货果蔬,一副平民百姓的世俗做派。
  黄胄画的《群驴图》中,一只只驴子竖耳蹶蹄地撒欢。有一段时间,黄胄与驴相依为命,以其为友,甚至路过酒馆时毛驴就会停下来,直到黄胄从酒馆微醺而出,小毛驴才蹄声轻叩,重新上路。驴通人性,会顾及主人。
  赵本夫的小说《卖驴》中,那匹大青驴趁主人犯困迷糊酣睡之际,半道上被异性吸引,一路尾随那头草灰驴到了不该到的地方。主人很气恼,就暴打驴。那头驴其实不应该挨打,因为人也有類似的经历。
  驴的长相有些滑稽,谈不上端庄,也不严肃,人骑在它背上,形神潦草。
  骑驴是一种姿态。形神潦草,而非潦倒,就像写字,洒脱、自乐、随性,又不加修饰。
  有人看过了五彩缤纷,经历过熙攘和喧哗,渐渐归于平静。这时候就想,有一头驴,沿着油菜花掩映的乡村阡陌缓缓而行,走进恬淡的时光深处。
  (雁 南摘自《文学报》2020年8月6日,黄 胄图)
其他文献
曾经的坚持后来却发现是个笑话,曾经自以为的真相竟然是个谬误。  这并非说明曾经的你有多么肤浅、无知,而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对于当时的你是条必经之路,它们就是真相,它们理应被坚持。  因为人总是在不断地学习进步,然后朝一个个新的人生阶段迈进。  你阶段性的个人理解并没有错,但是认知也有保鲜期,一旦过期就不再被需要。所以,生命不息,学习的过程也不应停步。只有不断审视自我,听取他人的建议,才能让自己保持独到
期刊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期刊
“为什么你那么喜欢看古书?”友问。  从未细想过这事。经友一问,想了想,似乎有了答案。  古书至今仍然流传,显然因为书中所录,经得起时间考验,否则早就灰飞烟灭了。  我翻古书,往往有看到一两句话,便拍案欢呼的经验。现代书令我有这种喜悦感觉的,比较少。  我这功利主义爱书人,读书的目的之一,是想赚思想营养,补给一下永远吃不饱的脑。古书对我来说,较多止饿功能。  不过,多看古书,也有坏处。它会令人气馁
期刊
所有那些使我柔软的  顺时针转动的钟表  毛發柔顺的小动物  小雪一边下一边化  薄雾笼罩时  楼下那棵小松树  以及昨夜  梦见你时到了嘴边  却又忘了说的话  (染 心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一书)
期刊
“有谁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再见到他们呢?”莫雷尔拭着眼泪说。  “我的朋友,”瓦朗蒂娜说,“伯爵不是告诉我们,人类的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吗:‘等待和希望!’”  ——大仲马《基度山伯爵》  朦胧的夜色就像一件薄薄的纱,披在这些故事的上面。夜空中的全部悲哀笼罩在它们上空,黑暗流经它们的血液。叙述这些故事的话语中,裹挟着它们的丰富多彩和鲜明亮丽,使得人们听上去感觉有血有肉,激动人心,就像它们在讲述一
期刊
初秋时节,“《读者》光明行动”项目医疗队来到山东省汶上县进行弱视儿童义诊。在当地走访时,工作人员发现一个眼神有些涣散的小女孩呆呆地站在自家门口,看上去视力有些问题……  工作人员走上前向孩子的奶奶了解详细情况。小女孩名叫梦圆,今年5岁,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两个哥哥生活在一起,一家人原本以务农为生,日子清贫而快乐。最近几年爷爷奶奶的身体大不如前,需要長期看病吃药,哥哥们也都到了上学的年纪,家庭开销
期刊
李可染  日光之下无新事,但往事里藏着金子。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78级摄影系学生邓伟领到了学校配发的海鸥205旁轴照相机。跟张艺谋、顾长卫等喜欢电影的同学不同,他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为文化名人拍照,理由很简单:这些人多生于清末,再不拍,就来不及了。  带着惶恐与崇敬,邓伟鼓起勇气敲开了一扇扇陌生的门,门后是一个个令人高山仰止的名字,也是一位位秉性各异的倔强老人。一  邓伟镜头前的第一位文化
期刊
再见温哥华 董克诚 水彩  总会有一种普普通通的生活吧,  光,是那么透明、喜悦、温暖……  黄昏时,芳邻和姑娘隔着篱笆交談,  他们的喁喁情话  只有蜜蜂才能听见。  我们的生活那么郑重、艰难,  我们重视辛酸会晤时的礼典,  只要一阵鲁莽的风突然袭来,  就会把刚刚开始的语丝吹断——  但这座光荣的灾难的花岗石的繁荣城市,  我们绝不会用任何东西去交换,  它那宽阔的河面上,水光闪闪,  花园
期刊
爱因斯坦与德国和犹太人的关系十分微妙。在“一战”结束后的1922年3月8日以及4月6日至4月10日,他曾两次出访巴黎。作为最知名的德国犹太人,他遭受了来自极右翼的攻击。在他出访巴黎差不多一年后的1923年3月,当时刚刚兴起的纳粹党正在慕尼黑举行会议,会上有人多次指责爱因斯坦在巴黎期间,“为博得法国听众的喜爱而否认自己的德国血统”。  为此,感到事态严重的“德意志犹太复国主义协会”委托秘书处负责人贝
期刊
1933年,为了纪念勃拉姆斯100周年诞辰,欣德米特和施纳贝尔、胡贝尔曼、皮亚蒂戈尔斯基一起,在柏林和汉堡组织系列音乐会,演奏勃拉姆斯的钢琴和弦乐作品,却无法就分红达成共识。  “我们交给经理决定吧。”胡贝尔曼说道。他心里想着自己肯定可以拿最多。  施纳贝尔拒绝了,争执渐渐升温。  最后,施纳贝尔提议:“我们把报酬分成35份。”  “为什么要分35份?”其他人问。  “很简单,我们要演奏3首三重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