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建构游戏的有效推进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iliangz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建构游戏因其操作性强、可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而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其不仅能丰富幼儿感知和主观体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能力,还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实际组织过程中,幼儿真正地自主学习是什么样的?我从每天一次的“户外生态游戏”中看到了惊喜。
  记录一:
  观察时间:2017.5.8下午3:10
  王琰和文文一起来到木块建构区,他们兴奋极了:“好多木头啊,我们从来没玩过呢?”犹豫了几秒钟,互相看了一下对方。“今天我们搭房子,要多选一点长的木块。”说完,两人快速搬运起来,“一块,二块、三块……一人搬一块太慢了,我去借车。”王琰利索地借来一辆拉车,一下子拉了八块长条木块。文文将六个木块紧紧地排成了一排,王琰也跟着做了同样的动作说:“这样才对称呢。”接着文文又拿了三块长条:“还有两面墙呢,你搭前面,我搭后面。”两人看起来配合得很默契。
  “屋顶用什么好呢?”王琰转身拿来一块大板子:“你看,这个超级大,盖上去,小心一点哦。”两人小心翼翼地盖上。
  可是两人选择的木块不一样高,我有些着急了,心中纳闷:房子马上要倒了,他们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啪!房子倒了,两人视目相对,转身看了看我,便赶紧扶起刚才的木块。我正迟疑是否要给他们一点点提醒的时候,王琰拿起两根木块靠在一起比划着:“你看,他们不一样长,老师说过对称的图形要一样长,怪不得要倒呢。”文文点点头:“那我们重新搭吧。”终于两人按照刚才的思路,把所有的木块都换成一样高的木块,严严实实地垒了两层四周密不透风的楼房。
  我担心,像他们这样搭下去,估计长块木头会不够用。
  记录二:
  观察时间:2017.5.15下午3:00
  今天王琰主动邀请文文和他一起继续搭房子,两人熟练地搬运木头。王琰对文文说:“今天我们用一些圆形的木头,好吗?”文文回应说:“用圆形木头放前面做门,我家的房子门口就是这样的。”说完,两人开始搭了起来。“两个圆形分开一点,不然门就太小了,缺口要大一点。”王琰很自信地说。这次设计了一扇门,看来他们是经过一番细心观察的。开始搭墙了,他们各自拿了几根长木块很快就搭好第一层。
  我开始纠结,上次担心的问题需要提醒他们吗?还是再等等?
  王琰准备继续完成第二层时,文文忽然站起来数着:“1、2、3……停,停下来,我们的木头不够用了,怎么办?”文文垂头丧气,似乎没了主意。王琰看了看四周:“小朋友们都在搭,肯定借不到的。”几秒钟后,王琰大声叫了起来:“有了,第二层两边的木块少放一点,我家旁边的工地就是先打桩的,只有几根粗粗的柱子。”
  王琰的话化解了我的担心,看来幼儿能灵活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他们把垒高变成了架空。两人用了六根木块搭墙,两根长条作为屋顶便完成了第二层,第三层也是如此。“这样多好啊!节省木头,下次就这样,好吗?”
  两人特别兴奋,拉着我拍下了他们的作品。
  記录三:
  观察时间:2017.5.22下午3:00
  今天是第三次主题建构———房子,王琰约上文文继续合作。两人在材料柜旁你一句我一句:“今天我们要搭超大的三层楼。”“选什么木头好呢?”“它会倒吗?”……听了他们的对话,我心里暗暗窃喜:这次他们能提前预设困难,一定又有新的创意了。
  王琰拿着两根最长的木块在空地的四角放好,文文搬来一块大板子,两人一起架了上去:“好,成功。”两人转了一圈巡视了一下异口同声地说:“很结实,不会倒。”第二层开始了,王琰请来了胡教师帮助他们。胡教师在他们的指挥下搭好了第二层,两人拍手欢呼:“哇,好高啊!这样不浪费木头,还可以再搭一层。”
  我不禁为他们捏一把冷汗:天哪!这样的架空能结实牢固吗?能再加上一根柱子吗?
  文文抱来木头:“刘教师,请你还像刚才那样再搭一层,好吗?你一定要小心哦!”王琰说:“没关系,下面的柱子很粗,不会有危险的。”超大的三层楼终于完成了。
  幼儿们的热情感染着我,我暗暗羞愧,开始为自己刚刚的疑惑和犹豫反思。
  王琰又在第一层前面放了两根木头:“这是院子里的灯,我家就有的。”文文赶紧拿来两个小圆形木块加在上面:“灯是圆的,马路上的路灯都是这样的。”“还有围墙门呢,房子里还应该有楼梯、凳子。”王琰又开始忙起来了。
  幼儿持续进行了三次建构房子,每一次都有困难的出现,结构的创新,技能的提升,可以看出他们的建构兴趣一次比一次浓厚,经验积累也在逐步丰富。
  【后记反思】
  1.细致观察,捕捉介入有效时机
  观察是教师“干预”的基础和基本的指导方法。通过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及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的行为,教师可以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评价。教师通过这种评价确定幼儿所需要的帮助,计划自己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指导行动以扩展幼儿的思维。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脑袋“思考”,只“看”不“想”等于什么也没有“看到”。教师要对看到的现象进行思考,以理解幼儿的搭建行为,然后分析:是否干预?采用什么方式干预?幼儿的三次建构,体现了三种不同的现象,而在过程中教师大多数都是观察和思考的状态。当幼儿求助时,教师开放性的话语给了幼儿有效地引导。相信只有这样,游戏才能逐步深入,幼儿搭建技能才能逐步提高,教育目标才能在教师细致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准确判断和巧妙帮助得以实现。
  2.共同游戏,支持获得成功体验
  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我只是教导、要求和限制,那我就会成为一种外部力量,而不能成为一种孩子的力量,我必须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参与到游戏中去,适时地引导游戏进程和协调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搭建,在整个过程中尝试搭高、围拢、盖顶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满足幼儿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更多的创作激情。做幼儿的游戏伙伴、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有效启动和谐的师幼互动行为。
  我不禁深思,幼儿具有自我学习、探索的本能,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在建构游戏中,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幼儿的态度等会直接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合作技能的习得以及活动的成功与否。在开展建构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从建构游戏的价值出发,分析不同阶段幼儿建构游戏特点,从游戏前准备积累经验,游戏中的观察、引导、支持,到游戏后的评价提升,通过有效策略的介入指导,推动游戏发展。只要教师能主动观察、耐心等待、用心感知,及时把握幼儿行为表现中的信息,并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给予适时的支持,给予幼儿自我学习、创造的机会,幼儿的潜能就一定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他文献
国庆长假期间,因6号之后的几天都有雨,所以我们计划去离家近且儿子石头也喜欢的动物园玩。  10月6日我们起了个早,8点就带着石头出门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9点到达动物园,园门口已经有了很多的游客。动物园很大,园中的道路四通八达,我们咨询了园内的工作人员,拍了动物园的全景游览路线示意图,一路向东进发,前往园中的各个游览区。  动物园内遍布植物花卉,树木郁郁葱葱,还有大量的菊花盆景点缀在其中。没走
期刊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悄悄来临。在春和景明的四月,万物苏醒,大自然又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模样。  桃树姐姐被春姑娘唤醒后,愉快地露出笑脸,开出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粉红色桃花。她婀娜多姿、云蒸霞蔚的样子,宛若披上绚丽盛装的仙女。站在桃树姐姐身旁的小柳树羡慕地夸赞道:“桃树姐姐你可真漂亮啊!”  小柳树转身问身旁的柳树妈妈:“妈妈,我什么时候开花呀?”柳树妈妈慈爱地望着小柳树说:“等你的绿色小辫再长长一
期刊
紧张刺激的奥运会平衡木项目里,运动员可以在只容得下一只脚走路的平衡木上,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并能保持平衡稳定而不掉落。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一只无论放在哪里,都能完美保持稳定的“平衡鸟”。让我们一起探寻物体能够保持平衡的秘密吧!  材料准备院  笔、卡纸、回形针、剪刀  实验步骤院  1.将卡纸从中对齐,并在一侧用笔画出小鸟一半的轮廓。  2.用剪刀沿线裁剪下来。  3.将小
期刊
生很多的宝宝  某天,妈妈和小宝闲聊。  小宝:“妈妈,我将来要生很多很多的宝宝!”  妈妈:“为什么呀?”  小宝:“没人和我玩的时候,我就可以让他们陪我玩,这样就一直都有人陪我玩了!”  一定吃了很多吧  某日,小宝吃西瓜吃得肚子圆鼓鼓的。  小宝:“妈妈,你看我的肚子变大啦!”  这时小宝看到旁边身怀六甲的阿姨也在吃西瓜。小寶:“阿姨,你该吃了多少西瓜啊?”  想你有这么多  某段时间,妈妈
期刊
女儿今年4岁,在长治市滨河幼儿园上中班,女儿喜欢读诗,不知不觉中也学会吟诵百余首古诗,潜移默化当中生出一点点诗心。这是第一次和孩子尝试写诗。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我们母女之间的问答。我问她,爱是什么,什么时候能感觉到爱?小丫头想了想,说:“妈妈抱着我的时候,过马路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我又问爸爸呢,她说最喜欢和爸爸玩骑大马的游戏,趴着爸爸的大肚皮上挠痒痒,爸爸每天早上上班之前都
期刊
离园时,孩子们不知从哪里翻出一张婴儿的照片,他们彼此传来传去,并因此而引发了很长时间的对话。  郭淏儿:“看,这是谁的照片?”  李佳:“不知道是谁小时候的,太小了,看不出来。”(她能够依据外貌辨别出年龄的大小。)  郭淏儿:“杨阳,是不是你,我看长得有点像你。”(她知道对比照片寻找长相相似的伙伴。)  杨阳:“那哪是我啊,我的头发哪有那么短,那是个男孩!”(她懂得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男孩、女孩
期刊
《迟到大王》是英国童画大师约翰·柏林罕所创作的绘本,主要内容是写小男孩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几次迟到以及老师对他的处理,最后老师被大猩猩抱上屋顶,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用老师的话回应老师说:“这附近哪里有什么毛茸茸的大猩猩!”最后以一句“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走路去上学”作结。  第一次翻看这本书时,是被它的构思所吸引,看到老师最后在屋顶大喊大叫的样子,很是好笑———这也许是这个故事引得众人喜爱的主要原因吧!
期刊
近年来“跳蚤市场”进入幼儿园,成为幼儿园的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幼儿将自己不再需要的玩具、图书等旧物拿出来,通过卖出和买进完成交易,然后再将活动所得用于捐赠等公益活动。在这过程中,有人际交往,有分享,有互动,有理财,还有爱心,很受大家欢迎。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跳蚤市场”中出现的材料投放问题与区域活动有所不同,区域活动中容易形成教师“高控”,而在“跳蚤市场”活动则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放任
期刊
学前儿童正处于身心加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家长关心的往往是儿童的身体健康,除非儿童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否则大多数家长不太容易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但等到儿童产生心理问题时,往往很难再矫正过来,因此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应以预防为主。  儿童心理问题的界定  学前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指处于6、7岁以前的儿童行为在持续时间上和严重程度上偏离了大多数儿童的正常行为标准。关于儿童期心理问题应该认识到以下两点:第
期刊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深入,“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已经渗透到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绘本,这一深受教师和幼儿喜爱的读物,也在游戏精神的引领下,凸显出了无穷的魅力。优秀绘本的创作者,很大程度上都熟知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和心理特质,都会巧妙地运用“游戏”的语言或情节来展现主题和故事。因此,在绘本教学中结合多元化的游戏开展活动,寓游戏于绘本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