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加入中考已有三年,但是,长期以来,历史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就是“副科”,或者是简单的读读背背的学科,再加上课时少,任务重,中考范围广,六册书四十分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学生重视不足,但中考还要成绩,这就给我们历史教师无形中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学生重视不足的状况下打赢中考这场战争,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我个人认为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得抓住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成绩。
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尚有很多可供拓展的空间。这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尽情释放智慧,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合理创造,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某些“原版”适当舍弃,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知识、思维和生活经验实际而对教材进行开发与整合可以弥补一些缺憾,演绎出精彩的课堂教学情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增强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就是要在实践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注重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由。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时,可以利用的典故很多,像问鼎中原、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引导学生探究典故的出处背景及其含义,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例如在讲到秦皇汉武时,可以通过读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激发学生去探究历史人物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人物的兴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例如在讲改革开放一课时,可以引用凤阳花鼓,探究在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前后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在学习文化时可以借用图表进行归类,减轻记忆负担,明确要学习和掌握的要点。搜集图片或视频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效果,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如在讲到古建筑《故宫》时,可以多搜集图片,通过图片的展示,体会古建筑的雄伟,君主的威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智,知史做人的目的。
要还历史课堂教学一定的自由度。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精神活力才可能得到释放和生成,原本由老师控制的课堂才会变得生机盎然。另外,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平等交往的对话氛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现,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开展探究性学习。
要相信学生,不要事事包办。根据问题的层次性特征,探究式学习一般划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根据问题自主探究,初步构建知识结构。第二环节:根据问题自主或合作探究,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感受历史研究的艰辛与快乐等。第三环节:根据问题自主或合作探究,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巩固和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率。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效果。
三、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历史有效课堂的保障。“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处着手:
借用一些典故、历史人物或朝代的兴衰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明确学史可以明智,知史做人,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可以学会从失败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从前人成功的过程中学习到为我所用的许多东西,可以找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榜样,可以找到不断激励自己前行的原动力。一旦学生想学习历史了那历史课堂的高效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学习就应该有记录,不用刻意的去记笔记,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边听边记是必要的。将教材变成笔记,把课文内容用不同的标记进行梳理,在课本相关内容的旁边作一些必要的记录,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养成“温故而知新”的习惯。课前复习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必不可少的。既可以巩固所学习内容,又可以发现还未掌握的知识,从而进行查漏补缺.。
四、要积极主动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把教师的成长归纳为经验加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10年,但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10次重复。如果人们能把反思提前几十年,那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可见,反思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反思应成为一种习惯,只有反思自己,才能更好地研究学生,才能更好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才能超越自己、不断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话“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使我的历史课堂教学更具有有效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逸夫中学政史地组)
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尚有很多可供拓展的空间。这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尽情释放智慧,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合理创造,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某些“原版”适当舍弃,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知识、思维和生活经验实际而对教材进行开发与整合可以弥补一些缺憾,演绎出精彩的课堂教学情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增强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就是要在实践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注重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由。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时,可以利用的典故很多,像问鼎中原、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引导学生探究典故的出处背景及其含义,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例如在讲到秦皇汉武时,可以通过读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激发学生去探究历史人物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人物的兴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例如在讲改革开放一课时,可以引用凤阳花鼓,探究在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前后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在学习文化时可以借用图表进行归类,减轻记忆负担,明确要学习和掌握的要点。搜集图片或视频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效果,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如在讲到古建筑《故宫》时,可以多搜集图片,通过图片的展示,体会古建筑的雄伟,君主的威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智,知史做人的目的。
要还历史课堂教学一定的自由度。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精神活力才可能得到释放和生成,原本由老师控制的课堂才会变得生机盎然。另外,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平等交往的对话氛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现,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开展探究性学习。
要相信学生,不要事事包办。根据问题的层次性特征,探究式学习一般划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根据问题自主探究,初步构建知识结构。第二环节:根据问题自主或合作探究,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感受历史研究的艰辛与快乐等。第三环节:根据问题自主或合作探究,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巩固和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率。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效果。
三、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历史有效课堂的保障。“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处着手:
借用一些典故、历史人物或朝代的兴衰端正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明确学史可以明智,知史做人,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可以学会从失败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从前人成功的过程中学习到为我所用的许多东西,可以找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榜样,可以找到不断激励自己前行的原动力。一旦学生想学习历史了那历史课堂的高效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学习就应该有记录,不用刻意的去记笔记,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边听边记是必要的。将教材变成笔记,把课文内容用不同的标记进行梳理,在课本相关内容的旁边作一些必要的记录,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养成“温故而知新”的习惯。课前复习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必不可少的。既可以巩固所学习内容,又可以发现还未掌握的知识,从而进行查漏补缺.。
四、要积极主动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把教师的成长归纳为经验加反思。一个人或许工作10年,但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10次重复。如果人们能把反思提前几十年,那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可见,反思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反思应成为一种习惯,只有反思自己,才能更好地研究学生,才能更好地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才能超越自己、不断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许纪霖教授有一句话“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我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使我的历史课堂教学更具有有效性。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逸夫中学政史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