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怪氮“变变变”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元素的多变形态


  地球的氮循环始于氮气,土壤中的某些细菌将其转化为生物可以利用的氮源——氨(生物固氮);植物利用氨合成氨基酸与蛋白质;植物蛋白被动物摄取之后消化降解为氨基酸,并进而用于其自身蛋白质的合成;生物有机体死亡后,其体内的含氮物质又在细菌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转化为氮气回到空气中。
  第一变:被动脱单——固氮反应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示意图

  在閃电和宇宙射线的高能作用下,氮气也能生成一氧化氮(NO)或氨气(NH3)等物质,并随雨水降落,进一步形成硝酸盐,即高能固氮。而在生物体内常温常压的条件下,氮气轻轻松松就可以被还原为氨气(NH3),这一过程被称为生物固氮。生物固氮是自然界中氮素的主要来源,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由生物固氮输入的氮素约为1.1亿吨,占植物所需氮量的3/4。可以说生物固氮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规模的天然固氮厂,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在自然界氮循环以及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种植豆类作物可以肥田,但其内在原因不得而知。直到19世纪末,研究者证实了只有结瘤的豆类才能利用氮气,并分离出能固氮的根瘤菌。一般而言,固氮菌可分为三大类群,即自生固氮菌、共生固氮菌和联合固氮菌。
  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属于共生固氮菌。根瘤菌生活在土壤中,平时只能依靠地里的枯枝败叶过着默默无闻的腐生生活。一旦土壤里种上了豆科植物,根瘤就立即启动搬家的进程,住进大豆的根内,同豆科植物的根相结合,形成共生关系。豆科植物的根毛可以分泌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专门“招待”根瘤菌,而且每一种根瘤菌只和一种豆科植物相结合。
土壤中氮元素的转化过程

  根瘤菌聚集到某种豆科植物的根毛表面,就会从根毛钻进根的皮层细胞,同时会分泌出物质,刺激根的皮层细胞不断分裂新细胞,几天后此处向外鼓起,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小根瘤。根瘤就是根瘤菌的“营房”,也是根瘤菌固定空气中氮素的工作场所。植物会将自己制造的有机物留出一部分送给根瘤菌,作为制造氮肥所需的物质和能源,而根瘤菌则发挥自身的特长,依靠自己的“金刚钻”——固氮酶,把空气中的分子态氮加工成氨和氨的化合物,提供给植物生长所需,二者配合默契,互通有无。这种相互合作的关系,一直到豆子收获才暂告结束。
  自生固氮菌则不同于根瘤菌,它们是不需要同其他生物共生就能独立进行固氮的一类微生物,如固氮细菌和固氮蓝藻。固氮菌中含有固氮酶,可以活化氮分子,将其还原为氨。但是固氮酶对氧气十分敏感,氮的还原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在联合固氮中,有固氮能力的细菌常常聚集在植物根表或经根部伤口定殖到根内,从植物中获得有机物,并将其固定的氮和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供给植物利用,但没有形成如根瘤般的特殊结构。尽管自生固氮菌和联合固氮菌的固氮速率低于共生固氮菌,但其在时空分布上更加广泛,在不施肥、没有或豆科植物等共生植物很少的系统(如热带森林)中,它们可能是氮素的主要来源。
根瘤与根瘤菌
氨基酸的脱羧和脱氨作用的分子式

  第二变:新陈代谢——氨基酸和蛋白质的转变
  植物所固定的氮被草食动物摄入,转化为有机物,草食动物又被肉食动物取食,就这样,氮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食物链中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有机物就是蛋白质。对人类而言,蛋白质是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我们每天由饮食中摄入大量蛋白质。那蛋白质在身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必须被降解为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和利用。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首先从胃开始。胃液中含有盐酸,除了杀菌作用,也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变得更容易消化,还会维持胃蛋白酶的最适pH,保持它的活性。胃蛋白酶可以受到自身催化而激活,分解蛋白质,形成蛋白胨。
  肠道也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场所,肠液含有碳酸氢根,呈弱碱性,可以中和胃酸,并为胰蛋白酶、羧肽酶、氨肽酶等多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环境。蛋白质在肠道被这些酶分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肽类,经细胞膜上特异的氨基酸、小肽转运系统进入肠上皮细胞,小肽再被氨肽酶、羧肽酶和二肽酶彻底水解,最终以氨基酸的形式进入血液。
  目前,人们发现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约有21种。一些氨基酸是人体能合成的,被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另外一些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八种,分别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另外,尽管人体能够合成精氨酸和组氨酸,却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它们又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幼儿生长期必须由食物中额外获得这两类氨基酸。氨基酸在细胞内重新合成蛋白质,或转化为激素、抗体等含氮物质,或转化成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或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蛋白质在身体内发生变化的过程

  氨基酸要转化成其他物质,首先要经过脱氨基或转氨基作用,去除氨基,形成α-酮酸,α-酮酸可继续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供应细胞的能量需要,也可以转化成非必需氨基酸,还可以转化为糖类和脂肪;脱氨基作用产生氨,另外肠道微生物也会分解蛋白质或氨基酸而产生氨。
  氨对细胞是有毒害作用的,不能直接排放进血液。骨骼肌利用丙酮酸转氨基形成丙氨酸,另外脑和骨骼肌也都可以催化氨和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氨以這两种无毒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到达肝脏后,由肝细胞转化并合成尿素,最终由肾脏经尿液排出。如果肾脏有损伤,失去了正常的生成尿液的功能,人体就会由于氨的积累出现一系列病症,表现为尿毒症。这样的患者需要定期接受透析,把血液中多余的氨除去,以维持生命。
  此外,核酸分子中也含有氮元素,它们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是尿酸,主要由尿液排出。假如饮食过于高蛋白化,而又缺乏饮水,有可能引起尿酸在体内积累,在关节处造成损伤,引起痛风。尿酸微溶于水而易形成晶体,鸟类和爬行类出于适应环境或飞行生活的需要,都是以尿酸晶体的形式排出体内氮元素的代谢产物。
  第三变:返璞归真——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动物代谢排泄物及动植物死亡后的腐殖体所含的蛋白质、尿素、尿酸等物质会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形成氨气或硝酸盐,从而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形成氨基酸和蛋白质,也可能经硝化和反硝化过程重新形成氮气,成为自然界中氮循环的关键一环。
氮肥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氮元素

  传统观点认为铵态氮在氨氧化细菌催化下先被氧化为亚硝态氮,然后亚硝态氮继续氧化为硝态氮。但近些年的研究证实氨氧化古菌数量远高于氨氧化细菌,使得大家对参与硝化过程的细菌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反硝化是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的生物化学过程,现已发现有80多个属的细菌和部分古菌、真菌和放线菌均可能参与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多为异养型微生物,在缺氧状态下利用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将NO3-还原为氮气;脱氮硫杆菌等少数反硝化细菌为自养菌,它们氧化硫化物或氢气获得能量;最近研究发现,一些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可使土壤中因淋溶而流入河流、海洋中的NO3-减少,消除因硝酸积累对生物的毒害作用。但反硝化作用使硝酸盐还原成氮气,降低了土壤中氮素营养的含量,对农业生产不利。因此,农业上常进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以减弱反硝化作用。

千变万变为人所变


  随着世界人口增长,粮食产量不足成为人类生存必须面对的公共危机。氮肥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氮元素,是保障粮食丰收的关键。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可以种植紫云英、苜蓿等豆科绿肥作物,通过生物固氮把空气中的氮气转换为能被植物利用的氮素,固定在植物中,这样每一株作物就是一个微型肥料加工厂,当植物长大后,通过整株还田的方式,氮素全部进入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都不断提高,为生产更多的粮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人们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将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最终得到铵盐,即工业固氮。将氨气合成化肥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化肥对于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中国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因粮食不足带来的饥饿问题,但随着工业化迅速发展,人工固氮及人类其他活动使得大量稳定的氮气中的氮元素被“活化”,继而引发了水体富营养化、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因此,精确施肥、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控等都已成为了现在的研究热点。
  (责任编辑/黄盈盈 美术编辑/周游)
铵态氮硝化过程示意图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关注。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渠道和途径很多,但是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同伴互助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同伴互助的内涵    同伴互助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同伴”体现了教师间的平等关系,“互
2006全国中小学多媒体课件大赛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景象。不仅制作平台多样,从PowerPoint、FrontPage,到Authorware、Flash、几何画板等都各显神通;而且在制作技术上,不论是设计、绘画、构图,还是色彩及脚本的应用,也都各具特色,涌现出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作品。既有内容丰富、适合用户根据教学需要选用的“鸿篇”,也有短小精悍、灵活实用的小积件。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一些边远地区的教师
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为教育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打破了传统教育中面临的时间及地域等限制,实现面向社会每一个人,并为其提供终身受教育培训的梦想。顺应这一发展要求,建设一个高质量、高带宽、多服务、范围广的整体综合信息网络势在必行。  不过,由于教育城域网的建设需要连接其下属中小学内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大量的信息点,学校管理、教育科研、电子教学、远程教育和互联网的引入以及对外技术交流与合
最近,笔者听了两节课:《长相思》和《会走路的“树”》,文章属于不同的体裁,但两位教师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多媒体,特别是音乐手段的使用,让本该充满诗意和想象的语文课堂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不妨把镜头回放,聚焦于那两个片断。    《会走路的“树”》教学片断    教师展示的课件中有一幅树“陪”小鸟的静止画面,音乐中有蛙叫,有马嘶,有鸟鸣,还有黄蜂聒噪,藉此想象“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
对于学生来说,Blog对教育信息化意义重大。我们可以认为,Blog是一种平民化的交互工具、一种平等的互帮互助的方法,为学生带来分享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在某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教师来讲,我们今天该提倡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把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今天我们把每个人都变成一个创造者,这就是我们说的真正的Learning2.0的理念,它可以培养教师分享的能力、创造的能力,
Edudig.net是个什么网站    Edudig.net是一个教育web2.0实验项目,一个教育digg社区,它以民主投票方式来发掘优秀的教育内容。这里没有编辑,由用户推荐来决定网站的内容,以及用户投票来决定首页上的教育热点。因此,Edudig.net是一个分享优秀教育资讯的web2.0社区。  为什么创建Edudig.net网站呢  目前互联网上有相当数量的教育网志(Blog)和教育网站,但
H1N1病毒是一种新的流感病毒,非常难以预测。我们不能肯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事。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办公室和驻华代表处近日就甲型H1N1型流感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接受了《新民周刊》的邮件采访。  《新民周刊》:H1N1型流感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万例,这种疾病会不会继续发展,甚至引发更大的公共卫生危机?疫苗开发的进展如何?WHO会采取哪些进一步的措施,以防止这种疾病蔓延?  WH
贼都看不下去了  我是个很邋(lā)遢(tā)的人,家里很乱。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看到家里被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地板锃(zènɡ)亮,桌子上的东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厨房里的脏碗脏锅也都被洗得干干净净……我正纳闷儿,只见桌子上放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你住的是猪窝还是狗窝?!我一个做贼的都看不下去了!你抽屉里的五百块我拿走了,就当清洁费!”  谁更臭  一日,两个脚臭的学生在教室里吹牛。  一个
我对电脑情有独钟,从花8000多元钱买了第一台286开始,电脑就一直伴随着我的生活和工作。做了教研员以后,我就特别希望能有一个网站,可以发通知,不用自己一个一个打电话;可以传递教学研究信息,使本地教研走在全国的教改前列;可以革新教研方式,组织大家在网上研讨;可以认识和发现更多的教师中的人才。  与老朋友周锋聊天时,他向我介绍了网站制作水平不错的宫雁彬老师,于是三个人聚在一起策划。2005年9月6日
打开笔记本酣畅淋漓地玩一把“魔兽”,尽兴之余,你的笔记本同时已经为你将一套《越狱》刻录完毕,只等你随时观赏,前两天上网感染的“恶鹰(Worm.BBeagle)”蠕虫也已经被彻底消灭干净……相信这是任何一个笔记本用户都盼望能得到的奢侈享受。随着双核技术逐渐将梦想变成现实,现在,国内主流笔记本品牌同方将这种享受再次升级,推出为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的面世做好准备的64位双核超锐K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