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盼春来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
  朴素而勤谨的中国人愿意用最隆重的仪式感迎接新年的到来—“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這些习俗历经成百上千年岁月的淘洗更替,无论消失或演变,它所代表的含义早已深深刻至中国人的血液深处—对过年的盼望,对全家团圆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着实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农耕时代,“年”是收束与总结,是新的开始。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年代,“年”是念想—多少人从工作、生活的地点奔赴那个被称为“家”的地方,然后就有了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春运。
  微信里,有多少个名为“家和万事兴”“幸福一家人”的聊天群,就有多少对过年、对团圆的盼望。
  我们选取了几个与年夜饭有关的故事,它们来自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的笔下,但因为对新春、对团圆和平安的共同期盼,我们总能从中看到自己。
  疫情之下,或许辛丑年的春节我们需要“就地过年”,无法完成期待已久的奔赴。但无论这个年你在哪里过,年夜饭与谁一起吃,我们所有华夏儿女的心情都是同样的—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其他文献
生命唯愿爱与自由  李银河 著  类型:社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年10月  《生命唯愿爱与自由》是李银河近40年创作与研究生涯的沉淀之作,她以洒脱、先锋、独立的女性视角,探讨了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四大维度:精神世界的满足、自由人生的追求、爱情究竟是什么、怎样树立女性观。这是一本女性成长与觉醒过程中不可错过的心灵之书。愿余生我们与爱和自由并肩同行。以她之名  苏 童著  类型:小说  浙江人
期刊
小径: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视剧风靡内地,市面上出现了一张张漂亮的、印有明星照片的小贴画和明信片。我用积攒下来的零用钱买了自己喜爱的明星贴画和明信片,小心翼翼地撕下贴画,粘贴在写满秘密心事的日记本上,临睡前,翻看色彩斑斓的日记本,内心不由自主地涌出一股小欢喜;课外闲暇时,拿出明信片与同样热衷于此的同学共同欣赏,评头论足一番。待到同学生日,将满含真挚祝福的话语写在她喜爱的明星明信片上送给她,将那
期刊
假春娇是孙行者变的,娘娘是朱紫国王后,她说,“皇帝身上也有三个御虱”,颇有喜感。不过,这一次是“浆洗”吸引了我,这两个字真是久违了,像是一下子回到小时候。  那时,我们还穿布衣裳,祖母还在纺线。外婆的织布机还摆在屋中间,一梭子过来,一梭子过去,白布盈寸盈尺。那时还有染坊,祖父穿一件月蓝汗衫,镶着布纽扣。那时,念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心里头想着的就是祖父的样子。  “那时”也不远,20世纪70
期刊
作为一个用笔讨了大半辈子生活的写手,我写过并发表了无数的文字,但最难忘的,却是第一次发表文章的经历。  那一天是1990年12月8日,一个难得有太阳的川西冬日下午,那昏昏暖暖的阳光,一直保留在我心中。  那一年我21岁,在离家20多公里的电厂上班,刚刚经历了一场失恋和一次不如意的调岗,感觉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方向。  舅舅建议我写点儿东西,因为我自幼爱看书,而且山区风冷夜长,确实也适合写东西。虽然
期刊
一  几年前,我转入广告行业。入职第一天,便被公司的奇景惊住了—偌大的办公室里,一排排电脑前人头攒动,空气里混杂着香烟、汗臭和紧张兮兮的味道。更令人发狂的是,大家工作起来几乎都不怎么挪屁股,18点下班不动,19点不动,20点也不怎么动。  我当时就意识到来错了地方,但已经走不掉了。最初3个月,我每天都在半夜两点下班,终于有一天可以正点下班,面对公司乌泱泱一片加班的同事,我踟蹰了,竟然觉得正点下班是
期刊
一  我们村里只有一所小学,大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没有闲工夫顾及孩子们的学习,孩子们小学毕业后,多半会被大人按部就班地送到距村子几公里外乡里唯一的初中读书。  我是个例外。  我爸听说县三中校风严谨,咬牙花了3600块钱把我送了过去。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除了每个月月底可以回家两天,其他时间学生全部在学校度过。那年我13岁,第一次离家。  宿舍是四人间,没有父母管着,住校的生活很惬意。我爸
期刊
一天,我在咖啡馆碰到几个各自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吃下午茶。几个孩子有大有小,大的三四岁,已经开始四处乱跑;小的也就一岁多,怕生又黏人。  最终,大孩子们被手机“抓”了回来,当他们面对屏幕之后,世界顿时安静了;小孩子没有手机,只有绘本,他有样学样,用小小的手指头在绘本的封面上滑啊滑。  我常常会在这样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人类不断“衍化”的力量—有些如今看来算“本领”的东西,对于“新世代”来说根本不需要专门
期刊
何莉每年年底都要为新年定一份开年计划。她将计划写在日历上,一抬眼便能看见,仪式感满满。每次看到那些计划,仿佛1年后她就可以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3年后,就可以成为众人眼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生赢家。  然而,每年年底,何莉都发现她这一年的计划根本完不成,立下的Flag越“高大全”,越有啪啪“打脸”的可能。尤其是2020年,何莉所在的线下培训行业维持温饱已然不易,于是,自己所立的与工作、经济相关的
期刊
一  “一个犬人”其实是阿根廷作家Hernan Casciari最初用来形容梅西的话。Hernan小时候养了只叫Totin的狗,这只狗看上去不太机灵,对什么都毫不在意:如果有贼人闯进家中,它会看着他们把电视搬走;如果有人按响门铃,它也会装作压根儿没有听见。这好像是一只蠢狗,生而愚钝。  然而,只要有人拿起一块海绵—一块黄色的海绵,想要清洗一下盘子什么的,Totin就好似发疯了一样。它想要那块海绵,
期刊
一  “简单的鸡翅,因为调和了辣椒酱、白醋、牛油、胡椒盐和蒜五种材料,味道在肉香的基础上变得更有层次,如果你觉得油腻,那么入口之前,再挤上些柠檬汁。”  娜娜说着,拿起柠檬块,用力地将汁水挤了上去。“嗯,这道布法罗鸡翅是我在上海吃过的比较正宗的了。”她称赞道。明明这家小馆子是我带她来的,对这里的菜品更加津津乐道的却是她。  她说这道鸡翅源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她妈妈改嫁后,她也跟着移居那里。那里临近
期刊