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法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甚至是要求学生参与。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硬性要求學生参与,就会让学生感觉参与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这就背离了新课程理念,必然后患无穷。我根据某老师的一节公开课——《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中滥用要求现象回顾
老师在教学《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内容时,设计了如下要求:
幻灯一(新课前)。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准备好课本、记录本、笔,最重要的是自信与激情,积极参与,努力践行。
幻灯二:合作探究:用实例谈谈对钱的感受。
温馨提示:主动起立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清晰。
幻灯三:合作探究:为什么钱如此重要,有如此大的力量?
内容要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学习过的货币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来思考回答。
过程要求:①组长组织成员有序地、有重点地讨论,发挥好学习领袖作用。
A.分好工,选好代表记录及准备展示。
B.讨论形成的答案要条理清晰、要点化、序号化。
②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
幻灯四:高效展示,精彩点评。
展示要求:①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清楚。
②非展示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成果认真听、看同学的展示,做好点评准备。
点评要求:①先点评对错,再点评思路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力争进行必要的拓展提升。
②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
幻灯五: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合作探究:对个人来说,有没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温馨提示:主动起立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清晰。
……
本节课,一开始的5张幻灯片都出现了对学生的要求,我认为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多,听课老师听得很不舒服,同时也引起了自己的思考。
二、课堂中滥用要求现象的思考
1.滥用要求是一种无用功。
公开课,一般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是团体智慧的体现,避免出现一些无用功的设计,但是,本节课中,“温馨提示:主动起立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清晰。”这完全是画蛇添足。在公开课上,学生也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何况老师在课前已经和学生沟通过了。学生一般不会在课堂上窃窃私语,会主动或被动地站起来回答问题。至于声音洪亮这点要求完全没有必要,公开课上学生回答问题是用话筒的,再轻的声音也会很洪亮。所以,这种看似“温馨提示”,实际是“变相要求”,本质上“一文不值”。
2.滥用要求影响学生健康心理、人格的培养。
巴班斯基曾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高水平。”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本节课,5张幻灯片,共7个要求,老师总是要求学生这样,要求学生那样,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感觉上政治课很累、很闷、很压抑,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喜欢政治课,不喜欢政治老师。本节课中,不仅有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有的要求难度比较大,比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力争进行必要的拓展提升”等,这样的要求,学生很难达到。难,阻挡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乐趣,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因为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而感到焦虑、忧愁,从而影响学生心理、人格健康发展教学目标的达成。
3.滥用要求违背教学改革的宗旨。
教学改革的宗旨是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本节课的要求,教师的本意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比如“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从要求的设计和课堂的实际效果来看,这节课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老师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这种貌似“家长式”的要求是没有意义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课堂上需要要求,可以要求学生4人或者6人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可以要求学生选出一个小组发言代表;可以要求学生发言时不要读教材,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可以要求学生在辩论时不要进行人身攻击;可以要求学生上台表演,等等,但是,课堂上的要求更多的是教师口头表述,书面表达要求的内容比较少;即使是书面表达对学生的要求也不能滥用,不能每张幻灯片上都写着各种各样的要求,而是要精选必要的或者是特别需要交代的要求。
要求,虽然是课堂教学的细节之处,但是它会影响着整节课的设计思路和课堂教学,用得好,就会画龙点睛;用得不好,就会画蛇添足。一线教师要善用要求,善待学生。
一、课堂中滥用要求现象回顾
老师在教学《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内容时,设计了如下要求:
幻灯一(新课前)。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准备好课本、记录本、笔,最重要的是自信与激情,积极参与,努力践行。
幻灯二:合作探究:用实例谈谈对钱的感受。
温馨提示:主动起立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清晰。
幻灯三:合作探究:为什么钱如此重要,有如此大的力量?
内容要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学习过的货币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来思考回答。
过程要求:①组长组织成员有序地、有重点地讨论,发挥好学习领袖作用。
A.分好工,选好代表记录及准备展示。
B.讨论形成的答案要条理清晰、要点化、序号化。
②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
幻灯四:高效展示,精彩点评。
展示要求:①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清楚。
②非展示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成果认真听、看同学的展示,做好点评准备。
点评要求:①先点评对错,再点评思路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力争进行必要的拓展提升。
②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
幻灯五: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合作探究:对个人来说,有没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温馨提示:主动起立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清晰。
……
本节课,一开始的5张幻灯片都出现了对学生的要求,我认为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多,听课老师听得很不舒服,同时也引起了自己的思考。
二、课堂中滥用要求现象的思考
1.滥用要求是一种无用功。
公开课,一般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是团体智慧的体现,避免出现一些无用功的设计,但是,本节课中,“温馨提示:主动起立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清晰。”这完全是画蛇添足。在公开课上,学生也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何况老师在课前已经和学生沟通过了。学生一般不会在课堂上窃窃私语,会主动或被动地站起来回答问题。至于声音洪亮这点要求完全没有必要,公开课上学生回答问题是用话筒的,再轻的声音也会很洪亮。所以,这种看似“温馨提示”,实际是“变相要求”,本质上“一文不值”。
2.滥用要求影响学生健康心理、人格的培养。
巴班斯基曾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高水平。”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本节课,5张幻灯片,共7个要求,老师总是要求学生这样,要求学生那样,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感觉上政治课很累、很闷、很压抑,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喜欢政治课,不喜欢政治老师。本节课中,不仅有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有的要求难度比较大,比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力争进行必要的拓展提升”等,这样的要求,学生很难达到。难,阻挡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乐趣,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因为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而感到焦虑、忧愁,从而影响学生心理、人格健康发展教学目标的达成。
3.滥用要求违背教学改革的宗旨。
教学改革的宗旨是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本节课的要求,教师的本意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比如“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从要求的设计和课堂的实际效果来看,这节课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老师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这种貌似“家长式”的要求是没有意义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课堂上需要要求,可以要求学生4人或者6人一个小组合作探究;可以要求学生选出一个小组发言代表;可以要求学生发言时不要读教材,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可以要求学生在辩论时不要进行人身攻击;可以要求学生上台表演,等等,但是,课堂上的要求更多的是教师口头表述,书面表达要求的内容比较少;即使是书面表达对学生的要求也不能滥用,不能每张幻灯片上都写着各种各样的要求,而是要精选必要的或者是特别需要交代的要求。
要求,虽然是课堂教学的细节之处,但是它会影响着整节课的设计思路和课堂教学,用得好,就会画龙点睛;用得不好,就会画蛇添足。一线教师要善用要求,善待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